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524

  换而言之,你只能创造出,比你更“蠢”的物种,却不能创造出比你更“强”的!
  这种说法很容易解释。
  “我们在以我们的大脑,来研究我们的大脑。”百合子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想了半天说道:“你认为……我们的智慧,能够彻底了解我们的智慧吗……”
  不是绕口令,而是一个……哲学层次的问题。
  人对大脑的了解,都基于人的思考。而思考,是建立在大脑本身的基础上。同样的,如果我们写了一个能写程序的程序,这个程序能否写出和自己本身一样复杂的程序?
  如果人类是一个自然产生的程序,那么它能彻底辩明自身吗?
  “用一位医生的话来解释:如果我们的头脑简单到可以被理解,我们就会蠢得无法理解它;反之,如果我们聪明到能够理解我们的大脑,它就会因为太过复杂而无法被我们揭示。”
  “我们进步了,大脑也进步了。”
  “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能够理解,更何况,从根本上创造一个更强的物种了。”
  “所以我认为,强智力壁垒,确实很可能是一个难以破解的巨大难题。生育筛选可以提高智力上下限,却不能将它捅破。因为它本身根本不是智力的问题。”
  “我们本身,即使成了超人类,很可能依旧没有通过。”
  听到她的这一番解释,于易峰心中黯然,这个问题已经上升到哲学的层次,让人感到十分无奈。
  这种无奈,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无力感。
  人们再聪明,再厉害,也只能创造出更弱的“人工智能”,难以实现无穷迭代。
  弱人工智能的强大只在于它的计算力。假设它的计算力与新人类一样,毫无疑问从各个方面会被完爆。
  更进一步地思考,这个悖论一样的问题,可以更加广域地,推广到宇宙所有的物种当中。
  假设一个物种A,能够比较轻易地创造出另一个更强的物种B;那么物种B,是不是可以轻易创造出更强的物种C?
  然后C再创造更强的D……
  D再创造F……
  如此无穷地迭代下去,一直到后来的物种N,它将会多么强大?多么聪明?
  如果真的如此,宇宙中早就充满“神灵”一样的生物了!
  但星空依旧如此暗淡,“神灵”并没有到处乱跑,也没有“圣母”神灵来拯救万物。
  也即,“创造更强物种”这一命题,本身是极度困难的,抑或根本就是伪命题,在已知范围内,难以做到!
  同样的,可以再将这个问题再次推广。
  宇宙是我们做研究的工具,我们所能够思考、实验的一切,都基于这个宇宙提供的基本规律。
  而同时,宇宙又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我们研究宇宙的诞生与毁灭,研究宇宙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样子。
  也即……我们的研究,包括我们的想象,本身就是宇宙提供的。能够逼近,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
  “按照这种理论,世界是不可知的吗?”于易峰苦闷地说道,他想到了各种一拳爆星的YY小说。
  百合子轻声说:“言归正传,先不要纠结这些更加广义的东西……强壁垒只是一个猜想而已,并没有被彻底证明。我们的思维以及自我意识确实一个黑箱系统,不知道如何研究,也不知道如何切入。”
  “但我认为,在不断接受输入输出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摸清其中的部分状况,对里边的内容进行少量改善。”
  “或者……可以求助于未知,让我们不了解的东西,来进行改善。”
  看到于易峰埋头思考的样子,她微微笑道:“这样的强智力壁垒,并不是L4级文明的课题吧,甚至不是星际文明的课题……我们暂时不要想太多。”
  “跨过强门槛的,已经可以称作神级文明。我们暂时怀疑这种神级文明的存在性……播种者是吗?不知道。”
  “L4文明面临的,只是一个弱智力壁垒,是明确可以解决的。”
  具体地说,强壁垒涉及的,是逻辑疆界,是悖论,是神秘,是自我意识,是脑域指令集的问题。
  “弱壁垒”就简单多了,只是一个生物学难题。
  智慧的基础是大脑,但一个大脑,仅仅相当于硬件,并完全不等同于智慧。
  人在死的那一刹那,那0.000000001秒的时间,理论上,大脑的物理性质并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但是人为什么就这么死了呢?人的死亡,是瞬间的,还是连续的?
  如果是瞬间的,很可能有某些“软性”的东西,譬如说自我意识之类的东西挂掉了,所以人死了。
  强壁垒描述的,主要是这种“软件”。
  “软件”在某一刻,因为硬件的差错挂掉了,宕机了,所以人死了。
  而大脑本身的物理结构,作为“硬件”,生物学上是可以优化的,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并不像“自我意识”那样,是一个黑箱系统。
  “使用软件来改造硬件,并没有什么悖论。”
  人的大脑就是一台杂乱地拼装在一起的器件,低效、笨拙、兼之深奥难解,却还能工作。无论从哪个层面看,大脑都是个设计拙劣,效率低下的团块,可又出人意料地运作良好。
  从生物学角度,有部分团块,因为进化的不完善,确实是可以改进的,这就是人们目前使用的“大脑芯片”的由来。
  但目前的大脑芯片,还远远不够,它能够提升计算量,却不能让人更加更加聪明。
  “大脑很久以前对某个问题形成了特定的解决方法,人们经年累月一直使用它,或者加以改进用于其他用途,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智慧。用分子学家弗朗索·亚雅各布的话说来就是:进化是个修补匠,而不是工程师。”
  进化也好,技术手段也好,如果能将大脑本身的能力,发挥到最佳,也就是……通过了“弱壁垒”。
  生育筛选是通过弱壁垒的常用方式。
  “硬件是智慧的基础,而软件,规划了智慧的疆界。一款下围棋的软件,不可能去下象棋,这是算法问题。”
  “人脑所拥有的软件比任何电脑程序都要复杂,它非常强大,几乎什么都会,看上去非常完美,但实际上也拥有自己的疆界。疆界外的东西,我们不可能考虑到,也想不到,感受不到。”
  “也正因为这套软件实在太强,硬件反倒太弱了。”
  “换句话说,强壁垒是智慧生命的‘软件’,是思维疆界,包括自我意识等等未解之谜,基本上没有自我改进的可能。”
  “弱壁垒只相当于硬件……是整个大脑的物理构造,改善硬件,确实是可以用各种手段做到的。”
  只要有一种方法,能让硬件更加强大,更适用于软件,逐渐发挥出“软件”最大的性能,就可以说通过了弱壁垒。
  如果完全通过弱壁垒,相当于“软件”的潜能完全开发,这个生命将会多聪明呢?
  “但是,光是这一道门槛,一个弱壁垒,已经难如登天,卡住了绝大多数星际文明!”
  于易峰感叹道:“也不知道,我们到底通过了弱壁垒没有……理论上超人类的大脑,还远远没有开发完全。嗯……还有,我们的软件是不是被完美素提升了?”
  讨论完这番话后,两个人怀着心事,重新回到了办公室。
  接下来繁忙的工作还有很多……
第三十四章
异常状况
  就目前而言,最大、最重要的工程,依旧是盖亚生物“玲”对八个方尖塔的探测。
  这项工作,需要一点一点地详细检查,所以就算是“玲”这种多进程的生物,也已经竭尽全力,没有办法加快工作速度。
  相反,于易峰让她慢慢来,越细致越好,越全面越好。每一个仪器都要来回检查十遍以上,保证不出任何一点差错。
  所有的旗舰就这样停留在虚空中,等待着,等待着……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这项工作正以一个月探测一个方尖塔的速度,稳步推进。但非常奇怪的是,前三个仪器中,竟然没有发现任何昆顿的分裂体!
  这不禁让于易峰大为出乎意料。
  他对玲的能力是十分信任的,比起相信机器人,还不如相信她。可是,没有任何发现,不禁让所有人心中的压力缓缓增大。
  在与昆顿的一系列交锋中,机器人就不用多说,不知道消耗了多少;还损失了好几泰坦;最后又把所有的运输飞船全部销毁……对于它的提防,人们已经做到尽心尽力。
  新人类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眼看着就要获得最终的胜利,却突然卡在了这个地方,怎么能不心急?
  怎么能不焦虑?
  “理论上,昆顿不可能跑到其他的地方!所有的空间都被监控,也被物理隔绝。”
  也就是说,人们面临的只有两个可能。
  第一,它们就是安全的,里边确实没有昆顿;第二,玲没有将昆顿检测出来。
  感性上,于易峰偏向于第一种;理性上偏向第二种。
  这时候,为首的一位科学组长提议道:“玲没有找到任何可疑的东西,机器人也没有找到,还有什么办法呢?必须要人工上场了,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的试探!”
  “让我们进去吧,牢牢监控住我们就行!我志愿前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