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524

  但麻烦的是,第十五堵墙壁与第十六堵墙之间有几个资源储备仓库,以及……一个冰湖!当第十五堵墙壁损坏后,里面的东西也自然而然全部被高温气化了。有些散入了宇宙空间,还有些散在诺亚号各个角落,譬如说顶层的无重力区,但更多的是变成了岩浆的一部分……
  于易峰瞬间感觉非常头疼,少了这么多资源,人们还怎么活?
  人类的衣、食、住、行,哪一个方面离得开物质基础?
  几位科学家也是双手一摊,感觉很无奈。
  因为后面的16-17号墙,囊括了更加重要的工业区以及居住区。这几个物资仓库实在没地方放了,才挪腾到稍微外围的位置,没想到……这个方案也是于易峰首肯过的。
  为首的科学家正是罗曼博士,他也叹了声气:“这确实没有办法,我们大概丢失了一半的有机矿物以及部分水、部分粮食还有一些无机盐。有部分物质散逸在了低重力区,还可以重新收集,并回收利用。”
  “但还有更多物质聚集在最下方的高重力区,它们聚集成了这堆岩浆一样的东西,再加上二十多倍的重力,我们根本拿不出来……”罗曼博士摊了摊手,有些无可奈何地说道。
  于易峰的眉头紧皱。
  不过现在再去后悔也没什么用,能活下来已经是不错的结局。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帮忙抵挡一番,说不定后边的16号辐射墙也要被摧毁,到时候连累到工业区麻烦就更大了。
  “开局不利啊!”
  他深深叹了一口气,从书桌上抽出另外一份文件,交给罗曼。而罗曼看过之后脸色一变,接着递给了旁边几位科学家。这几位科学家接过文件后,也是同样脸色变化。
  “各位都看到了吧。这是我们五万多人的消耗,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水、氧气还有食物。就算我们的飞船有循环系统,在循环的过程中它们也会慢慢消散掉一部分。所以,每一点物质都是宝贵的。”
  “最重要的,还是灾后的重建工作……我们最核心的东西虽然被保护住了,但也有一部分东西被摧毁了,必须要立马重新建设。譬如说立体式的生态园区以及最新的种植园。除了种植之外,还有猪、牛、羊的养殖园区,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源来进行重建……我们的食物丢失了一半,必须尽快完成这部分工作。”
  “还有诺亚号外围的天文实验室、武器实验室也要重建。”
  “这些都需要物资储备,用一点少一点。”
  一是能量,二是物质,这两样就是诺亚号飞船的生命线,少一样都不行。
  于易峰看着文件上的各类数据,他忧心忡忡地说道:“能量的方面还不是大问题,剩下的铀矿还够我们用一百多年的。但部分资源丢了一半就真的要命了……还必须拿一部分去完成重建工作。剩下的……还够我们使用多久?”
  “特别是水资源,丢了一半啊!植物的培养、动物的养殖、还有人类自身,全部都要用水。我们到底能坚持多久?”
  “五十年?三十年?十年?”
  几名科学家也是沉默不语,他们都理解这种困境。
  宇宙真的太空旷了,物质绝对是稀有的,谁也不知道诺亚号要漂泊多久。
  五十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一两百年甚至一两千年都是有可能的……
  没了资源,人类凭什么存活下去?
  这是摆在人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所以,你们要尽快搞清楚诺亚号的运行方向,找到合适的落脚点。如果有合适的行星,我们应该立马停下……”
  于易峰放下文件,目光对向远处。
第三章
时间膨胀效应
  现在的情况比较复杂,飞船里边的温度在缓慢降低中,但降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不再下降了,因为下边最底层有一大堆岩浆,它正在时刻发热!
  而且,人们将部分出入口堵住后,温度又有了升高的趋势。
  好在诺亚号自带的紫色金属抗热性以及隔热性都不错,以至于这些热量没有传递到辐射墙里边,人类也没有被煮熟。
  内部环境的非常糟糕,需要紧急修补一番。这个问题应该不是很大。
  而外部的环境,只能说非常奇特……飞船外边时不时会有高能伽马射线经过,有时候会再次击中飞船,提高飞船的动能。
  科学家们估计,诺亚号正在以极高的速度在宇宙空间飞行着。
  是的,极高!
  这可不是开玩笑,甚至可以说……接近光速!
  “根据测算,应该是0.98倍以上的光速!我们正在以0.98倍的光速航行!”
  一谈到这个,一众科学家连众多烦恼都忘记了,面露狂热之色,纷纷感叹大开眼界。
  得益于超新星爆发,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超高速度,向未知外太空进军!
  恒星爆炸真是超强的推动力啊,比核弹爆炸强大太多了……
  0.98倍的光速,相对论效应已经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动质量从原来的103.86万吨,变成了521.91万吨,大约是原来的五倍。
  换句换说,诺亚号接受了超新星爆发中400多万吨的质量,这部分质量全都转换成飞船的动能。
  听起来很夸张,其实仔细想想其实很正常。诺亚号的体积如此之大,密度又几乎为零(约为0.000073千克/立方米),很容易就被无穷的光压推动。
  400万吨这个质量并不多,太阳正常燃烧时,1秒钟的质量消耗就是这个数字。现在太阳一百亿年的能量都瞬间放了出来,诺亚号接收到的只不过是九牛一毛中的九牛一毛,仅仅相当于三十亿亿分之一。
  但这个动能对于人类来说,简直大的离谱,光靠普通的减速手段,根本不可能让飞船停下来!
  火箭反向推动?想都不要想!
  幸好因为诺亚号的奇特性质,有了“超越减速方案”,只要将物质丢出去,飞船就能快速减速。
  所以人类根本不担心减速的问题。对人类来说,最要紧的,就是在前进的路线上找一颗富饶的类地行星,然后停下,不停地挖矿挖矿挖矿……
  谈及这个,几位科学家随意地探讨起来。
  “遇到一颗行星?谈何容易……宇宙毕竟是空旷的。这个概率非常低啊!”
  “是的,不过我们飞船的速度只会比0.98倍光速更快,不会更慢。因为大型侦查装置无法探出诺亚号,我们没法精确地估算,这只是最保守的估计。”
  “……或许速度更快!”
  “高速航行引发的时间膨胀效应,能扩大我们的搜索范围……”
  于易峰叹了口气,又点了点头。
  宇宙的奥秘是无穷的,其中一个便是高速运动下的“相对论效应”。
  光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速度。就算在亚光速飞船中,观测一束飞船内或者飞船外的光,会发现它的速度相对观测者依旧是光速。无论这束光与观测者的运动方向是相对也好,同方向也好,无论怎么样依旧是光速……这就是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
  “相对论效应”又分为“时间膨胀”、“尺缩”和“动质量”。对于一个高速运动的物体,从静止的一方对它进行观测,会发现它的时间会膨胀,尺寸会缩小,质量会增加!
  但高速运动物体本身是没有任何感觉的。
  “时间膨胀效应对于星际航行来说非常有好处,0.98倍光速,我们感受到的时间变成为原来的五分之一,非常有助于跨越漫长的航行时间。”
  “我们感受到的3个月时间,外界就是15个月。所以,按照外边的时间线,我们距离太阳爆炸已经15个月了!距离原先的火星已有1.3光年!”
  说到这里,许多科学家都感觉非常神奇。这是人类真正体会到非常明显的相对论效应。而且这样的相对论效应对人类来说是好事,这意味着有生之年内,可以飞得更远!
  飞得更远,意味着人类遇到行星或者恒星的概率越大!
  “要是遇到普通的陨石群还是算了吧……我们必须要遇到一个足够富饶行星才能停下。”
  “是的。”于易峰也表示同意,如果不到山穷水尽,他们绝对不会满足于一些普通的陨石群。
  这样的高速运行机会是千载难逢的,一旦人类将飞船减速,将再也没有能力把它加速到这样的高速。
  人类可没有能力再引爆一颗恒星来推动飞船。
  所以人们的落脚点一定要找好,不能满足于小型陨石群。
  于易峰已经下定了决心,人们要在新的落脚点上发展成真正的——星际文明!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现在的心理体验是非常奇特的。虽然飞船的超高速运动并没有改变人们日常生活,但在大家心中,颇有一种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感觉。(在接近光速的飞船里,所有的物理现象都一样,不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猜想,叫做双生子佯谬,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对年轻的双生兄弟,其中一个跨上宇宙飞船,作接近光速的太空旅行,而另一个则留在地球。
  结果,当旅行者回到地球后,发现他留在地球的兄弟已经六十岁了,而他的年龄,只增长了一岁。
  这个双生子佯谬,就是因为相对论效应中的“时间膨胀”引起的。
  因为这样的心理体验,又引发了一波相对论的学习狂潮……
  不过新政府最关心的,还是想要知道外边的星空到底怎么样,人类到底来到了哪里。不过现在可没法做到,甚至连科学家都还做不到。
  在这种极高速度的情况下,除了来自太阳的高能辐射,就算宇宙空间中的其他的微粒也非常危险。
  宇宙接近真空,但也有少量的微粒存在。在星际空间每立方厘米内的粒子数大概在1个。在类似于银河系与其他星系之间的广袤虚空内,每立方厘米内的粒子数为10负6个,也就是1立方米内才有1个粒子。
  对于亚光速飞船来说,这些几乎静止的粒子简直就是噩梦,两者相撞,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爆炸!
  虽然当个粒子的爆炸威力并不高,但累积起来就如同TNT炸药持续轰炸一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