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524

  这一道道白热光速速度极快,如同凭空出现般,只要有东西接触到曲率泡沫,就会被无情地摧毁。
  远处的人类侦查仪器清晰地看见了第一批试探性武器的摧毁过程,然后将数据传输回诺亚号。
  果然如同想象中的那样,绿光飞船有自动防御系统!
  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有些失望,事请不可能像幻想中的那么美好。
  不过很快他们便摆脱了这种情绪,因为现在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第一个异常现象是太空检测系统的计算机发现的。超级计算机在处理爆炸的图像时,发现所有导弹以及仪器在接近飞船的时候,发生了莫名的偏转现象。
  这样的偏转现象,就像一只大手,将所有的东西稍微扭了一下。
  当然,无论是导弹还是侦查仪器,经过火箭的加速后,速度都在40马赫以上。在巨量飞散碎片中发现这一微小事件,只有计算机能做到。它检索了所有的数据库后,发现没有这方面的内容,立刻发起了异常提示。
  但这个过程……所有科学家都来不及做出任何分析。
  因为第二波试探性攻击已经开始了,期间的间隔只有短短十几秒钟。人们只是呆呆地看着屏幕。
  这些小型导弹都没有远程操控系统,只能依靠惯性飞行,人们没法对它们做出任何指示或者改变,只能按照既定的计划轰过去。
  这一次依旧是试探性攻击,三千多枚导弹以及少量的核弹,如同悍不畏死的勇士,以40马赫的速度向绿光飞船涌去!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屏幕上,静静地一动不动,谁都不会去注意计算机发出的异常提示。
  或者说,谁都没有心情。
  于易峰、许云进、赵耀、王宇凡、兰波等人屏住呼吸,浑身微微出汗,这样的星海战争已经不是地球那样的规模,在这里,导弹完全就是炮灰,核弹才是最常规的武器!
  无尽的闪光在星空之中刹那出现,每一道白灼的热光速都能带走任何接近的物体。
  整个战场瞬间变得混乱无比。大大小小的闪光如同一串鞭炮一样爆炸,以至于人们根本分不清具体的情况究竟如何。每个人都是额头发汗,一种莫名的沉重感出现在人们心中。
  又过了几秒钟,一道璀璨的光芒忽而在攻击矩阵的侧方出现,是一颗十亿吨的主力级氦-3核弹,其代号为——先锋!
  凭借人们的肉眼,甚至看不清它是击中目标引爆的,还是被拦截打爆的。人们只知道,第一颗主力型核弹爆炸了!
  “先锋”号超级核弹的猛烈爆炸,让整个导弹群被强光完全照亮,在灰黑色的宇宙背景中凸显出来,银河系的星海顿时黯然失色……膨胀的核火球开始吞没周边的空间,然后开始剧烈收缩。同时,更多的小型核火球被击穿,或者在绿光飞船表面亮起并膨胀。
  混乱,真的太混乱了……
  在这种时候,光靠人们肉眼已经很难分辨这些导弹到底有没有打到或者被拦截了。只有图形计算机的处理系统正在疯狂工作,发出大量的异常信息。
  四十八秒钟后。
  第二波试探性攻击全军覆没,核火球也渐渐熄灭,人们甚至不知道究竟有没有导弹突入进去,只看到绿光飞船依旧稳步前进,甚至连前进的方向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试探性的进攻,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于易峰微微咬住嘴唇,拳头紧紧握着,他的内心并不如表面那么平静。不仅他如此,所有人都是这样,浑身微微颤抖,人们不知道所有的计划到底能不能成功。
  现在……最后一次正式的、最猛烈的核弹群还在路上,包括主力型氦-3核弹以及四氢核弹等等。
  人们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处理刚刚接收到的信息,以及调整主力核弹的运行轨道。
  导弹海战术讲究的就是一拥而上,整个攻击过程将会很短暂,届时将不会超过两分钟!太空战争,都是按照秒甚至毫秒来计算的,特别是双方短兵相接的时候。
  然而这个时候,诺亚号的指挥官们都处于一种震颤麻木的状态。人们曾经设想过各种情况,但真正看到的和设想中的比较,完全是两码事请。
  亲眼目睹几千枚导弹在一分钟内全部炸完,就像一串鞭炮一般,刹那间绽放,又悄无声息地消失,其中还包括一颗十亿吨级别的主力核弹。这一切给人们带来一种心灵震颤的感觉。
  这样的武力打击,在地球上能抹平某个岛国,但放在外太空,连一朵浪花都没有泛起。
  洪荒而又苍茫的宇宙,仿佛在嘲笑人类的幼稚行为。
  当最后一个核火球熄灭后,太空再次黑暗下来,飞散出的金属岩浆没有那么快冷却,如同暗红色的血液,一路泼洒过去。这也是导弹群最后的残留物……
  “快!分析计算!”
  面对着从战场信息系统潮水般汹涌而来的信息,人们只能依赖计算机战场决策系统的分析和判断。现在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真的太短太短了,必须尽快地分析,然后做出决策。
  “绿光飞船的警戒线,应该是以外围的曲率泡沫为基准。距离泡沫大概十公里的距离会受到打击。”
  “具体的武器……是电磁炮!每发子弹的速度接近每秒一万公里,比我们的导弹快800倍!所以看上去像一道道白灼的光束。”
  “……电磁炮的炮弹是超小型核弹,依靠强大的动能引爆。”
  “每秒拦截的上限在2000发以上!”
  一个个数据被罗列出来,让人们的心情愈发下沉。于易峰坐在位置上,板着个脸,一句话也不说,他的一颗心已经沉到了海底。
  按照观测,确实有不少导弹突入了曲率泡沫内,但是突入曲率泡沫并不意味着攻击到了飞船。
  根据人们的计算,曲率泡沫到飞船还有80-100公里的距离,也就是,导弹还得飞七八秒钟的时间……这七八秒,可就是成功与失败的距离了!
第一百二十章
大规模攻击
  一种紧张而又严肃的气氛油然而生,人类绝对不想就这么轻易地失败掉。
  与此同时,他们发现了计算机的异常。科学家们还在疯狂计算绿光飞船周边的曲率泡沫,计算其对物质的扭转情况……
  就像丁一东教授说的那样,人类对曲率航行一无所知,其中的空间是大幅扭曲的。
  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后,会因为折射率的不同而发生折射现象。曲率泡沫也是如此,它的本质是空间的扭曲,无论是光还是物质,进入曲率泡沫后,都会被奇怪地扭转一下,改变原本的运动方向。
  这样的扭转,很可能是一个强大的力场或者是其他人类不了解的东西。不过它并不会破坏物质本身的属性,也就是说,突进去的核弹依旧能够爆炸,侦查仪器也依旧能够运作。
  但是,突入曲率泡沫后,所有侦查仪器好像被干扰了一般,传出来的信息大幅紊乱,有重复的也有颠倒的,以至于人们根本搞不清具体的情况。
  所有的接收到的数据,都是乱七八糟,甚至连图像都是混乱的。人们意识到,这些信息必须经过超级计算机的长时间处理,才能彻底还原!
  它或许能揭示一部分曲率航行的真相,但现在,人们还在战争中,根本没有这个时间!
  “舰长,我们没有相关模型来处理这些错误数据。想要修复它们,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一位信息学专家慌慌张张地说道。他们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数据西,需要研究、建模分析,一个小时绝对不够。
  “你们尽量,不要有压力……”
  于易峰只能勉强安抚他们。他的一颗心已经沉到了海底,没有真实数据,就不知道曲率空间究竟是怎么扭转的,也不可能知道突入的导弹究竟偏向何方。
  况且,绿光飞船每秒钟至少能拦截两千发,也就是说,将近10秒钟的突入时间,至少能拦截掉两万发……
  这战争还怎么打?难道寄希望于运气吗?
  于易峰眉头紧皱,太阳穴突突直跳。
  此时此刻,更是彰显出人类手足无措的一面,面对强大的星际文明,人们无知地像一个婴儿。无论制定怎样详细的计划,都能牵扯出不少未知、莫名其妙的东西,以至于人类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是一个星际文明的底气!
  就算打不还手,你能奈我和?
  好在,绿光飞船的具体程序已经设定好,其人工智能虽然聪明,却还没到诞生智慧的程度。它依旧按照设定,忠实的向太阳冲去,丝毫不理会火星上人类的攻击。
  于易峰舔了舔发干的嘴唇,无论怎么样,他们还没有失败!
  最强的一波攻击还在路上,将在十分钟后,与绿光飞船正式接触……
  “新人类文明,加油啊!”
  核弹,本质上利用的是原子核内的核能。在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几乎以一己之力构建了相对论体系,而质能公式成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共识。
  根据其公式E=mc^2,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即质量可以转化成能量,能量也可以转化成质量,并且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这是核弹的基本前提。
  按照计算,1微克的物质完全转化为能量后,将释放出相当于21.5吨TNT爆炸的能量。
  而万亿吨当量的核弹,理论上,要转换46.51吨的质量。四氢核弹质能转换率也就3%左右,光是核弹头的核材料就有1150吨,再加上激光点燃系统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整个弹头的质量在两千吨左右。
  这个超大型四氢核弹,是人类全部的希望!
  只要不受到拦截,就算爆炸精度差了点,也一定会对绿光飞船造成损伤。
  人们在这个时候都紧张异常,他们在试探性的攻击中,既没有找到引擎,也不知道如何破解曲率空间,只能寄希望于人们的好运……或者说,直觉?
  于易峰、李物、卡尔文等一众直觉惊人者,一直在屏幕前干坐着,庞大的压力让他们几乎喘不过气。
  但直觉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无中生有,他们根本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或者做什么。
  卡尔文甚至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被打败了,他一直以来的预言就是“无穷无尽的光”……
  现在好像成为了事实,但目前为止,还不清楚无尽的光指的是四氢核弹的爆炸,还是太阳的爆炸……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如果再不作出决定,人们将没有改变的机会。主力核弹的质量都比较大,速度又比较高,火箭需要长时间的推进,才能大幅改变它们的方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