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524

  而且,他们不被允许进入探索,不知道具体深度。就算聪明绝顶的人,也不会知道这个洞穴甚至覆盖了十几公里外的飞行基地底部啊……
  但无论怎么样,他们是地质学家!
  既然是地质学家,这样的责任肯定要承担一部分。
  “许部长,我们倒是可以用空艇进行运输……”
  说话的是兰波博士。
  他和许云进平时接触的稍稍多点,也比较熟识,此时鼓起勇气站出来说道:“目前地面上还两千六百多架空艇,应该集中调动过去进行运输。”
  “还有,大家也不用太慌张了。毕竟我们和于舰长他们联系上过,并没有什么大事。一百多号人呢,能够相互照顾。带的补给也还算充沛……”
  “我担心的不是补给,而是引擎爆炸引起的再次塌方啊!”
  许云进立马打断了他的话,当机立断道:“那就这样,我们即刻调动大量的空艇运输机器人,然后集中从B11区的溶洞位置进行分布式搜索。”
  “还有,把诺亚号上的一半空艇也放下去,不,70%!一些飞船也派下去,注意不要停在塌方过的位置,核引擎很可能爆炸!”
  “……通讯员保持持续联系,看能不能再次联系上!”
  一条条命令有些混乱地发出。说到最后,许云进自己也愣了愣,其实他根本不知道应该将工作具体交给哪些人!
  真正坐到这个位置上,需要考虑的事请太多了,光是指派人手,他感觉头都要炸裂。
  好在许多大科学家、大工程师他还是认识的,只能让他们将工作自行瓜分完事。
  灾难还在继续……
  “大家放心,我们的氧气储备在400小时以上,水以及食物充足……如果需要,可以去履带车中拿取,但事先必须要经过四百度以上的高温蒸汽消毒!”
  于易峰走在队伍最前方,身后是一百多人,还有三辆公交车大小的履带车。
  这里的洞穴有大有小,宽的可以通车,窄的只有拳头大小,也不知是怎么形成的。
  走在幽静的洞穴中,昏暗潮湿,只有那种蓝色的真菌发出极度微弱的光芒。
  但这么点光连萤火虫都不如,完全不可能照亮眼前的路。
  这倒不是太大的问题,动力甲的头盔上安装了夜视功能,只要有少量的光线就行。
  这里是地下五百米,却是尼克斯星的生存天堂,平均气温在六摄氏度以上,有充足的水分,地热能也相当充沛。
  有几个科学家兴奋中甚至带了点狂热,他们东张西望,不停地相互交谈着,完全没有那种落难了的恐慌情绪……他们已经渐渐适应这里的黑暗环境。
  天上有高个顶着,有于易峰在,还有二十位军人,还怕个毛线啊?!
  再加上这么充沛的物资,反倒有点像郊游了……
  “……氧气含量比地表略高,说明这里是生产氧气的地方,空气中还含有少量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我们人类不能长久呼吸,否则会中毒。但这些有毒气体确是植物以及真菌的能量来源,再加上地热能……”
  “太神奇了,实在太神奇了,如此的生态体系,完全能支撑大型生物的繁衍!”这些科学家越说越兴奋,眉头紧紧皱着,身体却几乎是手舞足蹈起来。一想到即将探索这种未知,他们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酥麻感。
  “这些生命对地热能的运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但是这些洞穴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几乎是一个未解之谜啊!洞穴最里边总不会有一个文明吧?不可能啊……我们在尼克斯星地表没有发现卫星。连卫星都没有的文明,怎么可能挖出这样的洞?!”
  或许……这些撩人的奥秘会在这一次的探索中揭露!
  “好了,安静一点,舰长正在选择方向……”
  于易峰望着手中的指南针,他当然知道B11区出口的具体方位。
  尼克斯星的星球磁场强度是地球的11倍,所以就算没了卫星,指南针还是能用的。
  但是问题来了,这样的洞并不是直来直去的,应该选择哪一个呢?
  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出口呢?
  他转过身子,和几个地理学家讨论了起来。
第七十三章
虫潮
  于易峰心中一直很压抑。
  自从落在这个洞穴下方后,这种压抑就愈演愈烈,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一般!
  他暗地里轻轻摇了摇头,强行按捺住这种不安的情绪。
  所有人都将生存的选择权交给他,好吧,这已经习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至少大家都服从纪律,也平白省了不少事。
  现在人们总共走了半个小时,洞穴便明显变窄,还出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分岔路,让人难以抉择。
  而且再走下去,因为洞穴太过狭窄的缘故,大型履带车已经很难通行了,必须要抛弃掉!这可是一大堆生存物资啊,动力甲负荷能力再强,也不能和车子比。
  但此处距离飞船实在太近,还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距离。如果引擎真的爆炸,这块区域肯定会影响到。
  到时候……他们就算不被炸死,也会被活埋了!
  于易峰正在与几位地质学的专家交换意见,想要搞清楚哪个才是真正通往地表的出口。如果乱走一通,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迷宫中迷路了,到时候更加麻烦……
  “按照地球上的经验,无非是感觉风的吹动方向,然后寻找真正出口。或者说寻找水源,沿着水源往上走……”
  “但这个地洞太大太大了,洞穴与洞穴之间,会因为热能分布的不平衡而产生气流,所以地球上的方案根本不行……”一位地质学家忧心忡忡地说道。
  另外的一些地理学家、生物学家依旧在大呼小叫,疯狂讨论这个溶洞是怎样形成的等等。
  对于他们的讨论,于易峰没有多加理会,只要这群人没有擅自脱离队伍,他就不去多管。
  他们是科学家,总是充满了好奇以及探索欲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坚持要来尼克斯星考察。
  但平时因为治安条例的存在,他们不允许下洞穴探索。这下倒好,人们被迫掉入了洞穴,又见到这么多奇怪的生物、诡异的地质面貌,他们哪能不兴奋?
  换句话说,他们的想法和平常人有点不一样,一个个都有点科学狂热症。就像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死了也要搞科研的那种……
  如果,他们能在“解决宇宙终极定理”以及“永生”两个方面上选择一个,估计许多人会真的选择“解决宇宙终极定理”!
  不过,这些科学家嘴巴上说的起劲,他们的身体还是非常老实的。
  “宇宙终极定理”还未解决,他们的生命还是得好好留着,在这种暗无天日的地方,跟随集体是最聪明的选择。没有人愿意单独迷失在洞穴里。
  再加上军人穿插在队伍中间,这段时间倒没出什么乱子。
  就在这停顿的功夫,已经有人忍不住上来打报告,说是想要捕获一些昆虫标本,为以后的研究做准备。这一趟地底冒险来之不易,估计找到出口上去之后,探索行动又会搁置很久……
  他们还大惊小怪说,“这些地热能生物的发现,可以帮助改进人类的能量利用率”云云……
  搞的非常重大似的!因为于易峰这个主心骨的存在,再加上这么多荷枪实弹的士兵,这群人也没什么生存压力,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听到科学家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于易峰没怎么想就摇头拒绝,他心中的不安感很强,怎么可能让他们擅自行动!
  但是这些科学家不断央求,于易峰只好勉为其难地同意了,还派了几位士兵跟随在后边,让他们在小范围内活动,不可以离开时大部队的视线!
  几位科学家欢天喜地的离开了……
  于易峰看着他们的身影,也是叹了一口气,他现在正烦恼着呢!
  现在出现的几条路都太狭窄了,根本就没办法通过大型履带车,难道要把这几辆车抛弃不成?抛弃了它们,就相当于抛弃了一大堆生存物资啊!
  “……就在这里做最后的补给,需要休息、吃东西的赶紧。半刻钟后我们出发!这些车子将会被抛弃在这里!”
  他最终下了决心,同时也找了块平地坐下。
  他将一盒罐装食物放入动力甲的一个凹槽中,然后将表面的金属盖合上。
  “呲”地一下,动力甲内部喷出的高温蒸汽会对铁罐表面进行消毒。
  几分钟后,头盔内部弹出一根吸管,他用力一吸,类似果冻的流质食物就被吸了出来,热乎乎的,感觉有点甜,不过并不怎么好吃。
  这种时候谁还要求的了这么多,这种灌装食物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以及营养,而且不需要脱掉头盔。
  于易峰坐在地上,看到几个科学家兴高采烈地采集标本,心脏狂跳起来。
  这种莫名的不安感又出现了,而且越来越近,仿佛就在眼前!
  他也不知道这种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想了半天无果,只能将它归结为洞穴本身。他咕噜咕噜将这杯果冻全部吃完,将再次弹出的金属罐头直接丢弃在地上。
  “好了,我们……”
  他刚要说出发,忽然听到了一阵嗡嗡的声音,越来越巨大,越来越接近……
  “小心!”
  紧接着,几位士兵似乎发现了什么,开始朝着洞口慌乱地开枪,拉着科学家疯狂往后逃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