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622

  地球时代号的引擎处于熄灭状态,在宇宙中凭借惯性航行,再加上大多数功能已经关闭,所以一百多年的功夫也不至于积累出灾难性的事故,大家稍微懈怠一些倒也没什么。
  ……
  在这种不令人感到舒适的气氛当中,时间一天又一天地过去。张远已经收敛住自己的所有情绪,开始正常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地球上发生了足够多的新鲜事,无论是学术、历史,还是人文,都有许多东西值得认真学习。
  因为量变引发的质变,张远发现,自己甚至没有办法看懂最前沿的科技论文了。他只能看一些科普网站写出来的相关新闻,来把握整体的科学动态。
  他自言自语道:“很不错啊,看不懂才是好事,如果我这种古代人依旧看得懂,人类肯定完蛋了。”
  “古代人怎么了?我去当个大学老师照样没问题!”约翰道:“25世纪了,大学里的学生还不是在学微积分?真无趣啊。”
  张远不由得笑了笑,这句话倒是属实,在全民提高智力的技术出现前,无论哪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应该在学习微积分。整个文明还是得靠天才来推动。
  “约翰,这个超阿尔法态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可能是凝聚态物理中一个新的学术名词吧……我帮你查查相关论文。”
  办公室里的两人面对现代知识,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过多个人一起研究其实挺有味道的,研究进度比一个人研究更快一些。
  曾经在网络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爱因斯坦穿越到了现代,他还能不能成为一名顶尖的科学家?
  顶尖倒是不一定,但重新成为一名优秀科学家还是相当轻松。因为在良好习惯的影响下,学习新知识对爱因斯坦来说,其实是一件比较愉悦的事情,花个几年的功夫,估计就能学到前沿的学科了。
  甚至,有新的知识放在眼前却不学习,会产生一种堕落的不安感。
  “……前沿科学喜讯连连啊,通过一个凝聚态超流体实验,似乎找到了引力子存在的证据!”
  张远突然间,好像发现了什么大新闻,大叫了起来。
  “真的太不容易了!”
  阅读完其中的一篇论文,他深深地感叹着。
  此刻的心情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爽!
  按照这一篇论文的描述,科学家们使用超流体环绕住一个有限区域后,发现这一部分区域,发生了极少量的引力变化。
  这种引力变化超出了预期。
  在某些理论当中,引力子是自旋为2的玻色子,会产生类比氦-4的超流机制。也即,这部分超流体,很可能将流经此区域的部分引力子短路掉,从而实现局域性的屏蔽。
  关于引力子的存在性证据,可能是近两个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
  它意味着,某些基础理论似乎可以进一步发展下去了。
  各种相关的论文层出不穷,到现在也没有抉择出最后的获胜者。
  看到这里,张远的心跳速度微微有些加快,他深刻地知道,引力子的发现,对前沿科学有多么重要!
  “引力子涉及到物理现象就是引力,如果能够将引力统一到量子理论当中,那么‘大统一理论’将不再是梦想!”
  “如果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能够真正出现反重力以及人工重力相关的技术,人类将再一次实现科技的质变!”
  张远还是非常愿意去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的。
  当然了,对于目前的他而言,只能当一个遥远的看官,在这些新闻之中寻找一些乐子罢了。
  人类文明的任何一点进步,对他而言是非常有安全感以及欣慰的一件事。
  “我已经是两百岁的老长辈了,后辈们,加油啊。”因为心情不错,张远开玩笑道。
  “咳咳,你如果想要了解地球文明,可以看看深空基金会每一年的专题报告,而不是在这里胡乱寻找信息,各种发过来的新闻实在多的离谱,有些还是自媒体胡乱捏造的。”
  约翰在一边慢悠悠地说道。
  这么多月的时间,他也已经慢慢恢复了正常。而且张远那种爆肝的学习精神也直接带动了他,让他也不得不跟着学习。
  这家伙有时候依旧长吁短叹,但好歹能够交流了。
  不得不说,时光能够冲淡一切,而人类也是一种接受能力很强的生物,选择让自己忙碌起来,所有的沉重也就会被慢慢抛掷于脑后……
  人总是得为了自己活下去。
  “怎么,看到这些科研成果,你对地球文明的未来不悲观了?”张远笑着问道:“看到科学进步还是很爽快的啊,一旦地球文明的科技发生质变,我们也连带着发生质变”
  约翰兴奋地开口道:“的确是了不起的发现!前些天我也高兴了很久,冲淡了那种悲观的预期。对了,关于超流现象引起的引力丢失现象,你怎么看待?如何工业化实现反重力?”
  “引力子和费米子有一种相互作用,除了类似电子光子作用的汤川耦合之外,拉氏量中可能还会有别的项。我觉得只要搞清楚这些项,引力屏蔽的效应还能够继续增强!”
  “世界的本质还真的有些超乎想象!”
  “四大基本作用力也不是最终的本质吗?”
  “不要太乐观,目前而言,整个理论还没有彻底搞清楚。”
  两个人越说越激动,开始胡乱地侃大山,好像反重力技术真的能够实现一样……
第115章
环太阳系文明生态圈
  张远正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反重力技术真正出现,人类文明是否能够摆脱新文明史学的预测呢?在以往的计算中,好像并没有将这一点考虑进去。
  约翰依旧在那里自顾自地高潮着:“我在想,黑洞是不是量子相变临界点的波尔-爱因斯坦凝聚态?如此才会有一些奇怪的性质……就如同波尔说的那样,物质跌入黑洞的时候,只能够无限接近奇点,而不能真正到达奇点。”
  “有一丁点可能吧……”
  两人兴致勃勃地讨论了很久,整个房间才慢慢安静下来。
  约翰这个家伙死皮子嘴硬,硬是要保持悲观态度,认为人类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反重力技术,所有的科技发展只是昙花一现。
  “随便你……”张远没好气地说道。
  辩论这种东西永无止境,口舌之争是无解的,反正各有各的看法倒也无妨,未来的人类会给出答案。
  看完这些科技方面的新闻后,张远又随便挑了几个报告,进行详细地阅读。
  深空基金会每年都会出一个专题报告,深入调查本年度全文明的科技进展、人文变化等等,为地球时代号的科学家提供更加精准的历史样本。
  阅读那一份报告,确实比胡乱搜索新闻快捷地多。
  一听说深空基金会依旧存在,张远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对这个延续下来的组织,还是很有感情的。
  183年间,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太阳系,随着技术的革新以及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航天航空业的成本已经大幅降低。
  太空探险已经变成了一项非常热门的活动,探险家们将目光从珠穆朗玛峰、南极等地区转移到了遥远的宇宙。
  包括遥远的冥王星以及塞德娜星,都能够找到人类探险活动的痕迹。
  是的,私人飞船终于成为了真正的现实!
  “啊,有钱人已经可以购买飞船了,叶开富的梦想实现了……那什么……巨岩乌龟号?”
  当然了,购买飞船,得有钱才行。
  张远敏锐地感受到了这种环境的变化。在他们那个时代,23世纪,普通人还是相当难上太空的,得花费大量的金钱。而在这个时代,太空旅游已经变成了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可见,整个世界的生产力又产生了一个质变。
  而且,因为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于财富的追求,人类整体对宇宙的恐惧程度也减少了许多。
  大星际时代真正开启了,就如同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大航海时代一样,蕴藏在宇宙中的财富,快速卷起一股狂热的淘金热潮,快速扭转了人类的整体意识形态。
  人们对宇宙的恐惧正在大幅度消散。
  对于资本而言,财富比生命更加重要。
  太阳系如此广阔,大星际时代的延续的时间,也比大航海时代持久的多。
  张远点开一封三十年前的报告。
  “各位地球时代号的同僚,你们好!我是本届深空基金会会长张建军,在这份报告中,我将详细地描绘地球文明近年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很荣幸地告诉你们,我们已经成功构建了环太阳系文明生态圈的第一期工程!”
  “木系以及土星,成为了我们的核燃料库,而水星、金星以及月球,成为了优秀的工业基地……”
  就算只是文字报告,还是能够感受到这位会长浓浓的自豪感。
  “金星的严重大气温室效应,以及土卫六的酸雨环境引发了较大的技术问题,我们花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才改善这些星球的生态环境……”
  “希望这些经验,能够为你们的星际殖民提供良好的示范效应……”
  下面附带着一大堆关于行星改造工程的论文报告,包括如何改善大气,如果改善地质环境等等。这些都是实地工程经验,的确非常非常珍贵。
  其中一个纪录片,讲述了水星开发现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