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524

  已经出现了两例微生物的感染者,不过因为严格的管理条例,并没有大规模传染开来。
  两名患者的情况不算非常糟糕,症状有点像感冒,暂时没有危及到生命安全。他们正在小型基地中接受隔离治疗。
  以中田村为首的科学家群体,正依靠大黑狗提供的免疫样本,紧急研究相应特效药以及免疫疫苗,已经有了最初步的成果。
  他们迫切地想要增强人类的抵抗能力……这些微生物实在是太麻烦了,而且数目众多,研究工程非常重啊。
  相比而言,工业体系的完善速度比生物防治快得多。成批量的水泥工厂、矿石冶炼中心、铁轨制造厂在两个月内已经建设完毕!
  大量的工业基地已经有模有样了。
  各个工厂就地取材,利用火山灰生产水泥,用矿石冶炼各种金属。一条条公路以及交通铁轨快速铺设,将独立的各个基地相互联通。
  这种爆铺式的发展,整个工业体系的建成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第一期的工程可以说已经完成了,后边紧接着还有第二期,第三期……
  快,太快了!
  这样的快速发展,当然是有原因的。为了这两个月,人们却在背后默默付出了三年的准备!无数的科研工作者,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才将建设速度提升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所以,这三年的准备换来了最后的高效,还是非常值得的……
  这一天,一架改装型A001飞船顺利登陆尼克斯星,一位身着银白色动力甲的男人从飞船上走了出来……
第六十六章
缺能源
  看着远处的灯火通明,于易峰微微有些兴奋。
  这样身临其境的感觉,是看再多的照片也不能比拟的。
  “好黑啊!”这是他对尼克斯星的第一印象,也几乎是每个人开荒者的第一印象。
  不过现在已经好了很多。远处工业区的灯光稍稍驱散了这种黑暗,散发出一种薄弱而又坚强的光芒,让每个人的内心变得稍微踏实一些。
  他这个人其实有点圣母,有什么困难都想要自己包办,当兵的时候如此,当了文明领袖还是如此……这种性格可能是天生的,怎么都改不过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对于自己人非常好说话,也获得了下属的衷心爱戴。毕竟大家都喜欢好说话,并且宽和的领导……
  特别是大科学家群体,经常“欺负”他,和他说话毫不客气,各种压榨……于易峰也总是逆来顺受,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当然了,这种“圣母”仅限于自己人,和广义上的“圣母”还是要区分一下。对待敌人,他可是毫不心慈手软,该杀的也就直接杀了。
  以于易峰的脾气,看着手底下的人在尼克斯星艰苦奋斗,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不舒服。
  要他一直待在诺亚号内,肯定待不住。
  其实他的内心就像那群科学家一样心急火燎,迫切想要亲眼下去查看一番……
  这种迫切,固然也有一种男人特有的探索欲望与好奇心。
  只不过这么多年下来,他已经可以做到不喜形于色,没有把这种急迫表现在在脸上。
  现在大后方稳定,人们士气旺盛,还有安全部长许云进坐镇,他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第一线。
  就算有人反对,也被他强行按了回去,美名为“巡查工程进展”……因为,第一期建设工程快要完成了!
  在他身边,还跟着三十多位士兵以及六十多位科学家、工程师。他们下了飞船后,立刻与于易峰告别,将乘坐高速火车前往各自的工作区域。
  “很不错啊!”看着眼前成片的工业工厂,于易峰感慨道,同时拍摄了一些照片。
  他身上的装备是百合子精心改造的定制版,许多零件都是手工定做,采用各种最前沿的材料,拥有更高的神经反射速度以及更强大的运动能力。
  同时,机身采用大量昂贵的超合金Z,可以说是综合性能最强的一台……
  负责接待于易峰的,是一位矿业基地的主要负责人,名叫威廉。
  于易峰老远就认出了他,相互打了个招呼。
  动力甲虽然采用全包围结构,但头盔还是透明的,采用高分子有机玻璃材料,灯光下能彼此看到对方的脸,也可以通过声音听到相互之间的讲话。
  于易峰以及身边的几位士兵跟着威廉身后。他们在这个地区闲逛,一路过去,看到各种建筑物时,威廉都会稍作介绍一番。
  “那是水资源净化工厂……目前,我们采集到的部分冰矿已经通过空艇运回了诺亚号,可以暂缓里边水资源的不足。”
  “不过所有的工业资源,譬如钢铁、铜、铝等等,尚处于生产再利用的过程中,暂时还不能反哺诺亚号。我们的工业产能正以两个月翻一番的速度递增,预计再过2-3个月以后,就会腾出大量的矿物资源运回诺亚号……”
  威廉是一位著名的工程师,在火星时期就专门负责管理挖矿团队,拥有非常丰富的领队经验。
  他也负责整个尼克斯星的基地建设,对各个建筑物可以说了如指掌。
  于易峰点了点头,资源这种事请暂时不急,几个月还是等得起的。人类可能会待在这里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有可能是几代、几十代人,直到突破到星际文明为止!
  “舰长你看,这个庞大的水泥广场是主要的运输中心,占地10.3平方公里,来自诺亚号的各种空艇将停靠在这个广场上。我们通过高速火车,将空艇运下来的机械再运到各个矿区。”
  于易峰再次点了点头,他确实看到了许多空艇正在卸载货物,无数的机器人在广场上忙碌着,数目众多,却井然有序。
  紧接着一群人走上一辆高速火车。
  因为各个区域相隔比较遥远,只有通过火车,才能走马观花地考察一下。
  “这里是中央指挥部,距离运输中心12公里。中央指挥部是目前最核心的地区,也拥有最好的实验设备,我们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集中在这里……”
  “……这个不锈钢轨道的加工工厂日产量一千吨。尼克斯星有氧气,还有一些腐蚀性气体,我们的火车轨道必须耐氧化……”
  “这个小型冰湖正处于开发状态,可以为我们提供水资源。”
  于易峰坐在高速火车上,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来回奔波400公里,终于将整个工业体系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
  因为矿物资源的分布关系,11个小型基地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不过高速火车轨道已经将它们完全串联在了一起。许多基地甚至是没有人的,采用全自动智能运作,如果除了什么状况,只需要中央指挥部远程指挥即可。
  威廉作为开荒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对这些工程清楚地不能再清楚了。
  一项项工程参观过去,于易峰除了点头以外,还是点头,就像一头啄木鸟。
  没办法……他真的挑不出任何毛病!
  “有没有什么需要支援的地方?”于易峰想了想问道:“威廉先生,你有没有感到整个工业体系的不足之处?有问题尽管开口,不用跟我客气。”
  作为外行人,于易峰真的看不出里边有什么缺点,他已经非常满意了。
  威廉仔细想了想,还真的点了点头:“目前倒是没什么问题,进展比较顺利。但如果我们的工业体系再扩大几倍,从诺亚号上带来的能源就不太够了。”
  “目前我们的主要发电模式还是核能,不过很奇怪,探索机器人在这个区域并没有发现铀矿。就算扩大了搜索面积,我们依旧没有发现大型铀矿。”
  “核能可是宝贵的资源啊,我们的许多飞船引擎要用到,中性挖掘机也要用到,如果拿来生产钢铁、水泥就太浪费了。所以再扩张下去,能源问题可能会成为一个制约,我们最好换一种更加廉价的能量来源。”
第六十七章
B11区
  于易峰微微点头,这倒也是。
  随着近年来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的开发,不仅仅是少量的铀-235,更多的铀-238也开始相继使用。所以目前为止,人们的能源暂时不缺。
  不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随着大量工业体系的建立,未来的用电量必然呈几何倍数增长。特别是大量高新材料的制造,都需要海量的电能……按照这种说法,新能源的开发必须提上议程。
  于易峰开口问道:“你认为,什么样的能源更适合开发呢?”
  威廉想了想,直接说道:“我想到的可选方案有两个,第一:开发地热能,利用大规模的地热能进行发电。第二,开发南北极地区的固态甲烷,也就是化石能源!”
  “尼克斯星的南北极地区似乎没有活火山,地质活动微弱,那里的平均气温在零下两百摄氏度,储存着可燃冰等有机矿物,是最理想的能源……”
  “当然了,这颗星球富含生命物质,也有形成石油的可能。不过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
  按照大工程师威廉的设想,他更加倾向开发北极地区的可燃冰,或者说寻找一些可靠的石油储备点。
  地热能实在太麻烦了,要各种探测,打地基,最后的发电功率往往有限。
  而火力发电就不一样了……它可是地球上应用最广泛的发电模式!
  甲烷,也就是天然气,所代表的燃气发电是最稳定的供能方式之一,优秀的冷热电三联供发电系统,能够把燃气发电的有效率提高到95%以上!
  北极地区的可燃冰数量众多,数都数不过来,如果能够全部开采,足够目前的人类使用几万年的……
  于易峰仔细想了想,很快点头同意。
  北极地区距离这里大概三千公里,距离嘛……不是太大的问题。反正人们用空艇进行自动运输,根本不需要人力。就算路程比较长也不要紧,只要多造几艘就行!
  以一个巨大星球的庞大资源来供养六万人,人类就像一个铺张浪费的狗大户,完全没有了以往的节约意识……
  所以了,就算没有铀矿也算不上什么,人们有甲烷,大气中还有着充沛的氧气。燃烧化石燃料,依旧是最廉价的能量来源。
  “这个计划我回去后会尽快安排。”于易峰赞同道:“开采可燃冰的工作会提升一个优先级,诺亚号也正需要更多的有机物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