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3/524

  于易峰没有理会蜥蜴群众的激动情绪,继续说道:“除了回归母星外,还有第二个选择,加入‘新人类泛银河联盟’!”
  “在这个联盟中,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还有一定的条条框框,可能不会像在自己的星球那样‘自由’。”
  “但也会有更多的科技、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交流。星空是不平静的,我们整个联盟会面对更多的危险,会面临更多的星际战争。失败了就是万劫不复,很可能一下子就丢掉性命……所以,我并不能保证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我在这里只能承诺,在这个联盟,人才会获得更好的待遇,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只要你是真正的人才,你必然能够大展手脚。”
  “但是在这里,因为规章制度的严格,收获依旧与付出成正比,没有太多的投机取巧可言。所以不要幻想着,星际文明就能够不劳而获,会有更好的待遇等等。在这里,获得的待遇永远是和能力成正比的。”
  “希望你们,能够郑重地做出选择。”
  “一旦选择,就不会有偶悔改的机会。”于易峰郑重地说完这一句,就走下了讲台。
第一百四十三章
参观金属星球
  说完这一番话后,于易峰吐了一口气,期待着蜥蜴们的选择。
  随着这一次大解放,蜥蜴们的忠诚度的确很高,愿意为新人类工作的比比皆是。
  但经过这么一番事故,他们的民智已经渐渐开化,也不是赤炎角人那样,是一手培养起来的。赤炎角人全民都被洗脑,以加入新人类文明为最高荣誉。但蜥蜴们并不是这样。
  “一个文明总是复杂的。就算他们现在感恩道德,以后会怎么样,还是不好说。所以,对于蜥蜴们,丑话说在前面才是更好的选择。”
  他甚至没有用什么“延长寿命”、“更好的医疗设备”之类的好处去引诱蜥蜴,反倒想用这种手段,去筛选一些人口。
  你们想离开就离开,一旦离开,就不会有反悔的机会。
  “整个蜥蜴文明,在安泰克文明的培养下,固然出现了大量的人才,但总体来说人口素质鱼龙混杂。只有这样,才能筛选出更加纯粹、忠诚度更高,也更有理想信念的蜥蜴。”
  纯粹化的思想,才是于易峰想要的结果。
  否则时间长久了,说不定有一部分蜥蜴,认为新人类就像安泰克文明那样,不停压榨他们的劳动力,从而产生一大堆的怨气,那就得不偿失了。
  “自己选择出未来的道路,那就是不一样的性质。”
  随着他的讲话结束,所有的蜥蜴,包括民众以及高层,都是兴致勃勃地探讨这个问题。
  这个抉择很艰难,也很现实。到底是回归自己的母星,自己发展自己的;还是跟随新人类,直接迈向星空。
  两条路代表不同的结果,回到母星,是许多老一辈的真正心愿。母星,意味着安稳,明天到底怎么样,是可以预测到的。蜥蜴人为安泰克文明工作了几百年,也积累了不少的科学技术,完全能够更好地开发自己的母星。
  尼克斯星未开采的能源还有很多,包括大量的、取之不竭的地热能,完全能够让他们这八千万人,过得舒舒服服。
  而迈上星空,意味着真正的不平静,意味着未知……
  但很显然,这是一个抱金大腿的大好机会。新人类文明再怎么样,也比安泰克文明好上一百倍一千倍。许多富有理想的科学家以及工程师,确实没有办法忍耐得住这种对于未知好奇。
  这个问题太大了,大到……关系到自己的一辈子,甚至子子孙孙!
  所有的蜥蜴民众开始犹豫、彷徨。有胆大的想要尝试,想要跟随新人类;许多投机取巧之辈,更想回归自己的母星,毕竟开荒的时候,才有更多的牟利机会。
  新人类也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甚至组织了几艘大型运载飞船,允许他们花几个月的时间,回归自己的母星体验一下。
  当然了,以前从尼克斯星来到这里的蜥蜴们,几乎不需要做出选择。他们在当初的时候,就已经挣扎过、选择过了……蜥蜴人领导亚力克斯几乎铁了心要跟随新人类了。
  轰轰烈烈的选择,几乎沸沸扬扬,让另一个附属种族赤炎角人,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这些赤炎角人也是背后讨论个不停,不过舆论风向几乎一边倒:“这群蜥蜴竟然还想着回去?简直特么愚蠢啊。”
  他们回想起以前原始人的生活,再对比现在,再加上被洗脑。如果是赤炎角人,几乎没有人愿意回去了。
  于易峰对最终结果并不是太过在意,反正,总会有蜥蜴离开,也有的选择留下。他们只要精心培养,愿意留下来的部分就行。
  ……
  几天后,最后一次的金属星球安全检测,已经顺利通过。
  他们这一行,迫不及待地参观起了本次战争最大的战利品……金属星球!
  它的外部以及部分内部结构,已经被完全地改造过,整个坑坑洼洼的地势也被完全磨平。虽然经过一波残酷的战争,出现了一些核弹坑口,但总体来说,最深的也不过几十米,并不影响具体的使用。
  这也是战星的最大好处——抗揍!
  它的直径大概是两千公里,质量……2800亿亿吨!整体密度竟然比单质的铁还要大一些,想要真正摧毁这样一颗坚固的星球,可比炸掉地球,难度高了太多。
  表面是铁、镍、钛等原子量较小的金属,越往核心深处,重金属的成分越高,譬如说工业上,比较重要的铱元素、铼元素等等。
  光是这么一颗星球,各种稀有元素几乎可以说是源源不断,再也不用到处挖矿。
  “一颗战星的战略价值就在这里了,简直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超级航母,续航几十万年没有问题!”
  当然了,在战星上挖矿也不随意乱挖,挖矿的同时,不能破坏星球的整体结构。最好是挖矿与建造同时进行。
  它已经被安泰克文明大幅地改造过,出现了大量的地下结构,包括能源室、武器室、仓库、居住区等等。最关键的是,地下两百公里的核心区域,竟然有一个十公里直径的环状生活区!
  这样的超大工程,无疑让专家们大声惊呼。两百公里的深度,想要挖出于一个大坑,可并不容易啊,特别是,这里的“岩石”全部都是金属,已经被压力压得非常结实。
  “毫无疑问,这里是原先的核心控制区域。如果不用间谍投放基因病毒,想要用核弹或者反物质炸到这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于易峰笑道。
  这个金属星球的居住区,重力比较低,想要居住地舒服,需要离心力来进行替代。
  看着整个环状区域的结构图纸,其精巧、复杂程度不亚于一艘旗舰飞船,也让人叹为观止。
  环状生活区的设计,实际上十分麻烦,需要考虑轴承的承受能力,以及脱离这个区域时产生的惯性……还涉及到各种线路的传输问题,各种麻烦。安泰克文明在这方面的经验积累,绝对比新人类更加深厚。
  对于新人类来说,这种技巧的积累并不多,因为诺亚号里边有着天然重力,研究动力不是很足。
  而且,现在已经有了更加先进的人造重力,就更加不需要环状离心力了。
  “除了一些主控设备被拆卸走了之外,其余部分保存地十分完整啊!你看,这个环状生活区还可以正常开启。”
  一群工程师摩拳擦掌,几乎是一种狂热地态度在研究着。环状区域灯火通明,一片机器人正在继续检索。
  当然了,这种完整也是新人类特地加上的要求,不允许故意破坏。虽然说这颗星球,凭借安泰克文明的手段,怎么炸也不可能炸坏,但想要将自己建设好的部分破坏掉,还是容易的。
第一百四十四章
猜测
  这一部分已经建设好的设施,给人们减少了大量的工程量,包括各种高速磁悬浮铁路,星空港口、矿业基地等等。
  所以,工程师也是格外起劲,他们正在疯狂地讨论着,应该怎么怎么整改,哪里在增添哪些设备,应该用多少功率的核电机组,才能满足需求……
  “按照新人类的技术,已经可以使用人造重力,这么繁琐的环状运动区域可以直接抛弃。”其中一位科学家说道。
  离心力作为一种惯性力,怎么也不可能比得上人工重力舒服。
  “甚至可以将诺亚号直接转移到这个核心区域……这样就不用担心重力的问题了。连人工重力都不需要。”另外一名工程师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只不过想要挖十五公里直径的大坑,工程量实在太大了。”
  “如果能挖的更深,一千公里的地核深处,是不是会更加安全?电磁炮的炮管全部可以深埋于地下,管道越长,加速越快啊。”
  “想要挖矿的话,应该挖哪些区域?挖出的洞穴可以直接当房间使用,稍稍加固一下就行。”
  一个又一个的想法接连不断地提出,随着这一番探讨,他们的情绪也越来越狂热。
  一颗金属星球,在他们眼中,就如同一块刚刚开垦的处女地。这些富有艺术天赋的专家们,实在想要上去耕耘一番、雕琢一番。
  ……
  “咳咳。”
  过了好一阵子,于易峰咳嗽了一下,不得不打断他们的疯狂探讨:“各位,我们现在的第一目标,就是将这颗战星转移走。也就是不计一切代价,给它安装上曲率引擎,之后才能讨论其他的东西。”
  “在彻底完成这颗行星前,诺亚号也不会转移到里边……”
  “行星飞船的建设,必然是一项超长期的工程,急不来的。”
  安泰克文明逃跑后,肯定会呼唤援军,这一点新人类心知肚明。毕竟这个星际文明是有强硬后台的,一颗行星飞船被抢劫,可不是一件小事儿。
  要是LLP硅基联盟的白矮战星,真的出现在这个偏僻的角落,新人类能不能成功逃跑还是两回事。
  所以,现在其实是一次争分夺秒的赌博。
  于易峰说的没错,新人类文明的最大目的,就是转移这颗星球。其他的改造全部只能放在第二优先级。
  “我们对行星级飞船的曲率设备研究,已经很久了。这一门技术上和普通飞船上的引擎是不一样的……而且工程量非常大。”身边的一位年轻地助手正在查阅资料。
  “不过,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一项工程。一百光年以内的空间距离,暂时没有发现异常引力波数据。”。
  星空如此庞大,几年、几十年的航行,只不过是弹指一瞬。对于新人类来说如此,对于逃跑的安泰克文明来说,也是如此。
  按照新人类得到的这一批安泰克军舰计算,它们极限曲率航行速度,也就只有6到8倍的光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3/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