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622

  反倒是李振东,年轻的时候胡吃海喝,再加上又研究项目的时候,长期不冬眠,看上去更加衰老一些。话说回来了,最先衰老死亡的,反倒是这些科研工作者,而不是张远这一类的管理层,这也是算得上是他们对整个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吧。
  “我啊……还没有想好!我在想,在虚拟世界中找妹子,和绿了自己的老婆又有什么差别?这样貌似不好。”
  “人都死了,当然也算离婚了。什么狗屁问题!”张远有点好笑地说道,“你在里边生活的时间,不是几天,而是一辈子。没必要再坚守这边的道德问题了。”
  其实这个问题曾经引发过广泛的探讨,最终大伙的结论是——不干涉。
  自然死亡的人,许多政治权力自然也就消失了,其中也包括婚姻制度以及个人财产。如果通过了考核,回归现实世界,政府会归还生前50%的个人财产,相当于收了一层税。
  这些考核者投入到虚拟世界之后,就如同几滴水进入了大海,基本上相互之间是遇不到的,私生活也不大可能产生交集了。无论是洁身自好,或者选择在虚拟世界中另找配偶,就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没有人会去为此指责。
  “就相当于是投胎转世了吗?只不过没有喝孟婆汤。”
  李振东笑着说道:“我是个意志不怎么坚定的人,根本就不是什么伟人啊……跑到虚拟世界之中,如果能够开后宫,撩拨更多的美女,我肯定会开后宫的!”
  “如果在什么玄幻世界,拥有更高的实力,我肯定会不停地欺负别人,享受一下主角装逼的快感……哈哈,抢夺良家妇女也不一定啊!”
  张远连忙道:“没想到你李振东还是个反派人物!这话我可录下来了。”
  级人不约而同地哈哈笑了起来。
  紧接着,张远恢复了正经:“这你就错了。所谓的超凡者,并没有要求你拥有圣人一般的品格,泡妞什么的……只不过是小事。但超凡者,必须要学会思考,要求有自己的独立意志,在长期混乱的环境当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是作为长生物种的第一步。”
  “如果连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没有,只是跟随着大环境随波逐流,那么,还当什么长生种呢?”
  “有道理。”李振东点了点头。
  实际上,这些大道理每个人都懂,但真正实践起来,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不跟着环境随波逐流的人,很少很少,太少了。昆仑山社会现状还不错,主要是因为人文环境好。
  “其次是对整个世界的贡献度,就和我们的文明贡献度类似,如果贡献度是正的,说明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正面多余负面。”
  “这么简单?只要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就可以了?”
  张远笑了笑,“哪有那么简单!你要知道,这一类的世界,通常而言都是呈现熵增趋势,也就是,一天比一天烂,一年比一年更烂的平庸世界。”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部分的个体,对整个文明的正面影响都小于负面影响,所以这样整个世界才会越来越烂。你想要成为少部分,哪有那么容易?”
  张远动了动手指,屏幕上显示出一本地球文明曾经的网络小说,“你看,这就是——主角,有金手指,孤儿开局。”
  “就算你拥有一些独特的能力,可是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一般人只会迷失在无穷无尽的权力、美色、金钱等欲望当中,看上去自己爽了,但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大概率是负面的。”
  李振东疑惑道:“为啥?这本小说里的主角,一手建立了工业体系,打败了敌对国家的封锁,这都不是正面的?”
  张远笑道:“你以为当一个土豪,帮助国家建立工业体系,就是正面影响了吗?当然不是,其中大一部分,是金手指带来的正面影响力,这些东西总不能算到主角个人身上吧?所以会扣掉很大一部分分数。”
  “你再看看这个主角私底下干了什么吧?第一是,有钱了开后宫,泡妞啊什么的,实际上这一点不算什么,影响力不大,扣的分数不算多。第二是权力寻租,打压异己,搞垄断,自己搞了个商业帝国没错,还要伸手伸到政治上,真的想当一个星球的土皇帝呢?”
  李振东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可是他有足够的水平当土皇帝吗?就凭这一点可怜的智商?这种非正常的金手指发展模式,很容易就把一个国家的潜力给搞没了。你想,地球上的棒国,不就是这样被财阀垄断的吗?”
  “系统会按照新文明史学中的理论,将存在你的时间线,与不存在你的时间线进行推演,然后对比两个世界的,计算出你在这个世界的贡献度……反正是一个很复杂的计算模式。具体你可以看看那些个论文。”
  张远继续道:“相反,做一名普通人,正常工作,做一点小小的好事,基本上就那么普普通通地过日子,正面的影响反倒又大于负面了。可是,有多少人在可以当主角的情况下,愿意当普通人,控制的住自己的欲望呢?太少太少了。”
  “总而言之,如果在这几个轮回里边,积攒到足够的分数,就相当于通过考核了。”
  “原来如此,原来金手指不算分啊。”李振东慎重地点了点头。
第390章
下一个目的地
  其实,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张远只是原原本本重复了一遍而已。
  他最后说道:“对于这一类的特殊能力,也不是说,用了就直接扣分的程度。但要知道,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到底如何使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全都自己负责,如此而已……”
  当然了,所谓的金手指,肯定有一定的限度。仙侠的不可能套用到都市,科幻的不可能套用到玄幻,总之要顺应虚拟世界的规则,不能直接干涉到世界的运转。
  张远继续道:“从目前的数据看,还在标准范围内的人数在二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合格人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递减,最终达标者应该在五百分之一到一千分之一的样子。”
  “哎,人的衰老死亡才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后边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啊……”
  “一千分之一的概率吗?这个数字可不妙。”李振东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心中若有所思。
  就这么聊天间,身边的智能管家发出了提示音,是天文台的科学家发来了一份天文报告。
  昆仑山已经接近下一个目的地了,其名为BD-1289号,是一颗年龄约55亿年的黄矮星,发光强度大概是太阳的87.4%。
  黄矮星,可谓生命的摇篮,它不像蓝矮星那样寿命短暂,不会短短几亿年就燃烧掉自己的寿命,也不像红矮星那样发光强度不高。黄矮星通常能够稳定存在百亿年的时间,质量越小的个体,寿命反倒越长。
  它更不像三体系统那样引力紊乱……一不小心就把周边的行星给吞进去了。
  环境稳定,存在时间悠长,意味着容易诞生复杂生命。
  最重要的是,人类在这颗恒星附近,发现了一颗超级地球!
  之所以加上“超级”两个字,是因为这颗行星实在有点大个。
  张远点开这一份天文学报告,“据估计,该行星的直径是地球的2.4倍,质量是地球的18倍,也即地表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3.13倍左右。其表面通体蓝色,拥有巨大的海洋以及厚厚的大气层。”
  这个重力实在有点大的过分,原本一百斤的人,站在地表上,直接变成了三百斤的重量,骨头容易骨折不说,脆弱的内脏很可能大出血,以至于人类完全没有办法在上面正常生存。
  李振东皱着眉诶头:“……所以,整个科考行动,预计只能让机器人全自动完成。我们好像没有这样的机器人吧……我们经历的旅途,都没有这么大重力的星球。”
  张远兴致勃勃地浏览着这一份天文报告,叶开富也在一边说道:“反正也是闲着无聊,干脆就让研究院专门设计呗。这样的大重力类地行星,银河系中并不缺少,早晚要遇到的。反正现在还有时间。”
  “说的倒也是。”
  广漠的银河系中,高重力的超级地球并不是少数,譬如说大名鼎鼎的“开普勒-22b”,直径大约是地球的2.4倍,如果密度和地球差不多的话,也得14倍的地球质量。
  还有HD40307g,其质量至少是地球的7倍。
  相反,类似于地球、金星、火星,只不过是行星中的小不点。
  对于其大气的观察结果出来了,他直接将这行文字给读了出来:“通过对太空远镜近年来存档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了大气层中独特的水蒸气分子特征,同时也表明其大气中存在氢和氦。”
  “其大气压约莫是地球的……8倍!”
  “……因为它是一个更大个的行星,拥有更大的重力,所以地表的气压也会更大一些,这么厚的大气层,就像一条厚厚的被子,使得星球的温室效应比地球更加严重,降水量也更加充沛。”
  “幸亏中央的恒星发光强度不算太高,更剧烈的温室效应才能保证足够的温暖,形成海洋,以及各种地质面貌。”
  拥有大量的液态水,意味着存在复杂生命的概率大大提升了,至少碳基类的生命,都是需要水资源,才能够存活的。
  “这样的星球,会诞生什么样的物种呢?真是令人好奇呀……”
  ……
  政府颁布的工作任务,很快就传遍了昆仑山的各个研究所。
  舰队山舰队已经在宇宙中漫步了整整一百年,所有的科研工作者简直无聊透了。现在终于接近了一个看上去还算有趣的星球,这个消息很快让飞船里的所有清醒者都活络起来。
  对于人们而言,有一个不错的目标,才有工作的动力。
  特别是复杂高重力环境下,科考机器人,以及能够克服大引力井的飞船,全都得重新设计过,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量。
  好在,人类还有三年的时间,才能够到达目的地,所以一切都还来得及……
  ……
  这里是新人类文明,第九机器人设计院。
  随着清醒人数的逐渐增多,设计院里的工作人员也慢慢多了起来,每一次抵达新的星球,都是全民苏醒的日子。而这一次,不但会进行整顿,还会进行新老人的交接。
  “舒萧,你醒了,好久不见!”周边的同事纷纷打着招呼,报以善意的笑容。
  “你们好,好久不见……哈哈,好像昨天才见过,又好像好几年了!”
  舒萧在卫生间洗了一把脸,习惯性地伸展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又瞥了一样墙上的日历。
  对于他来说,仿佛刚刚才和设计院里的各个同事分别,今天又来一个“好久不见”。
  冬眠,就是这么地古怪,特别是第一次冬眠,相当不习惯……不过次数多了,就也显得自然而然,能够接受了。
  安排冬眠,主要还是为了减少昆仑山的损耗,减少维护次数,一千万人在飞船中生活,与一百万人,所产生的损耗,是两个不同的量级。
  所以了,除了学校里的学生,能够正常学习,不需要冬眠外,正常走上社会的成年人,都会安排一定量的冬眠。
  当然,如果实在不愿意冬眠,也可以找个理由向有关部门申请,昆仑山中一直保持着百万级别的清醒人口,多几个人,少几个人当然不成问题。
  舒萧走到自己的位置,和隔壁专门负责机械工程的徐亚峰教授打了声招呼,然后打开电脑。
  冬眠醒来的第一件事,当然是了解昆仑山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有没有新的突破,总之得先跟上整个时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