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5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9/524

  但有了辅助大脑之后,工作时间会迅速缩短。辅助大脑带来超强的计算量,无与伦比的演算能力,能让他在十天之内完工,而且不会有太多的失误!
  前提是,这一项工作,他本身就会,并且能够胜任。他会感到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简单,以往需要规划好久的东西,一瞬间就能出来……
  辅助大脑的下一个功能就更加厉害了:本身能够学会的东西,很容易就能学会。相当于大幅减少了学习的时间,提高了人的理解能力。
  当然也有一个前提,大脑本身能够理解……
  就目前的巨量知识而言,一名新人类婴儿从出生,到走上基层工作岗位,至少要五十年的学习时间,在还是安装了大脑芯片的情况下。如果是高端一些的岗位,学习百年也不过分。超人类比地球人更加聪明,但面对越来越难的科技体系,甚至加上目前的大脑芯片,也感到了一丝捉襟见肘。
  但有了辅助大脑,完成硅基化改造后,这一切将会改变,学习速度将会有一个飞跃!
  因为大脑本身就能够接受这部分知识,辅助大脑只不过将它大幅缩短了而已。
  也就是说,有了辅助大脑后,目前的所有学科,都变成了简单学科。以往费尽心思才能理解的,变得能够轻易理解。
  人们可以丢掉以往沉重包袱,重新畅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去创造更多的知识……
  是的,创造!
  这才是基因动力学、大脑拓扑学等L4学科的真正价值,也是L4文明与L5文明的最本质差别!
  智力上的天差地别!
  所以了,银河系的L5文明,根本不怎么搭理L4文明,也不怎么出现。因为在L5文明看来,L4全部都是一群弱智,加上弱鸡。
  也只有跨越了弱壁垒,到达本族智力巅峰,才可以理解更多匪夷所思的科技,去挑战更加虚无缥缈的“强壁垒”。
  当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出现在于易峰的电脑屏幕上时,他几乎惊呆了。
  “这门科技,还有许多哲学以及伦理上的困难……但是,并不妨碍研究。”
  这一个大胆而又疯狂的计划,几乎覆盖了34%的新人类科学家!包括神经科学、生物学、纳米科学、基因动力学、电子芯片学、材料学等方方面面的学科。
  大脑何其复杂,神经元数以千亿。想要摸清具体的功能模块,已经非常非常困难了,现在还要将其彻底改造……应该怎么做,如何开始,还是一个未知数。
  当然了,大脑的确有很大的改善潜力。神经元的交互速度,一秒钟信号只能传递数百米,硅基化改造后,传播速度是光速!光是这一点,绝对能够实现能力上的飞跃。
  也因为大脑硅基化改造的极度困难,难倒了绝大多数的L4文明,让他们只能采取生育筛选的手段,缓慢提升智力,来达到理解这一门技术的最低门槛。
  “但对于新人类而言,已经有了足够的智力以及经验积累,来对它进行挑战。”生物学家罗曼,雄心勃勃地宣布了这一个计划。
  “我们有着前所未有的意志以及决心,试图攻克这一门槛……预计花费四百年的时间。”
  “一旦通过,就是真正的……L5文明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葛英撒人
  以上全都是雄心勃勃的规划,还没有实现。到底能不能实现,也是未知……但没有雄心,没有幻想,是没有办法成为真正的高阶文明的。现在的科技发展,已经越来越艰难,就算是更加聪明的超人类科学家,也感受到了一种阻滞感。
  星际文明从诞生开始,就是一个不进则退的险恶过程。
  因为资源实在太多,外部压力又不是太高,堕落沉沦的文明比比皆是。用社会学术语来概括,可以称之为星际文明“内卷化”过程。
  在地球时期,曾经有记者采访一个放羊的男孩,曾留下这样一段经典对话:
  “为什么要放羊?”
  “为了卖钱。”
  “卖钱做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呢?”
  “生孩子。”
  “为什么生孩子?”
  “放羊。”这段对话,形象地为这种“内卷化”现象做了注解。
  对于星际文明来说也是如此,环境宽松,没有生存压力,再加上科技发展的困难,一个文明会渐渐趋向于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这种状态对于整个文明而言,最省事也最稳定,如果没有外力介入,它将一直这样存在下去。
  但于易峰可不想新人类堕落腐化,变成一天到晚享受物质,天天重复的无聊文明。
  “你说,能成吗?特别是关于辅助大脑方面。”
  阳光正好,于易峰问向身边的百合子。
  这时候的阳光,可是真正的恒星照射,让人感觉格外舒适。空中高高的玻璃罩仿佛隐形了一样,看不出任何痕迹。
  “不知道呢,我们没法想象四五百年后的科技。我们的人才,已经成规模,后边几代人中也出了不少的天才……”
  “可是……”于易峰说道:“我总是觉得,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一旦失败了,这几百年的时间,将会徒劳无功,相当于没有太大的发展。我们的文明将不会有足够的意志,去攀登这些高峰。”
  百合子微微笑了一下:“反正就算徒劳无功,我们也得走下去,不是吗?”
  “是啊。我们要走下去,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
  一个月后,盘古号已经离开了这颗天然煮开水的星球,向着南十字悬臂,靠近银心的方向进发……
  时间过的很快,它总是坚定地先前流逝着,不会有任何倒流的可能。
  古老的宇宙,总归是单调的,从宏观的角度,比一潭死水更加宁静。银河系中,超新星爆发的频率,也就差不多是五十年一次,短暂的闪耀那么一阵子,也只能照亮那么一点点区域,然后再次归于平静。
  在大多数情况下,整个银河系就这么静静地旋转着,仿佛一切都会这样自然而然地老去。
  绝大多数的低级文明,在自己的家园中醉生梦死,连星球的大门都迈不出去。
  连大多数迈出了大门的星际文明,也在这种安逸中,渐渐地腐朽、老化……
  熵增是永恒的主题,每个文明一旦停滞前进的步伐,将不会有太多前进的可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宇宙是黑暗森林,那么大家说不定会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攀科技。
  时间一年一年地流逝着,盘古号并没有遇到太多的特殊事件。甚至在航行的过程中,连任何星际文明,都没有遇到过。
  说起来,这种现象也非常正常。银河系的星际文明总归也就两三千,分布在十多万光年的地盘,哪能这么容易遇到?
  按照新人类目前的科技实力,只要自己不作死,冒然跑到超新星、黑洞附近,也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一路走走停停,真的如同星空旅游一样。
  生命的普遍化,让整个星空之旅稍微增添了一分色彩……也仅仅只是一分色彩而已。
  每路过一颗生命星球,人们都会收集一些生物标本。宇宙之大,星球如此之多,总是会诞生一些稀奇古怪的种族。
  譬如说,在某一星球发现的,一种名叫“王虫”的蠕虫,它的生物结构会随着宿主的变动,而发生一系列改变。它的遗传物质仿佛是许多生物胡乱拼凑出来的。
  这一物种,可能是某一低级文明在某些实验中,胡乱改造出来的,却意外拥有非常强的寄生能力与攻击能力。
  这导致这一星球上的大量物种,几乎全部被王虫寄生!
  “当然了,这种生物没有什么太大的研究价值,只不过是一种巧合。”
  又有时候,人们发现了某些智慧种族,也会顺带着收集一些生物标本。
  对于科学家来说,智慧生命的价值,比什么寄生虫更高一些,至少可以研究大脑诞生智慧的方式……就目前的生物技术,其实只要几个活化细胞就行,原模原样克隆一个,并非难事。
  但这种旅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枯燥的,很多时候航行好几年,才会到达下一颗星球。却发现那里的物种,没什么科研价值,时间久了,也就渐渐变得麻木。
  到了新人类现在的阶段,已经没有太多的东西,去值得一惊一乍了……
  在航行后期,人们甚至猎户悬臂的边缘,还发现了一个名为“葛英撒人”的直立智人系,这个星球终于引发了科学家的广泛兴趣。
  “葛英撒人”和人类长得非常像,生存环境也相当类似!
  这一段时间的航行,新人类中又诞生了不少新成员,所以于易峰特地安排了这些新成员,去这颗星球进行社会体验,就如同御夫2时期一样……
  在一颗土著星球体验生活,体会一些黑暗面,感受复杂的丛林法则,对人的成长,确实是有好处的。
  另一方面,停留在葛英撒星附近,还有一个隐晦而又重要的目的……辅助大脑的研究!
  葛英撒人的大脑结构,和人类非常非常相似!
  在新人类文明,克隆人技术是被法律禁止的,就连曾经的地球人也不行。但没有真正的实验,这一门技术,始终处于理论阶段。
  “葛英撒人”的发现,为辅助大脑的研究提供了不错的实验对象。
  结果问题又来了,当道德与科学相对立的时候,总是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
  特别是,诺亚号社会的道德体系高度发达,那些大科学家站在本身的高度,自然有自己的道德观念以及坚实的世界观。为了科学知识,而把另外一个文明当成实验品,那种血淋淋的活体实验,必须要在活着的时候进行,实在有点超出正常人的接受能力。
  就算这些工作,隐瞒了绝大多数的民众,相当一部分的生物学家还是表达了一定程度的反对意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9/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