深空之下(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524

  “除了一些自然天体……难以想象还有如此大密度的东西。”
  听到这里,于易峰忽然灵光一闪,直接开口说道:“各位,有没有可能对方将一些高密度的星体放进了飞船内?譬如说中子星碎片、白矮星碎片?”
  许多科学家都面色有些古怪,丁一东教授更是毫不客气地说道:“舰长,白矮星之所以如此致密,是因为它巨大的引力将原子紧紧挤压在一起,电子之间的斥力只能勉强支撑引力的挤压。”
  “如果白矮星被切下来一块,瞬间失去巨大引力的持续挤压,电子之间的斥力就会立即占据上风,这颗白矮星碎片……会立即膨胀并引发剧烈爆炸!”
  “同样的,中子星也是如此。”
  许多科学家听了也是点头同意,白矮星碎片、中子星碎片?简直难以想象,这些东西是不能稳定存在的。
  于易峰顿时语塞,其实这时候他想起了一本小说,在那本小说里,地球就是被中子星碎片砸爆的,然后也没怎么思考,就直接说了出来。
  他思考了片刻,无论怎么想都感觉有这种可能,于是又说道:“如果外星文明真的有能力从白矮星或者中子星上切下来一块碎片,那么将这些碎片保存起来应该也不是难事吧?”
  “而且,就像你们说的那样,它们会自发地膨胀、爆炸……如果让这种爆炸的过程缓慢而又可持续,是否会成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呢?”
  “就像我们想象中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样,只要控制核反应爆炸的速度,就能发展为新能源。而这种星体碎片,是否也可以控制爆炸速度呢?”
第一百零七章
星体碎片能源
  于易峰说到这里,越说越带劲,脑洞如江水般滔滔不绝:“我们做不到的事请,并不意味着其他文明也做不到。这些星体碎片如果真的可以控制爆炸速度,一定是比核聚变更加强大的能源!”
  是的,这就是更强大的能源——星体碎片能源!
  按照计算,一颗蚂蚁大小的中子星碎片,如同突然爆炸的话,会爆发出太阳3-5秒内的能量之和,这绝对比核聚变强大太多了!(太阳每秒钟消耗400万吨质量)
  虽然其能量的利用率大概在7%左右,依旧比不上反物质能源,但是……反物质在银河系实在太稀少、太珍贵了,白矮星、中子星这些玩意可是到处都是啊!
  只要切割一块下来,质量大,分量足,可以现成使用,正当是不错的能源。
  于易峰的一番话让所有人都怔住了。
  这个想法太疯狂了,一时半会之间,许多人如同傻了一般,愣愣的思考着其可行性。
  人们发现,如果……真的有办法控制星体碎片的爆炸速度,确实可以充当能源!
  于易峰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说的只是假设……”
  “就算这些碎片不能充当能源,也可以充当引力源!只要在里边放一个,就能产生强大的万有引力。”
  “绿光文明的飞船可不是诺亚号,我想里边应该没有天然引力吧?没有引力对于生物的生存是非常不方便的,说不定……切割一块白矮星充当引力源,比反重力技术更加简单呢?”
  切割白矮星或者中子星?许多科学家摇了摇头……难以想象这需要什么样的科技才能做到。
  白矮星的表面重力等于地球表面的10亿倍!在这样高的压力下,任何物体都已不复存在,连原子都被压碎了,电子脱离了原子轨道,变为自由电子。
  在这种情况下,它比任何材料都坚硬,人类最坚硬的钻石?就是个弱渣!
  而中子星更加夸张,其表面重力是地球重力的100万亿倍!在这种超强的引力下,什么库伦力、强相互作用全都不是对手。整个原子核都被压塌,质子和电子挤到一起结合成中子。中子星的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切割一块充当引力源或者能量源?其难度……也只有于易峰这种门外汉才会说出这种话。
  科学家们宁愿相信反重力技术是能够实现的,而切割白矮星、中子星是难以实现的……
  想一想吧,就算把太阳丢向一颗白矮星,只会产生巨大的爆炸,它照样不会掉一根毛。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
  可于易峰不管这些,反正全都只是假设,再狂放一点也无所谓了。而且他的脑洞一上来,根本停不下来:“我还想到一点……关于飞船质量过大,能耗过高的问题,不是有曲率航行吗?在曲率航行中,飞船的动能为零,这样就规避了飞船质量太大的弱点。”
  “我们根本不知道曲率航行是如何实现的,也不知道其具体理论究竟怎么样……说不定,曲率航行的能耗和质量没有关系,只和飞船体积有关呢?!是的,一定就是这样!”
  于易峰越说越兴奋,他在这时候有一种奇妙的直觉,他一定是对的!
  所有的科学家都哑口无言,想反驳却不知道怎么反驳,这让于易峰有一种莫名的爽感。
  前些日子因为要组装量子计算机的关系,于易峰强行从各个实验室拿了不少稀缺性材料,所以也不少挨科学家的白眼,现在……终于找回了场子!
  “有道理!”
  脑洞同样非常大的兰波博士突然大声喊了出来,仿佛兴奋到了极点。他一脸狂热地说道:“于舰长的猜测非常有道理!否则,我们根本没办法解释外星飞船的超大质量,或许就是这样!这么说……绿光文明的飞船中很可能有一块质量高大10^21千克的星体碎片?”
  “这块星体碎片很可能是飞船的引力源或者说能量源!”
  “而且,他们的飞船……应该就是用曲率引擎航行的,这是一种我们还未探知的航行方式……光靠普通的航行手段,不可能将飞船加速到光速的40%,而且在这么大质量的情况下!”
  兰波说着说着,声音渐渐变小,似乎想到了什么关键点,皱着眉头坐下了。
  很显然,这个问题又涉及到曲率航行,但人们完全不知道它是怎么实现的……按照这种说法,曲率航行的能耗极有可能只和体积有关,和飞船的质量无关?
  所有的人都在沉默。在座这些大科学家们都是非常讲究严谨的,现在这样没有证据地瞎猜,并不是他们所擅长。凭他们的身份地位,也不可能像兰波这种年轻人一样乱说一通。
  被人类摆了一道的绿光文明真的有这么强悍吗?难道他们的科技已经能切割白矮星、中子星了?
  难道……这种切割技术,真的比反重力技术更加简单?
  不可能啊!至少反重力在理论中还有实现的可能,可切割这种星体……完全没道理啊?
  许多人脑海中一片混乱。
  但如果按照于易峰的猜想,确实能将一切解释的通。否则,高达6000吨/立方米的平均密度,如何解释?
  众人绞尽脑汁,也没想到更合理的解释方法。
  天文台中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思考问题。于易峰闲来无事,自顾自玩起了引力波望远镜。
  那个代表绿光文明飞船的小圆点依旧一动不动,不过散发出的引力波却比塞德娜星强十倍不止。可以说,塞德娜星已经被飞船给牢牢“吸”住了,不知道绿光文明起飞时,应该怎么样才能把它给拿开?引力波是不是可以像电磁波那样,可以被屏蔽?
  也不知怎么回事,于易峰感觉今天状态神勇,一个个脑洞大的离谱……或许这么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下来,他的智商升高了?
  再这样下去,他也可以当一名科学家了!
  不过,如何屏蔽引力这种事请,显然不在人类科学的范畴之内,人类连引力的本质都不太清楚,他也不再去想这些深奥的问题。
  他输入不同的参数,太阳系在引力波望远镜的窥视下,从未变得如此清晰。
  引力,才是星空中真正的主宰,因为它的存在,才能形成地月系、行星系、恒星系、星系团等等结构。
  “如果人类能更加了解引力的本质就好了……”
  于易峰尝试着,将引力波望远镜的搜索距离保持在两光年以内,然后搜索太阳系内所有大小不同的星体,包括彗星以及行星。
  因为星体数目众多的缘故,量子计算机用了很长的时间。等画面出来之后,太阳系内的八大行星,不……是七大行星都一览无余。
  太阳系的影响范围也就一光年,在画面中,除了几大行星外还有大量的陨石以及彗星。
  不过到了五六百天文单位外,就鲜有圆点出现了。
  也就是说,太阳系主要的质量还是分布在冥王星以内的区域。
  “这是……什么?”
  于易峰疑惑地看着奥尔特星云处,大概0.6光年以外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如同月球那么大的圆点?
  那么远的地方,还有这样的行星吗?这倒是人类一直没有发现的。
第一百零八章
行星级飞船
  准确地说,于易峰观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如同月球般大小圆点!
  它的周边还有十几个小圆点,按照引力波望远镜的计算,每一个小圆点的直径都在150公里——200公里左右!
  “有这样奇怪的天体吗?”于易峰感到非常疑惑,他下意识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0.6光年的距离,对于人类来说已经非常遥远,甚至遥不可及。
  1977年升空的“旅行者1号”是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它离太阳的距离约为170亿公里……
  而一光年,约为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
  按照这样的计算,人类目前探索出的最大距离为……0.002光年。真的难以想象,一光年的遥远。
  宇宙,在这种距离的对比下,显得更加宽广。
  0.6光年的位置是奥尔特星云的范畴,人类对这片星云的探索,可以说几乎是零。所以,在那片区域出现一个类似月球大小的行星,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至少还不属于让人特别惊讶的范畴。或许这颗行星本身存在,并没有被发现呢?
  但于易峰怎么都感觉有些古怪。周边的十几个小圆点,难道都是陨石吗,而且……一字排开分布?也太整齐,太有规律了吧?
  于易峰皱着眉头,顺手计算了一下它的速度,当看到跳出来的结果时,脑袋“轰”地一晕,仿佛不敢置信一般,隔了半天依旧呆愣着。
  他的双手微微有些颤抖,又重复计算了一遍,还是原来的结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