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524

  话说回来,几万人再加上大量的机器人,搜寻比地球还要大的地方,确实不可能短时间搜寻的过来。三万人分布在这么巨大的废墟带,连皮毛都不是,就算再增添几十万人也就那样。
  天空中的卫星,很难发现埋在深层土壤里的有机物质。有一些大型的洞穴倒能够发现,但士兵们进入后,并没有抓到赤炎角人。
  时间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于易峰的耐心正在慢慢消磨……
  这一天,他正在办公室中大声咆哮:“顶多只能拖延半个月的时间,多一天都不行!你们也应该知道,我们当即任务是运送昆顿的尸体,还要了解整个战争的真相!”
  “谁都不知道,多耽误一天,会发生什么灾难性的后果!”
  面对专家们的提议,他的语气颇有些不善。
  在他面前,站着几个面色不大好的生物学家以及社会学家,他们是来申请……工作延期的。
  眼看着预期的45天快要到了,母舰的整顿工作也即将完成,人们的搜捕行动却没有特别大的收获,这也他们感到异常为难。
  一方面,这群赤炎角人的表现确实非常不错,无论是身体素质、智力还是文化传承方面,有作为附属种族的价值。
  而另一方面,人们又不可能无止境地在这里寻找下去。
  “半个月……顶多顺延半个月!”
  于易峰再次强调:“我们不可能无止境地浪费下去。万一这个废墟带,真的只有这么一一个部落的赤炎角人,岂不是白用功?”
  这群生物学家见舰长不同意,又连忙劝导道:“这里的生命都有将自己埋在地下的习性,在休眠状态下,他们长年累月都不会出来。”
  “而我们又不可能直接动用炸药,把地面炸个底朝天……我们目前寻找的范围,只有整个废墟带的2.3%,没有找到也很正常啊!”
  “理论上,一个地方不可能只有一个部落的,只要有足够的寻找时间……”
  而另外一名专家接话道:“我在想,是否可以用核弹制造一批地震,让它们吓出来?”
  于易峰皱着眉头,听到这种馊主意,他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如果实在不行,也只能勉强尝试一番了。
  就在这个时候,身上的联络器一响,打开一看,是军方打过来的。
  他不敢怠慢,连忙接通。
  “报告舰长,我是第二大队第七中队,我们遇到了一个……大概一千人的赤炎角人部落!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对面传来一个士兵的声音,隐隐还带了一丝喜悦的情绪。
  “抓到赤炎角人了!”
  于易峰心中一惊,连忙接通相关的卫星信号。
  从视频上可以看到,这场土著与星际文明的战争,已经快要进入尾声。
  这群赤炎角人居住在一个深层洞穴中,还有几个放哨的。他们面对敌人的入侵,一个个从沙土中爬出,清醒之后,就开始悍不畏死地冲锋。
  不过面对全副武装的军队,他们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很快就被抓捕。
  “凶,真凶啊!”
  “是啊,赤炎角人实际上也是食物链的顶层了,数目少很正常。”几位生物学家啧啧称奇。
  这个小部落的发现,也让办公室里热闹了起来。
  有了第一个收获,他们也有了更多的底气:“舰长,能不能再延期一段时间?这里还是有人的……”
  “是啊,舰长。”
  于易峰皱着眉头,并没有说话,实际上他也是相当为难。
  他总觉得,在这里耽搁并不是一件好事。他甚至有点嫌弃,十几天才抓了一千号人,简直不够塞牙缝的,这个效率还是太低了。
  就在这个时候,脑海中灵光一闪,他忽然想到了前几天看到的一则报告,再次拿起联络器,拨通了一个电话。
  同时对着这群生物学家说道:“高能物理实验室正在调试新的探测设备,已经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据说近段时间就要完成了。”
  “我帮你们问问,这个装备到底准备好了没,如果这东西能够使用,很快就能把躲在地底下的赤炎角人找出来了!”
  物理学家们早就在研究新一代的探测技术……那就是中微子探测!
  这项技术一直秘密研发,因为难度较高的关系,并没有彻底完成,所以也没有完全公开。
  中微子定向通讯技术,新人类早就已经完成,但中微子探测比中微子定向通讯难的多,也需要更加庞大而又复杂的仪器。
  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它的质量小又不带电荷,与其它粒子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弱,因而很难探测它的存在。如果连探测都很困难,更何况让中微子“成像”了。
  “咦,你怎么知道的?还要两天的准备时间就能够完成了!但事先声明,这个机器只是试用,不保证能够找到!”电话对面传来了最终答案,是丁一东教授的声音。
  顿时,这些生物学家们都松了一大口气。
  ……
  两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于易峰等一百多位政府高层、军方人士急匆匆来到一个十公里级别的大型仪器前。
  这个大家伙的结构复杂异常,体积大的惊人,除了本体的十公里以外,还与内部的核反应堆、大型强子对撞机连在一起,整个加起来才是完整的中微子探测装置。
  于易峰终于清楚,为什么飞船越大越牛逼了,因为里边的仪器设备越来越大……仪器占据的空间,远远大于人们的生活空间。
  理论上,中微子探测技术,可以完整地探测出地底的整体情况,无论是一百公里,一千公里还是一万公里,基本可以像X光线一样,一目了然。
  “但是地底下的东西实在太多,所有图像叠加在一起,并不容易分辨……许多东西都必须忽略掉。我们只查找地表一公里的厚度,怎么样?”
  “可以,暂时先这样吧。”
  丁一东等几位专家正在确认最后的参数。
  “这些赤炎角人身上长有特殊鳞片,鳞片中含有金属元素,所以我们特地调试了某些频段,来重点探测这些鳞片。”
  “普通的有机物实际上是很难被探测到的……”
  于易峰正在观看这个设备的具体说明。
  因为功率的关系,这个设备并不能一次性探测完整的星球,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探索。
  “中微子束是次级粒子的衰变产物,它不能由初级束直接打靶产生。为了提高它的强度,需要采用特殊的聚焦设备。”
  而这个中微子探测装置,大量的中微子是从核反应堆中收集的,然后像雷达一样向额定区域发射。
  “开始吧。”于易峰看到调试工作完成后,迫不及待地说道。
  现在的仪器,工程量越来越大,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一名科学家能够完成的了。庞大的强子对撞机竟然变成了一个零部件,这种高度复杂的东西,花费十几年的功夫并不过分。
  这也让人们纷纷感慨,科技树难度的直线上升。
第五十七章
再次启程
  中微子具有少量的质量,下限大概是电子的千万分之一。作为一种轻子,它没有强相互作用,看上去人畜无害,但是密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也有一定的攻击性。
  超新星爆发的中微子密度,完全能够把人体打成筛子。
  当然了,这台仪器的中微子密度依旧比不上超新星,它的原理是:用加速器产生能量为一万亿电子伏以上的高密度中微子束,定向照射地层,与地层物质作用,可以产生局部极度微弱的“地震”。
  类似于地震法勘探,可对深层地层进行勘探,就能得知里边的情况了。
  当机器开启的几秒钟后,屏幕上很快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一大串数据。
  这一些数据持续了大概一分钟的功夫,整个装置就已经因为过载而自动关闭。
  它的能耗实在是太高太高了,这些的中微子全都从核反应堆中产出,目前新人类的这种“小飞船”,竟然有点儿难以承受。
  “怎么样?丁教授,找出来了吗?”兰波博士有些紧张地问道。
  “理论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丁一东看了看屏幕上的参数,微微低头,大脑正在飞速地计算。
  站在旁边的是他的曾孙女,丁秋月博士,也是这台超级仪器的设计者。她将仪器产生的数据导入超级计算机,然后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分析。
  于易峰只是站在一边,焦急地等待着,并没有说话。
  超级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很快,几分钟后,丁秋月博士从屏幕上拉出一份书面报告,上边写着几个坐标位置。
  “这里,这里,还有这……都是可疑的位置,可以派遣士兵看一下。”
  这位女士很显然继承了丁一东教授的智商,开口解释道:“我们的新装备功率有限,一次性只能探测小半个星球。等仪器完全冷却后,才能够重新开启,中间需要间隔半个小时的功夫。”
  这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有坐标就是好事,比胡乱寻找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安全部长许云进爽快地点了点头,联络各个星球搜索的士兵。
  获得了坐标后,军队针对性地出发。
  只是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耳机中就传来了士兵们充满了惊喜的汇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