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524

  这种盖亚生物,一方面智力极高,甚至能辅助科学家生产纳米机器人,另一方面,情商还处于幼儿园阶段,就像小孩子一样……
  “关于暗物质科学有了新的进展……引擎技术有了提高。”一条条主要报告看下来,他心中已经有了差不多的概念。
  翻到最后一份报告的时候,他来了最大的兴趣。
  科学家们费尽心思,终于造出了第一个……“纳米机器人”!
  花费时间,一百二十八年!
  真的,真的不容易啊!
  他直接问向正对面的百合子,一脸激动地说着:“一种可以运输氧气的纳米机器人造出来了?可以部分代替红细胞输送氧气……这么说,关于最新的纳米学说有了大发展?”
  “就是纳米动力学……”
  自从在星际战争中,见识到纳米机器人铺天盖地的强大威力后,他对这种东西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且人们越研究,越知道其中的无穷潜力……
  听到这件事,百合子脸上微微笑了下,显然心情还不错。
  但她又摇了摇头:“现在只是有了初步的成果,只是一小步。我们借鉴红细胞的蛋白质结构,创造了这种机器人……但还不能完全代替红细胞。”
  “嗯……需要增添一些人体免疫学标识,省的被白细胞攻击。而且这些机器人会沉积在人体内部,难以排出,如果真的想替代红细胞,还需要设计一个自动分解机制。”
  说到这里,她又叹了一口气:“……从微观层面硬生生捏造机器人,比宏观层面难了无数倍,我甚至怀疑……创造纳米机器人,已经和创造生命差不多了。”
  “L3纳米动力学,是L4基因动力学的前置科学。最尖端的纳米动力学,确实可能创造生命啊……”
  “这门学科可以借鉴于生物学,却又不能完全照抄……我们目前正在研究‘玲’的工作原理,寻找批量生产纳米机器人的方式……如果全靠玲,产量还是不够的。”
  看到精神状态微微有些憔悴,又有些兴奋的百合子,于易峰鼓励道。“是这样么……但对大家来说,有了第一个样本,已经是一大步的跨越,是一种激励。”
  时光匆匆,岁月无情,虽然她还是和以前那副容貌,但第一代的其他研究者,已经出现了老年痕迹。
  譬如说丁一东、罗曼博士等人,长期工作下,鬓角出现了白发,额头上也长了皱纹,看上去已经像老年人了。
  甚至兰波这样的原先的年轻人,也变成了中年大叔。
  如果真的要使用完美素延长寿命,也只能赌那么一把了。
  虽然到了现阶段,死亡率并不高,但如果真的出现了死亡个例……任何一个,他不知道要心疼多久。
  这些科学家,可是全人类的宝贝!
  “听天由命吧,如果成功了,这些科学家会变得更聪明,更加天才,更富有创造性……失败了,只能说是命运使然,我们已经没有更多的延寿手段了。”
  “我们也不可能逼迫他们长期冬眠。”
  于易峰皱着眉头,他不怎么喜欢这种赌博的感觉。
  但是没办法,该用的还是得用。
  使用完美素后,人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长寿。目前的试验情况,已有239个成功的例子,而死亡的例子,也有8个。
  但就是8位科学家的死亡,让他感到非常难受……成功率并不是100%啊。
  不过完美素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从这段时间的试验情况看,这239位超人类科学家的创造能力,远远大于普通科学家,也大于他们以往的水准!
  许多划时代的科技,就是他们创造的。
  甚至……第一个纳米机器人的创造,这些科学家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种结果,让许多另外的科学家趋之若鹜。他们对长寿之类东西的无感,只想变得更加聪明,更富有创造力……
  对于这种现象,于易峰也不好直接禁止,他当然希望人们变得更加聪明,科技发展地更快。
  所以政府只是规定了,衰老到一定程度后,才允许使用完美素改造。
  “文明需要更多的天才啊……希望大家都能够成功。也希望,能够尽快研究出提升成功率的方法。”
  科学发展到目前的层次,变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纳米机器人的研究……这一门学科,让微观层面的各种知识,开始混搭在一起。
  小小的第一步,竟然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这是以往难以想象的高难度科技。当然,有了第一步,后边的步骤应该会稍微简单一些……
  “科技想要再次攀升,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往往需要天才来推动。”
  “甚至……一个天才已经不够了,需要十个,一百个,一千个!”
  好在,新人类文明的第一代五万人,是70亿人之中精挑细选的,说是全民天才,并不过分。
  但后边几代,虽然受到精英化教育,但出现的天才反而少了许多,符合一般的统计学规律。
  大脑芯片,只是提高了计算量,从某个方面让人变得聪明,却并不会改变一个人的科研天赋以及科学直觉。
第九十六章
一个探测器
  对于科学研究而言,计算量固然很重要,但是科研直觉、洞察力以及敏感度,才是更加重要的……大脑芯片并不能大幅增强这一些抽象的能力。
  唯有完美素,才能真正全方位强化大脑,甚至能够增加“直觉”这样的能力……
  以一种人类难以理解的方式……
  是的,以目前的生物学水准,依旧难以理解完美素的作用机理。
  即使,人们已经研发了提供高计算量的大脑芯片。但对于宏观、微观方面的大脑结构,依旧只了解十之一二。
  自我意识为何而产生?
  究竟有没有灵魂?
  如何才能让人变得更加聪明?
  不知道……
  宇宙中的奥秘,还有太多太多。
  “可是,科研直觉是什么……是一种智商吗?”
  “这种智商的提升,与大脑芯片那种智商的提升……好像是不一样的。难以理解啊……”
  “难道完美素的价值,就是为了提升智商?”
  想到这里,于易峰感到有些茫然。
  他忽然有些忧愁地说道:“我在想,一个文明是否具有自己的智力极限?我们人类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啊……”
  “近百年来,我们研究纳米技术,已经相当、相当吃力……我们的科学家都是天才,真正的天才,但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几乎无穷的复杂度,这项科学的推进如此缓慢……”
  “我在想,因为巨量的复杂度,当最顶尖的天才,也没办法推动以后的科技时,一个文明,是否就停滞不前了?”
  “这样的停滞,几乎是永久性的……因为科技停滞的时候,其水准并不足以提升文明个体的智力。这就是一个死循环了。”
  百合子若有所思,并没有正面答复:“或许存在这个可能。难道……提升智力,是一门极度极度困难的学科,比纳米技术,基因技术更加困难?”
  “好在……我们的纳米技术,依旧在缓慢发展,就算没有完美素,也应该不是我们的智力极限……”
  “唉,基因动力学,可能就是我们的极限了。简单的脑袋,难以理解更加困难的学科……这很正常。”
  于易峰隐隐感受到了宇宙中,关于智力壁垒的最终定律,又透过窗外,望见了漫天的星光。
  晦涩难懂的宇宙,如此冰冷、残酷,一个种族的极限,或许在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蚂蚁能够理解人类的学科吗,猴子能够理解人们的微积分吗,很显然,不能……
  “……难道完美素的存在,就是更好地破解智力壁垒吗?”
  “至少,人类还在前进,而且这种前进还能持续很久,这已经是不错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放弃了这些胡思乱想。
  他直接走出舰长室,巡查“深空号”。
  这一次的飞船检修工作,最大的目的是:大规模更换曲率引擎,以实现更高的速度!
  ……5倍光速!
  在这一段时间里,一位名叫“卡瓦拉”的天才科学家,构建出了一个更加优化的曲率泡数学模型,理论上能够达到5.17倍的超光速水准。
  这个曲率模型是人们自行提出并优化的,终于摆脱了抄袭绿光人的“窘境”。
  经过长期实验,并确认其稳定性后,人们已经开发出新一批的曲率引擎,正准备用上。
  实际上,跑了这么远的距离,想要回头已经不可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