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22

  许云静想了想,又不好意思地开口:“老师,不接受采访,会不会影响不太好。”
  “影响?影响个屁!不用电会饿死?3毛钱一度的电难道很贵吗?什么人权,明摆着就是想便宜用电!”
  王钟没好气地骂道:“……研究的时候出力不多,凭什么现在想要摘桃子?”
  “这是国家利益!”
  “想要更加便宜的电价,就得派代表去和政府谈判,而不是在这里偷鸡摸狗地搞舆论攻势,博取我国人民的同情!”
  王钟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根本懒得和这群记者扯皮,只是趁机教育自己的学生,要有“政治敏感性”。
  无论做什么问题,都得有情商。
  “特别是女孩子,不要因圣母心发作而慷他人之慨!”
  许云静被一顿教育,也就不再去考虑这件事。她又有点尴尬说道:“哦,还有……那个师兄的儿子想要拜访您。您是否有时间?”
  “师兄?什么师兄?”
  “就是那个……张师兄!”许云静双手比划了一下。
  王钟心中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他神情放缓,脸上闪过一丝柔和。
  张启明,他最最天才的弟子,“地球时代号”主控系统的操刀者。他所有的学生,无论是博士还是硕士生,都把张启明称作“师兄”。
  至于……他儿子?
  好像,没听说过。
  哦,也不是没听说过,但是早就忘了。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但是爱因斯坦的儿子没什么人愿意去记挂。
  回想起张启明已经逝世,那一幕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王钟叹了一口气:“唉,带他儿子过来吧。”
第020章
新文明学派
  面对眼前这位精神矍铄,名声远大的老教授,张远心中有点紧张。
  先别说其他杂七杂八的头衔,光是一个“数学院士”的头衔,就足够让普通人吓得半死了。
  院士!
  王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专业,也即动机理论,难度最大的学科之一。Motive是Galois群论在高维的推广产物,后来被意外发现与量子场论有神秘联系。
  朗兰兹纲领以及motive理论的研究,是目前的两大数学主流。朗兰兹纲领试图统一数论、代数几何和群,而motive理论试图统一离散以及连续。
  它们被称作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曾经有数学家这样预言:“当人类真正完成这两个框架后,数学界将迎来真正的大一统。一切数学问题都可以用这两个大理论来解决。”
  说起来很唬人,但人类可能永远完不成这一步。朗兰兹纲领的进展还算马马虎虎,经过几百年的研究,人类发展出了几何朗兰兹,p-adic朗兰兹等等。但关于motive理论,因为其超高的抽象度,变成了某些数学家的自说自话,连同行评议都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发展的速度也极度缓慢。
  毫无疑问,王钟就是顶级数学家之一,混合motive的构造,就是王教授提出的,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以前经常听到父亲提到自己的恩师,语气里充满了敬重,所以张远也就顺路拜访一下长辈,倒是没有其他的想法。
  他甚至还带了点小礼物,也就是东华市的土特产——东华火腿。虽然现在看上去好像有点怪怪的。
  “你什么大学毕业的?”
  “Z大。”张远老老实实回答。
  “Z大啊……”王钟皱着眉头,心中略微不满意。Z大虽然是夏国排名第三的大学,但在比起前两名,还是稍稍差了点。在他这种老人家的眼里,好学生就得去读前两所学校……
  “你也是航天志愿者吗?”
  “是的。”
  “很不错,继承了你父亲的志向。”王钟点了点头,这一点挺满意的。
  如果不是他自己年纪大了,活不了几年,他必然也是50万人之一,去体验星际旅行的生活。
  “以后有什么打算?”王教授拿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
  “还有19天的假期,我准备在图书馆中看一阵子书。上飞船后,希望能够找一个导师,完成硕士以及博士学业……”
  “多学一点知识,倒是挺好的,想要从事哪个方向的研究?”
  说到这里,张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挺喜欢学数学,不过,重启一个文明需要大量实干人才,所有还是打算从事工科方面的研究,譬如说信息学……嗯,主要还是数学以及太空工程吧。”
  王钟是一名理科教授,理科鄙视工科,工科鄙视文科,这是一贯以来的学术鄙视链。
  这是按照水论文的简单程度决定的,理科教授水论文的难度相对较大,再怎么也得有点创新不是?而文科嘛,水论文简直不要太容易,什么影视学专业,表演系专业,专门出产水货博士……
  当初他父亲从数学转成太空机械学的时候,王钟还发了一通脾气,认为转工科这种行为“太功利”。
  果然,王钟的眉头又皱了起来,沉默了一阵子。但因为是第一次谈话,两人不太熟,他也没有发表太多的言论。
  “导师已经找好了吗?”
  “还没有呢,上了飞船后还要考试,希望能考一个高分吧……”张远非常谦虚地说道。
  “……”
  在王钟眼里,自然而然地有些想歪了。
  “地球时代号”只是一艘大飞船,就算做了充足的准备,飞船内的资源以及产出依旧有限。里边船员的绝大多数时间,将会在冬眠中度过。
  想要在一个陌生星球重启文明,知识储备以及技术水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飞船中的各个专家学者,理所当然地掌控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大的权限。
  这些知名专家学者,招收学生的名额也是有限的。当他们的学生,当然比普通的技术工人有更多的好处,相当于是一种“后台”。
  现在,就好像张远知道自己考不了高分,在求他开后门一样,企图通过他王钟去寻找一位不错导师。
  他皱着眉头问:“你想要什么样的导师?”
  张远一愣,随口说道:“当然是越牛越好,像我父亲那样的最好不过了!”
  王钟心中更加不愉快,又看了看放在桌子上的“东华火腿”。
  以他多年的教学经验,一个想要靠父亲关系走后门的人,不用想,一定是个学渣!
  如果不是,我王钟就把这根火腿,活生生吃下去!
  自己不去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什么玩意……
  想要最牛逼的导师,得先想想你自己是否配得上!
  他看待张远的眼神,变得有些不善起来。
  ……
  王钟不是那种一点人情世故都不通的人,自己得意弟子的儿子,稍微照顾一下,其实也说不上是什么大事。
  但一涉及到“地球时代号”,就仿佛触碰到他的敏感点,让他变得非常焦虑。
  因为“地球时代号”是一个独立社会,它一旦发射,地球文明再也没办法对其进行干涉。抛去那些乱七八糟的,例如戴森球、极超新星等外来因素,这一个浩大工程,其实还有另外一点内因。
  它是地球上,理想主义者的狂欢!
  一次伟大的社会实验!
  当初“核聚变之父”齐远山教授,建立“深空基金会”的时候,还顺带着成立了一个新的学派,叫做“新文明学派”。
  新文明学派认为:文明的发展如同生物进化,只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没有办法完全推倒重来。由此,曾经产生的历史、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将会对今后的发展造成深刻影响。
  这种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且无法通过简单修补的手段来大幅改变。就好比人的成长一样,一旦世界观定型,就会彻底固定。
  故而,一些旧有的历史包袱,将成为发展中的累赘。
  新文明学派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地球文明到现在还没有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
  第一,人类这种生物,没有办法放弃既得权力以及利益。如果几个国家相互统一,某些小国领导人就得下台,大量的阶级利益要重新分配,既得利益者不愿意。
  举个简单的例子:目前,全世界的铁轨间距还没有统一。
  统一铁轨间距,不仅涉及政治因素,而且还涉及到各种经济问题。更换掉旧铁轨,需要钱,这部分钱谁来出?
  既然没人愿意出,所以只能拖着。
  光光一个“铁轨间距”,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要拖延多久,更何况其他复杂的利益问题了。
  第二,历史上,国与国之间的间隙难以修复,民族仇恨,种族冲突到现在仍然存在。发生了三战以及四战后,除了东亚这块区域稍稍好一些外,其他地方仍有新仇旧恨,还有小规模的摩擦。越穷的地方冲突越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