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524

  于易峰失神了好久,忽然看见一群科学家在身边匆匆走过。他们一个个面色潮红,神色非常怪异,有激动也有亢奋亦有一丝恐惧。
  他倒是记起来了,享受完丰盛晚餐,这群科学家又要享受科学盛宴。
  于易峰也下意识跟着走了过去。他有些自嘲地笑了笑,也就自己一个人在多愁善感。
  是时候振作起来,观赏最后的一抹残阳。
  或许,也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抹时光。
  因为躲在火星背面的缘故,视线被遮挡,射电望远镜是用不上了,全都被拆了回来。但诺亚号外边还特地保留了相关的无线电接收装置。
  它们在外边接收到卫星信号后,会通过一根根光纤穿透17堵墙壁,将信号传到诺亚号内部。这些画面以及相关的珍贵数据,将被人类亲眼见证。
  几百个探测器在金星、水星等位置准备就绪。虽然它们很可能一瞬间就被太阳吞噬,但能传出多少数据,就是多少。
  此时此刻,所有的镜头都对准绿光飞船。
  它表面的曲率泡沫终于消失了,终于露出了真实的一面。
  人们终于完整地看到了绿光飞船的表面。被人类四氢核弹攻击过的地方,呈现出大批量金属融化后又凝结的结构。这个说明人类的核弹还是有点用处的。
  绿光飞船的曲率引擎已经彻底关闭,但因为太阳强大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它正在加速往太阳飞去!
  半刻钟后,它接触到了太阳的最外层,也就是日冕层。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但整个日冕温度有100万摄氏度左右。
  当绿光飞船冲进这里时,它表面的金属开始快速融化成液态,然后融入太阳。
  直径150公里的大飞船,面对整个太阳还是小了些,当它掉入整个太阳的时候,可以说只是掀起了一点小小浪花。
  这股浪花很快就转变为猛烈的太阳风,影响到最近的观测仪器。
  诺亚号监控室的屏幕开始抖动,有一些探测器失灵了。
  不过问题不大,太阳风的速度也就每秒几百千米,远不如光速,距离远一点的探测器暂时未受到太阳风影响,观测还可以继续。
  在强大引力的作用下,绿光飞船一边往太阳核心进发,另一方面快速融化、撕裂。不到十分钟的功夫,就只剩下一个支架。
  不得不说,太阳的力量比人类超大型四氢核弹还是强大了太多。太阳可以长久稳定地输出,而四氢核弹只能维持几秒钟。
  就这样没了?中子星碎片在哪里?
  所有人都呆呆地望着屏幕,企图发现其中的一些蛛丝马迹。绿光人绝对不会这么傻的,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敌人,不可能把自己的飞船丢入太阳白白送死。
  很快,科学家们发现了一块异常波动的区域,仪器上跳动的大量数据显示这块区域并不平静。
  “可以将画面放大吗?”于易峰问。
第一百二十五章
终极毁灭
  为了解答人们心中的疑问,最接近太阳而且正常运行的侦查器,开始尝试着放大探测到的图像。
  其实就算不用放大,用肉眼也能看出太阳的异常,那一块区域特别白灼亮眼,如同一块明亮的耀斑。不过从屏幕上依旧没有看到任何东西,仿佛这块白斑是无中生有一般。
  “再放大!”于易峰说道。
  科学家们立马进行了一连串的操作,切换望远镜的镜头模式,将观测倍数调大,从这个倍数看,只能看到一个非常小的区域。
  人们终于在屏幕上看到一个黑色小点,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它正快速地往核心飞去。
  “把倍数再调大十倍!”于易峰道。
  此时就算不用他发话,科学家们也在操作仪器。经过一连串的调整后,几乎达到这个望远镜能够分辨的极限。不过人类终于看到这个黑色的点到底是什么。
  一颗……中子星碎片!
  它几乎不发光,在这种明亮的背景下格外明显。
  八个金属小球正围绕着中子星碎片飞速旋转。它们对太阳的高温、高压熟视无睹,仿佛不受影响一般。
  科学家们从未见识过中子星碎片,但从周边物质受到的万有引力情况看,它确实是——中子星碎片!
  其直径大概只有十来米,按照计算,密度在每立方厘米一亿吨左右。
  听说和亲眼看到完全是两码事,这就是……恒星碎片能源?!
  于易峰双眼火热,感觉嗓子发干发痒,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科技?!
  这八个小球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连太阳核心的压力都没法将它们摧毁?它们在干什么?!
  大量的仪器疯狂计算分析,科学家们很快发现了这颗中子星碎片的奥秘:
  这八个金属小球就算在这种情况下,依旧执行着自己的任务——约束这颗中子星。它只会约束碎片向外释放能量,却不会阻止它吸收物质。
  太阳内部海量的物质,在中子星碎片的引力作用下,疯狂地向内涌进,然后化为中子星的一部分,猛烈的强光也就是物质之间的相互挤压才产生的。
  诡异的是,中子星碎片依旧是黑色的,这八个小球依旧在阻止它向外界释放能量,包括光能。除了引力能,其他的任何东西,都是只进不出!
  太离谱了!这是,何等的伟力?!
  一众人简直目瞪口呆!
  人们微微颤抖,心脏狂跳,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就像一群原始人亲眼目睹核弹爆炸那样的手足无措……
  随着吸收物质的增多,碎片的质量也越来越大,对外引力不断增强,吸收物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所有人都看地头皮发麻,由衷感到了无尽的恐惧,以及……伟大!!
  科学,竟然能发展到这样的层次,这是人类难以想象的伟岸存在!
  继诺亚文明后,人类开始见证第二个难以想象的超级文明,那就是创造了这颗中子星碎片的文明。不知道它和诺亚文明哪一个更加厉害些……
  人们根本搞不懂为何物质被中子星碎片吸附后,会突然转变成中子态。按理说,中子星碎片自身的引力根本不够……难道这八个金属小球,还能产生堪比真正中子星的超级压力?
  是的,唯有这样的压力,才能约束中子星碎片的爆炸,才能将吸入的物质转换成中子态!
  随着海量物质的吸收,它也愈发壮大,这个过程中,中子星碎片的密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体积增大。与此同时,受到引力的相互作用,它正往太阳的核心快速“挤去”。
  越是核心,物质也就越多,吸收的速度也就越快。
  很快地,中子星碎片冲进太阳核心,人类的探测器再也见不到它的影子……
  但每个人都紧张地喘不过气来:不知道……这八个金属小球的极限在哪里?
  于易峰长叹一口气,目睹这样的奇观,他甚至产生一种死了也值了的感觉。他已经对死亡的恐惧感到麻木了,或许所有在座的人也是如此。
  科技,竟然能达到这样的地步!每个人都由衷地产生一种感觉:神灵!
  由于看不到里边的情况,科学家们纷纷坐下,陷入更深层次的讨论。只有相关的仪器将所有的数据都忠实地记录了下来,它们将成为人类宝贵的财产。
  当然……前提是,人类能活下来。
  “我们从未有过这样的超新星模型:由中子星碎片在内部的强烈爆炸而引发的超新星,太伟大了!”
  “不知道这颗中子星碎片能长到多大。”
  “不知道超级造物能坚持多久?”
  人们狂热地探讨着,在这种时刻纷纷忘记了死亡的威胁。见证这样的奇迹,有一种莫名的刺激感与快感,每个人都有一种开了眼界的感觉。
  对比这样的超级科技,行星级别的飞船就是个渣!
  人们绝对不相信绿光文明会有这种科技……好吧,其实人类科技水平更差,连绿光飞船都轰不下来。
  “不知道创造了中子星碎片的文明厉害,还是我们的诺亚文明厉害。”
  “如果是同个等级的超级文明,那么诺亚号绝不会被超新星摧毁!”
  “说的也是……”
  于易峰听着周边科学家的谈论,这时候他倒不会多愁善感了,对诺亚号的信心也莫名足了起来……
  实际上,超新星的爆发往往会生成一颗中子星。但现在的情况好像反了过来,中子星碎片促成了恒星的爆炸,人类从未见识过这种情况,因此也格外好奇、亢奋。
  超新星的种类有很多,质量不小于九倍太阳质量的大质量恒星,具有超新星爆发的资格。(II型)
  当恒星内核的氢元素消耗殆尽,而无法再产生足够的辐射压来平衡引力时,内核的坍缩就会开始。这期间会使内核的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并能够将氦元素点燃。
  由此,恒星内核的氦元素开始聚变为碳元素,并能够产生相当的辐射压来中止坍缩。
  这使得内核膨胀并稍微冷却,此时的内核具有一个氢聚变的外层和一个更高温高压的氦聚变的中心。(其他元素如镁、硫、钙也会产生并在某些情形下在后续反应中燃烧。)
  当内核中的氦消耗后,碳元素又会聚变成更重的元素,整个过程会反复几次,每一次的内核坍缩都会由下一个更重的元素的聚变过程而中止,并不断地产生更高的温度和压力。
  星体由此变成了像洋葱一样的层状结构,越靠近外层的元素越容易发生聚变反应。每一层都依靠着其内部下一层的聚变反应所产生的热能和辐射压力来中止坍缩,直到这一层的聚变燃料消耗殆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