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524

  他们本是条件优越的科学家,或是医学家,或是生物学家,他们享受诺亚号最好的待遇,也要承受最沉重的责任。而现在,就是履行这种责任的时刻了,所以,他们,这一百多人,站出来了。
  他们站出来了,已经是英雄!
  中田村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沉默了片刻,忽然说道“各位,我们一百多人不能一下子进实验室。”
  “要是我们全部倒在里面可就不妙了。况且,那个小型实验室也容纳不了这么多人。”
  “中田君,你有什么办法就直说吧。”有人附和道。
  在这里中田村是公认的领袖了。
  “我觉得,我们还是分成几个小组比较好,我们第一批进去的人可能只有四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我们倒下了,然后再进去第二批……”中田村继续说道。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完全利用实验室的条件,也可以减少风险。如果我们一下子全部进去了,研究速度也不会加快多少。”
  “我会先找到杀死空气中微生物的方法,降低其传染性。如果我倒下了,我希望有人能接替我……”中田村严肃地说道。
  “就按你说的办吧。中田君,你也别太悲观,我觉得,人类绝对不会终结在这里”那位日本科学家鼓励地说道。
  ……
  诺亚号停靠在小型基地二十公里远的地方,火星车开了半个小时就到达了。众人穿戴好宇航服,走进基地,有科学家,也有大量的医生以及护士。
  医生以及护士都是穿着宇航服的。但是,科学家如果想要研究,就必须将宇航服脱下来,否则隔着个玻璃罩,怎么做实验?单单塑料防护服,就算防护的再好,也有极大的概率受到感染。
  第一批勇士为15人,包括中田村在内,他们都是自愿的。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们义无反顾地走进实验室。
  在这一刻,他们的身影显得特别高大……
  “标本取来了吗?”
  “取来了,博士,这是矿区深处的矿物标本,请小心。”一名士兵取出一个密封包装盒,放到中田村的手中。
  病人的血液标本、空气标本、矿物标本,他们的时间不多,或许只有4个小时,一分一秒都得珍惜。
  “我们的第一任务是研究出如何杀死这些微生物,无论任何手段!”
  中田村深吸了一口气,他的目标还是非常清晰,这么点时间,不可能完全征服病毒。
  那么,至少先得把空气中的病毒杀死吧,其他的问题先不考虑,如果能杀死空气中的病毒,至少后面的研究者就不怕被快速感染了。
第二十章
无声战役
  一场无声的战役在这一刻打响了,中田村这十五人,代表整个人类,用生命做赌注,与外星生命展开了第一次交锋……
  这些火星生命,没有任何智慧,却是亿万年自然选择筛选下来的结果。而中田村这十五人,代表着的,却是人类最高的勇气与智慧。
  “这些微生物疑似病毒大小,可能比病毒更加复杂,全都生存在铀矿区。”中田村在左边的本子上写下已有的事实,然后在右边的本子上写下自己的猜想,以供后来人参考。
  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所以尽可能地研究基础的部分。
  “火星的温度过于寒冷,晚上甚至可达零下一百二十度,环境太恶劣,生命难以生存。但在铀矿区,因为铀矿、钋矿缓慢的核裂变关系,温度会稳定在负30度到10摄氏度左右。这样的温度是非常适合这些微生物生存的。”
  “这也解释了为何其他地方发现不了生命体,唯独铀矿区有生命。”
  “铀矿区,不仅有温度,还有少量的能量供应。离开了这片区域,失去了能量补给,这些微生物会渐渐死亡。”
  “在恶劣的环境下,它们进化出了快速繁殖的能力。人类就像没有抵抗能力的肥羊,几乎成为它们繁殖的温床,已有的人体免疫系统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写完这些,一名助手“咚咚咚”跑了过来,手中拿来一堆资料,“博士,三百多名病人的资料已经准备好了。”
  “好的,你先统计一下,再汇报给我。”
  中田村晃了晃脑袋,他感觉喉咙有点痒,有点头疼,应该是有发病的症状了。他立马在笔记本上记载道:“2小时11分,头晕症状轻,体温37.6,意识还算清醒。”
  紧接着,他用小刀刮了一点矿物材料,放到显微镜下,仔细观察。
  “我认为,这些微生物至少有成千上百种,致病的或许只是其中几类。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看一个普通细胞被杀死的过程,我猜的没错,这些微生物的进攻过程和病毒比较类似。”
  “但是,我们已有的干扰素对它们基本无效。说明它们的构造与已知的所有病毒都不同。”(干扰素,一种广谱抗病毒剂)
  “博士,我统计了一下,发低烧的病人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是,发高烧的病人反倒更好一些,为什么?奇怪……”那位助手有些疑惑地说道。
  发高烧比发低烧好?为什么?为什么呢?同样是昏迷啊……
  “为什么呢?”中田村喃喃自语道。
  他站起身子,来回迈步,好像有什么东西被自己疏忽了。
  这时,一个想法闪电一般击中了中田村的脑海,他突然跳了起来,“是的,温度!一定是温度!这些火星生命长时间待在寒冷的环境,那么,它们抗热的能力一定是非常差的!”
  一定是这样的!
  这个想法一出来,中田村就一阵激动,他有一种预感,自己是对的,一定是对的。
  一个普通细胞,几十分钟就被病毒完全入侵。为什么人类能坚挺这么久?至今还没有出现死亡个例,一定是温度!
  人体37摄氏度的体温,对于这些病毒来说,并不能非常适应。而发高烧上升到40度,火星病毒的这种适应能力就更弱了。
  是高温在保护人类啊!
  “快!进行温度试验!”中田村激动地喊道……
  4个小时后,中田村受到感染,陷入了昏迷状态。但他却留下了一条宝贵的信息,这些火星微生物,极为惧怕高温!
  它们极为抗寒,能在零下六十度的环境中生存,零摄氏度是它们最为活跃的温度,但到了20摄氏度度,活性普遍下降50%,环境温度40度时,活性下降90%以上!
  是高体温拯救了人类啊!
  究其原因,还是生物自然选择的缘故。生命的自然选择,不仅适用于地球,而且适用于火星。
  地球上有一种盲鱼,因为长期生活在洞穴里,常年没有光线,它们的眼睛便慢慢退化掉了,但它们的听觉、嗅觉以及触觉却异常灵敏。
  位于大西洋的马德拉岛上有550种甲虫,其中200种翅膀很不发达,不能飞行。在29个本地特有的昆虫属中,有23个属全部翅膀退化。这些甲虫在大风吹刮时躲藏起来,等到风和日丽时才出来。
  偶尔落到海岛上的昆虫,由于翅膀退化不能飞行,因此不会被风吹到海里而被保存下来。而会飞的昆虫,反而被大风吹进了海里……
  在地球的南北极地区、冰窖、终年积雪的高山、深海和冻土地区,生活着一些嗜冷微生物。专性嗜冷菌能在20℃以下的环境中生活,高于20℃却难以生存。
  这就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火星生命,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它们的抗寒能力大大增强,但是,它们的抗热能力几乎没有!
  因为它们根本不需要抗热能力,所以这种能力也就没有进化出来。
  这也就给了人类一种杀死病毒的方法:高温!根据中田村的研究,只要到达60摄氏度,所有的微生物活性几乎降到了零。
  所以,整个实验室热空调开到最大,几乎用高温灼烧了一遍。
  发烧的病人也不去管了,发低烧的,反而要吃点药,让他们发高烧,只要不超过41度就行。人类能够长久承受的高温,也就是41度左右!
  41度,如今成为了人类的保护神!
  ……
  “怎么样?”于易峰处理好飞船内部的事请,匆匆忙忙赶到火星基地,“有成果了吗?”
  “中田村博士已经昏迷了,现在接任他工的是生物学家康斯坦丁先生。”一位科学家回答道,“中田村博士已经有了很大的发现,这些病毒的耐高温能力很差,让病人发高烧能够有效缓解病情。现在,康斯坦丁博士正在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病毒……”
  于易峰点点头,焦急地握了握拳头,来回踱步。
  他的助手百合子也过来了,她也不像以往那么淡定了。因为她的父亲便是罗曼博士,现在还在病房里昏迷着,也不知道情况到底怎么样……虽然不是亲生父亲,她还是有些焦急。
  于易峰长叹一口气,一直让人发高烧也只是延缓,治标不治本啊。
  虽然说到了60摄氏度就能杀死病毒,但是六十度啊,人也死了吧……人类发烧到44度,就差不多是极限了。
  “能不能快点……”于易峰一开口,就知道这个要求实在不合情理,但他真的忍不住,他急啊。
  ……
  火星基地,生化实验室里,进行一次高温消毒后,目前的科研人手已经扩充到了30人。
  “蛋白质成分化验结果出来了,天呐,它们的细胞壁普遍有含有金属元素,竟然包含大量铅元素和铜元素……难道是有机金属外壳吗?”一位科学家惊叫道。
  “文澜博士,病毒的外层不叫细胞壁,叫做衣壳……”
  “哎,不要计较这么多,这还不一定是病毒呢……我认为,正是因为这种金属外壳,它们才能有效吸收核辐射。否则,这些病毒内部的DNA早就被中子流打穿了。如果我们有这种抗辐射材料,啧啧……”
  “是的,我听说,这片铀矿的浓度很高,说不定还有钚、氡等强辐射的元素。因为这些金属外壳的存在,它们的抗辐射能力很强,但耐热性却更差了。”
  “好了,大家不要多说。我们还是要找到一种既适用于人体,又能杀死它们的药物……我们的时间依然有限。”一名科学家发话道。
  众人点点头,继续开始工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