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24

  有些人微微皱起了眉头,散热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难题……难的是在真空中大规模的散热。
  热能,比起机械能、化学能、电能等等,是一种不太好利用的能量,因为根据能量最低原理,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熵比较大的能量,不太好转换。
  加热一个区域是很简单的,只要有能源就行,但是冷却一个区域,相对而言就复杂得多。空气中的热量太难利用,没法转换成其他能量,只能将它转移(除非热量很高)。
  什么?空调?飞船里边是不可能用空调散热的,空调只是把房间里的热量抽出来,散到外边,并没有将热量减少。把房间里的热量抽到走廊上,有什么意义?因为空调内机做功的关系,热量反而增多了。
  如果真的要使用空调降温,那得将热空气排放到宇宙中。如此一来,人们将会损失宝贵的空气。要是真有人提出这种方案,保证会被于易峰骂死。空气是宝贵的物资,人们自己都不够用,还想排放出去?
  在座的科学家们都看懂了问题所在,他们开始探讨、议论,搬出一大堆理论与数据。
  这些科学家都是严谨的,也没什么沽名钓誉之辈,他们开始设计各种方案。他们虽然普遍年轻,但大都是天才人物,做过的课题还真不算少。
  实验及理论证明,大环境中,单一物体的辐射换热量与其表面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简单的说,物体表面温度越高,换热越强,也就是越热的东西凉的越快。
  还有一点,物质表面越光洁、越白,反光能力就越好,那么这种物质辐射的能力反而比较弱;反之,物质表面越粗糙、越黑,那么这种物质向外辐射和吸收外界辐射的能力都比较强。
  其中一位科学家说道:“宇宙可以看做一个绝对黑体,即太空飞船向宇宙发出的辐射绝不会反射回来。因为飞船内部的温度比外边高得多,通过连接飞船内外的热管,将高温侧的热量传递到低温侧向外辐射,即可达到热平衡。这是我们飞船现有的方案。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大对外的辐射能力。”
  这时,又有人站了起来:“我想到了一种最新的石墨烯材料,颜色深,表面粗糙,热辐射能力强。”
  “我认为,还可以将飞船内部的散热管道进行更新,也可以增加外部辐射棒的数量……”
  “在西藏地区曾经采用了一种液氮散热棒,值得借鉴……”
  这些科学家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想要得出一个又快又方便的方案。菲利克斯暗中点了点头,这批年轻人的素质还是非常高的。
  虽然嘴上不说,但从心里,他们可不想被野狼设计局给比下去了……
  这是特斯拉研究所的情况,再说说人们非常关注的“野狼设计局”。
  和特斯拉研究所正儿八经的讨论不同,野狼设计局完全闹成了一团。
  一个个研究员大声讨论着,面红耳赤,互相不服气,整个研究所里洋溢着一种热血与激情,甚至还有一点狂热。
  如果说特斯拉走的是精巧、细致这条路,那么野狼设计局走的就是粗犷与豪迈之路。在野狼的眼中,只要简洁、好用就行,模样怎么样,无所谓的。
  这也是丁一东教授取名为“野狼”的初衷。
  这些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华夏人的热血已经被完全激发起来了,他们都是年轻人,满怀豪情壮志,崇尚就是钢铁与战舰。他们加入野狼设计局,迫切想要搞大工程、大建设。
  看着手上一份份图纸,丁一东教授的脸却沉下来了,他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平心而论,里面的内容是符合逻辑的,也有一定可行性,甚至非常有水平,但是……都太夸张了。
  什么热差能制冷方案,大型辐射帆方案,真他么,随便一个方案都要用几千吨的物资储备……还有的人竟然提出,把整个飞船全都整改一遍的,真是够了啊。
  “各位!安静一下!”丁一东也不骂他们,这些小伙子有心气,有热血,是好事,但是做事情不能浮躁。一浮躁,一夸张,不就搞得和大跃进一样了吗?
  “首先,请大家看一看这份方案。”丁一东鼠标一点,在屏幕上播出了一张图片。
  人们的齐齐抬起了头,这个方案是呼声最高的一个,也是反响最积极的一个。
  在丁一东看来,虽然理论上效果很好,技术含量也比较高。但是缺点是:工程量非常巨大,耗时长。
  在野狼们的眼里,这样的大方案有着很强的金属美感,但是……
  “这份方案,我觉得也还不错。”丁一东顿了顿,“不过,我要告诉大家,这个方案要消耗我们研究所80%以上的资源指标与工业指标!如果大家都同意,那就按照这份方案做!不过,我们下半年,估计就没法干其他事了。”
  这话一出,可就抓住了所有人的痛点,人们都反应过来了,他们的资源与能源不能全部浪费在这个散热系统上,否则全都用完了,下半年怎么办?
  这一下,又有许多人开始反对这个方案了。
  连方案的设计者都有点后悔,摊子铺的太大、太夸张了。
  许多人醒悟了,方案不是说夸张就好,还得节能、有效啊。
  那么,什么方案又节能又有效呢?
  当大多数人都在考虑热辐射之类的问题时,忽然,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大叫了起来。
  “为什么我们不用冰啊?!”
  “我们不是有一亿吨冰吗?”
第九章
冰块降温
  “啊?冰?”
  “伊万诺夫,你真聪明啊!”
  听到这个方案,底下的人如同顿悟了一般,纷纷议论起来,感叹自己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式当中。
  什么热辐射啦,绝热瓶啦,都是这些高智商人士最容易想到的,也是最容易陷入思维定式中的。用冰降温,反而想不到。
  这种简洁有效的东西,正是野狼们最崇拜的。像当初的核弹推动方案,简单有效,没什么技术含量,却做成了大事,正是野狼们最推崇的。
  丁一东教授也反应过来,不禁感叹一声,这真是简单粗暴的办法啊……
  按理说,如果用冰库把水冻成冰,然后拿来散热,那绝对是不行的。因为冰库的机理和空调差不多。但是,飞船上的冰是月球上挖来的啊,可以现成使用!
  丁一东知道,用冰降温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既可以解燃眉之急,又没什么工程量,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冰,能吸收大量的热量,降温效果很强。再说了,如果冰全部融化了,那飞船肯定已经到达火星了,再挖一些就是……
  想起挖冰,丁一东灵光一闪,他终于想到了一个真正实用的大工程、大方案!和这些年轻人待在一起,他感觉也回到了年轻的样子,意气风发。
  至于真正治本的方案,就交给特斯拉研究所了,咱野狼设计局就不凑热闹了,哈哈哈!
  想到这里,丁一东教授不禁狂笑起来,手一挥,“同志们,就这个方案了!”
  ……
  当特斯拉们还在仔细研究,还在为各种困难烦恼的时候,野狼们的研究方案已经呈递上来了。丁一东拟好稿子后,直接把方案发到了于易峰的工作邮箱里。
  于易峰坐在办公室里,简直吓了一条,怎么两个小时的功夫,就把方案弄出来了,难道野狼设计局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不愧为排名第一的研究所啊……于易峰还有些感慨。
  当他点开方案的时候,太阳穴突突跳了起来,这哪是方案啊……就寥寥写了几句话,然后配了几张图片。
  于易峰当然不是那种没有耐心的人,他奈住好奇心,还是往下看了下去。
  用冰降温,秒啊,妙啊!看到最后,他不禁有点想拍手叫好了。
  野狼设计局的方案,主要利用到了诺亚号的冰库,其实就是诺亚号的水资源存放点,形状有点像一个大型池塘,里面装满了冰块。
  从月球上挖出来的冰,温度在零下一百多度,到现在也没化开多少。如果人们想用水,还得取出一部分冰块进行加热,融化后才能获得水。
  光光是加热这一项,就得消耗飞船的不少能源。
  野狼设计局的方案真是巧妙啊,在冰库上方装一个鼓风机,将冷空气抽出去,然后将热空气抽回来。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控制飞船温度了。
  这么个简单的方案,几个吹风机,几根皮管就行,当然也就用不了几句话,几张图片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方案,却一举两得!一方面降低了飞船内温度,一方面还融化了冰,真是巧妙啊……
  大道至简,工程设计,不是说越复杂越好,而是应当追求“恰当而又明确”。用最简单的方案完成复杂的问题,这就是实力。别人想不到的东西你却想到了,这就是本事。
  于易峰心中知道,这个方案有点治标不治本,但却没有办法拒绝啊,因为它真的非常简单有效……这点工程量,不用半天就能搞定了。
  要是冰块用完了咋办?火星上挖呗,火星上的冰用完了呢?那就等特斯拉研究所的方案啊!在方案末尾,还有丁一东教授特有的调侃。
  于易峰笑着摇了摇头,要是让特斯拉们看到野狼的方案,估计要吐血……
  当然,他也不是说,特斯拉研究所就比不上野狼了,只能说两个研究所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野狼,豪迈,特斯拉,精致。
  他随手将方案发给了菲利克斯博士。
  在特斯拉研究所里边,众多高材生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经过两个小时的讨论,具体的方向也已找到,但是,还有大量的细节有待完善。
  简单地说,科学家们希望通过石墨烯,研制一种新型的辐射热棒。这种辐射热棒的辐射能力更强、更快,是原先的两倍以上。然后,再通过液氮加强热循环的效果。
  整个方案不是非常复杂,但也不简单,需要大量的实验,还需要一些测试之后才能决定下来。
  “那么,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赶快把实验结果做出来。”菲利克斯博士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最终结果当然是越快越好,否则,飞船内的温度说不定又要上升几度,到时候就真的太热了。
  忽然间,他的手机震动了几下,点开一看,是于易峰发过来的一封邮件。
  “怎么?野狼设计局的方案出来了?”
  菲利克斯有点震惊,又有点好奇。他感觉他们研究所的效率已经非常高了,没想到人家的方案都已经出来了,连稿子都写好了?!
  他随手点开,看着那寥寥几句话,简单又可行的方案,神色变换了几下。
  “各位,等一下,这是野狼设计局的方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