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622

  “全国各地有多少囚犯?多少无期徒刑?消失那么几百几千个,也不成问题吧?这种罪犯,交出去就交出去了,就说意外死亡,再赔偿其亲属一笔钱就是了。”
  一听说交出去的是囚犯,所有人心中都好接受了许多。
  现在的问题,反倒变成了人类到底是否接受这些囚犯,能够付出多少交易点。
  还有一些不太忍心的,也只能别过头,沉着脸,没有吭声……谁知道把人口交到外星人手中会发生什么啊。
  对不起了,为了……
  文明!
  ……
  就这样,相关的贸易正在持续进行当中……
  人类如愿以偿获得了这个文明具体的文化以及历史走向,而几个与人类进行贸易的国家,不约而同的,想要人类代为发射几颗卫星。
  因为这是看上去最廉价,却又能取得最高利益的方式。
  为此,这几个国家发现了对方的意图后,还在联合国大会上吵得不可开交,包括什么卫星波段协议,太空垃圾协议、卫星轨道协议等等,全都要着手签署。这个文明有一个相当于联合国一样的组织,各种扯皮不知道要扯上几天几夜。
  更何况,这些卫星可是要他们自己研究,也是让一些泰普文明的科学家愁白了头。卫星如果发射了,如果出现差错又不可能返修,所以必须要保证一次性成功,但谁又能够做出这样的军令状呢?
  如果要人类代为研究,那么价格可得高到天上去了!
  这种奇怪的争吵场景,搞得一些小国家的领导一脸蒙蔽,他们甚至还不知道人类文明的到来呢。
  这些小国还在为工业化的道路而努力当中,按照这些领袖的设想,就连空中飞行器的研究都失败了,怎么就突然要发射“卫星”了呢?
  能发射的上去吗?
  就算发射上去又有什么用呢?一个飞在太空中的铁疙瘩?
  所谓身份地位决定了眼光,他们很难想象,一个漂浮在太空中的东西,到底能够给整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在这种闹腾下,这些和自己不搭噶的小国家领导,也就稀里糊涂地签署了协议。这本身就是小国家的悲哀了,更多的情况下,他们一辈子都不可能发射属于自己的卫星。
  ……
第404章
泰普人历史
  “这些泰普人倒是很聪明嘛,代为发射卫星吗?”
  “是的,基本上第一批次的交易条件就是这样了。他们选择用第一批的交易点,让我们代为发射卫星。其他的内容还在慢慢谈。”
  张远看着泰普文明的交易要求,心中非常赞同:“这倒是没什么问题,卫星是他们自己研发的,我们只是相当于跑了一趟腿,付出代价也不大。”
  “……只不过,几十年后,这些发射上去卫星会报废,到时候,如果他们还是没有研发出大推力的火箭,就没办法更新换代。我们只会待在这里三五年的时间,之后就会离开这一片星域,管不着了他们了。”
  “那也没办法……这已经很不错了。”附近的一位议员说道:“能够享受几十年的卫星红利,他们的世界应该会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也会更加重视这一门技术。有了卫星,整个星球的沟通才会更加顺畅,才会让庞大的星球缩小成世界村。”
  “理论上,只要是一个稍稍有远见的文明,都会在这一段时间内抓紧研究的。否则时间到了,大量的卫星突然没法使用,习惯了卫星技术的民众非得暴动不可。”
  当然,关于未来的泰普文明到底怎么发展,人类也没有必要担心太多。
  人类是人类,泰普文明是泰普文明,没有必要去担忧别人的内政问题。“有限帮助”这一条例,基本上已经完成了。
  而人类的“代为跑腿”,则顺利换来了这个文明的历史进程,以及大量关于本土星球的生物学资料,也是稳赚不赔的一件买卖。
  否则,这么一点科考机器人,想要科考整颗星球,还是相当吃力的。
  关于泰普星球的历史资料以及生物学资料,也是本次科学会议重点探讨的内容,特别是有关于启迪者文明的痕迹,人们已经找到了某一些蛛丝马迹。这便更是令人感到振奋的一点了。
  一位科学家上台,他正是本次会议的主持人,罗克里教授。
  首先,这位科学家在屏幕上播放了一张泰普星本土生物的照片,鱼类,鸟类,爬行类,其实用地球生命的分类方式已经不太合适。但为了好理解,还是这样命名。
  “关于启迪者的痕迹,得从头开始说起。”
  “……由于星球的重力较高,这里的生物均进化出了强壮的肌肉,坚硬的骨骼。”
  绝大多数动物的骨骼密度很高,由于骨骼内部的独特中空构造,使得整体的质量居然不算太大,这也是最让生物学家啧啧称奇的一点。
  “……在这颗星球,既要有足够的力量去跳跃,跑动,又要进化地足够轻巧……所以许多生物,从肌肉结构看都有些苗条纤细,肌肉的比例远远大于脂肪的比例,拥有很强的爆发力量。”
  还有一些生物看上去却比较臃肿,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是因为它们的外表皮有一层厚厚的角质层,这一层角质层结构类似于泡沫,体积大,质量不大,能够有效缓冲跌倒时带来的伤害,不至于轻易地骨折,或者内脏受损。”
  “泰普人看上去胖胖的,实际上却是虚胖,质量并不大。”
  还有一些生命进化出了外骨骼的构造,以中小型的动物居多,这些生物就像螃蟹、虾一样在水里生存,外骨骼的存在,能够为体内柔软的内脏提供支撑。
  但是话说回来了,即便这里的生命对高重力环境环境做出了一定的适应,它们也很难像地球生命那样,进行超高强度的运动,更不可能出现类似于大马哈鱼一样,进行几千公里的长距离的洄游。
  碳基类的生命毕竟是有极限的,单位细胞内部蕴含的能量,不会比人类的细胞高出太多。就算进化地再完美,这里的生命在进行高强度运动的时候,也依旧比地球上的生物容易疲惫。
  “所以了,这里的生命,爆发力往往非常强大,但从耐力层面,普遍比不上地球生命。地球人可以跑马拉松,四十多公里的距离,但是泰普人不行,跑个几公里就开始气喘吁吁,疲惫不堪了。”
  大量的生命,在休息的时候喜欢泡在水里睡觉,因为这样能够节省体能。
  泰普人也喜欢借助水的浮力,获得最为舒适的休眠。
  “……这一习惯一直保持到了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浴缸,然后休息的时候,在浴缸里睡觉。”
  也不需要考虑在水中溺死之类的事,泰普人的水性都还不错,他们有着巨大的肺叶,全身肌肉外围还有如同海绵一样的缓冲角质层,能够轻易漂浮在水上。
  这些全都是泰普星球上的客观环境,以及在这些客观环境下的生命进化形式。
  介绍完这些前提条件后,罗教授发问道:“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里的生命,全都是高爆发、低耐力的物种,也就意味着泰普文明在最为原始的时期,很难进化到真正的农耕文明。”
  “发展农业最重要的是什么?第一是植物,需要有合适耕种的植物。第二是文化,需要诞生农耕文化。第三,则是动物。”
  “……发展农业需要牲畜,需要长时间的劳作,由于进化的原因,就连泰普人本身,也很难适应这样的长期劳作。往往工作一天,就要休息一天,否则很容易过度疲劳,导致寿命短暂。从考古学方面也证明了这一点,远古时代的泰普人,曾经长期停留在狩猎时代,停止了进步。”
  这个结论一出,顿时,会议室中响起了一片讨论声。
  这倒是一直以来没有想到的一点。
  张远点了点头,赞同道:“在地球文明中,有这样一个说法,之所以非洲土地上没有演变出真正的农耕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非洲草原没有可以驯化的大型牲畜。”
  “在公元1500年,非洲人口仅有2千万,而农业大国的夏国,人口达到1.6亿,这就是狩猎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没有农耕文化,的确很难诞生真正光辉灿烂的伟大文明。非洲土地虽然诞生了人类,但要说这一片土地诞生了真正的伟大文明,其实是没有的,就连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也早就被其他宗教给同化了,并没有延续到现在。
  定居能够使人类能够将多余的粮食贮藏起来,农耕文化带来稳定的粮食储备。这些粮食可以养活军人、手工艺人、工匠等,他们是战争与建设的重要力量。
  同时,有了粮食储备,文明国家可以开启如长城这样的巨型工程。
  正是有了能够驯化的野生动物,才能让人类文明得以快速发展。牛和马不仅能够耕地,还是一种交通工具。
第405章
奴隶制社会
  整个泰普星,也是同样的道理。人类与泰普人虽然是不同的物种,但最底层的逻辑,还是同样以利益为驱动的生物,泰普文明的行为逻辑,在人类严重并不难理解。
  放眼这颗星球,虽然有一些大型牲畜能够驯化,但是因为高重力进化的关系,这些牲畜的体能并不强。
  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跑得很快,然而并不擅长长期劳作。
  一种名为‘膜’的动物,算得上是非常适合驯化的大型生物,但它一天顶多只能耕种1亩地,但人类的一头牛,却能够耕种3亩。两个物种吃的食物分量却差不多,这便是高重力环境带来的差异。
  高重力环境下,短期的爆发远远比耐力更加重要。如果让‘膜’天天耕地,不休息,它很快就会生病而倒下。
  把一头膜从小养到大,却得花费好几年,不可能让它干活干到死。
  就连泰普人本身也是如此,很难适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体力劳动,往往干一天就得休息一天。如此一来,想要老老实实地种地,就变得难上加难了。
  没有真正诞生农耕文化,远古时期的泰普人只能够以狩猎、采集、游牧为主,这样的食物来源不够稳定,不可能聚集大量的人口,也就很难形成真正的国家。
  “于是,大量的考古学证据认为,泰普文明在石器时代,徘徊了至少百万年以上的时间。”
  会议室中又响起了一阵讨论声,也就是说,如果启迪者文明真的光顾过这颗星球,他们将面临一个长期处于部落时代,无法诞生农耕文化的文明。没有办法进步,是因为客观环境引起的。
  “那么,启迪者会做些什么呢?”张远饶有兴趣地问道。
  李振东道:“如果是我,或许会修改本土物种的基因,修改处一种能够耕种的生物。”
  “你的想法不太自然,这样的生物,很难适应本土环境,会很快灭绝。在这种高重力环境下,哪有爆发力又强,又有强大耐力的物种啊,如果有这样的物种,它早就是所谓的超人了。”
  很显然,接下来的发展,并没有这种基因改造生物的出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