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524

  一颗行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种苦逼、忐忑的缥缈之旅终于要结束了!意味着人们的好日子要来了!
  一颗巨大的类地行星,矿藏资源肯定是齐全的,无论是铀资源、水资源还是甲烷等有机矿物都会存在。
  人们仿佛看到了无数资源在像人类招手!
  只要有了资源,人们能彻底摆脱这种物资贫乏的生活,只要有了资源,人们能更高速地攀科技……其中的好处自然不必多说。
  虽然距离它还有14光年的距离,民间人士已经开始提前讨论并欢庆了。
  感谢上帝,感谢幸运之神,还有感谢“上帝之子”的……
  对于宇宙常识已经被完全科普的今天,人们都深刻地知道宇宙的空旷。本来已经有“冬眠仓”之类的小道消息在流传了,但现在事请突然大幅扭转。
  能够恰好遇到一颗行星,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请,简直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礼物,它是救命的行星!
  就算那颗行星没有大气层,或者大气层不适合人类呼吸,也完全没有问题。
  人类已经有了相关的行星开发经验。
  月球、火星的环境足够恶劣,人类还不是照样生存地好好地?
  只要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拿一个玻璃罩子往地上一盖,往里边填充氧气,人类照样能够生存……
  况且,现在的科学技术爆破式地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不是当年了,挖掘技术、房屋建造早就实现了自动化,需要用到的人力很少。
  无论是后勤技术、安全系统还是其他的什么,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宇航服也已经更新换代了好多次,重量更轻,安全性也更好。
  因为类地行星的发现,人们对宇宙飞船的重视程度很快提升了几个档次,甚至达到了与强子对撞机同一优先级的地步。辛辛苦苦设计的宇宙飞船,终于能派上了用场。
  按照罗蒙教授这几年的设计,总共有三种中小型飞船可供生产:
  A-001型,战斗型飞船,可以携带核弹头以及一些动能武器,额定运载人数大约两百人。
  A-002型,运输用飞船,额定运载量1000吨。
  A-003型号,则是后勤飞船。这玩意就厉害了,它完全就是一个可以飞行的小型基地,上边有核动力电站、物质循环系统、氧气生产系统等等。A-003型号的体积以及载重量也是最大的。
  虽然种类不多,分类也比较粗糙,但能用就行,只要几艘飞船下去,在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下,很快就能快速开始建设、搞发展!
  这几天的时间,天文观测台又成为了最热闹的地方。人们迫切地想要通过引力波望远镜,了解更多的有关这颗行星信息。
  “这颗未知的行星总共有3颗卫星,这些卫星的体积以及质量都比较小,不过月球的二分之一。引力波望远镜一开始并没有发现它,是因为我们把参数设置地太大了,把它们直接忽略了。”
  “可能是因为恒星大量抛射物质的缘故,包括着这颗行星的球体分布着大量的彗星、陨石等等。有点像太阳系的奥尔特星云……不过比奥尔特星云的物质多多了。”
  看着科学家们分析出的结果,于易峰深深呼了一口气。
  就算过了好多天,一想起这件事,他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与爽感。
  真的有冥冥中的主宰在眷顾人类吗,他不知道……他只知道,机会与命运必须要抓在自己手中。有机会,就必须要抓住!
  有了这颗行星,人类成为星际文明,将不再是梦想!
  他下意识地说道:“务必马上侦查出这颗行星,以及周边所有星体的数据、重力、自转、公转、有没有大气层、是否有外星生命存在等等……”
  “信息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
  话音刚落,一众天文学家连忙诉苦,这件事情他们也想做,但是根本办不到……
  “舰长,我们的观测手段有限,做不到啊!”一位科学家拉着脸说道,他甚至苦恼地拖长了声音。
  在这种接近光速的高速运动下,人类的射电望远镜根本没办法摆到飞船前方,否则直接会被高速粒子打爆。除了引力波望远镜,人们根本没办法探测前方的行星。
  其次,两者相差的实在有点远,距离依旧有14光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射电望远镜根本看不清楚……
  类地行星的反射光,实在太低太低了,还不到恒星的亿分之一,况且两者隔了十四光年,很难探测得清楚。
  “这么说,我们暂时没办法探测这颗行星?至少还要两年半的时间?”于易峰皱着眉头问道:“还要两年半甚至三年?等飞近了才能搞清楚?”
  不仅仅是一个人他不爽,每个人都有些不爽。
  这颗行星就像一位害羞的女性,现在已经在人类的掌控之中了,再也逃脱不得。但人类却因为科技水平问题,没办法立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总是让人心中非常不甘。
  像赵耀、兰波这种心急的人,快要暴跳了。就好像脱了衣服,却发现短小无力一样……太特么捉急了!
  但是没有办法,科学技术不是弹簧,是刚性的,它不可能小宇宙爆发,办不到的事请就是办不到。
  “是啊……必须还要等一段时间,等飞船的速度降下来,我们才能在前方架设射电望远镜,对它进行观测。”一位科学家非常遗憾地说道,他几乎挠光了头上的头发。
  而引力波望远镜也是有局限的,它能分析出星体的质量、体积、位置、运动状态等等,其他的东西就无能为力了。像什么大气成分,必须要通过光谱分析,引力波望远镜完全无能为力。
  于易峰沉思了一下,重重叹了口气,就算心有不甘也没办法……
  一个完全陌生的星球,对人类意味着什么?人类会不会遇到危机?有什么恶劣的环境需要挑战?
  因为观测手段有限,这一切都成了未解之谜。
  人类对火星够熟悉了吧?遥遥相望了这么多年,还发射过这么多的探测卫星,却还是因为火星病毒而差点阴沟里翻船。
  现在呢?面对一个陌生的星球,再怎么小心谨慎也不过分,说不定里面会有什么诡异的生命体。
  但是,人类又不可能放弃这一次登陆,目前的小小困难也不可能阻碍人类的雄心壮志。
  人们必须要在这两年多时间内,做好登陆准备……全方位无死角的准备工作!
第四十八章
小冲突
  三天后,也是登陆准备会议正式召开的日子……
  这天早上七点,许多科学家三三两两地聚在“大饭桶”食堂吃早饭。
  这个老而弥坚的食堂,拥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原本是月球基地里的一间知名餐厅。因为科学技术突破的原因,食堂设备已经更新换代了好多次。一开始在月球还有几个五星级大厨,专门为原来基地的高层服务,到后来的半自动化,再到现在的全自动化。
  这几个大厨也彻底转型了,转成了研发烧饭机器人的程序员……
  人毕竟是一种念旧的动物,不可能完全抛弃以往的历史。所以“大饭桶”这个名字也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机器人烧饭做菜,虽然没有了个人风味,总体来说却更加好吃,更加卫生,能基本满足人们胃口的同时,也平白省出了不少人力资源。
  人们一开始从心理上还有点抵触情绪,感觉有些怪怪的,到后边的慢慢接受,习以为常……
  “……这一次的登陆准备工作有很多啊。有很多工程项目需要调整,也有很多新的科研要做。为了这个会议,我还特地准备了好几份议案。”
  一位男性科学家一边说着,一边将公文包放在桌子上,从触屏菜单上按下了几下。几分钟后,功能性机器人将一盘做好的早餐放在他的面前。
  他一手拿筷子,一手端起一个大号的碟子,小心翼翼地从笼子里夹出一个小笼包,放进碟子里。
  因为皮实在太薄,浓郁的汤汁香味隔了老远就已经充斥着鼻尖。
  顾不得烫,他一口咬下,瞬间唇舌被鲜美的汤汁包裹……
  每天的早餐,真是一种享受!
  “是啊,我们不能再出火星登陆那样的差错。无论是宇宙飞船的建设、生物防范研究、士兵的训练等等,都要重新提上议程……”另外一位女性科学家同意道。
  她正在享受一碗葱香小馄饨,皮薄肉大,再就上一些醋,味道简直不能再办。
  一天之计在于晨,好的早餐也是好的开始。
  这些早餐都是用机器人程序做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改进,已经到达了人们口味的最优化。
  有些食物的工序太多太繁琐,如果没有机器人,可能会比较麻烦。但有了机器人就简单许多,一切都只是程序做出来的而已……就算程序再麻烦,加几个机器人就行。
  精致的早餐与粗糙的早餐,在机器人眼里没什么太大的差别。物资的贫乏在一定程度上被这样化解。
  餐厅里的这些科学家,一个个郎才女貌,风度翩翩,丝毫看不出他们的真实年纪。从表面看,最大的似乎也不过三十多,还不到四十岁。
  实际上,那位吃小笼包的男性科学家,已经年满六十了!
  不过因为干细胞复激活试剂的缘故,他又重返青春,看上去刚刚三十,完全没有白头发,依旧是一副年轻的模样。
  这一切,都是科学带来的巨大变化!
  科学,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将腐朽化为神奇,是宇宙中最宏伟、最值得研究的事业。
  “超级强子对撞机的工程需要让位了,毕竟还是飞船的建造重要一些。不仅仅是宇宙飞船,还有更多的其他项目,我们肯定要腾出相关人手……”
  这时,一个盘里装着三明治的年轻科学家路过旁边,听到这番话后,立马吹鼻子瞪眼道:
  “为何超级强子对撞机的工程需要让位?现在还只是初期的设计工作,又不占据工程量!再说了,难道宇宙飞船的建造要占据基诺夫工业工厂全部的产量?你怎么知道强子对撞机不重要了……”
  他说到最后,简直快要暴跳出来,有一种气急败坏的感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