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24

  他的身上挂满了各种检查仪器,像什么心跳监控器、脑波监控器等等,手臂上还挂着点滴,再往上看了看吊瓶,应该是葡萄糖营养液。
  门口守着的两位特种部队战士表情严肃,但神情还算安定,飞船应该没有处于失控的状态。
  看到这里,于易峰终于松了一口气。除了脑袋还有点晕外,他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好,并没有任何不适。
  不……整个世界在他的感知中似乎有了那么一点变化,好像更加清晰了,这种变化他又说不上来。
  “于先生,您醒了!”看到于易峰醒来,一位年轻的女护士欣喜地说道,“医生说,您是因为过度疲劳才晕倒的,平时需要多注意休息。我去叫医生过来。”
  还没说完,她就匆匆忙忙跑了出去,应该是去找医生了。
  于易峰才不管那么多,从床上跳了起来,自己拔掉了针头。哪里需要什么休息啊,他感觉自己好得很,而且,他也没空休息。
  “小李,我昏迷了多久?”他对着门口的特种队员问道。
  “报告队长,从发现起,十小时三十六分。昨天晚上,许云进队长有什么事找您,发现您晕倒了,才送到这里。”
  “我们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工作,只有少部分人知道您昏迷这件事。”
  听闻此言,于易峰心头一松,他最怕自己昏迷的时候发生什么事端。他现在可是整个飞船的主心骨,要是突然倒下了,指不定会引起恐慌、骚乱,除了他,没有人能胜任诺亚号的舰长了。
  不过还好,昏迷的时间是晚上,应该没什么大关系,许云进办事,他还是放心的。
  十个小时的休息啊,这可能是他这段时间休息最久的一次了,他感觉自己精力充沛地很!
  “好的,辛苦了!”于易峰想了想,又说道,“你们先回去吧,这里应该没什么重要的事请了。哦……告诉医生,我没什么问题了。”
  “是!”那两位队员又齐齐敬了个礼。
  许云进找自己有事情?于易峰心中一动,穿好衣服,稍微整理了一下,又急急忙忙赶了过去。什么医生说“要多休息”之类的话都成了耳边风。
  “老许,我想了想,我们人类想要发展壮大,人口是个大问题啊!”他一进门,就急匆匆地说道。
  这话是他的心声,于易峰在昏迷的时候,看到的那群星星也就五万多颗。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太少了,太黯淡了。
  五万人,能成什么事儿啊,要知道原先的地球上可有七十亿人口呢。
  农业改造计划、诺亚计划,两个大工程下来,他的第一感觉就是人口严重不足。这么点劳动力,虽然整体素质很高,还是掣肘到了文明的发展。
  “队长你醒了!”许云进看见于易峰进来,惊喜地说道。他如今已经是治安队的队长,但还是习惯性地叫于易峰“队长”。
  “对了,你找我有什么事?”于易峰问道。
  许云进愣了愣,神色变幻了一下,“昨天晚上,我感觉一个太阳从心底升起来了,火热火热的,也不知是幻觉还是什么……问了一下其他人,也有这种类似的感觉。”
  “我第一感觉就想到了队长你,然后就找过来,发现你晕倒了……现在人们都在讨论,说什么上帝之子云云……相信卡尔文的人更多了。”
  许云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是一位坚定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信仰者,现在竟然会有这样神秘的超自然现象,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别问我,我也不太清楚。”于易峰沉默了一下,把昏迷时看到的场景说了一遍,两人面面相觑,都感觉不可思议。
  “可能……超人类还有什么潜能没有开发吧。我听说,人类的大脑,还是有很多潜能善待开发……超人类应该也是如此。”过了好半天,许云进才憋出一句。
  “那么,你有什么其他的感觉?”
  “就是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没什么其他的……看样子,应该是好事?”
  “既然不是坏事,具体的就交给罗曼博士他们研究吧……”于易峰摇摇头道。
  既然想不通,干脆就不去想了。许云进是个纯粹的军人,又不是科学家,他只是郁闷了一阵,就把它抛到了脑后。
  这时,于易峰想起了正事儿,开口道:“老许,我仔细想了一下,我们的人口问题还是大问题啊。我们现在多少人来着?”
  “51223人。”许云进负责整个飞船的安保工作,很快答了上来。
  “五万刚刚出头点,唉,太少了,人口分布怎么样?”
  “男性26298人,女性24925人,平均年龄28.6岁。没有小孩,也没有60岁以上老人,绝大多数属于适育年龄。”
  于易峰点点头,也就是说,飞船上的男女基本上还是平衡的,年纪大点的基本上是大科学家。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这一点于易峰还是比较喜欢的。
  “这么说,如果人们努力生育的话,一年之后,我们能最多增加两万名幼儿?”
  “这……应该是理论上的最大值。”许云进大汗,“但基本上不可能啊!我们统计了一下,情侣和夫妻总共也就一千多对。大多数人是不会选择在月球上怀孕的,所以这段时间孕妇很少,只有16人。”
  “再说了,队长,我们的公共设施养不起活这么多孩子啊。”
  16人?太少了,实在太少了!一年生16人,那人类还不完蛋?
  现在的人口金字塔,全都集中在一个区间段,最上方和最下方都是没人的。虽然说现在劳动力充足,基本不用考虑赡养老人之类的事儿。但是以后呢?等这批人老了,将会带来严重的老龄化风险。
  到时候这批人老死了,人口就会越来越少,人类文明岂不是要灭绝?
  要未雨绸缪啊,于易峰作为飞船最高领袖,必须要考虑以后的日子。所以,人口真的是大问题啊。
  但是人又不是动物,不可能说生就生,也不可能政府指定,两两匹配一下,然后就能生出个小孩来。
  人类的繁殖,需要男男女女先产生爱情的火花,然后进入磨合期,磨合过后结婚,还得十个月的孕期,生完后,还要对孩子进行教育,还得将他抚养长大……
  这一连串过程,消耗的精力是十分大的。所以,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不爱生小孩,因为真的太麻烦了。
  根据地球上的统计,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生育率越低;综合素质越高的人,生育的欲望越低;压力越大,越忙的人,也就越想不要小孩。
  这三条,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了于易峰心上,因为诺亚号飞船里的人,全部都符合这三条……
  于易峰头疼啊,他还真想不出什么特别好的办法,计划生育,在这里是不存在的,但是繁殖率依旧很低。
  “这样吧,先让人们恋爱先谈起来,结婚先结起来……我们以后还会出台鼓励生孩子的法案,鼓励生育。”
  “是。”许云进口是心非地答道,其实,他一个士兵,根本不知道怎么应对,也想不出特别好的办法。
  “对了,那个月球会怎么样了?”于易峰随意地问道。
  “唉,都已经被我们搞成相亲平台了,效果还不错。”许云进苦笑道:“不过昨天这事儿一出,又是哗啦啦刷屏,什么太阳啊、上帝之子啦,个人崇拜现象又出来了……”
  “这件事我会找罗曼博士清楚研究的……”于易峰摇摇头道,对于超人类,还有许多机密没有解开。他心中忽然一动,如果完美素能用在所有人身上就好了……所有人都更强更聪明,那该多好。
  至于个人崇拜现象,有好处也有坏处,看样子,一时半会是不会消失了。他又不可能抹黑自己,只能等全部的改革完成后,再来考虑这个问题。
  “队长,我突然想到一点!”许云进提高声音说道,“我们的居住环境太差了,住的都是铁皮屋,一群人公用厕所,谁还想着生孩子啊!”
  “我觉得,改善生活环境是很重要的一点啊。”
  “说得对。”于易峰叹了一口气道,“接下来,我想再发动一次大工程。”
第三章
大改前夕
  人口问题是一个长期问题,不可能在几天、几个月内解决,必须要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奋斗,才能慢慢看出效果。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是很多的,包括环境、压力、经济条件等等,需要一点点改善。于易峰希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生育率提高到5%以上。
  5%,不小了,也就是一年2500个婴儿。
  两个人又简单地谈了一会,决定还是先从相亲这方面入手。相亲会嘛,组织简单,又有许多人愿意参加。通过相亲,让这些单身男女有接触的条件,相互接近,相互认识,从而摆脱单身。
  自从地球爆炸后,许多人是孤独的,寂寞的,充满了不安全的感觉。他们渴望找到彼此的另一半,相亲会还是比较靠谱的,举办了几次,效果还不错。
  当然还有其他的办法。譬如说,工作环境尽量男女平衡,创造多个约会地点等等。
  唉,当个舰长不容易啊,压力山大啊,还得考虑人们的单身问题……离开许云进的办公室,于易峰的脑袋里还在不停地思考着。
  接下来,还要对整个飞船进行环境、建造、经济、政治、科技等等多个方面的改革,一环连着一环,更需要同时多方面进行。
  自从昏迷醒来了之后,他感觉自己的脑子更加聪明了,也更有魄力了。他早就下定了决心,这一次的改革是必须要进行的,如果成功了,人们将在根本制度上迈出一大步!
  谁敢阻拦,那就打倒谁,那就是整个文明的敌人!
  但是,依靠他一个人的智慧,肯定无法办成,必须要集中更多人的智慧,获得更多人的支持才行。
  现在他要去的,正是著名的社会学家——肖恩教授家中。
  诺亚号飞船里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是非常少的,因为这些人在当时大都留在了地球。而来自德国肖恩教授,因为当时正在月球基地考察,才幸运地躲过一劫。
  于易峰拜访他的原因不仅仅如此,还是因为肖恩教授是一位真正的共产主义斗士!
  恩教授在博士毕业后,毅然离开了学术界,做过整整17年建筑工人,会说两种“语言”,一种是高大上的“教授英语”,另外一种是朴实粗俗的“工人英语”。
  用许云进的话说,他虽然信仰共产主义,但是,他没有办法做到肖恩教授那样,放弃优越的办公室生活,在建筑工地干十七年,就是为了接触最底层的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
  华夏国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非常讽刺的是,在国内讨论共产主义信仰,是一件极端遭人恨的事。
  或许是受到资本主义浪潮的影响,一些人一听你信仰共产主义,立刻就特别兴奋的开始用放大镜找你的缺陷,用脏水泼你的历史,用各种阴暗的心理揣测你的人生,仿佛把你打倒就能证明他们的伟大。
  网络上经常有“五毛”、“兔子”、“tg”之类的话,那是人们对现实不满的发泄,人们并不了解真正的共产主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