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5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9/524

  “……关于隐私方面的工作,还要制定一个安全标准,利用这种虚拟镜像技术私闯民宅、偷窥等行为应该不被允许,或者用技术手段直接禁止。”
  “……还有一些特殊安全区域,干脆不需要安装电子眼以及信息处理装置,这样一来,这些镜像就进不去了。”
  他现在就是一个幽灵,别人看不见他,他却能够看见别人,如果到处偷窥,也实在太方便了点,甚至在这一段时间,看到了某些不良景象。
  好在,现在只是测试阶段,作为一个工作人员,把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找出来才是关键。虽然诺亚号公民的素质正不断提高,但好奇是人之常情,把这些不必要的好奇禁止掉才是他们要做的。
  “脑波互联网还有很多潜力可以开发,现在只是一个基础而已。如果再给我们一段时间,开辟一个新的虚拟世界,也不成问题。”
  “新的虚拟世界,必须做好防沉迷措施……”
  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他心念一动,一下子就瞬移到了一栋大型建筑外边。
  飞到这栋大型建筑旁边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身形稍稍有些模糊,眼前弹出了一个“信号不足”的对话框,周边的环境,也有些马赛克一样的东西。这是因为,这栋建筑旁边没有太多的电子眼。这些电子眼就相当于监控,也相当虚拟人物的眼睛。没有这些装置,自然不能跑到里边进去了。
  “赵超,你出来一下!在大门外边!”王志远大声地喊了一句,当然是用脑波直接喊的。这一连串脑电波,由他的本体发出,通过专门的计算机,转换成了一种特殊信号。
  这栋大型建筑,是一个超级人工智能研究所。新人类正在开发更加智能的拟人化机器人,来帮助完成某些灵活性的工作。
第一百九十一章
越铺越大的科技场面
  新一代的机器人是根据人脑神经元的交互原理进行设计的,有一定的模仿、学习能力,它们将从“人工智障”变成真正的人工智能。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塑料瓶掉在地上,如果人看见了,会将它捡起来,随手扔到垃圾桶里,连三岁小孩也能学习这个动作,甚至连狗都能学会这样的动作。
  但是机器人呢?
  如果数据库中没有这一条程序,它根本就不会这样做。直接增添这种捡垃圾的程序后,机器人也很难分清楚掉在地上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垃圾。说不定它工作起来,把有用没用的东西,全都丢进了垃圾桶里。
  当然了,捡垃圾机器人的设计还算简单,新人类早就已经实现了。却也体现了智慧生命与机器之间,主观能动性方面的差异。
  又譬如,某块太阳能电板,被太空垃圾砸了一个破洞,让新人类工程师去修理,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让赤炎角人以及蜥蜴人去修理,也能够胜任。但是,让机器人去自动修理,那就太费劲了……
  对于机器人而言,修理一个破掉的东西,还不如按照程序,按照流水线重新生产一块来的简单。
  现在的这一类机器人可就不一样了,随着人类对大脑破解程度的加深,制造一些能够模仿的机器人,并不算难事。这些机器人并不会有任何主观情绪,但却会自我更新换代,如此一来,看上去更加拟人化。
  至于安全问题……实际上没什么好担心的。
  因为人们自己,已经相当于是一种“强人工智能”,还怕个毛的人工智能……自从智力不断提升后,人们连恐怖谷心理也好像丢失了。
  程序员赵超正在忙碌地工作着,在脑波的输入下,屏幕上的代码飞速地跳动着。干到给力处,他还不自禁地拿起水杯,喝了一口。
  忽然间,身边的联络器响了起来。
  赵超吓了一大跳。
  “赵超,是我!快出门看看。”
  这种“联络器”的土鳖设定,并不是说技术不能达到,主要还是为了安全。如果直接使用脑波交流,没有任何中介措施作为保护手段,万一受到来自其他文明的攻击,说不定新人类会立刻瘫痪掉一大片。
  但有了这个安全装置以及信息处理器当做中介,在不禁主人允许的情况下,双方是不可以进行脑波对话的。
  与此同时,它也在提醒人们,你们现在是脑波交流,而不是正常的对话,是一种防沉迷设备。官方并不希望“讲话”这种原始方式被完全退化掉,说不定它什么时候又能够发挥作用……
  “王志远?现在不是工作时间吗?有什么事?”赵超没好气地问道。
  “现在说不清,你快出来就是了……”
  两个人的脑波对话用了……0.1秒的时间。紧接着,赵超站起身子,双手伸了一个懒腰,舒缓了一下筋骨,走出了大门。
  “没什么东西啊?”他望着空荡荡的大门,疑惑道:“哥们,什么都没有啊!你不会搞我吧?”
  “哈哈,我现在就站在你的眼前!”
  “你是说,互联网开通了……”赵超也是一名相关知情者,两人很快就兴致勃勃地讨论了起来。
  不到一分钟的功夫后,他们再次心满意足地分开。不要觉得时间短,他们已经交流了十几万的文字!
  这就是……技术带的改变,天翻地覆的改变!
  这种变化,如果放在以前,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包括最聪明的科学家,以及他们的领袖于易峰也不能理解。他们可能会担心这样担心那样,担心自己是不是自己,担心什么哲学啊,伦理方面的问题。
  但现在,所有人都觉得是自然而然的……
  人就是这样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生物,总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固执的思想。
  如果思想不更新,不进行变革,人可能依旧是非洲草原,蹲在树上的一群猩猩。只有走出草原,走出星球,甚至摆脱自己的肉体限制,才能走上一条更宽阔的道路……
  随着时代的推进,整个盘古号的改变,也越来越大,甚至工程改造的速度,都有些比不上科技更新换代的速度。即使密密麻麻的机器人越来越多,已经数以千亿计……
  但在脑域计算量大幅提升,而且可以通过脑波人机交互的情况下,再多的机器人,人们也有能力管控。放在以前,一个人管理一条流水线已经算了不起了,但现在……一个人一万条也不成问题,甚至直接用机器人去管理机器人。
  另外,还有科学家正在想办法,把海洋中的盖亚生物玲给硅基化改造了。玲其实是一个天生的生物计算机,她的大脑结构远远比普通人复杂,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反倒变成了劣势。
  一时半会间,并没有取得太好的结果。
  对于现在的生物学家们来说,他们就是喜欢困难的东西,越难越好,越复杂越好!
  “对盖亚生物玲的研究,或许是我们下一步的进化方向,我们或许也可以效仿着,分裂出多个大脑,产生多个思维可以相互联通的自己。如此一来可以实现更高的智力。”一名生物学家在他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随便他们玩吧。反正玲的核心分支多得是,浪费掉几个也不要紧……”于易峰心中琢磨着。
  玲这种多进程生物,有几十万个核心分支,由最核心的分支进行同意,只要最核心的部位不死掉,其他的到底怎么样,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种特征真的非常神奇。
  至于这名科学家所说的,分裂多个思维共享的自己……好吧,等他们研究出来,再讨论这项科技的合理性。反正到时候也不迟。
  此时此刻,他正在审阅一份“外辅助大脑”的设计方案,作为第四代辅脑的备用方案。
  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可以开发一套程序,利用脑波直接连上诺亚号的中央超级计算机……这样一来,可以借助超算,处理更加复杂的超级难题。
  中央超级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可比辅助大脑快得多,毕竟体积优势摆在那里。而且新人类大脑中使用的芯片,必然是最稳定的,而不是最快速的。
  他思考了大概五秒钟,分析了这个方案大量的优点以及缺点,大手一挥:“批准!”
  紧接着,又是一份“集合意志”的设计报告。有科学家认为,可以每个人分出一部分的大脑算力,联合创造出一个处理各项事务的集合意志……
  这个集合意志能够公平公正地完成,法律法规的执行、生活机器人的操作、工厂的生产等等工作。
  于易峰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还是决定……否决这个方案。
  有着美达莫斯文明的前车之鉴,这玩意太危险了。而且新人类现在的社会挺好,没什么不公正现象,也不需要把生活上的东西,交给集合意志去做。
  结果,他刚刚发出了否定的反馈命令,联络器就“滴”地一下响了起来,是撰写这份方案的教授打过来的电话。
  双方沟通了30秒钟的时间,于易峰似乎被说服,将“否决”改成了“暂定”。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可思议的转变
  对于蜥蜴人以及赤炎角人而言,这三十年,简直是一种巨大的恐惧以及噩梦!
  以前的新人类,还属于“可以理解”、“可以追赶”的范畴,但现在的新人类,已经变得有些虚无缥缈,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匪夷所思。
  所有的主文明成员,几乎不怎么和他们接触了,只有盘古号上的机器人开始与日俱增。所有外交官,也全部都撤回了,和他们接触的,竟然渐渐变成了一些智能机器人。
  甚至,这些智能机器人竟然比蜥蜴更加聪明、灵活!
  它们还能有模有样地调配资源,解决内部矛盾纠纷,还能够非常公正地执行法律,完成医学手术,修理破损的工业仪器……这一系列的功能,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这算什么啊?它们可是机器人啊!
  来源于未知的恐惧感,带来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这些附属文明根本不知道新人类社会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
  他们甚至不知道,新人类会不会用这些机器人来代替他们……
  一些领导人惴惴不安地,要求与主文明沟通。
  于易峰直接给了他们一个简单的答复:“否。生命的创造性不可代替。”
  这句话也是事实,机器人再聪明,所有的所作所为,也是在设定范围内的,它们并不知道自己一举一动真正的意义。而且这么点附属人口,养着也就养着了,新人类并不打算把他们丢掉。这些人口用来测试机器人的性能也不错。
  得到了这个回答,让神情紧张的附属文明领导人稍稍放心。
  但他们依旧很难理解新人类的改变,方方面面全都不能理解。
  譬如说,现在新人类出产的各种奇奇怪怪的影片,一帧帧好像根本就不连贯,播放速度奇快无比,就好像快进了一百倍一样,播放的时间全部不超过一分钟!!而且审美观念也从原先的“可以理解”,变成了一种难懂的抽象化艺术。
  其中颠来倒去的故事,大量蜥蜴以及赤炎角人根本不知道在看什么,只有最聪明的人放慢速度,揣摩了半天,才会拍手叫绝……
  为此,这些附属文明甚至成立了专业的影评家,专门研究新人类的影片。当他们将文章贴在网络上时,普通民众才会知道,哦,原来是这么个故事,看上去还不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9/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