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524

  他看着百合子,等待她继续说下去。
  “目前,我们正在寻找能够比标准模型更好的粒子物理模型,而超对称理论便是其中之一,也是比较有希望超越的一个。”
  “因为它看上去非常完美而优雅。如果超对称理论能够被验证,它能够告诉我们为什么粒子有现在的质量,为什么交互作用产生不同的强度,为什么宇宙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然后,我们才能进一步摸索弦论、完善M理论等等……”
  “这一切,或许只有超级强子对撞机能给我们带来启示。没有它,我们的理论科学便难以进步,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于易峰摸了摸下巴,他深刻明白大型强子对撞机所带来的科学意义。
  对于科学来说,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实验验证,一切讨论都只是空想罢了。
  当然,如果实验验证失败了,那么整个理论就是失败了,毫无商量的余地。
  科学,是非常现实以及残酷的。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宇宙就在那里,它不会因为你的研究,你的幻想而发生改变。
  百合子顿了顿,这一次她再次沉默了很久。
  她用一种意外沉闷以及低落的语气说道:“地球LHC并没有发现超对称粒子,将大量的低能标模型否决,这是一件非常让人失望的事请。所以,我们要么彻底放弃超对称理论,要么……只能探索更高能标的模型。”
  “更高能标,意味着更强的仪器,更高的经费要求,但就算这样也不一定能探索出东西。它只是一个假设,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不过地球上的强子对撞机,以及难以满足更高能标的实验了。”
  “所以,我们要建造的强子对撞机,可能是一把让人类叩响‘宇宙之门’的钥匙,但也可能,而且可能性更大——是一个没有人知道何时能产生回报的黑洞。更糟糕的是,也许一切都是我们幻想和宇宙的骗局。”
  “……甚至,我们永远无法通过它发现其他粒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可能白费……”
  于易峰默然,低能标超对称理论的失败,对百合子这类人来说是很大的打击,甚至对丁一东、菲利克斯、兰博等人也是如此。
  大家都认为它是完美的,以至于全世界的科学家为之奋斗了三十年甚至更久。
  超对称理论,几乎成为一种信仰,是宗教般的虔诚,无数的科学论文都是建立在这个假设上。
  如果它是彻底错误的,那么……这些呕心沥血的论文都会沦为废纸。
  如果它是正确的,诺贝尔奖也只是小意思罢了,完全不足描述其中的成就。
  但谁也不知道这条路是否正确,很可能费尽心思后,人们悲哀地发现:此路不通。
  宇宙永远是这样,如同一个腼腆的女孩,她从不轻易地显露藏在衣服内的真理……
  “如果低能标的超对称是正确的那该多好……”
  百合子语气低沉地说道,很显然她被那一次实验,打击地非常厉害。
  超越经典,谈何容易?
  人类一直试图用一套理论,从最微观的层面了解整个宇宙的运行法则。
  目前的粒子物理中,最杰出的模型被称作“标准模型”。21世纪,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让标准模型完成了最后一块失落的拼图。
  “标准模型”是一套描述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理论。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对以上三种力的实验的结果,都合乎这套理论的预测。它的确很有优秀,是无数科学家一代代智慧的结晶。
  但是,标准模型还不是一套万能理论,它并没有描绘宇宙的全部。主要原因是,它并没有描述到引力。
  所以标准模型只是局部适用,它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每个科学家都知道它不是完全正确的,只是局部,这也就带来了更大的探索欲望。
  就如同牛顿的经典力学一般,只局限于宏观低速的物体;宏观高速物体,适用于相对论;微观物体,适用与量子力学……所以人类中最具有智慧的科学家,这些最聪明的大脑,绝对不会满足于“局部正确”。
  他们渴望超越标准模型,渴望将它推翻,渴望更加正确、更加宏伟的理论。
  这样的幻想中的理论,被称作“大统一理论”,科学家们渴望将所有的四大基本作用力相互统一起来,寻找万物的终极定理。
  超对称理论,曾经被人当做“大统一理论”的重要候选人,但是……
  “它还没有彻底失败,永远还有更高能标的模型!”
第二十二章
真理之路
  真理之路,崎岖而又遥远……无数的聪明人,无数的天才倒在这个问题上。
  以至于在许多人心中,出现一种“大统一理论”不存在的奇怪心理。
  这种想法的出现当然是有原因的,其源于另外一个伟大的定理: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著名的数学家哥德尔,曾经提出现代逻辑史上很重要的一座里程碑:他证明了任何一个形式系统,只要包括了简单的初等数论描述,而且是自洽的,它必定包含某些系统内所允许的方法既不能证明真也不能证伪的命题。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一个非常违反常识的定理。它告诉人类:真与可证是两个概念。可证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证。
  某种意义上,悖论的阴影将永远伴随着我们。无怪乎大数学家外尔发出这样的感叹:“上帝是存在的,因为数学无疑是相容的;魔鬼也是存在的,因为我们不能证明这种相容性。”
  什么意思呢?
  如果将概念延伸到整个宇宙,将宇宙的运行法则当做一个系统,那么,总是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确实存在的东西。
  人们或许能发现它们,但是,这些东西没办法被归类到已有的系统中,它们就是莫名其妙存在着。
  或许,“引力”就是这样莫名其妙的东西,以至于“大统一理论”是不一定存在的。
  求真之路,永远是这么漫长以及艰辛,或许人类能够找得到大统一理论,或许人类永远也找不到……
  也可能相对论体系与量子力学本来就是相互割裂的,谁知道呢?
  宇宙是可知的吗?
  义务教育与唯物主题告诉我们:宇宙是可知的。
  但由于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原理以及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可知论的基础已被动摇。
  宇宙,不一定是可知的。
  人类无法突入上帝,他只能攻击包围着神性的黑暗。他把大火扔进寒冷的黑夜,黑夜后退了,却只是退却。人通过一代代的努力,花费无数的心血,将周边的黑暗一点点消灭。
  当人们自得地认为自己即将面对光明的时候,经典物理学的大厦忽然倾塌,两朵乌云越来越大,人们意外发现,黑暗以外的地方,是更大的、几乎无穷的黑暗……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花费一生的心血,去探索一些可能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
  人是非常奇怪的动物,他们有时候会抛弃利益,单纯为了信念而战……
  引力几乎在所有模型中,都成为一个复杂的、难以解开的谜团。
  目前最有希望描绘整个宇宙的,被称作“弦理论”。弦理论,包括后续发展的M理论,既能解决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矛盾,也是量子引力的解决方案之一,它很有可能会成为宇宙的终极理论。
  “弦理论”提认为,宇宙原本有十一次元空间,及后发生了一场爆炸,使当中一些次元收缩到基本粒子的空间之中。
  但到目前为止,弦理论只是一个大概的框架,拥有非常多的、等可能性的解决方案。各种不一样的模型方案,如同草丛中的蚊子一般多,而且以目前的科技,无法被实验,无法被证伪,无法用来预言……
  人们只摸索到了它的边缘,中间有大段大段的空白。
  所以,弦理论只是一个空壳,没有办法进行弄清对错。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想要完善弦理论,只能说是有生之年系列……它根本不是目前的科学理论能够做到的。
  探讨弦论的专家,这些最聪明的脑袋,总是会露出一股茫然的表情,以至于看上去呆头呆脑。但是,请不要笑话他们,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对抗着宇宙的无穷奥秘……
  他们明知道这个问题,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或许很难解决,但依旧坚定地研究下去……因为他们不走这条路,世界上就没有人走了,这条可能通往终极真理的路,可能就断掉了。
  多歧路,今安在?何时才能长风破浪?
  路要一步步走,最终极的弦理论一时半会没戏,科学家们也不会随之而气馁,他们开始寻找另外的务实一点的理论。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有过“同一场论”的思想,他想将电磁力融入广义相对论的引力框架中,试图完成四大基本作用力的大一统。(如果实现,可以用电磁力来制造引力。)
  以至于,爱因斯坦为之奋斗了后半生,但最终来30余年的科学努力似乎一无所获……
  爱因斯坦先生表示,不是他不给力,真的太难了,就好像乱糟糟的毛线一样无厘头。他真的无能为力了,只能将这个问题留给了后来人……
  随后,人们又提出了“大统一能标”这个概念,许多科学家一直相信,在很高的能量等级下,微观世界的基本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及电弱相互作用可以被统一在一个单一的规范群下。
  但令人沮丧的是,这条信念被实验数据证否,以至于许多科学家彻夜难眠,他们感觉信仰坍塌了一般。
  不过,超对称理论的崛起,让他们重新看到了希望,以至于对“大统一能标”的信仰,改变成了“超对称理论”的信仰……只要超对称正确,大统一能标还是有希望的。
  紧接着,一种新型的SU(5)理论,预言了质子衰变,也被人们给予统一理论的希望,但似乎被实验所否决……
  再然后也就不用多说,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最简单版本超对称理论,也在21世纪初被实验排除……又是一波信仰崩塌,人们的失望以及沮丧不用多说。
  以至于人们根本看不见前方的尽头……
  失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