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2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622

  但是,在某些个人私心下,万能工厂的生产力也没有全部用来生产生产资料,某些达官贵族已经率先享受到了电力时代生活。
  这样就有了巨大的对比。
  要知道……当初可是石器时代啊,许多格利泽人还在田里吃草呢!
  原先是普遍贫穷,生产力低下,富人再怎么富裕也就只有那样。并且在社会公养体系下,财富以氏族为单位积累,相当于一种另类的集体经济,个体一旦年老死亡,这部分财富又会重新释放到社会,或者自己本身的氏族当中,所以个体与个体的贫富差距不算特别大。
  富人们只能偷偷摸摸养几个私生子,传承自己少量的财富。氏族内部的成员对这种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让它们有能力赚钱呢?
  至于娱乐方式,高智商人士玩玩数学等高雅的东西,平民百姓搞一些雕刻、绘画、唱唱戏这样子……反正大家各玩各的,互不干涉。
  但现在不同了……
  石器时代与电力时代的差距,实在大的有点儿离谱,简直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也不过分。新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新的食物、穿着、居住地,衣食住行全都发生了全新的改变!
  这样的改变也意味着,原先还可以忍受的贫富差距,一下子发生了剧变!
  这些新的物质资源,一开始的时候,必然只有少部分人能够享受,没有办法全面普及。所以,原先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口,一下子就产生了一种极度不平衡的心态。
  张远轻轻敲了敲手指:“我听明白了,是因为万能工厂带来的巨大贫富差距,为内乱积蓄了能量。好吧,石器时代与电力时代的贫富差距,也大的有点过分了。”
  一个文明内部有贫富差距,这件事本身非常正常,因为个体与个体的能力有差距,生活的不如别人也没有办法。
  但贫富差距越大的社会,越容易产生动荡。
  因为万能工厂的出现,就这么区区两三年的时间,格利泽文明的“基尼指数”就一下子突然飙升到天上去了,自然不是底层人民能够容忍的。
  格利泽人虽然闲散,自由,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欲望,在海量物质资源的冲击下,所有人都开始蠢蠢欲动。谁都不愿意继续那种原始时代的生活,哪怕晚一天也不愿意……
  在人心蠢蠢欲动的情况下,原先就不怎么强势的政府部门,管控能力大幅下降,对市民的约束力也愈来愈小,甚至连管理者本身在这种巨大的冲击下,也处于一筹莫展,内部混乱的状态。
  除了贫富差距外,还有第二点内因,原先的以手工业为主的经济制度,开始显得异常不合时宜,各种经济政策以及文化都产生了大量的混乱。
  举个简单的例子,原先市场上的商品仅限于粮食、骨头工具、手工业品等初级商品,附加值比较低。有许多平民百姓都依靠手工生产这些商品过日子,几万年下来,已经非常稳定了。
  而从万能工厂中生产出商品,附加值较高。在这种石器时代,一辆汽车的附加值甚至应该高到没有人买得起的地步!
  大量新产品的冲击,导致大家都想要购买最新的产品。
  原先商品的价格大幅下跌,低价值商品根本就卖不出去了。货币政策的混乱,很快又导致了通货紧缩现象,经济彻底瘫痪。
  经济的崩溃又导致了一些手工业商人出现亏本,开始养不活自己。
  科技发展了,竟然出现养不活自己的人,这种现象匪夷所思却又理所当然。毕竟绝大多数普通民众的素质以及工作能力,还停留在石器时代,根本没有办法跟上时代的潮流。它们只会干那么一点简单的手工业活,现在手工业突然间不值钱了,直接就失业了。
  当时的政府又没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组织能力,去处理这种经济危机,反应总是慢一拍,导致整个危机越来越大。
  这些管理层脑海中根本没有这种经济学,也不知道为什么穷困潦倒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一群失去工作的穷人,要么离开城市,继续过原始人的生活……
  要么……通过暴力,来实现自己的诉求!
  “这两个原因,就像两根弹簧一样,压得越紧,爆发出来的力量就越大。”张远长叹一口气,看向白色的天花板,沉思着,沉思着……
  很遗憾,那个星际文明只教给了它们一些科学知识,但是关于制度方面的知识是一点都没有的……格利泽人就算再聪明,没有经历过,也不可能知道这方面的东西,更不可能反应的过来。
  文明的发展向来不是一蹴而就的,科技发展了,只是外功得到了突飞猛进,没有内功的支持,相当于只是一颗空心大树,看上去高大威猛,实际上一碰就倒,甚至自己直接就倒下来了。
第249章
自我科技阉割
  谈及这一段历史的时候,甘亚铎略微有点伤感地说道:“……再加上这么多的政府高官,不可能每个都是天生圣人,总是会有私心以及个人欲望。在大量资源的诱惑下,一批又一批的生产资料,被一伙高官匆匆瓜分掉了……”
  “它们获得的生产资料越多,底层的怒气就会越大……”
  “结果这件事捅出去以后,直接成为暴乱的导火索,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之下,愤怒的市民捣毁了市政府,试图抢占万能工厂!”
  有了带头的例子,整个暴乱的浪潮很快就从一座城市,扩散到全世界,13个主要城市,居然在短短两年内,全都发生了暴乱,毫无例外!
  “这种混乱以及动荡,又阻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围绕着13台万能工厂的争夺,一直持续了几千年的时间……并没有所谓的和平,也没有世界一切美好。那个星际文明离开之后,一切都变得混乱起来……”
  灯光黯淡的会议室中,甘亚铎略微有一点迷茫,言语中却蕴含着一种无奈以及愠怒,“很遗憾,自诩热爱和平与艺术的格利泽人,自从获得了万能工厂以后,爆发了文明史上,第一次死伤人数达到五位数的战争……”
  整个世界的历史车轮,总是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轨迹。任何阻拦者,都只是螳臂当车。
  所幸的是,这些已经是五万年以前的故事了,在时光的冲刷下,这一段历史,也就不再显得那么令人伤感。
  文明总归会平静下来,然后继续向前迈进。
  张远沉默了一阵子,开口道:“很抱歉,每个文明都会有这样的混乱历史。我们人类文明也是如此……生存斗争是生命与生俱来的本能。自私才是生命的常态,不自私的生物,早就在进化途中被淘汰掉了。”
  整个会议室中只有他们两人,没有随行人员,也没有会议记录,相当于只是一次私底下的谈话。
  这种自爆丑事的行为,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
  但也让张远更加确信,这个文明需要人类的帮助,或者说……它们的确迫切想要一艘恒星级别的飞船!
  接下来的历史,就变得更加离奇而又怪诞……
  各种混乱以及动荡,持续了将近三千年的时间,终于渐渐地稳定下来。按照格利泽人休眠10-14天,清醒2天的作息习惯,再加上有各种娱乐活动,一年的工作时间也就不到30天,工作效率比人类的996福报差远了。
  所以三千年的动荡,也就相当于人类的三五百年而已。
  不过,在这种动荡之后,原先的民主政策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是13个以“全自动万能工厂”为核心的军事集团!
  万能工厂,意味着先进生产力,远远超越整个时代的先进生产力。里边的数据资料库中,有着枪支、大炮、飞机、火箭、导弹的制造方式!
  谁掌控了万能工厂,谁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切,包括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这种情况下,独裁政治变成了最简单的选择。
  开玩笑,掌控了万能工厂,就可以直接独裁当皇帝了,谁还愿意把权力分享出来,去搞什么民主自由?
  当然了,也因为单个个体休眠时间长,清醒时间短的作息习惯,当皇帝有可能在睡觉的时候被暗杀,所以,由单人独裁改进而来的特权阶级独裁,也即寡头政体,就这样形成了。
  13座城市中,有12座城市实行寡头制度,只有原先的圣城——歌尔城,因为各种历史原因,还保留着民主政治的习惯。
  然而歌尔城的万能工厂也就只有一个,不可能和整个世界作对,所以顶多也就只能自保罢了。
  至于其他没有万能工厂的城市,根本就不可能与这些掌控了工厂的军事寡头竞争,无论是军事方面,还是经济方面,也就只能渐渐沦为附庸。
  “所以,这种稳定的寡头政治制度就一直流传了下来,难以改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改变。”甘亚铎隐隐透露了其余12座主要城市的政治面貌。
  张远简直惊呆了,他略有些怀疑地问道:“也就是说……除了歌尔城是例外,其他的城市全都是寡头制度?到现在五万年过去了,还是寡头制度?”
  寡头制度,可以说最容易腐败而又不稳定的制度了。难道这么久的时间,没有发生更深层次的变革吗?
  “是的,就算五万年过去了,万能工厂依旧是最先进的生产力,以军事为核心的寡头制度难以被推翻,顶多只是推翻一些寡头,然后换上另外一批……”
  “一开始还有小规模的战争,但后来,大家发现,彼此之间的生产力都差不多,科技进展也差不多,谁也没有办法奈何谁。再加上后来核武器的出现,实现了恐怖的核平衡,13座城市便渐渐偃旗息鼓,相互签署了核武器销毁条约,实现永久性的和平。”
  “但这还不是全部……这只是我们整个文明的第一步。前面三千年的历史。”甘亚铎沉默了半晌,如果双方真的要全面合作,这方面的信息很难完全掩盖。
  毕竟,双方要接触的时间,可能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计算啊。
  它只能咬着牙,又透露了另外一段惊人的历史!
  自从得到万能工厂后,格利泽文明的科技的确在蓬勃发展,但是有一点至关重要……几乎没有诞生真正属于自己的科技。
  科学虽然有共通性,但技术的发展却是循序渐进的,更需要经济以及大量人才的支撑,两者缺一不可。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一个民族企业想要制造一台手机,按照格利泽文明本身的技术水准,就算吃透了其中的各个原理,也只能制造出老爷机,没有大量的实践以及经验积累,根本就不可能一步到位。
  而利用万能工厂中的各种生产方式,直接能够一步到位,生产跨时代的智能机!
  两者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比性!
  这样一来,整个文明本身的科技树,无形间就受到了外星科技的打压。
第250章
民族媚外思潮
  对于许多工业而言,知道有这回事,与真正生产出来,是完全不同的。
  原子弹的理论高中生就知道,不就是链式反应吗?但想要真正生产核弹,难度不知道高了多少个数量级。
  硅基芯片的核心理论是“能带理论”,一个本科就能够学到的近似理论。但如何利用这个理论制造真正的芯片,需要大量的摸索以及尝试,需要用大量的经济去实验。
  从到毫米,微米级,再到纳米级,需要无数的投资、人才,更会经历无数的失败,但这些失败却也为今后奠定了发展踏实的基础。
  现在可好,直接获得了现成品,而且是宇宙二级文明的科技产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