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622

  数字生命!
  ……
  就这样,自“地球时代号”离开后的第12天,一个大假期的结束后,整个新文明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探讨下一步的行动策略。
  会议中,赵青锋发话道:“各位先生们、女士们,我们整个文明,第一个中期目标完成了,感谢大家这些年来的辛勤工作。”
  “地球时代号已经正式出发,按照格利泽人的报告,目前的运行状态平稳。这项大型工程为我们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不过还不是懈怠的时候,人这种生物啊,一旦懈怠,就很难再恢复勤奋了。”
  “对于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各位有什么看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文明也是如此,必须要有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发展目标才行。休息过后,必须要继续开始工作了。
  这也是新文明一贯以来的良好习惯。
  张远整理了一下思路,站起来发话道:“我们目前的长期目标不用多说,自然是流浪计划,我们没有必要在这里永久性地定居下去。去外边接触更大的世界,触碰形形色色的文明,是我们的长期目标。”
  因为地球时代号才刚刚出发,大伙的心气都非常高,一听说“流浪计划”,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为此振奋不已。
  “星际航行,能够让我们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接触更多的文明,能够促进科技交流,并且完善新文明史学。”
  “但距离这个长期目标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无论是新一代的母舰,军事,虚拟现实科技、工业能力、人口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升。”
  是啊,新文明的第二次星际远航,可不会像第一次那样毛毛躁躁的了。
  第二次的深空远航,是明确要去接触外星人的,强大文明的也好,弱小的也好,人类得有一定的自保能力才行。
  张远在中央屏幕上发送了一连串的资料:“然后说一下短期目标吧,本次交易,我们获得了一台属于二级宇宙文明的万能工厂……也有可能是三级文明的科技,反正至少是二级文明巅峰的样子。”
  “这台万能工厂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能够大幅拓展我们的工业能力。预计2年之内,我们的尖端工业能力能够提升127%,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里顿时产生了一阵阵议论声。
  一台万能工厂,就能够让人类的工业水准提升一倍还多!这不仅说明了万能工厂的强大,更说明目前的人类距离二级文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张远清了清嗓子,按捺下喧闹的众人,“当然了,我们只是借用其生产力,并不会像格利泽人那样,被这台机器给带着走。”
  “我们的团队粗略看了一些资料库中的科技,说实话,本身的技术水准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有一些工业标准……怎么说呢,能够向上升级的余地很小。”
  “张远先生,什么叫向上升级的空间。”
  在座的议会成员并不全是搞工业的,对这个说法并不是非常了解。所以为了方便描述,张远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地球文明21世纪的4G通信技术,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设计标准,总共分成两个大类,一是基于3GPP的LTE的技术;另外一类是基于IEEE802.16m的技术。”
  “而这两个大类,又有各个不同的分支。不说十个、八个,六七个不同的设计标准还是有的。”
  “而5G通信技术又是4G的一种升级,并不会独立存在,它是多种技术的结合,包括2G、3G、LTE、LTE-A、Wi-Fi、M2M等等。”
  “我们在建设5G的时候,希望将原有的基础设施最大程度利用起来,付出最小的经济代价来更新升级。如果没有以往的技术标准,是很难一步到位,建设真正的5G的。”
  这个解释非常通俗易懂,基本上每个人都听懂了。
  “但如果沿用万能工厂资料库中,乱七八糟的工业标准,各种设定就如同一团拉面一样杂糅在一起,相互交叉,甚至还有一些小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向上升级的余地将变得很小。”
  “如果想要更新换代,就必须抛弃大量的基础设施,重新研究回炉重造。”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隐蔽的陷阱,但是格利泽文明在发展的时候,身在局中,很难真正领会到!
  它们只能认为自己太笨,觉得自己理解不了这些知识,或者认为科技升级的代价过大,干脆就不升级了。
  这个事实,几乎可以实锤了,第二批来临的星际文明抱有非常大的恶意!
第282章
虚幻13号世界
  果不其然,得出了这个结论后,众人又稍稍讨论了一番。
  “哎……别人家的科技,果然是不可靠的啊。”
  “格利泽文明不知道是好运,还是厄运!”
  李振东作为一名信息专家,微微摇了摇头:“我就说,为什么还有电报这种古老的技术,在我们的文明,这种技术早就淘汰了!原来它们是各门科技共同发展,根本就没有先后顺序啊……真是奇了怪了。”
  等众人慢慢停止讨论后,张远继续道:“当然了,这些资料库中,确实有一些相当先进的技术,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所以第一个短期目标,完全吃透资料库中大批量的科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因为资料库中的数据众多,可能需要大量的人口……保守估计12万以上的科研工作者。”
  “第二个短期目标,将万能工厂重新组装,发挥其应有的效能。预计需要6万名工程师,两年内能够完成这项工作,之后就只需要三五千人,就能够维持其正常运转了。”
  万能工厂的质量非常大,人类没有足够强大的运输飞船一次性将其运上来,好在这个工厂由许多部位组成,是可以拆卸的,所以只能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
  重新拼装,还需要大量的调试工作。
  说完这番,张远静静地坐了下来,心中为此奸笑不已。
  屏幕上已经出现了两个短期目标,以及所需的人口数量。
  张远抛砖引玉后,居然一下子就要了18万的人口。虽然目前新文明有三百多万人,可是有一百多万都是年幼学生,顶不了太大的用场。
  再除去大量的医疗人员、老师、地表工人,本身有研究计划的工作者,维持整个文明运转的基础人员也得一两百万。
  真正能够灵活划拨的人口,也就那么五十来万而已。
  但人类接下来要进行的工作实在太多了,包括什么太空农场的建设,能够大规模培育更多的突变植物;武装飞船的生产,提高人类的军事能力;气态卫星基地的建设,能够提供更多的核燃料……还包括建设太空电梯时候被搁置的大量项目!
  各行各业的专家终于反应过来,这根就是不是什么短期目标,完全就是抢劫瓜分人口的好时候啊!
  趁着一个大项目完成,大量的人口可以调拨,现在不抢,更待何时?
  “大家听我说一句,先要搞农业!大家都想要穿更好的衣服,而且农业能提供更多的有机化学物质!这么多年了,提高一下生活质量也无可厚非吧?”
  “得搞燃料库!这么多年的积累都被格利泽人给带走了,国库空虚啊。等小型聚变装置研发出来了,能源得从裂变升级到聚变……”
  “听我一个建议,我们可以先建设大型的运输飞船……”
  “电磁炮计划!”
  “虚幻14号世界的开发。”
  十几分钟后,赵青锋目瞪口呆,好像被这群人的疯狂劲给吓住了。屏幕上的短期目标列了八页,总共需要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六百万多,而且得那种精英化的高素质人口!
  开什么玩笑,整个文明才只有三百多万人口而已!
  不过这也是这群家伙的惯用伎俩了,缺人口这个事实一直在长期持续当中,以致于所有的实验室负责人都处于一种欲求不满的状态。
  经过一番混战后,五十万人终于被瓜分完毕……
  ……
  下午三点钟,会议结束后,张远回归到自己的办公室,轻轻松了一口气,他望着电脑屏幕发呆,刚刚的那一个长假,还真的尽兴,到现在依旧回味无穷……
  人类这种生物还真的是懒下去简单,勤奋起来困难啊!
  就这么静静地坐了半天,突然间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请进!”
  是虚幻实验室的山本一郎教授。
  “又带来了什么消息?好消息告诉我,坏消息么……容我再悠闲那么一分钟。”张远笑着开玩笑道。他目前所掌管的方向主要有两个,第一是万能工厂的组装,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第二是意识上传、虚拟世界的研究。
  万能工厂的重新组装以及相关的研究自不必多说,手底下这么多高水平的工程师呢,叶开富、李振东这些高手都会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人类完全有能力发挥它的全部功效。
  张远对这项工作其实没有太大的担心,按部就班地来就可以了。
  但关于意识上传以及虚拟世界方面的研究,就变得危险而又复杂,不得不让人小心翼翼。
  一个真正的……奇点时代!
  即便它一直是新人类文明的研究重点,已经整整持续了44年的时间,有了一些初步的进展,但这些进展比起真正的需求,还是略显不够。
  因为想要完全构建一个真实的世界,对于人类来说,几乎难到一种令人发指的地步!
  曾经有一些科学家突发奇想,想要搞出所谓的“魔法世界”、“修仙世界”、“超人世界”、“诡秘世界”,但后来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
  各种物质规则的构建,一旦产生内生性的逻辑矛盾,就会发生整个世界的崩塌。这种感觉就像搭积木一样,一旦底层不牢靠,就不可能向上堆积出形形色色的建筑。
  而且积木的形状、类型又要足够多,否则搭建出来的世界不够缤纷多彩。
  特别是,人类目前掌握的物理知识,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真实。就算原模原样按照现实抄上去,构建出来的世界总归会有各种乱七八糟的bug。
  所谓“魔法世界”以及“修仙世界”的bug就更多了,甚至没有办法容纳任何原子,当然也就不能组成物质了。
  目前最为真实的虚拟世界,被称作“虚幻13号”!
  它是一个基于真实物理规则的虚拟世界,经过大量的调试之后,已经可以容纳各式各样的生命了,包括阿猫阿狗以及……理论上的人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