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622

  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啊!
  如果涉及到更加高级的外星文明,甚至涉及到人类本身,这件事情就变得更加有意思了。
  几分钟后,一阵清脆的音乐声响起,打断了大伙的思路,这一次的科学调研报告会正式结束,台下热闹的掌声响起,孙雨婷博士略有点害羞地鞠了一躬,然后走下讲台……接下来的时间,就不属于她这位在读博士了。
  但是,离开会议室的人并不多,包括张远本人,也在兴奋探讨这个名为“启迪者”的文明,是否对人类本身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或者说,是否给与了人类一点小小的帮助,推动了人类的发展?
  这种影响,可以很小,但也可以很大。
  就这么讨论了一阵子,一位历史学家站起来发言道:“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人类文明停留在旧石器时代,非常非常悠久,至少停留了三百万年的时间!这三百万年的进步很小,人类经历过冰河时代,甚至快要达到灭绝的地步……”
  “这三百万年,可能产生了语言,但应该没有文字,完全称得上是停滞发展了。”
  所有人都点了点头,这种停滞并不能说是完全停滞,但所有的进步,都得依靠机缘巧合才能够出现。
  这名专家得出了一个结论:“所以了,拥有智慧的生物,并不一定能够诞生文明。对于一个文明而言,拥有文字以及数学,可能是一道比较大的坎,需要大量的机缘巧合以及长期实践,才能有拥有这些学科。”
第381章
启迪者文明
  这位专家继续道:“只有诞生文字,才会有文化传承,乃至发展出光辉灿烂文明。光靠口口相传,产生的变数实在是太大了。而数学则是语言的更进一步,意味着一定程度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对未来有所规划。”
  “诞生数学后,才能够管理更多的人口,并且能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包括物资的储备,度量衡,货币单位,然后形成一系列的交易,从原始的部落走向国家。”
  “……如果在未来的旅行中,我们能够遇到更多处于石器时代的文明,应该能够证明这一点。”
  张远点了点头,发声道:“也就是说,平庸化从一开始就已经出现了,拥有智慧头脑的种族不一定能够形成文明,更不一定能够形成科技文明。我们已经是宇宙中还算不错的物种了。”
  绝大多数种族,根本就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就像莱利文明一样,莫名其妙地就卡壳住了。
  紧接着,屏幕上显示出一张照片,是从最为原始的资料库中翻找出来的。
  “……关于人类的莫斯特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范畴典型器物。你们看这一份曾经的出土文物图片,是用石片精心制作的边刮器和三角形尖状器。此外还有凹缺器、锯齿状器、石球、钝背石刀和小型手斧等。”
  “说明当时的人类,在实践过程中,更加广泛地使用各种工具。”
  这位历史学家满脸兴奋地说道,“但我们不能够肯定,远古时期的人类走出非洲,形成所谓的莫斯特文化,是否受到启迪者文明的影响。因为类似的文化其实有很多,整个过程也没什么文字记录。”
  在平庸化低谷当中,一个物种停滞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实在太正常不过了,像人类这样,在几百几千年内技术突飞猛进的才是不正常现象。
  “也就是说,按照启迪者,目前的所作所为,对于有潜力的物种,他们会给与适当以及少量的帮助。”
  如果对方真的造访过地球,那么少许帮助人类的概率将会很大。
  “还有一点,启迪者文明真的存在,那么必然是四级文明,或者更加强大的文明。因为宇宙弦的分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15万年前的宇宙弦分布,并不是现在的这样,在地球以及莱利星附近,并没有宇宙弦的存在。故而,启迪者文明如果真的存在,他们高概率已经掌握了曲率航行,才能够随心所欲地往返于各个恒星……”
  “真是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而又富有浪漫情怀的文明啊,这个文明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或许,这种启发式的行为,对他们来说非常有趣,是的,仅仅只是为了有趣,请原谅我使用了这个形容词……更加长寿的物种,思维方式与我们这些短命的物种必然有着很大程度的不同。”
  紧接着,这位专家话锋一转,“但也有可能是为了做实验,或者像我们这样发展出了类似于新文明史学的预测学科,需要一些文明的演变作为实验样本。”
  “所以我建议,全面搜查莱利星,以及周边的卫星,寻找是否有启迪者文明的观测站!”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难道真的有一个高级文明的观察站在莱利星附近?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还意味着另一件大事……与更高级文明的对话,以及超光速通讯!
  没有超光速通讯手段,很难将大量的数据,传递到银河系遥远的另一端。
  聊到超光速通讯,许多专家都激动兴奋了起来,这可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技术啊,如果真的发现了高级文明的科考站,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是和对方对话,还是直接研究其中的技术?其中到底有没有风险?
  不过张远却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动声色。这个可能他们早就讨论过了,甚至在问题提出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派出军队,进行全方位的查找。
  按照人类的想法,一颗最好的观测地点,就是在太空,或者在莱利星的卫星上边。
  这颗天然卫星的体积比月球小了许多,已经被潮汐锁定,永远只有一个方向对准莱利星,地质活动不频繁,是最好的观察地点。
  但人类并没有找到可疑的痕迹……哪怕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这就说明,这种猜测很可能是错的。
  听着众人的讨论,张远很快就站起来宣布了相关的结论:“各位,请听我说一句。如果对方将观察站,建立在光秃秃的卫星上边,应该很容易就能够找到,然而我们并没有发现。”
  “这方面的寻找,我们依旧会在整个行星系继续。只不过,搜索的范围如果太大,无疑是大海捞针的行为了。”
  如果在莱利星建立观察站点,一方面是要对抗氧气的氧化性,在太空中能够保持几万年、几十万年的东西,在有氧环境下,说不定只能保存几百年。
  另一方面还要对抗地震、火山爆发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并且,在地表能够收集到的数据极度有限。
  “是的,从逻辑角度,建立太空观察站才是最佳选择,就算这个文明技术再高,也没有必要给自己添加难度吧?”一位专家站了出来。
  “我并不觉得,他们会在这里搞什么观察站,观察个几十万年的……因为地球文明也被启迪者造访过,关于太阳系,人类可是开发了不知道多少年,足迹遍布每一颗星球,如果真的有外星遗迹,早就应该被发现了。”
  这话说的倒也是,张远也相当认同这个观点。如果地球上没有,那么这颗星球应该也是没有的。
  只是许多专家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松一口气,还是叹一口气。也就是,和更高级文明对话的机会没有了,这让他们感到很遗憾,颇有一种叶公好龙般的奇怪心态。
  “我认为,更高级的文明应当使用虚拟世界技术,来进行相关的实验……”
第382章
有机物收割者?
  就在这些专家说的唾沫横飞时,信息学专家李振东站了起来,发表了与众不同的意见。
  “这位教授,您先不要太激动。我怎么有点怀疑,启迪者文明,暂且就这个名称吧……真的是一个充满善意的文明吗?”
  他摊了摊双手,质疑道:“莱利文明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宗教文明,在百万前就已经诞生了辉煌的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停滞发展的时间的确很久很久,已经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了。就这样下去,很可能不会有任何进展。可是启迪者文明种下了‘世界树’这又是为了什么,难道能够推进莱利文明的发展吗?”
  “要知道,这个物种可是能够以引发一次生物大灭绝啊!”
  “我甚至觉得,我们过度解读了这一事件。启迪者只是想要把这颗星球所有的碳元素,利用世界树,变成这种类似于煤炭的有机物,然后一次性收割罢了。”
  “我们已经有了相关的宇宙常识,有机物在交易市场当中,可比普通的金属更加值钱!对于更加高级文明而言,只要能够开采地核资源,金属元素完全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包括各种稀土元素,在地核深处比比皆是。但有机物就不一样了,只有星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想要更多的也没有!”
  “使用这样的生物科技,收集有机物质,更加划算也更加有效!”
  他非常感慨地说道:“真可谓是大手笔啊,一次性收割一颗星球的大手笔!或许不止这一颗,而是……无数颗星球!包括曾经的地球,只不过地球上的计划可能没有成功罢了。”
  会议室中一时半会沉默不已。张远甚至感到自己的汗毛都竖立起来了,从善良到邪恶,仿佛只是一瞬间的功夫。
  很快,李振东的这一番猜想,更是引发了掀然大波!
  人们不约而同的思考着,如果这个文明真的是“邪恶”的,那么……
  他们是否对人类,对地球,做了什么手脚?
  会议室里一时半会安静地可怕。
  那名生物学家迟疑了一下,辩解道:“我依旧觉得,启迪者文明,对莱利文明充满了善意。李教授,如果您想实施这种持续几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计划,应该会选择一颗富含碳元素的星球,进行实验吧?”
  李振东点了点头,“确实……起点非常重要。”
  这名生物学家继续说:“可是,莱利星的碳元素成分并不高,只是比地球稍稍多一点而已。按照您的说法,应该选择一颗类似于金星,表面全都是二氧化碳的星球,那才能将利益最大化。启迪者为什么要选择莱利星呢?完全不合算啊!”
  李振东红着脖子,大声说道:“他们也有可能布局了无数颗星球,合不合算的问题,没有必要考虑。就好像我们用大型播种机,在田里播种,根本无所谓这颗种子到底能不能发芽,只要能长植物就行。收成少一点也无所谓,你会去思考某一株小麦的收成到底怎么样吗?”
  “可是地球为什么没有被收割呢?还有金星,火星!”
  “因为这种计划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成功吧,外来物种被本土物种给消灭了呢?又或者是气候灾害,把外来物种消灭了!哦,对了,你们不觉得澳大利亚的生命进化地很奇怪吗?说不定就是外星人干的呢?”李振东脑洞大开。
  “李教授,澳大利亚的物种,存在百万年以前的化石,时间节点对不上。”
  就在两人为此争论不休的时候,张远忽然说道:“你们先听我说一句,首先,如果改造了世界树的文明,真的是格利泽文明遇到过的那个‘启迪者文明’,从他们的所作所为上看,不会有特别大的恶意。”
  “因为格利泽文明是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启迪者让他们知道了科学的存在以及电力的存在。”
  “其次,如果想使用生物技术,固定碳元素,使用繁殖能力最强的微生物,譬如说水藻之类,效率比世界树高得多吧?”
  “如果这个文明的确足够强大,研发这样的微生物,应当是不成问题的,而不是世界树这样高大的植物,虽然最终的效果相同,但是效率毫无疑问低了不止一点半点。”
  李振东若有所思,没有说话,这倒是难以解释的一点了。如果强行认定,更高级的文明,研发不出这样的微生物,只会让人笑掉大牙,就连他本人都不相信。
  大家也都渐渐平静了下来,稍稍松了一口气。
  一个星际文明,想要开采物质,完全没有必要因地制宜,修改当地物种的基因。
  “如果其抱有巨大恶意,可以直接开发一种或者多种超级微生物,把所有的动植物全部消灭,然后无限制地繁殖就是了。莱利人也没有必要让他们活着,平白产生变数。”
  这样一来,效率可比单纯的世界树高了不知道几万倍。世界树千万年才能完成的物种灭绝计划,使用超级微生物,指不定几百年就能够完成了……
  张远又说道:“其实吧,各位,仔细想想,我还是觉得,启迪者报有一定的善意。在这个世界中的世界树,对莱利文明来说,并不一定是不好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