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622

  “但它能够形成的规律依旧是有限的,分别是:变化终结于恒定图像、出现周期性变化、图像变化近乎随机、图像存在某种复杂规律这四种。”
  “如果将这个二维游戏,类比于一个二维世界的文明,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变化终结于恒定图像,相当于一个文明完全阶级固化,文明不再发生变化。”
  “出现周期性变化,也即出现了历史轮回现象,虽然是图像动态的,却也不再发生进步。这两个类别,全都是新文明史学所认为的平庸文明。”
  “图像变化近乎随机、图像存在某种复杂规律,这两种情况,才拥有着非平庸的可能。我们的新文明史学,正是想要洞穿这一类的复杂规律……”
  “大家不要忘记了,支撑生命游戏运作的,只是很简单的几条规律。而我们通常也相信,支撑宇宙运作的规律,也应该是简洁的,是不是可以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呢?”
  张远皱着眉头思考着。是的,这仅仅只是最简单的二维图像,真正的宇宙文明,可比二维图像复杂得多……但从某些方面,一个文明的个体,是否也可以比拟成三维,由某种规律组成的几何体呢?
  这倒是一个非常新颖的看待角度,许多数学家已经陷入了沉思当中。
  但想要真正破解这些奥秘,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山本话锋一转,继续道:“对了,各位,这一次的会议探讨内容不是新文明史学,而是关于这个星球当中,即将发生自发性的物种大灭绝。”
  物种大灭绝?
  底下的一少部分人还是刚刚听说这个话题,重新回过神。
  他也不卖关子,从一个箱子中,拿出一根手指头粗细,木头一样的东西,现场做起了实验。
  “你们看,这是世界树的树心,也即最为坚硬的部分。这一批树心来源于一颗15年生的小树木,就像钢筋一样坚韧,如果没有树心,世界树不可能长得如此高大。请放心,我们已经经过特殊杀菌处理,大家可以近距离观察。”
  张远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一小段树心,使劲地掰了一下,其硬度非常高,就算用尽全身上下所有的力气,连一点弯曲都没有。
  “的确是挺不错的材料。”
第375章
生物灭绝危机
  张远仔细地观察着这根所谓的树心,中间有一些中空的筛管,整体密度又比起钢铁低了很多。
  山本语出惊人,“这些树心对于莱利文明而言,是非常好的材料,提供了住所,以及食物……但也是毁灭整个生态链的大危机!”
  他用小刀挂了一点木头碎屑,用打火机点燃。
  顿时,整个燃烧现象产生了一阵淡淡的烟雾。
  张远捂住鼻子,闻到一种塑料燃烧的焦臭味,心中若有所思。
  所有人都闻到了这一股气味。
  “还真的很像塑料啊。”
  “塑料是什么?”
  张远解释道:“是从石油中提亮出来的一种高分子材料,非常廉价,地球文明曾经广泛使用,不过石油耗尽之后,就没得用了,只能转为大量使用可再生材料。”
  山本又按了一下按钮,“大家闻到了吗?这一类的树心,是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其化学成分有点类似于我们地球上广泛使用的塑料,也即非常稳定的化学物质。”
  屏幕上显示出一幅图像,是人类的地理学家,在一片平原地区寻找到了一个化石矿脉:一个储备量高达3亿吨的大型有机矿!
  “这个有机矿的组成成分,几乎全都是世界树的树心。因为长期埋藏在地底下,变成了类似于煤炭的东西。甚至比煤炭更加优秀,热值也更高。”
  一些才思敏捷的生物学家已经反应过来,山本一郎教授为什么认为这个星球即将发生生物大灭绝事件了!
  为什么?
  “因为这些树心,居然……没办法被本土的微生物分解!所以才会大量堆积。”
  张远顿时惊讶地有点说不出话来了,人类居然能够亲眼目睹……一次生物大灭绝!
  莱利人所谓的“世界树”,在这个星球,毫无疑问是非常优秀的物种,为莱利人提供了食物,也提供了居住场所。
  因为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世界树”的踪影,几乎遍布星球的各个角落。
  但也因为世界树的“树心”,进化地太过超前,使得本土的微生物完全不能够分解这种高度稳定的物质。
  人类在平原上发现的大量有机物矿脉,就是原本的森林当中,其他的纤维腐烂了,只有树心累积下来,沉淀在了地下才形成的。
  为什么说,这样就会造成生物大灭绝?
  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本土星球的碳循环被破坏了。
  有氧呼吸的通常情况,消费者吸入氧气,呼入二氧化碳,生产者吸入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形成碳循环。
  但现在,大量的碳元素,都变成了树心沉在地底下,这便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会逐步降低,植物没有足够的二氧化碳,大批量死亡,然后动物也大批量死亡。
  这个星球的二氧化碳浓度大概在千分之五,几百万年,上千万年的时间之后,可能会降低60%-80%的二氧化碳,这时候植物难以繁殖,才会产生真正的杀伤力。
  一位坐在下边的生物学家问道:“居然有本土微生物不能分解的物质?山本教授,您确认自己的科学考证是正确的吗?”
  这个问题由一名亲自负责地理科考的专家解释:“我们在全球各地的土壤中,发现了树心的有效成分……这些物质虽然是高分子有机物,会因为物理作用变成一些细小的碎末,但就连这些碎末的分解速度极慢,都能够稳定存在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时间。说明这个星球的分解者,的确不能有效分解世界树的树心。”
  “怎么说呢,就好像塑料一样,细小的塑料颗粒,虽然没有毒,但是埋藏在地底下长时间不会被分解。而树心的有效成分,甚至比塑料更加稳定,能够存在更长的时间。”
  张远点了点头。
  这就是大危机的由来了。
  这位专家继续道:“女士们,先生们。这种因为植物进化,导致环境突变的情况,在地球上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在24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氧气事件’,大氧化事件使得地球上矿物的成分发生了变化,也使得日后动物的出现成为了可能。”
  “也就是整个星球的氧气含量飙升,其主要是因为植物的大幅进化,木质纤维开始形成,而分解植物纤维的菌类尚未出现。这才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降低。”
  “大量的碳元素随着植物的生命周期而被固化沉积到地下,使此后的石炭纪才形成了高质量煤炭,造福了后来出生的人类。”
  “当初地球分解者能力不够强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比重下降,氧气比重大幅度上升,在石炭纪后期达到地球历史上大气含氧比重最高的阶段。环境的突变,让生物大灭绝之后,又产生了生物大爆炸。”
  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方面的说辞。
  “而莱利星也处于这样的特殊阶段,随着时间的积累,死亡的世界树越来越多,积累下来的树心也越来越多。”
  “这个星球形成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并不算太高,那么碳元素从哪里来?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消耗完之后,当然是生物体内的碳元素……动物有生老病死,只要死掉的生物,比出生的多,随着整个世界碳循环的破坏,越来越多的碳元素将会埋藏于地下!”
  “大气缺少二氧化碳,植物将会越来少,动物自然也会越来越少。氧气的浓度反而会上升。”
  “大灭绝,就这样,开始了!”
  “或者说,大灭绝已经开始,只是这些莱利人不自知罢了。在千万年以后,动植物稀少,大量的碳元素都变成了这种塑料一样的物质……理论上就是这样。”
  所有人都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思考着,思考着。
  这种生物灭绝赤裸裸地展露出来后,严肃而又充满了沉重的杀意。
  来源于星球本身的杀意。
  这种杀机,向来是缓慢而又坚定的。
  甚至,作为星际文明的人类,都很难阻止,这种来源于星球本身的力量。
第376章
没有科技是万万不能的
  如果是人类遇到了这种状况,能做的无疑只有几个。
  第一是消灭所有的罪魁祸首——世界树。
  一个星球的确很大,但对于人类的科技水准而言,只是多费一些手脚罢了,想要彻底灭绝一种生物,并不是特别困难。
  但这种巨型植物,作为生态链的重要一环,甚至可以说是支柱一般的存在。如果被完全消灭,毫无疑问会直接引发生物大灭绝,无数的动物、昆虫会因此而饿死。
  这样一来,最终结果好像没什么两样。甚至因为人类的干涉,生物大灭绝提前产生了。
  山本一郎解释道:“如果是在地球发生了这种事,就算生物大灭绝,只要人类能够活下去,这项计划就能够被实施。但是莱利星嘛,莱利人与其他生命是平等的,我们没有必要摧毁大多数的生命,去拯救莱利人。”
  下边的许多听众都点了点头,这话的确有道理。
  “除非人类能够创造一种能够代替‘世界树’的植物,消灭掉一颗世界树的同时,然后又种上一颗替代品,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的平衡。不过,这一项工程,工程量无疑就大得多了。”
  “况且,创造一种新的植物,涉及到的内容相当复杂,不是说创造就能够创造的。这种植物得全方位代替世界树的功能,包括提供大量的食物,包括物种的栖息场所等等。”
  第二种方法,培养出能够分解“树心”的微生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种“树心”的分子式,有点像人类的塑料,利用基因工程,培养出相应的分解者,并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另一个问题,大规模地导入一种改造微生物,毫无疑问会对本土生物造成重大影响。
  先不说这些微生物是否会变异,会不会导致本土生物致病、灭绝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