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622

  【什么感言……希望有生之年,我们的文明能够超越地球文明吧!那样就可以开飞船了,每个人都有一艘飞船!睡在里边,倍儿踏实。】
  【说完了……还不够?别录了,咳咳,换个人吧,真的……没有话了!】
  视频里边,一大堆穿着宇航服的男人正在起哄,闹哄哄地一片。
  镜头转移,又转到了另一名宇航员身上。
  【我叫李务,最想说的话?】
  一个女声说道:【对,您最想对自己的朋友们说些什么呢。】
  【老婆我爱你!】
  这个家伙嗓门大地的出奇,摄影的小姐姐很明显吓到了,以至于整个画面颤抖了一下。
  又是闹哄哄的起哄声。
  各种小人物的事例还是相当真实的,没有那种假大空的感觉,还带了一点儿教育意义,不过并不令人反感……
  新闻下边,各种转发、评论,很快就超过了两万条,对于目前的人口数量而言,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不错啊,宣传部的人挺能干的……”张远正对着这条新闻评头论足。
  宣传部虽小,没几个人,但是职责相当重要,目前的人文环境对所有人的积极性而言,还是非常有利的。
  地表的工程进展一直以来是张远非常关心的问题,科考队员们又发现了几个不错的矿物采掘点,各种冶炼的工厂还在有序建造当中。因为人力过少,发现的矿物都有些采掘不过来了。
  第二批,第三批的地表工作人员已经在火热报名,志愿人数相当之多,以至于不得不筛选掉了一些能力水平稍差的人……地表工作的风险还是很大的,专业技术不过关,宁愿不下放。
  与此同时,地球时代号内部也在加班加点地忙碌着,一方面将库存中的大型机械调试,然后转移到下边,另一方面生产出各种物资,支援地表建设。仓库里库存着的零部件以及物质资源,从20光年外的地方带过来,就是此刻派上用场的……
  经过三个月的加班加点,第一期的工程终于建设完毕,水泥厂、金属冶炼工厂等重工业工厂,开始正常启动,又有六千人紧急投入到一线工作当中……
  6个月后,第二期的工程完毕,各种植物培养基地完成,地表工作人员增加到三万!
  12个月,植物提炼化工工厂建设完毕,工作人口上升到了六万!化学提炼工厂的建设完毕,意味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全都上升了一个台阶。
  就如此,一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从飞船上用望远镜瞭望,可以发现,这个区域的地表建筑已经大变模样,一条条的铁轨连接各个矿区,火车日夜不停的运作着,将矿物运送到冶炼工程。
  各种机器人以及工程车在工业区来来往往,就像蚂蚁一样忙碌。
  而居住区以及中央工业区隐藏在厚实的地底下,最深的区域已经达到一百米,一共分成16层,每一层的面积大约是12万平方米,俨然是一个复杂的地下王国了。
  中央工业区能够生产各种资源,反哺地球时代号。
  看到各种数据不断上升的时候,心中的成就感就别提有多大了。
  不过这个时候,预料到的一点发生了,人口数量开始制约各种工业的发展。
  地表活动的六万人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毕竟新文明只有50万人,想要拿出更多,其他的发展就会不均衡。一个文明不可能只有重工业,还得有轻工业、服务业、教育、医疗等各行各业。但对比所需要的人口,就算50万人全部填进去,还远远不够塞牙缝的……
  在年末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总结了这一点。50万人,也就只有一个小城市的规模,想要完完整整地形成所有的产业链,无异于天方夜谭。
  人口问题很重要,并且是一个长期问题,十年,二十年完全不够,甚至一百年都不一定解决。
  张远深深呼了一口气,回想起与丁院士的那一番谈话,心中振奋不已。
  文明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人口问题,出现了!
  “怎么,要去当反派。搞你们的社会公养体系了?”林萱萱拍了拍他的领子,努力将这件旧衣服拍的更加平整一些。这件衣服已经不知道穿了多久了,是时候应该买一件新的了。
  “哈哈,还真的是反派……全人类的大反派。”张远沉思了一小会,说道:“不过,目前推进的不是社会公养体系,而是人工孵化大批量的婴儿……这件事是整个文明改革的基础,我们一定会促成的,哪怕用上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
  “我们以后没有孩子,你不会生气吧。”
  林萱萱笑了笑,“你都问了一百遍了,不生气!不生气!不生气!”
  整理好张远的衣服后,她说道:“小孩子嘛,有时候也会想生一个。但想想又好麻烦,养育条件差,还要考证,从这一方面,你们的政策还是挺成功的……把自然出生率给成功降低下来了。”
  “虽然有人在呼吁大家生育,但是这艘呼吁还是没什么用处。”
  张远拉起她的手:“这些政策可不是我做的,是人力资源部里边,一个名叫王天威的老头子……”
  “也就是……你们这些反派,已经把控了整个文明的高层?”
  林萱萱将脑袋靠在他的肩膀上,忽然感慨:“哎,有时候想想,一个小孩子陪伴父母的时间也就十几年吧,然后上学了、成人了,拥有了自己的生活,也就离开了我们的世界。小孩子刚刚生出来的那段时间最好玩,到后边有了自己的思想,就变的无趣了。中间获得的快乐,和养一条狗,没有太大的差别。”
  “我们又不可能去操纵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一直陪着我们……如此看来,生一个小孩,抚养长大,又有什么意义呢?下一代么,总感觉意义不大。”
  “意义?当然有意义。”张远叹息道:“就是这种本能延续了人类,如果没有这种本能,这个物种就直接消失了。延续本身就是意义,一种最大的意义啊。”
  “我们的地球上不缺乏强大,但是生育能力低下的生物,于是它们全都消失了。”
  这个社会公养政策的推广难点是……文明高层的想法,和普通民众,包括广大中层干部的想法是完全割裂的。
  像林萱萱这样,被张远完全洗脑了的女孩子毕竟不多。大多数人就算目前不想生育,还是会本能抵制这些政策。
  就算身居高位,赵舰长、张远等人也不可能强制去推广这些政策。强权统治毫无疑问会伤害基础,削弱自己的根基。在目前这种生存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爆发内乱和自杀没什么两样。
  所以,目前采用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
  第一是,通过各种政策,压制自然人口出生率。
  第二,尝试着推广人造子宫技术,大批量生产婴幼儿。
第207章
人类大反派
  第一条路线,压制自然人口出生率,并非计划生育,而是一种更加怀柔的方式。
  想生孩子?可以,完全没问题,甚至还有一定的政策扶持个人生育。
  但是生下孩子总得养育。抚养小孩子的过程,不仅仅是个人私事,也是整个社会的公事,得有一定的能力才行,父母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飞船上的都是年轻人居多,除了一些幼儿园老师外,根本不可能有抚养经验,也没有老一辈帮忙。而抚养型机器人暂时还处于实验状态,尚未大规模生产,不可能每个家庭分配一台。
  为了减少不合格父母的出现,请先考一个证书——“父母证”。
  按照规定,爸妈双方都得参加考试,考了证书之后可以生小孩了。
  这种天然“政治正确”的事情,当然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点赞,毕竟绝大多数吃瓜群众,根本没有生孩子的意愿。剩下的少部分人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不考证书直接生小孩会受到舆论的一致谴责。
  就这么点人口,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如果被人长期鄙视,生活会变得很困难。
  结果这些家长发现。考证难度比想象中的高了不少,考好几次也不一定能过,包括小孩子有那几次叛逆期,什么时候需要补充什么营养,如何度过叛逆期等等……问题很困难。
  有些人看到这么麻烦,干脆就懒得生了。
  第二是提倡优生优育。
  目前新文明百废俱兴,虽然目前的生活条件上升了一些,但奶粉之类的东西,依旧是没有的。甚至连奶牛都没有一头,奶牛还有待从人造子宫中克隆呢……
  尿不湿、奶嘴之类的当然也不可能有。
  好吧,反正没有这一类的物质条件,这些都是客观事实,整个文明不是不需要这些,但得用时间的积累才能够生产这些资源。
  如果这种情况下,还是执意要生小孩,遇到的困难就自己想办法克服吧……
  特别是,长期的舆论宣传,让所有人都形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思维“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不随便生孩子,是一个负责任成年人的基本素养。”
  “穷得慌,大家还在挖矿种田呢。”
  “跑了20光年就是为了生小孩?外星人都要被你们给笑死了。”
  “晚几年会死啊,这么急。”
  再加上学历越高的人,生育意愿越低,这也是客观规律。
  就这样,在客观环境以及主观政策的配合下,整个文明的出生率自然被压得比较低。
  低迷的出生率,让一些有识之士急得跳脚,呼吁大家放开了生。但是这种意愿,本身就不是呼吁就能够增长的……谁愿意像猪猡一样,生十个孩子呢?
  思考完这些客观因素,整理好思路后,张远扬起头,走进会议室当中。
  这一次的科学议事会相当隆重,发展中的各项数据,大家已经知晓了,但还是以官方的形式隆重发布了一遍。
  赵舰长在台上郑重讲话:“……今年的工作任务圆满,甚至超额完成,十分感谢所有人的辛勤工作,也感谢在地表六万名工程师的默默奉献。没有你们的积极劳动,就没有这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更不会有我们越来越好的生活。”
  啪啪啪!
  台下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几年的任务,第一是发展更加尖端的科技,地球文明留给我们大量的宝贵遗产,足够我们进入真正的星际时代。第二是将所有工程的自动化水平给提上去,这里还有很大的、可以优化的空间。在工业人口没办法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提高自动化能力,也唯一的,能够提升工作效率的方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