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524

  这段时间,刚好可以用来试验冬眠仓,引导人们熟悉或者接受这种最新的科技设备。
  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大家可以先尝试一下,一项新的科技,得用过了才知道。
  理论上,冬眠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深度冬眠模式。
  这种方法,会降低人的新陈代谢,以目前的技术,差不多是原先百分之零点七的地步。
  这个时候,人会陷入深度冬眠的状态,就像冷藏在冰箱里的水果一样,有细胞活动,但是,非常缓慢。
  这种方式,适用于短途旅行,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就得醒来一趟。
  醒来时的感觉,就像一觉睡醒,很久没有吃东西一样,有点饿,不过其他的后遗症几乎没有。当然了,如果有的话,也不会拿出来使用了。
  第二种是冷冻模式,将人体完全冰冻,细胞完全没有了新陈代谢,以度过极为漫长的时光。
  这种冷冻方式,普通的冬眠仓用不了,必须要到专门的大型冬眠仓中,也更适用于几百上千年的旅行。是的,几百上千年!
  反正无论怎么样,先尝试一下倒是无妨的。
  深度冬眠模式可以只体验几个小时的时间,而根据其科学原理,在民众中又传出了一些谣言:
  这种冬眠,对于睡觉非常有帮助的,每天都睡得特别好,而且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而且,民间传出了小道消息,这种方法,延缓了肉体在睡眠时的新陈代谢,直接……增加了寿命!
  “你们想想,如果从一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看,这八小时的衰老活动,是不是可以忽略了?也就是……我们将增加三分之一的可利用寿命?”
  结果,这种结论又直接引发了官方的大规模辟谣活动。
  “……是的,理论上,冬眠确实能够增加有效寿命!可以让人一生中,清醒的时间增加。”
  “但实际上不能这样算啊,因为冬眠之后,细胞新陈代谢降低,8小时的睡眠是不充分的……是的,远远不够……细胞新陈代谢速度会减缓,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才能恢复疲劳。”
  “所以请大家不要把冬眠仓当成普通的床。一天8小时的休眠是不充分的!”
  “需要睡80个小时以上,才能当做正常睡觉……当然了,这80个小时的衰老也可以忽略,理论上还是能够增加少量可利用寿命的。”
  一位政府工作人员正在介绍新的冬眠设备。
  但经过这番解释后,从心底里,人们还是更加喜欢深度冬眠模式……
  虽然说,寿命这种东西,放在现在,好像没什么可以担心的,毕竟有完美素作为后盾。
  但大家还是喜欢这种看上去比较“健康”的东西……虽然它需要睡很久很久的时间。
  这样一来,深度休眠的冬眠仓……好像又被慢慢接受了。
  而第二种方法,把人直接冷冻起来,听起来就相当古怪,也更难接受,需要更长时间的引导……
  “总而言之,这些都是低级文明的思维桎梏,冬眠仓对于绝大多数星际文明而言,都是非常常见的东西。”
  实际上,在听说这件事的第一时间,于易峰他本人一定程度也产生了思维定式。
  新奇的东西总是需要时间去接受,人类进入星际文明,还太短太短了些,从某些方面讲,还相当幼稚,某些思维停留在低级文明的阶段。
  不过,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人们总是会适应……适应自己的角色,适应银河,适应……宇宙!
  而政府的存在意义,当然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引导人们进行这种心理上的适应。
第九十一章
纳米狂潮
  时间在繁忙的工作中慢慢溜走,战争带来的影响也被慢慢抚平,一切都在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
  转眼间,距离“迪格114”的星际大战已经一年。
  这一年的时间,深空号终于被大致修好。当然了,也只能是大致……各种武器设备的恢复根本没有这么快,各种细节问题,估计还要磨上好几年。
  看到愈发减少的物资仓库,于易峰这位掌舵就愈发不爽,他总有一种坐吃山空的烦躁感……
  而且,最近统计的资源使用量再次超标,让他有一种怒气无处发泄的感觉。
  资源,就是生命啊!
  但无论怎么样,深空号总归是需要修补的……
  经过几次紧急转弯后,飞船已经脱离了最大的危险区,依旧保持在超光速状态,窗外的图像似乎从来都没有变过……
  无法探测到外界的任何东西!
  不知道“迪格114”在敌方愤怒之下,有没有被核平,也不知道后边还有没有敌军……
  于易峰长长叹了一口气。
  有担忧的事儿,当然也有欢喜的事。
  这一年,是大战过后需要休养生息的一年。更重要的是……科学的脚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纳米机器人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不仅适用于战争,也适用于民生工程。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可以研究制造10000纳米,也就是红细胞体积的简单纳米机器人……”
  “它的难点主要分为制造以及设计两方面。制造难点,可以通过盖亚生物‘玲’来解决,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就是设计问题……”
  “……纳米机器人分为:可自我复制与不可自我复制两种……”
  在台上的是物理学家菲利克斯,他正在红光满面地解释一篇新发表的重大论文……关于纳米技术的重大理论突破!
  他们利用“玲”,制造出了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红细胞大小的硅基芯片!
  台下有几位专家正在一脸狂热地提问,似乎某些问题挠到菲利克斯的痒处,他一边说,一边还手舞足蹈比划着。
  “……实际上可复制的机器人更加复杂,因为复制是熵减过程。所以纳米机器人,要想如同生物那样进行自我复制或者工作,必须从开放的环境中摄取负熵,也就是……摄取可利用的能量!”
  “是的,能源是我们目前的重点研究方向……”
  深空号曾经受到过这么多纳米机器人的入侵,就算全部被强电流以及高温毁灭,也有一些没有损坏完全的,这些小东西被收集起来后,成为最好的研究对象。
  这份划时代论文,不知是战争带来的巨大压力,还是科学家们灵光一闪带来的结果……
  “正如大家看到的这张图像,为了解决能源方面的问题,我们首先用化学药剂来供应能量。我们可以通过电脑的计算,模拟整个复制过程……”
  “一个可自复制的纳米机器人漂浮在一瓶化学制剂中,里边有充足的能源以及材料,可以供它自我复制。”
  “起初,第一个自复制纳米机器人在100秒内完成复制,第二个复制机器人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复制,这样两个复制成四个,四个变成八个,速度按递增倍数增长……”
  “如果这瓶化学制剂不断地增加注入,不进行控制的话,在一天之内这些机器人会复制出1吨重的机器人,几天之后其数量的递增将是很可怕的……”
  “……当然了,用化学药剂作为能量来源,局限性还是太大了……所以,我想,是否可以通过研发无线能源传输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
  会议结束后,于易峰又是一脑地头昏脑涨出来了,实际上,后边涉及到了大量的公式以及专业术语,几乎每个人都晕乎乎的。
  人家一年的劳动成果,也很少有人能几个小时听懂。
  于易峰只知道,这种会议中,能源以及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依旧是个难点。
  “红细胞大小的芯片,算速度慢的可怜……”
  不过,开了个头,总是好事。
  在会议中,科学家们集体认为,可以利用盖亚生物“玲”本身的能力,来制造纳米机器人。
  所以制造技术的难点可以暂时跳过,主要还是设计方面的问题。
  这本身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让“玲”打造战舰、大炮,简直就是最大的浪费!
  其中,设计的难点重重,还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可以说是一套全新的理论。不过,纳米机器人带来的遐想……还是非常美好的,这也给研究者们带来了最大的动力。
  “科学家正在根据分子病理学的原理,研制各种各样的可以进入人体微观世界行走的纳米机器人,有望用于清除有害物质、修复损坏基因、激活细胞能量、维护人体健康和延长人类寿命……”
  “这种医用纳米机器人,目前还处在起步研究阶段,大到长几毫米,小到直径几微米。大概有二十七个研究组正在弄这些东西……”于易峰查看着资料,轻声念了出来。
  “目前还没有什么进展,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几十年内,纳米机器人将会带来一场真正的革命。它会让人们更加长寿,战胜几乎绝大多数病症。人类也不需要惧怕外星细菌。”
  “不仅如此,纳米技术的大胆应用设想还包括:利用纳米机器将获取的碳原子逐个组织起来,变成精美的金刚石……虽然金刚石的需求量并不大,反正是一种构想吧……分子的重新组合。”
  “既然金刚石可以……其他的应该也可以。将空气分子重新整合为需要的,部分……这很不错吧,我们用纳米机器人直接造一辆辆汽车、飞船!”
  于易峰自顾自说着,神情变得有些兴奋:“……这不就是玲拥有的能力吗……”
  “这很难……”百合子摇头。
  于易峰不为所动,又开始激动地说道:“无论怎么样,纳米机器人在军事、民生……无论哪个领域,几乎都能用到啊,几年。你觉得需要几年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