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524

  “想一想,一名现代人面对一个强大的盖亚生物,他会好奇,会感叹,会想要研究……”
  “如果是一名原始人呢?”
  “他看到自己难以理解的东西,自然会认为是神灵所为……而且这个神灵,从虚无缥缈变得真实存在,宗教思维就变得更加根深蒂固了。”
  屏幕上开始播放一个画面,是一群土著人做着各种宗教仪式,“从我们的角度看,他们的思维方式相当奇怪。几乎每个人都是狂信徒,一谈到他们的海神,就变得相当狂热……”
  “许多古代战争甚至现代战争,就是因为宗教引起的,原因是……信仰的海神不同!”
  “有人将它称为‘乌摩鲁’,有人称为‘乌摩罗’,每个国家的信仰不同,就引发了战争……”
  于易峰点头:“其实不难理解,这种战争,在我们的发展历史中也出现过。”
  每个地区的人,都喜欢将神灵描述成自己的样子。欧洲人觉得,上帝是“白人”,印度人觉得释迦摩尼就是“印度人”。反正,神灵都是自己方的。
  当白人看不惯“黑人模样的神”,黑人看不惯“白人模样的神”。黑白之间势必要为自己的“真神”,为自己的“信仰”,为自己的“集体”,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当然了,这种宗教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宗教信仰,还有掠夺财富,掠夺人口等原因……或许后者才是主要因素……
  这位女主持人笑了笑,继续说道:“我们挑选出的这些宗教故事,从原始时代开始,也不知道哪些是真实的,还是凭空杜撰出来的……需要辩证地看待!”
  屏幕上开始播放第一个宗教故事:
  当时,整个文明还处于最原始的部落时期,海岸边居住着一名叫“图拉丁”的渔夫。
  渔夫对于整个部落而言,是非常高尚、非常重要的职业,是一种“尊称”。
  图拉丁是一位捕鱼好手,凭借敏锐的直觉,矫捷的身手,经常可以找到比普通人更多的海洋食物。再加上他是酋长的儿子,在部落中地位甚高。
  不过,当时的自然环境是恶劣的,食物永远是原始部落的第一要义……
  因为许多海洋生物会发生季节性迁徙,部落想要吃饱,也不得不随之迁徙。
  迁移带来了动乱,一山不容二虎,如果不同部落之间离得太近,就会发生战争。
  为了争夺肥美的渔场、争夺陆地资源,或者为了抢奴隶等等……战争总是有这么多的理由。
  “光通过采集或者捕猎,获得的生存资源非常有限,也相当不稳定,所以当时迪格人的平均寿命也就二十岁……”
  “血腥以及杀戮是那个时代的常态。这也是绝大多数原始文明的相似点……【在温饱还没有大规模解决的时候,道德这种东西,是很难孕育出来的。】”
  “很遗憾,图拉丁所在的部落,在一次战争中被打败,他本人也变成一个奴隶。”
  从酋长的儿子,到变成一个奴隶,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奴隶们早出晚归地劳动,获得的食物却只能存留一小半,能不能吃饱,只能靠主人的恩赐。
  “神啊,难道您抛弃我们了吗?”许多奴隶抱怨。
  但图拉丁却不这么想,他是一位狂热的海神信徒,听到这些抱怨的话,心中非常不屑。他认为,所有的一切……只是神灵在考验自己罢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每当获得食物时,他都会偷偷在固定的地区,献祭三分之一,以献给心目中的“海神”。
  每隔几天,他会在沙滩上挖一个坑,然后将食物放入坑中。每当潮水上涨后,食物就会消失,沙坑也会被填回去。
  他认为是“海神”将这部分东西收走了,海神接受了他的礼物!
  有一天,他再次来到沙滩上,忽然发现,这个小沙坑变成了一个大沙坑!里面……竟然放了几条活蹦乱跳的鱼!
  【神从来不会抛弃任何人,只是人抛弃了神!】
  这个故事最后,还以这段话结尾。告诉大家要当一个虔诚的信徒……
  好吧,非常典型地宗教式写作,相当的无厘头,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于易峰也是跟着皱了皱眉头,如果这个故事出现在地球上,他会认为是在鬼扯,或者是熊孩子的捣乱。
  但放在迪格114行星,而且是那种原始时代……那就有了一定的可能性。因为这颗星球毕竟不一样,还有一个藻类群体意识……
  盖亚生物是否真的这样做了,为什么?同情?怜悯?
  “我想问一下,盖亚生物从古到今,与土著的交流多么?”于易峰站起来问道。
  主持人回答:“实际上极其稀少,一直以来都极其稀少!图拉丁的故事,是文字记载的第一例,被称作‘神迹’……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神灵在他们心目中,由虚转实,变得真正的存在!”
  “难道它具有自我意识,真的想当神灵?它具有很大的同情心?”有位生物学家揣测道,“也说不定这个故事只是杜撰出来的……一个胡编乱造的故事而已。”
  既然没有讨论出结果,紧接着,屏幕上播放第二个故事:
  自从图拉丁开始,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效仿着祭祀。而图拉丁本人,也成为了“海神之子”,摆脱了奴隶的命运。
  但海神“乌摩鲁”性情难以捉摸,很少回应这种祭祀,也从来没有人见过海神的真正样子。
  他们只知道,海神……会馈赠!
  海神的性格难以捉摸,出手却非常慷慨,往往只需要一点点食物的代价,就能换回许多鱼!
  有时候只有几条,有时候却是……一个池塘!一池塘的鱼……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恩赐啊!
  虽然这种“神迹”,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出现一次,但迪格人还是孜孜不倦地祈祷着,乞求神灵的帮助。
  失败的次数,只能说是自己不够虔诚,偶尔万中无一成功一次,立马就会成为人上人!谁也不敢与“海神之子”作对!
  于是,这片沙滩成为了“神灵”的恩泽之地……
  越来越多的部落听闻这个传言,搬迁到这里,尝试着祭祀。
  他们大打出手,战争也越来越频繁,每个部落都想独占这个地盘,把其他部落打出去,以证明……自己才是“海神真正的儿子”!
  这就是最初关于国家的思想,经过常年的征战后,一个不大的国家就这么形成了。
  “非常奇特啊,国家的形成,竟然和神灵有关。不得不说,这个盖亚生物一定程度推动了原始人的发展。”
  好在,因为国家的形成,各个分工职能变得更加具体,这么多人口竟然被神奇地养活了……
  但是在图拉丁逝去的第三十八年,产生了一次巨大的海啸,将周边的众多的村落全部淹没,海边的迪格人损伤惨重。
  在这本宗教典籍中如此写道:
  【人们的祭祀,只是想从神灵那里获得馈赠,获得地位,而不是关于虔诚……由于人们的贪婪,神发怒了,此后万年,再也没有人能获得神的馈赠。】
第四十七章
宗教与科学冲突
  “……就这样过了一万年?中间的历史呢,全都没有了?”
  “是啊,中间万年的历史全部丢掉了。盖亚生物在海啸后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一万年,应该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数字。”
  科学家们小声地讨论着,试图搞清楚这些事请背后的真相,是否真是“盖亚生物”做的,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难道真的想要搞宗教,变成装神弄鬼的“神灵”?
  有两位科学家小声辩论着:“暂时不清楚它有没有真正的自我意识?或者,这些举动只是无意识的随机事件……”
  “的确有可能是随机事件,因为这种‘神迹’,总是隔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出现一次,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有固定的标准。这种飘忽不定的行踪,的确更像难以捉摸的神灵,对迪格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可是它为何要做出这些行为呢?逻辑很难搞懂……”
  人们感到非常怪异,很难分辨出“盖亚生物”的真正意图。单单这些故事的信息量还是太少了,众人并没有得出特别好的结果。
  而且,谁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是真的,还是胡乱捏造出来的。毕竟宗教典籍嘛,总感觉非常玄乎,就像看《圣经》一样……
  其中一位专家按动讲话按钮,站出来分析道:“大家不要小看这些都是宗教故事,我认为,其中真实的可能性比较大,至少肯定有部分一定是真实的!”
  “正因为有一个盖亚生命的存在,有意或者无意地做了某些土著人无法理解的事,‘宗教’才会在迪格文明的发展中显得如此牢固!甚至……有了现代科学后,他们依旧没法摆脱其中的思维桎梏。他们固执地认为,一切都是神灵的恩赐!”
  “就如同我们古代,如果,我是说如果,真的有一只无形大手,时灵时不灵地显示一下神迹,我们或许会真的认为,神是真实存在的……一直发展到现代,也不一定能够摆脱这种思维。”
  “又如同尼克斯星的蜥蜴土著,一直认为我们就是神灵使者,这对它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我们不知道它们将来会如何看待现代科学,是否会摆脱这些思想上的桎梏……”
  “如果它们真的固执认为神灵存在,说不定会和迪格人一样,给文明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听了这番话,于易峰心中若有所悟。他皱着眉头思考着:如此说来,人为干涉低级文明的发展,很容易产生宗教方面的因素……这也是事实。
  尼克斯星的蜥蜴土著,前途堪忧啊,它们想要摆脱摆脱宗教这一关,更加困难了!
  土著蜥蜴在原始时期就接触到了人类,整个社会确实前进了一大步,但也一定程度削减了未来潜力。等它们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必须与宗教思想做斗争。
  想要将它们头脑中的“神灵”给去除,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它们认为自己真真正正碰到过“神灵”!
  这一点是人们事先没有想到的,人们想当然地以为,所有的一切对它们来说都是好事……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一个文明的发展历程,是多个个体的综合,是极度复杂的……一种计算机难以模拟的复杂。
  谁也不知道,是否会有某个变量,在时间长河中发展壮大,最后反过来阻碍了文明的发展。
  就这么思索着,于易峰忽然灵光一闪,好像想到了宇宙社会学中更加深奥的东西……但一时半会,他又没办法将这个观点想清楚,急的直挠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