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6/524

  这种肉眼可以看见的进步,也给人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半年的时间,就这样匆匆过去……
  这一天,大量的人口集中在金属星球的几个生态圈内,参观封顶仪式。
  半年,在所有人的努力下,第一座的“金字塔”一样的行星级曲率引擎,已经彻底完成!
  这一座一百千米的高塔,就这样静静地矗立在金属星球的表面。各种五彩缤纷的灯光,让它如同明珠一般闪耀着。
  这座金字塔的工程量,已经相当于一艘大型飞船。而且是第一次设计并生产的那一种。
  六百万人口全力开动,几乎可以说是陷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竟然只花费半年,就将它硬生生地打造了出来,简直就是一项工业奇迹!
  “这是第一个行星级别的曲率引擎,是整个大项目的一部分。它拥有完整的能源、引擎、防御系统……”
  “……在建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上的困难……星球如此之大,我们是怎么克服的呢?稍后,我们将邀请总设计师丁教授来为我们讲解……”
  “后边的高塔,已经没有技术层面的难题,整体速度还会加快不少……我们预计二十年内,完成整个计划。”电视上,这名女性的主持人,正在做一次科技方面的焦点访谈。
  这一座高塔的建成,可以说,对整个新人类文明以及附属文明的士气,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位女主持人有着一头乌黑的长发,穿着职业短裙,神态端庄,看起来约莫是二三十岁的样子。当然了,作为寿命悠长的新人类,实际年龄早就已经不能靠外表来判断了。真正二三十岁的姑娘,是不可能在这里主持的,肯定还在学校里学习呢!
  新人类的义务教育,已经延长到了五十年,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二三十岁就毕业。
  在这一时刻,大量的政府高层,还有部分的赤炎角人、蜥蜴,正在参观这一座宏伟亮丽的高塔。
  于易峰也是笑着,给几位主要的工程师颁发了奖状,然后说了一番鼓励致辞。
  整个必要的仪式,总共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仪式这种东西吧,有时候很麻烦,感觉就是在浪费时间,但对于整个文明来说却是必须的。
  仪式感,正可以提醒人们,这不是一潭死水,是和平时有区别的东西。
  在地球上的时候,没有仪式感,就导致了没有了节日与节日之间的不同。譬如说过年不放烟花、不赌博,和普通过节有什么差别?
  而这种这种正儿八经颁奖仪式,还是在电视台前举行的。对外人来说这种事情很无聊,但对获奖成员而言,还是有一种荣耀在里边,是自己辛勤努力换来的结果。对新人类而言,已经不需要金钱来刺激,唯一剩下的,也就只有荣耀以及成就感了。
  “呼,终于完了。”
  说完整个鼓励辞,他走下台,站在最外边,俯视整个星球。
  一百千米的高度啊!
  是珠穆朗玛峰的12倍!
  在地球时期,低轨卫星的高度也就100-120km,也就是说,他现在所处的高度,已经够的到最低的卫星了。
  “手可摘星辰。”
  站在高塔的最顶端,能够清楚地看到整个金属星球的圆形弧度。宇宙如此宏大,生命又如此渺小,在这个地方,能够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矛盾情绪。
  是的,感觉很奇怪,一方面又有些亢奋,另一方面又有点儿消极。新人类在银河中混了这么久,也就勉强可以改造一颗行星的程度。什么征服宇宙,征服银河的野心,他是一点都没有的。
  如果有人说,他们的文明以后会征服整个宇宙,于易峰只会心中笑一声“呵呵”。
  “要是跳下去,不知道会飞多久。100千米啊……”
  “比萨斜塔的实验?”
  “铁和羽毛会同时落地。”
  就这么一会儿,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都冒了出来。但是渐渐地,又有一种心绪占据了脑海:那便是自豪!
  “这是新人类制造的工业奇迹,这样的奇迹,还要重复360次,甚至,更多!”
  第一个曲率高塔的参观仪式完成后,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全体动员仪式。
  紧接着,丁一东教授接受了记者采访,向全体民众详细介绍了这个计划。这一番介绍,吸引的观众倒是挺多,大家对科学方面的东西,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再接下来,趁着情绪正热,于易峰再次上台,非常罕见的,在电视上宣布了一个……《十五年工程计划》!
  “……各位新人类公民,在这里,我要宣布一个重要消息。”
第一百四十七章
土著蜥蜴加入
  于易峰在电视机中继续说道:“各位新人类的公民,首先我们要认清一个问题:我们虽然赢得了一场战争,但是待在这里开发行星,并不安全。我们时刻面临着敌方军队的威胁。”
  “如果对方派来真正的白矮战星,我们能不能够安全撤离还是一个未知数。如果不是白矮战星,我们也会面临一场恶战……”
  “对此,我经常会冒出一个想法:如果直接放弃这颗星球,选择逃跑,是不是干脆杜绝了所有的风险?”
  “很显然,答案是肯定的,逃跑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很遗憾,包括我,几乎所有的政府高层,都不愿意就这么简单地放弃这颗星球……它承载着我们新的希望。”
  “凭借我们目前的技术,完全能够将它改造成……军事以及生态环境一体化的星球。驾驶一颗星球去星际旅行,将不是梦想!”
  许多人都在思考于易峰说的这一番话。
  一方面吧,辛辛苦苦抢下来的金属星球,直接放弃掉,非常不合算。打仗岂不是白打了?
  另一方面,这种机遇,确实是不多的。想要在银河系,另外找一颗被别人改造了三百年的那种,然后抢下来,基本上……不可能!
  “我们仔细算了一下。”
  于易峰继续说道,他手指一划,在屏幕上显示出了一系列的数字:“这种金属星球,一般都是大型类地行星的内核,体积至少是金星大小。”
  “如果直接改造一颗大型的类地行星,需要将表面的地壳以及地幔层全部刨去,然后等待地核慢慢冷却……”
  “期间需要将四五千公里厚度的岩土层,几乎万亿亿吨的质量运送到太空,按照我们的工业实力,可能花费……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以上的时间。”
  “也就是说,随便找一颗星球,把内核挖出来改造,几乎是不可能的……整个工期比我们整个文明的历史,还要长的多了。”
  “……还有一种方式,找一颗差不多的金属星球。银河系如此之大,星球众多,随机事件层出不穷。但是这种金属星球,是各个L4文明所共同寻找的战略资源。就算能够找到,距离方面肯定也非常遥远,航行几百年、几千年赶过去,都是正常的。”
  “当然了,相对第一种刨地面的粗暴方法,另找一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而现在,一颗半成品的金属星球就这样放在眼前,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保守估计,它至少能让我们节省一千年以上的发展时间!”
  “为了这颗星球,为了这种进步,我们要承受的,就是风险!敌人随时可能到来的风险!”
  “……唯一减少风险的方案,就是尽快建设好引擎,离开这里!”
  这半年的劳动,还只是开头的小意思而已,整个工作还要持续360次……不,至少也得240次!
  至少240座曲率高塔,才能撬动整个星球的移动。
  所以,于易峰说这番话,并不是没有目的的。因为这一期的工程实在太大太大了,人们辛辛苦苦工作了半年,只不过是开胃菜。
  面对这种巨型工程,必须要做好动员工作。
  新人类的公民素质可不是蜥蜴、赤炎角人可以比拟的,大家考虑的方向,也是以文明的角度。只有文明强大了,大家才能有更多的个人利益。所以除了一些基因病毒之类隐晦的东西,基本上的政务全部都是公开的。
  也因为如此,公民的社会参与性非常高,根本不会出现连领袖都不知道是谁的呆瓜,也早就度过了物质需求的阶段。只要政府的要求合理、坦诚,公民的配合程度自动会上升,这是一定的。
  所以他的这一番宣言以及解释,是为了鼓励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而这颗金属星球的绝大部分工作,确实要新人类来完成,毕竟新人类可是L4级别星际文明啊。两个附属文明的水准放在这里,顶多只能干一些边边角角的杂活。
  “我们经过严格地计算,安全时间……应该在20年左右。”
  于易峰神色严肃地宣布道:“也就是……曲率引擎计划,预计要在15年以内,初步完成240座高塔。这个工程量是巨大而又困难的,但我们为了自己的未来,必须将它完成!”
  “为了我们的安全,也为了我们新的家园!”
  “这意味着,我们整个文明,需要为了这个目标,延长工作时间,牺牲一定的生活质量……我们将要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
  “五百年前,我们在尼克斯星,以大毅力通过大过滤器。而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十五年计划而已……”
  “这绝对难不倒我们!”
  “在此,预祝我们的工程,能够圆满完成……”于易峰说完这一句,下边已经掌声一片。许多民众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越早完成,就能越早逃离这里,不管安泰克文明说的是真是假,曲率引擎总归是要做的。
  再接下来的几天里,一件大好事出现了……
  蜥蜴们也做出了最终的抉择。这一次的选择已经有了半年的时间,基本上所有的蜥蜴也已经想好,自己应该怎么做。再没有想好的,将会被强制赶回去,新人类没有空和他们墨迹下去了。
  大概有42%的人口,愿意回归自己的母星,自己建设自己的国家;剩下的,愿意跟随新人类文明,远走他乡。许多蜥蜴已经闲置不住,帮助新人类干活了,在这里,干活是能够得到“星币”报酬的。
  “决定好了么?那么三天后,整个运输行动正式开始。”于易峰也爽快地,给了他们最后几天相聚的机会。
  几天而已,不碍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6/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