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524

  二来,就算这颗行星不符合要求,人们依旧可以了解核战爆发的原因,增添宇宙社会学的知识,也可以顺便收集该星球的生物标本……
  按照外星人“黑”的说法,人类的见识依旧过于狭窄,甚至连人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较低级文明的层次。
  像社会学、生物学等学科,必须采集足够的样本,才会有长足的发展,闭门造车并没什么好处。
  在尼克斯星一百多年的研究,人们发现,生命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科学家们到现在为止,依旧没办法真正“创造”物种……人可以改进,可以拼接,却没办法凭空捏造。
  这样的现实,不得不让人感到有些沮丧。
  像基因动力学之类L4级别的学说,也只能概括遗传物质的一部分性质而已,并不是全部。
  人类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需要验证!
  “我们曲率航行的最高速度大概在3倍光速,所以整个过程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大家都打起精神来,不要出现任何错误!”于易峰在舰长室内,沉稳地说道。
  不过,现在飞船的速度不是太高,大概0.1倍光速,估计还要持续两三个月。
  这个速度可以让中央计算机迅速还原外界的图像,借以对外界进行侦查。
  因为……这个地方的小行星太多了,有小概率触碰到船身。
  普通的小陨石倒是可以用激光、电磁炮打碎,而且就算一些小东西突入曲率泡沫也没太大的关系。深空号本身的动能并不大,吃得住一些太空垃圾的撞击。
  但如果遇到较大的行星,就必须要绕开了。碰撞还是一方面,更因为其巨大的体积,可能会将飞船周边的曲率泡硬生生打碎。
  就如同肥皂泡被打碎一般,曲率泡如果受到大量物质的入侵,这层膜也可能会被打破,这时候,就会引发巨大的爆炸!
  这样的超强爆炸,深空号可是吃不住的……
  所以了,人们只能用较低的速度来航行,以规避这些小行星,速度再快的话就没办法实时侦查外界了。
  眼前是一颗如同海王星一样的气态蓝色星球,大气以氢和氦为主,里边还混着微量的甲烷。这些甲烷就是行星呈现蓝色的原因之一。
  这颗气态星球附近,有着大量的陨石,形成了一圈美丽的圆形光环。
  “相当于一个海王星,加土星环的星球结构。很漂亮啊!”
  或许“GB131行星”,本身就是这颗气态星球的卫星,后来受到撞击后,幸运逃了出来,成为一颗独立的行星。
  而星球剩余的部分,成为了行星光环。
  科学家们曾经计算过陨石带的总质量,整体数据确实非常符合这个猜想。
  深空号与这颗气态星球的邂逅只是一瞬间,与一颗行星对比,0.1倍的光速还是非常快的。
  人类在这里丢出几个核动力音乐盒,能够持续播放万年时间。
  这几个音乐盒,表明人类曾经来过这里,就如同“人类到此一游”一样。
  而GB131上还停留着几台破损的挖掘机,相当于宣示了人类主权:新人类文明才是第一个发现这颗星球的!
  如果以后和另外的星际文明扯皮,也算有了证据。
  好吧,这都是于易峰和另外一些科学家的恶趣味。来过这里,总是要留下一些痕迹的。
  两个月后,飞船终于脱离了恒星系统的主要区域,在这个外围还有更多的彗星,但它们轨道不在人类的前进方向上,碰撞的概率极低。
  现在,是时候展开更高速的旅行了。
  于易峰看了看天文台呈递过来的引力波侦查报告,再三确认前方没有危险的天体后,终于下达了最终命令:“开始超光速航行!”
  “舰长命令,开始超光速航行模式!”
第二十二章
漫长的旅行
  宇宙很大,无边无际,隐藏着无数秘密。
  在这次航行中,于易峰站在舰长室,出神地想着……
  奇怪的是,曲率引擎竟然只是L2级别的技术,这似乎成了宇宙的最大恩赐……
  超越光速的曲率航行,并不会受到相对论的制约,也比常规的航行更加节省能量。也正是曲率航行,让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漫游变得更加容易……
  而奇异物质,则是曲率引擎所需要用到的特殊物质。它作为暗物质的一种,隐藏在空间中,几乎可以说无处不在。
  奇异物质不仅可以扭曲空间,当它的数量足够多时,也能造成时空旋涡。
  就像大海里的漩涡,能够让局部水面跟水底离得更近一样,这种时空旋涡能够让两个相对距离很远的局部空间,瞬间离得很近……
  也即……科学幻想中的“虫洞”!
  根据这种理论,有人假设,如果存在一种叫做【幻影物质】的奇异物质,因为其同时具有正能量和负质量,能创造排斥效应,以防止虫洞关闭。
  故而,这样的“虫洞理论”也是“暗物质”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利用虫洞进行长距离的穿梭,在暗物质理论中,从幻想成为可能。
  但很遗憾的是,打开虫洞需要的奇异物质实在太多,远远超出了人类目前的承受能力。
  以人类的能量级,只能打开比普朗克长度稍大一点的虫洞,这个长度还容不下一个夸克。
  而且在实验中,人们发现,这种超小型虫洞的持续时间也非常非常短,在10的负27秒这样短的时间里迅速爆炸成为一簇粒子。
  这种现象……又与微型黑洞非常类似,直接引发了科学家的深思!
  人们在想:“黑洞”与“虫洞”到底有什么关系?
  于易峰对这些前沿科学非常感兴趣,这段时间空闲下来了,也一直在学习。对于任何星际文明来说,当然是飞得越快越好……虫洞科技当然比曲率引擎高大上档次许多。
  有科学家认为,虫洞或许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也有人觉得,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通过虫洞瞬间跨越很长一段距离倒有可能……
  还有人觉得,虫洞可能是连接黑洞和白洞的时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
  由此……还衍生出另一门黑洞学:某种带有角动量的黑洞,实际上就是虫洞!
  这种黑洞被称作“克尔黑洞”。人们猜测,克尔黑洞很可能连接着两个世界!
  反正无论怎么样,“用虫洞进行穿梭”这一构想还远远不能实现,只能一种可能。也没有人真的敢跳进什么“克尔黑洞”进行验证……
  以目前的技术,老老实实地用曲率发动机已经是最好的选择,实际上,大多数的星际文明也是这样选择的,就连L4级的文明也是如此。
  曲率航行最重要的就是构造“曲率泡”。
  “应该不是我们技术上的原因,也不是抄袭水平不够……绿光人的曲率泡构造,本身只有3倍超光速。”一位空间科学家解释道。
  “我们正想办法将这个技术改进,以达到更高的速度。”
  在这一次超长距离航行中,人们不得不经常放缓速度,以观测周边的目标,随时调整自己的航行方向。
  航天工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必须要绝对的精确,人类的技术可没办法一次性直达目标……
  此时此刻,已经过了两年多的航行,“深空号”跑出了5.8光年的距离。
  为了保证安全,需要停下来,做一次常规的检验。
  这里是宇宙中最空旷的空间,距离最近的恒星一光年,这个地方,连一丝一毫的陨石都没有,只有“深空号”孤独地存在着。
  在这个距离看,所有的恒星都变成了普通的星星。
  宇宙中最可怕的地方,不是陨石堆,也不是环境恶劣的星球,而是这样平平无奇的星际空间。
  这里的物质稀薄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差不多一立方厘米一个原子。这样的密度,相当于把一滴水,均匀的散布在五百万立方公里空间。
  星际空间,太过于空旷了,如果真的困在这里,完全得不到物质补充,只能慢慢等待死亡。
  没有物质就没有能源,没有能源就没法移动。
  于易峰面对苍茫的宇宙,还是有着莫名的心悸感……虽然诺亚号装满了物资……
  他莫名想起那一段被太阳系炸出来后,资源不足,忐忑漂泊的日子……
  作为最高指挥官,他思维方式与常人大不相同,这样那样的担忧,已经成为他的一种思维习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算成为了星际文明,他的心中也不轻松。
  当然了,对于其他人而言,所有的生活并没什么不同。大家还是生活在诺亚号里边,还是团聚在一起,通常情况下,十多亿吨氦-3可以用几百万年,没什么好担忧的。
  只不过天文学家们倒是非常忙碌。
  趁着这段检修的时间,他们正兴致勃勃地观测着6光年外的一团星云,也就是人类刚刚跑出来的这一团。
  这团星云像一团发亮的云雾,隐藏在“187J3X1双星”的背后,双星抛出的大量物质,又组成了星云的一部分。
  星云里的物质密度是很低的,若拿地球上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有些地方几乎真空,大概每立方厘米10-100个原子,也就比真正的宇宙空间好一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