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524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除了空气中的温度有所升高外,其他指标并没有太大的反应……没有想象中的警笛,也没有水喷出来,飞碟里的防御机制好像失去了效果。
  十几分钟后,火焰熄灭了,只留下了一层油乎乎的黑灰,人类什么也没有发现,更没观测到异常现象。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所有人心中都微微振奋,连于易峰都稍稍放下了心。
  “继续前进!”
  这个喷油的机器人一连喷了四五个地方,都没有发现异常,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腹腔内的燃油消耗殆尽。
  但这艘飞碟好像对内部着火没有一点反应,难道能源真的已经耗尽?或者警报机制完全损坏?
  种种情况,不禁让于易峰感到怀疑,难道自己的危机感是错误的不成?
  再接下来,各个机器人各显神通,在飞碟内四处搞事,放电、烟雾、磁场、爆炸,甚至还有核辐射!
  但这艘飞碟就好像死了一般,对所有机器人的作死行为不管不顾,所有的一切好像都是人类在自作多情……
  并没有特殊的数据被检测到,科学家们的神情已经渐渐放松,这种死寂,正是他们最盼望看到的!
  于易峰的眉头依旧皱着,他可不会因为这些实验的成功而掉以轻心。虽说飞碟的死寂出乎他的意料,但也不能证明这艘飞碟绝对安全,只能说,探索过的外围可能是安全的。
  “开启自由搜索模式!”所有的实验完毕,他发出了最后的命令。
  这种机器人都是炮灰,就算踩到了什么陷阱也不要紧。
  科学家们听到这个命令,立马兴奋地搜索起来。
  这些蜘蛛机器人还是太矮小了,在这个不平整的地方行动比较困难,分开搜索显然效率高得多。
  一个小时后,还真有一些收获!
  他们费劲千辛万苦,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一些黄豆大小的金属碎片!飞船里到处都是大块碎片,但是这种小的就比较少了,真不容易啊。
  材料学家们正疯狂地吼叫着,他们渴望接触到实物!
  在一个金属板的夹层中,更是隐隐露出了机械装置与电路结构,让许多人欣喜若狂。
  “这里……本来是一扇门,这些机械装置应该负责自动门的开关!你没看,还有凹槽等相关设备。”
  一位工程师盯着屏幕兴奋异常地揣测道。他看见一块扭曲的金属板东倒西歪地靠在墙上,如果脑补它原先的样子,应该是长方形的,像一扇自动门。
  “进去看看。”他操控着机器人,刷地一下跳入。
  在这一瞬间,屏幕猛然颤抖,机器人的视角也变得非常模糊!他心中一紧张,连忙操控着机器人往后退,忽然被一块金属板绊倒,“砰”地一声滚了回来。
  “这边!这边好像有点问题!”那名工程师大声惊叫。
第六十一章
劝告
  科学家们瞬间紧张,对着这个奇怪的大门不停地实验着。他们发现,这些机器人一旦跳入大门内,画面信号便开始模糊不清。
  “滋……”有一个屏幕闪出了雪花点,一个机器人因为走的太过深入的关系,连接信号突然消失!
  他们立刻停止了试探,紧张不安地收集各种信息。这时候,所有屏幕都抖动的厉害,连接信号也是时断时续。
  于易峰皱着眉头看了看,在其他机器人的视角中,那个失联机器人只是呆呆的站在前方,一动也不动。
  难道这个地方真的有异常?
  他们围绕着这一点反复试验,但是,所有的科学仪器都没有任何发现,没有磁场、没有电磁波,也没有其他症状……
  最后研究了老半天,科学家们终于得出一个有点可笑的结论:并不是其他的原因,而是这个房间里的信号太差了……这艘飞碟普遍采用防辐射材料,而电磁波信号作为辐射的一种,也会被理所当然的隔绝掉。
  因为飞碟破破烂烂,有了大量裂缝的缘故,才能让画面信号传递出来。但要是隔了太多堵墙,信号就非常微弱了,导致画面变得不清晰。
  听到这个解释,于易峰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些科学家老是太一惊一乍的,这么点时间就闹出两个乌龙……
  好吧,不怪他们,他们是真的谨慎……谨慎是好事!
  “穿过这道门,就是飞碟的中间段了。”一位中年科学家又是烦恼又是兴奋地说道,“不过这一道门,应该就是画面信号的极限。”
  “探索的最大距离是多少?”于易峰问道。
  “目前探索的深度大概在800-1000米左右,也就是飞碟的最外围。稍微隔了几堵墙,我们的信号就传不过来了。”
  说到这里,这位科学家又有些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这种情况很正常,我们的宇宙飞船也是防辐射的,更何况外星飞碟了……”
  于易峰点了点头,这样看,只能探索飞船的最外围部分,太少了。他又问道:“用有线的装置怎么样?让机器人背后拖着一根传输线在后边,是否可以探索更大的范围?”
  一位组长级别的科学家为难地说道:“舰长,这个方案也不太可行。飞碟里边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到处都是突出来的大块金属,坑坑洼洼的。要是机器人后边拖一根数据线,我估计走个几十米,转弯几次,就被金属块卡住了,到时候探索的范围更小……”
  这样一来,这一队机器人就面临了一个窘境,它们的信号有限,不能探索的地太远,一旦太远,就没有了信号……
  “还是要人类亲自去探索吗?”于易峰皱着眉头,他的心底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意味。
  “这倒不用,我们可以在里面建设信号基站,扩大信号范围!然后继续用机器人探索。”那位科学家答道,“不过机器人探索肯定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认为,在必要时刻还是需要人类探险队出动。”
  于易峰听了,沉默了好久,最终拍板道:“这样吧,我们先把所有的能探索的部分全部探索一遍,先把有用的东西找出来,排除大量的危险点!遇到实在不行的地方,再由人类出动!”
  ……
  接下来的事请就好办了,在确认外围没有太危险的东西后,人类的胆子开始变大。挖掘机也继续启动,开挖飞碟剩余的部分。
  一个个蜘蛛机器人从不同的漏洞钻入,在飞碟外围区域来回搜查。与此同时,更多的搬运、拆卸机器人也被研究了出来,一个个地进入飞碟外围进行扫荡。
  几天的时间下来,果然找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包括一些金属碎片、电路板还有一些机械装置等。
  这些东西让所有科学家都欣喜若狂!或许一些简单的装置,就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启发!
  当然了,人们还是非常小心的,对这些找回来的东西,都用各种手段检查、消毒了无数遍,最终确认安全后,才运回诺亚号……
  在这段时间里,探索人员的筛选工作也在进行,在必要的时刻上阵探索。于易峰仔细筛选,最后公布了一个十人团队的名单。
  于易峰他自己肯定是要上的。虽然被很多人劝解,甚至包括许云进、罗曼等老熟人,全都希望他不要去冒险。但是他依然坚定自己的选择,把自己添加到了名单上,因为他心中的危机感依旧存在!
  他认为,这艘飞碟依旧有危险!
  他是超人类,直觉惊人,或许能发现一些潜在的东西。他的个人能力也是队伍中最强的,无论是射击水平还是搏击水平,都处于超一流的状态。
  第二个人选就是卡尔文,不管他愿不愿意,先安排上再说。这个家伙的预知能力虽然不太靠谱,但也先带上以防万一。先不管预知,卡尔文也有像于易峰一样的危险直觉,这样的人才,多一个当然是好事。
  剩下的八人,三位是原本的特种队员,一个是赵耀,是队伍里的重火力手,一个是远程的狙击手沈杰,还有一个是负责爆破的张军。
  其余五人都是有辅助技能的精锐士兵,包括黑客技术、医疗技术、拆卸技术等等。兵在精而不在多,他们十人只是负责最初的开荒,做一些机器人完不成的任务。
  这样的人员安排,他们的队伍几乎没有短板。
  “队长……会不会太冒险了?”许云进看着名单,忧心忡忡地说道,因为他看到于易峰也在那个名单上。
  不仅仅是他,还有许多专家、学者,也明确表示反对意见。于易峰对整个诺亚号来说太过重要。他不仅是新政府的首脑,还是整个新人类文明的精神支柱!
  要是他倒下了,根本就没有人能接管后边的事。
  他的权威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有小道消息传出,火星病毒的攻克也有于易峰的一份功劳……
  总之,这么多事情下来,他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心中的英雄。万一于易峰倒下了,整个新人类文明很可能有再次崩溃的危险。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于易峰坐在舰长室内,看着各种反对的人,“你们怕飞碟里边还有危险,我们这只探险队伍会出事。”
  “但在你们看来,我的命是命,别人的就不值钱了?我出事了要紧,别人出事就不要紧了?”
  “不要说我迷信,我总有一种不舒服的预感,总得自己亲自上去瞧瞧才放得下心……如果里边真的有危险,有了我,能少很多伤亡!”
  于易峰总有一种莫名的不安感,如果他不上阵或许会有更大的危险出现!不过这种感觉太微妙了,他就算说出来也没人会相信。
  “现在诺亚号上的一切都非常稳定,一切都向着好的一方面发展,我只是充当其中的主心骨……更实际一点,少了我一个人,这个社会依旧能运转下去,虽然可能不够圆滑,但活命还是没问题的。”
  于易峰说的也是实话。人类毕竟是坚强的生物,少了他,整个文明真的会崩溃?不会的,就算地球爆炸了,人类还不是继续尽一切的努力存活下去……顶多不圆滑一些罢了。
  “好了,就这样,你们不用再劝了,我心意已决!”于易峰扔下一句话就离开了会议室。
  许云进、赵耀这些特种队员听得直叹气,以前执行任务的时候也是如此,于易峰肯定会亲自带队参与最危险的部分,怎么劝也不听,他就是这种性格。
  于易峰铁了心要自己上场,所有人的劝告都无济于事。他是诺亚号上实际意义上的独裁者,当所有人都明白他的决心后,也只能放弃劝告,做着最详细的准备。
  出乎于易峰的意料,当普通民众得知这个名单后,一种更加狂热的气氛产生了,有几个疯狂的忠实粉丝甚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什么样的文明,领袖冲在第一个,他们的领袖!
  什么样的领袖,总是在最危险的地方?他们的!
  这种发自于内心的个人崇拜现象,几乎不可能禁止的掉了,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他们心中的太阳愈发旺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