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2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7/524

  是的,大量的卫星,认真观察了半个月,并没有发现正常运行的城市,也没有发现什么汽车、火车等类似的交通设施,甚至没有发现熙熙攘攘的土著生命群体……
  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啊……
  “难道,这些土著因为某些原因灭绝了?而且是全部灭绝!给我们留下了现成的星球?!”
  “很奇怪啊!或许是因为什么灾难吧……”
  这位科学家一边和同事讨论着,一边撰写天文学报告……
  大脑芯片可以直接发送电磁波到机器上,所以撰写报告的速度非常快。几乎想到什么,屏幕上就出现什么,这样也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这么多年时间,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方式。
  只见这位天文学家继续写道:“……迪格114表面通体绿色,绝大部分都是海洋,大概占据了93%的地区,只有7%的陆地。因为巨大海洋的缘故,降水非常非常充沛,星球表面充满了大朵大朵的云团,光靠卫星,无法完整地侦查地面。”
  写到这里,他思考了一下:“我们暂时没有搞懂星球为什么是绿色而不是蓝色,可能因为海洋矿物成分不同的缘故……需要取得第一手资料后,再进行验证。”
  “……地表大气压大概是地球的1.1倍,氧含量高达19.9%,全球平均气温达到了32摄氏度!大气中有着少量的有机元素,不知道是什么……待化验。”
  “由于空气中的微量甲烷,引发了较高的温室效应,两极地区的冰川几乎全部融化了!”
  “……某些城市废墟上,疑似有核弹攻击的痕迹……”
  ……
  很快,这份详细的天文学报告传递到了舰长室,于易峰皱着眉头,看了半天,喜忧参半。
  喜的是……从具体参数上看,迪格114虽然不算特别理想,也还马马虎虎,勉强算得上接近地球。
  比起什么火星、尼克斯星,它有超大面积的液态水,温度、重力,气压等参数也还可以。
  如果处理了众多微生物,排除那什么未知的有机成分,人们甚至还能呼吸这里的大气!
  忧的是,他不知道深空号会不会暴露,会不会承受风险。
  这艘飞船的体积太大了,长度足足四十公里!
  虽然飞船表面做了各种隐形处理,同时也保持在无线电静默的状态,却依旧有暴露的可能。
  因为这里距离恒星还是太近了些,空间中充斥着各种可见光、电磁辐射。在这种明亮的状态下,这么大的飞船很难彻底隐形。
  好吧,虽然这里到处都是废墟,看上去死气沉沉,但众人经过讨论后,还是决定:暂时不让深空号太过接近这颗行星,以避免遭受某些不可测的未知危险。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一点总是好的……
  所以,人们辛辛苦苦建造的大量护卫舰,终于派上了用场!
  “时间到了,舰长!”就在沉思间,一位助手忽然提醒道。
  于易峰点了点头,从办公室走了出去。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推移,卫星并没有发现特别的东西,而这颗星球大量的废墟正在诱惑着人类……
  好吧,低级文明的垃圾,不知怎么的依旧相当有吸引力,这就是天性啊……
  人们率先要用无人机或者机器人,近距离侦查这颗星球!
  外边的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1600名士兵以及1400名科研工作者,他们将是第一批探测队伍。
  于易峰站在台上望着他们,大多数都非常年轻,是出生在诺亚号的第三代、第四代人,只有少部分是第一代。
  现在,就算他的记忆力再好,也不可能把将近八十万人的名字全部记下来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大声说道:“各位,你们马上就要进行第一次的星球探测工作……”
  “目标——迪格114行星!大家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站在最前面的赵耀、沈杰等老一辈军人,都是大声吼着,一副紧张又有些兴奋的样子。这样的任务,对他们来说也好久没有执行了。
  后边的年轻人更是身体站得笔直。他们这群小伙子还是第一次干这样的活,心中激动异常,不过良好的纪律性让他们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于易峰看着整齐的队伍,微微感到满意……
  不过话说回来,他的心中还是有一些忧虑的。
  人类进入“星际文明”的时间还是太短,老一代的心态并没有发生太大的转变。潜意识中,大家都认为宇宙是非常不安全的……所以哪怕接触一个低级文明,大家也怕阴沟里翻船了。
  这种心中的戒备,是好事儿。
  但新一代的人,却没有这样的戒备意识。
  他们出生于优越富裕的环境,受到精英化教育,个人素质都非常高。这些年轻人非常热爱文明,当科研工作者非常不错。
  然而,新一代士兵们从来没经历过战争,甚至没见证过死亡,总感觉……非常稚嫩。
  有许多东西,不是光靠教育就能培养出来的,这也是他最不放心的一点。
  不放心归不放心,新兵总是要上场的,不可能所有的事请都让老一辈做。
  而且许云进也会上场坐镇,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各位,多余的话我也不多说,就算被低级文明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毕竟是强大的一方,不需要妄自菲薄!”
  “我们的武器装备不知比以前先进了多少,如果母舰的火力全开,几秒钟就能轰平一座山……大家记住,深空号一定会站在大家的身后!”
  他说到最后,挥了一下手:“出发!”
  就这样,一千名队员走进五艘长达三百余米,宽达一百五十米左右的“利维坦”中。
  另外两千名队员,走进了一艘高山一样的“泰坦z”飞船,这也是人类近年研发的,除了深空号之外,最强大的战争堡垒!
第二十六章
科技分析
  六艘飞船的离子引擎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渐渐远离深空号……
  在众人的大力劝阻下,于易峰这一次倒没有亲自上场。他只是站在深空号的观测台,目送这些飞船离去……
  半天后,所有飞船以“泰坦z”为中心,顺利到达“迪格114”上空,距离地表大约1.5万公里。
  然后,它们开始缓缓减速,以降低轨道高度。
  如果计划能顺利实施,五艘“利维坦”飞船,将进入距离地面1000公里的近地轨道,进行无人机械的远程遥控任务。
  1000公里,相当于某些人造卫星与地球的距离,产生的信号延迟还算可以接受……
  而“泰坦z”,则停留在三千公里的轨道上。
  它将负责相关数据处理,以及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
  “泰坦z”的体积还是有些大,是专门为了战争而设计的。为了达到战斗能力的最大化,它看上去就像个圆球形的太空堡垒,里面有着各种复杂的武器设施。
  但这种复杂构造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与深空号一样,没法登陆星球。
  “如果泰坦z过于进入行星的引力深井,想要爬出来,就有些吃力了。它本身的离子引擎,功率还不够。”
  “照这样看,我们是否应该设计一种专门攀爬引力深井的大型飞船?”于易峰在舰长室中不禁问道。
  “你是说……可以登陆行星的大飞船?制造成本太大,没这个必要!”
  “这种飞船,所有构造都要重新设计,麻烦。”
  百合子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你知道的,引力大的地方,不能用曲率引擎。按照我们现有的理论,飞船还是得反方向喷气,才能获得推进动力……”
  “离子引擎喷射的,是高速等离子,从原理上依旧是反方向喷气……很低端是不是?一亿吨的大型飞船想要飞出大气层,要喷多少气啊!”
  说到这里,她微微笑道:“所以攀爬引力深井,太空电梯已经是不错的选择。”
  于易峰点点头:“这倒也是,用电能转换势能,还是非常经济的……那么,某些无工质的推进方式呢?有什么科研进展吗?”
  百合子想了想,又摇了摇头:“激光推动是目前的研究主流,已经获得了部分成功。但推动力量并不大,也很难提上去。微微冲动也是同样的问题……”
  “无工质推动,性价比完全不行,我们向后发射大量的高能激光,但换来的后坐力就这么一点点……我觉得无工质推进,代替离子引擎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有理论上的质变!”
  “无工质推动这么困难么……好吧……”于易峰唏嘘道。
  就这样谈论着,前方的科学家们已有新的发现。
  或许因为战争的缘故,太空近地轨道上,分布着零零散散的太空垃圾,均环绕星球做着高速运动。
  这些太空垃圾是航天工程非常讨厌的东西,因为它们有一定概率碰到飞船,引发重大事故。它们的速度是普通子弹的十倍以上,所以动能也比子弹高得多。
  虽然人类的飞船,在关键部位进行了加固,但要是被大型太空垃圾打中,也是有麻烦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7/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