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524

  这种感觉,不是悲伤也不是孤独,而是理解。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世界当中,总有一些孤独的灵魂,总有一些解决不了的事。
  而孤独的灵魂也可以有强烈的共鸣,虽然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甚至不是一个地域,但我们却曾经产生过共同的情绪。
  我们只是,冥冥众生中的普通一员。
第九十八章
伽马射线爆
  金属薄片一张张翻开,除了第一张是以星空艺术图像为核心,后边的,全都是细小、精美的文字以及配套图片。
  这些文字密密麻麻的,看上去有点像阿拉伯语,充满了异星的美感。
  “两百多页的图像以及文字资料,有了大量的前后参照,应该能搞出具体翻译吧?”安全部长许云进问道。
  “当然!”
  一位信息学的专家正忙碌着将资料传输到电脑上,他头也不回地答了一句。
  外星文字翻译这种事,人们已经研究了几百年,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出洋相了。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的稳中有升,新人类文明已经翻译过好多的外星文字。
  还有一些冬眠的专家也被紧急叫醒,饿着肚皮赶过来了。看到他们睡眼惺忪的神情,又被于易峰呵斥一顿,让他们先跑到食堂里去吃东西,吃饱了再来。
  “这些文字图像……应该类似于我们的阿拉伯数字,咦,它们的数学竟然直接用的二进制?!厉害啊……这是,微积分的符号吗?”
  “应该是……”
  “这是坐标轴以及三角函数图像……遗传物质的图像,只是单链结构吗,这些图片,代表着他们的生物学发展……资料非常全面……”
  “如果是一个更加低级的文明,得到这份资料,估计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些专家一边输入,一边依靠图片,得出了某些结论,实际上看到这些东西第一眼的时候,差不多就明白了。
  图像永远是最容易理解的,而数学,则是宇宙通用语言,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一个学不会数学的种族,永远是低劣而又蠢笨的。
  “哇!这是什么,它们的画像吗?怎么看上去有点像……难以形容,有点像猫头鹰。”一位科学家惊叫道,顿时吸引了大量目光。
  “……后边这个圆柱应该是这个探测器吧?这样对比之下,身高普遍两米……不知道能不能飞行……”
  镀金铝片中的信息是高度浓缩的,往往一幅图像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需要人类自行解读。
  譬如说,它们的身高,以氢在1420兆赫的21厘米谱线波长为单位,描述为二进制码的形式。而这种谱线,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电磁辐射谱线。
  如果科技不到位,根本没办法看懂这些隐藏着的密码。
  这种感觉,有点像星际时代的考古学,又像在解读福尔摩斯的密码,是跨越时光长河的一次交流。
  于易峰饶有兴趣地听着种种结论,“我们的星际历史博物馆,将会增添一个古老文明的文物。”
  1.5亿年的时间,它们到底怎么样了呢?
  是发展?还是没落?
  暗淡的星空,后者才是大概率啊……
  沧海桑田,或许整个文明已经完全没落了,甚至连星球都没有了……只有这份资料,才是它们曾经存在过的全部见证……
  文明没落,是星空中最为残酷的事实,无论是伟人还是平民,全都沦为一抔黄土,漫漫星空,再也找不到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这种残酷,很难用言语来描述,是一个文明的断子绝孙,从此以后,再也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
  没落的文明,会不会被其他文明发现,也不得而知。
  但对于整个宇宙来说,你的存在与否,与它有什么关系呢?
  无论是K级文明,还是L级文明,都会因为熵增的关系而慢慢老去,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一想起这个,许多人心中都空落落的,因为人们亲眼见证过,文明的崛起、辉煌、衰败以及毁灭。
  它就那样慢慢腐朽、老去、死亡。
  人类有一天,也会如此,这是宇宙永恒的主题,小到个体,大到文明……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现在,翻译系统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三天的时间后,随着数据的完整录入,资料已经基本翻译出来了。
  两百多张金属薄片,如同一本浓缩版的百科全书,详细地介绍了该文明的文化、历史以及科学。
  而金属盘刻录的,是一种简单的信息编码,很容易就被人类解开了,人们特地制作了一个翻译读取装置,会将读取到的信息,自动显示在屏幕上。
  里边的内容令人惊讶。
  “这是一份来自一个遥远的,小小世界的礼物。上面记载着我们的文字、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影像、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思想和感情……”
  “我们正努力将我们曾经的痕迹,带给未知的你们……”
  “它穿越了难以估计的时空,就这样送到你们的手上,不知道你们,是否喜欢这份礼物。”
  “如果,您比我们更加强大……很抱歉,我们在绝望之时,选择向另外一个永远见不了面的未知文明,倾诉这场痛苦。”
  “如果您比我们弱小,希望我们的这份智慧火花,能在宇宙中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熄灭……至少,它能够促进你们的发展。”
  “我们是来源于人马悬臂的塔克文明。我们不知道,当未知的你们,看到这份资料的时候,我们是否已经毁灭。”
  “大概率,我们已经毁灭,小概率获得新生。”
  “因为我们观测到,遥远的168光年外,一颗即将爆发的超新星,已经用它的自转轴对准了我们的行星系。”
  “有时候,无知也是一种幸运,我们费劲千辛万苦,发展出了现代科学,却观测到如此耸人听闻的事实。我们宁愿没有科学,那样,我们会在无知以及欢乐中走向毁灭……”
  “很不幸,如果这颗超新星彻底爆炸,在伽马射线爆的扫射下,这里将会寸草不生,没有任何生命能够生还。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或许它一千年后才会爆炸,或许在这一刻已经爆炸,只是我们没有观测到。”
  “甚至,下一刻,我们就会全部死去。”
  “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然不多……”
  “这些生态圈,承载着一个个最为简单、最为顽强的生态链,里边的微生物,有95%以上的遗传结构和我们本身类似。”
  “因为科学技术的限制,我们的肉体,或许永远无法迈上星空,我们的寿命以及航行速度,远远达不到星际航行的层次。但我们的基因可以……”
  “把我们的基因,放在一个玻璃瓶里,朝一颗看上去可以承载生命的星球丢过去,也许……我们还能听到一些回响。也许没有回响,但这都不重要……在宇宙中,我们不是个体,我们也不是这个族群,我们只是一组与众不同的遗传编码,一个难解的密码。”
  “这串遗传密码,会变动,会增值,会进化,无穷的时光下,我们也许会以另一种方式在另一颗星球上重生。”
  “当然了,前提是,这些微生物,能活着到达那颗星球……”
  “总之,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无论这个探测器被另一个智慧文明捕获,还是掉在了另一个可以承载生命的星球。我们的传承,毕竟还留下去了……或是精神,或是基因……”
  “我们期待着。”
  “未知的文明,如果你们解密了这段文字,说明你们已经有了较高层次的智慧。如果你们在自己的星球将它捡到。很抱歉,或许你们,就是我们的后代……”
第九十九章
智慧传承
  伽马射线爆,宇宙中最大、最令人绝望的灾难。
  有理论认为,地球的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出现在六亿多年前的奥陶纪,是因为地球曾被6000光年外的伽玛射袭击。
  在那个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两个太阳,70%的大气被破坏,致使海洋生物链基层被破坏,8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好在六千光年的距离足够长,也不是被正面扫射,地球上的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并没有非常彻底,反倒使脊椎动物成为了地球上新的霸主。
  然而在地球爆炸的前一刻,人类依旧没有摆脱对这种灾难的深深恐惧。
  因为人们惊愕地发现,遥远的八千光年外,有一颗名叫WR104的恒星,即将爆炸。
  届时,可能有伽马射线掠过地球……不知道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八千光年的距离,地球人尚且害怕,更何况只有一百多光年,被恒星自转轴直接对准的塔克文明?
  不逃跑就死定了!
  只见金属盘后边继续写道:
  “发现了这个耸人听闻的事实后,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发射了这些探测器,希望它们能够逃脱一劫。它们承载了我们的一部分希望。”
  “我们也打算,穷尽整个文明的力量,研发可控核聚变技术。我们将用尽所有的化石能源,建造可容纳大量人口的飞船。与此同时,超级避难所也在紧急修建……这是两个不同的方案。”
  “希望我们的时间足够,希望宇宙……希望那颗超级恒星,再给我们几百年的时间。时间啊,时间,我们的时间远远不够……”
  “塔克文明,记于,公元历011110011011年,探测器编号00011010100。”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