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622

  “所以,再也不需要我们这些科学家本身,来设计规则,这是在太困难了。”
  张远的瞳孔微微放大,这种方法……经验主义,唯心世界!
  怎么说呢,这种原理听起来非常奇怪,但又好像有点道理。
  一个人对整个宇宙的认知,的确会有巨大的偏差,有的蠢材坚持相信“地平说”,有些人坚持“广义相对论”是错误的,还有的民科想要发明所谓的“永动机”……但这种人总归是少数。
  如果一亿个人的认知所叠加起来,大家都知道生命需要摄入食物,大部分人认同能量守恒。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演变的如同大多数人认知中的那样,而不是少部分民科所认知的。
  当然了,光靠生命的认知依旧会有不足,人类还得尝试着完成一部分隐性的构架。
  真是特么一群鬼才啊!
  张远略有点兴奋地说道:“你要知道,人的认知会随着时代而改变……如果大多数人相信神灵的存在呢?如果大多数人相信魔法、永动机地存在呢?”
  “没问题啊。”山本回答道:“世界会如同他们认知中的那样,出现神灵,永动机……好吧,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但您不觉得这很有趣吗?”
  “还有,大批量的智慧生命哪里来?那群格利泽人吗?那群嗑药的家伙偏执狂啊……构造出的世界会不会很奇怪?人类暂时还不行!”
  “张先生,这些问题都是研究重点,但并非不能解决……只不过需要一种特殊的算法将这些认知归纳整理而已。”
  “利用经验构造出来的世界,虽然bug很多,但自身的兼容性也会变得更好,整个世界还会进化!”
  “容纳的智慧生命越多,世界就会越完善!”
  “……什么玄幻世界,修仙世界,诡秘世界,都有可能被构造出来……到底会怎么样,简直难以想象啊,我们创造出来的世界,会大幅超出我们的想象力极限!”
  渐渐地,山本越说越狂热,越说越兴奋,一张脸肿胀的就像一个红气球,仿佛用针扎一下就能扎破似的。
  张远沉默了一阵子:“想法很不错,你们可以尝试一下……关于收集记忆方面的问题,格利泽人的记忆倒是可以考虑,但是务必小心,如果被知道了,很容易引发外交事故。”
  “这颗星球的精英离开了,剩下的人口,可能会更加难相处……”
  “明白了,我们肯定会小心的。”
  这番谈话结束后,山本兴冲冲地离开了,整个虚拟世界的研究,仿佛开启了另一个崭新的纪元!
  ……
第285章
又一个30年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现在是5534年,格利泽人搭乘“地球时代号”离开后的第30年,人类来到这个星域的第74个年头……
  后边的30年里,总共发生了四件大事。
  第一是人事方面的变动,头发花白的赵舰长因为精力衰退,对自己的工作力有点不从心,开始准备退居二线……
  舰长这个职位,可以说是整个文明的最高职位,负责统筹规划各个部门的联系、合作。由于目前文明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舰长对各行各业全都要有所涉猎,光是这一点难度就非常之大了,如果连下边呈递上来的报告都看不懂,还当什么舰长?
  再加上整个文明只有一个政党,为了保证政策的连贯性以及有效性,这个职位的每一届任期为二十年(按照地球文明延寿手段,理论上的人均寿命可以达到322岁),目前的宪法还没有规定具体的连任届数。
  除非舰长在任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过失,才会被科学议事会罢免。
  而在这一次的交接当中,新文明发展部的张远也是最适合的人选,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抑或能力方面,都没有比他更合适的接任者了。
  相关的投票表决很容易就被通过了。
  当权力的交接棒,交给这位师弟时,赵青锋重重地松了一口气,感觉身上的担子就这么放下了……
  这种心情很微妙……
  薪火传承也是一项无比重要的任务啊。从22世纪的齐远山教授,到马舰长那一代,再到丁院士、赵青锋,然后到56世纪的张远,中间到底经历了多少磨难,遇到了多少困难,已经难以想象了……
  很荣幸的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奋斗下,新文明学派已经从一颗小小的种子,成长成真正的参天大树。
  一回想起这一段历史,赵青锋唏嘘不已,从地球上出发的时候,他们差不多是同龄人,但现在,他几乎是这几百万人里边,年纪最大的那一批人了。因为他在冬眠期就已经接任了这个职位,比其他人多了那么几十个清醒期。
  而那时候的延寿科技,又还没有到现在这样高超。
  等年纪大了再延寿,效果就差得多了。二三十岁的人打针吃药做保养,与五六十岁的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所以,赵青锋和张远、李振东等人相比较,衰老的速度也更加快一些,平白短命了一百来岁。
  不过,这件事情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当初就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
  人有生老病死,这本身就是一种天理循环,获得了一些东西,总归也需要付出另外一些东西。
  一个文明想要进步,总得有人付出,而文明的未来,也必然掌握在年轻人手中。
  按照赵青锋自己的话来说,“能够活着看到新文明目前的成绩,慢慢地步入正轨,已经非常幸运了。”
  同一批退休的老年人,大概有一千六百多人,实际上衰老地更快的,大都是原先的文明高层,包括曾经的几位副舰长,以及一批专家学者等等。
  退居二线也有退居二线的好处,至少工作上清闲了许多,再也不用劳费那么多的心神,可以安详地享受老年人的退休生活。
  新文明有着非常先进的养老制度,这一千六百名退休者,全部聚在一个养老小区当中,有着专门的机器人疗养团队。
  这群老人都是闲不住的人,闲来无事的时候,看一看最新的科技进展,体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教育下一代;偶尔参加一下整个文明的高层会议,或者说从事一些智力方面的工作,人类的智力比体力衰退的速度可缓慢得多……
  这种退休生活倒也显得有滋有味。
  更何况,新文明的大量内部政策,都是通过计算来决定的,官员的财产公开,权力也被非常有效的控制住。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甚至连一些中层干部的任免工作,都是由“文明贡献度”这个标准来决定,并非由高层领导指定。
  学习这方面的数学人才也相当之多,如何更好地衡量一个人的“文明贡献度”,如果做到尽可能地公正公平,是这些数学人的主要研究方向。
  当然了,张远这样的最高领袖,还是由中层干部票选出来的,在无法计算,或者紧急状况下,他会有一些特殊权利。
  ……
  除了人事任免的变动外,还有第二件大事,整个文明人口的出生率开始缓慢下降,从一开始的5%,缓慢降低到目前1.2%的程度。
  5%的人口增长率,实在是太高了一点,如果放在地球文明,相当于每一对夫妻要生5个小孩!
  而现在的人口基数已经达到了一千万,再狂暴地增长人口已经有些不合适。基数上去了,一年的1.2%绝对增长值,就是12万的小孩子,比原先的5%还要多得多。
  即便目前的人口数量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还是不太够,但已经没有了原先那种时时刻刻都会有的掣肘,有些简单的服务业以及手工业可以由智能机器人全面代替。
  再加上那一台“全自动万能工厂”的出现,大幅提高了自动化生产能力,减少了所需的工业人口数量。二级文明巅峰的科技果然比地球文明的更加强大,经过三十年艰辛的逆向工程,可以破解的地方也差不多破解了。这些来源于外星文明的技术,开始用于各行各业当中。
  所以,在基本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为了保持长期的人口健康,再兼顾目前越来越高的平均寿命,未来人口的增长率,将会控制到0.5%-1%左右。
  更重要的是……根据新文明史学的计算,五千万以下的人口数量,是整套行政体系运行起来后比较健康的状态。
  目前采用的依旧是动态计划经济,而不是传统的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带来的文明行动力非常强,但也要求政府拥有非常强大的统筹规划能力,否则很容易像苏联那样,发展不均衡。
  一百万人口,一千万人口与一亿人口的计算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按照张远的估计,五千万人口,将会是目前算法的极限,冒然超出这个人口规模,整个文明必然会受到“帕金森定律”的影响。
  帕金森定律是“官僚主义”的一种别称,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
  其主要意思是,因为人性的自私,平庸的管理者会倾向于寻找更加平庸的人当助手,这样才不会影响自己的身份地位。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体系。
  目前新文明的数据监控系统非常强大,基本上杜绝了这种现象,但是其可以管控的人口是有限的。如果人口大幅增多,总是能够找到这套系统的漏洞,整个文明的组织效率反倒会下降。
  更何况,在某些领域,长期处于缺人口的状态,有利于经济的活跃,以及公民的长期奋斗。
  之所以在一千多万人口就开始控制增长率,是因为人口这玩意必须要保持足够前瞻性,等三五千万人口再去控制,很容易导致人口结构的老龄化。
  对于实现机器人公养的新文明而言,控制人口增长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少诞生一些从人造子宫中的婴儿就可以了。
  ……
第286章
无题
  第三件事,是关于整个社会的变革,这么多年的时间,自然诞生的婴儿数量始终不多。在上一个年度,一千万人口甚至只诞生了1492名自然婴儿!
  这是一个极低的自然出生率。
  整个社会的运行模式,正逐步向着社会公养的最终目标靠近。
  很多情侣会考虑直接做微创结扎手术,还有一些不小心怀孕,生了个小孩后,直接就把孩子丢给了教育机构进行托管。他们没有作为父母的相应技能,不知道应该怎么喂奶,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照顾脆弱的小婴儿。
  在长期的环境影响下,关于亲自抚养下一代的概念,逐步从人们脑海中消失了。
  因为这些年轻人本身就是由社会公养长大的,自然认为把自己生出来的小孩子丢进去由教育机构抚养,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