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7/622

  餐厅到了,两人找了个位置坐好。
  “今天我请客!”张远连忙道,这些小伙伴对他照顾颇多。
  新人类文明虽然早就实现极大富裕,提供很多基本社会福利,但一直还保存着金钱制度。
  各种机器人服务,通常是要付钱的。
  金钱制度与和文明贡献度挂钩,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人性本身偏向于懒散与安逸,即便目前新文明的公民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依旧得依靠一定程度金钱来刺激工作积极性,否则有可能步入“樱花世界”的后尘。
  毕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圣人,哪怕到这个星际时代依旧不行,在彻底修改基因,修改“前进原动力”之前,不可能完全避免怠惰。
  这么多的虚拟世界,不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对于新人类社会学而言,提供了很好的社会样本。
第454章
辅助大脑技术
  机器人很快就送上了章鱼串烧,再加上一些配菜。
  张远兴致勃勃地跑到厨房中,调制了一些特殊酱料,在以往那些困难的年代里,连吃一点好吃的都变成了奢望……
  即便张远的每一个轮回,都有非常不错的出生,但最终的结局,总归会折腾地颠沛潦倒,也算是自己的一种选择吧。
  就这么想着,他轻轻叹了一口气。
  时代的变化,实在太大太大了。
  整个酱料的配置也没有费太多功夫,在路上,他已经用人体芯片,发送了相关的资料,将这些调味料给准备好了。
  “你尝尝!”
  “好嘞,我刚刚打过电话了,把两个姐姐叫过来。她们的工作很忙啊,也不找男朋友,一天到晚不知道在干嘛……”
  由于每个人在胚胎阶段就已经植入了辅助大脑,以至于大伙都变得非常聪明,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记忆能力上,都比以往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辅助大脑的存在,还改变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利用一些电磁波实现人机交互。
  原则上,辅助大脑只会接受人体本身的电信号,人类依旧得靠眼睛去看,耳朵去听,身体去感受,才能获得对外界的感知,没有办法直接接收空气中的电磁波信息。
  这是为了考虑安全性问题,不至于一个电子病毒,就把人类给瘫痪了。
  但人脑不能接收电磁波,却并不影响对外发射电磁波。现在的人们通常还会在后颈位置植入一块人体芯片,作为一种脑波读取装置以及电磁波发生装置,许多工作只要脑海中一想,然后利用这块芯片发送电磁波,机器人就能够为之而工作了。
  可不要小看了这一点,无论是在电脑上边打字也好,操纵动力装甲也好,或者绘画图纸,计算,全都简单了无数倍!
  人类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许多复杂工具的使用,再也不用像以往那样,需要用手去拨弄了。
  对现在的大部分人类来说,没什么问题。每个人的记忆力都很好,将脑海中的画面还原到电脑中,变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儿。
  当然了,人与人之间,依旧有聪明与平庸之分,张远所在的班级是所谓的“精英班”,直接跳级跳了好几年,跳到了大学,大学学习的基本上是原先的研究生以及博士生内容。
  为了避免天赋浪费,每个人在中学教育后,都会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分类培养,确定接下来的研究方向。这样才能够以较少的人口,适应三级文明规模庞大的科技树。
  张远适应着整个新的时代,不禁感慨着:“人类自从发明了辅助记忆大脑后,彻底站稳了三级文明的脚跟,吃透了庞大的科技树……还真的不容易啊,在四五百年前,将脑波转换成画面,还是非常非常先进的技术,需要注意力极度集中的人才能够做到。但现在,小孩子都能够轻易做到了!”
  “但两千万的人口,想要填满所有的科技树,还是有点吃力,所以每一个人口基本上都会从事智力方面的活动,细分到某一个方向,这样才能减少人力资源方面的浪费……”
  就这么聊天间,两位漂亮的小姐姐坐在了他们的边上,“居然请我们吃东西,真是百年难得一见。啊,你的酱料还真的不错……烤章鱼居然也这么好吃!”
  张远咧嘴笑了笑,是同个小家庭中的两位姐姐,年纪小一点的叫赵聪聪,比他大了五岁,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妹子。
  年纪最大的叫华芸,比他大了七岁。
  赵聪聪一脸笑意地数落他:“张远啊,你不要一天到晚说那么多严肃的事情嘛,人类总是会越来越好的。也不要一天到晚埋头看书,一句话都不说,这样可怎么找女朋友,你已经18岁了。”
  “是啊,一天到晚这么严肃。不过今天好像开窍了很多……找女朋友还太早了点,18岁还很小!”
  华芸的思想可比赵聪聪传统了很多,她认为人类在50岁之前都应该专注于学习,因为50岁之前是学习能力最好的时间段。
  老是被别人发现自己的不对劲,张远略有一点尴尬,“不不不,我只是感慨社会进步的不容易。好像……好像平白无故就进步了,看上去很容易,其实却过了很久很久。”
  是啊,对于张远来说,的确是平白无故就进步了。
  就这么吃着喝着,喝着吃着,大家相聚的很开心。张远还是非常喜欢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感觉,即便他的心理年龄,可比这三人大多了,可是,谁不喜欢和年轻人待在一起呢?
  旁边的陆涛,不知道怎么回事,正在疯狂安利最新推出的“仿生学人工角膜”。
  也就是一个简单的角膜手术,将原先的眼角膜替换成仿生学角膜。
  现在的仿生学技术变得越来越强大,各种仿生学器件,能够直接利用血糖作为能量源,再也不需要更换电池之类的麻烦事了。
  安装了最新型的角膜后,人类视力将会变得更好,也能够看清楚暗光环境下的东西。
  “……甚至能够看到细菌!你知道吧,人脸上的螨虫,特别是那些校园女神脸上,居然也有螨虫!”
  两个女生一惊一乍,差点被他给吓死了,其中一位还出手打了他一下。
  “……然后,这个功能因为引发了大伙的不适应,暂且被禁止了。”
  陆涛说起这方面,越说越起劲,“虽然人眼看细菌的功能早就实现了,只要安装电子眼就行……但现在将这个功能集成在角膜上,还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啊。赵聪聪同学,你去做一个手术吧?”
  赵聪聪连忙摇头:“到时候再说,我现在又没有近视……哈哈,我有点害怕。不过,如果对实验有帮助,确实还是得考虑考虑。”
  她从事的是生物方面的研究,现在还是个研究生,如果能不借助显微镜就能看到细菌,还是相当有帮助的……
  人类社会之所以进步,不就是因为工具越来越发达了吗?
  张远在一边笑着,他最关心的,当然是昆仑山社会在自己离开的这几百年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无论是科技方面,历史方面,还是人文方面。这种改变,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很容易就能够体会到。
  “看样子,仿生学方面的研究相当成功啊,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好事!”
  张远心中也不排斥这方面的自我改造的,这是他们当初的规划之一,如今来看,被后边的一代代领导人完成地很好。
第455章
星际外交队伍
  人类存在自我极限,想要超越极限,只有一条道路——抛弃原先孱弱的肉体,也就是不做人了。
  要么基因改造,要么仿生学机械化改造。
  毫无疑问,就目前而言,第二条道路更加通顺一些,也更适合人类的伦理道德。
  在整个过程当中,出现了眼球、骨骼、四肢、内脏等一系列的构造,最强的改变,毫无疑问是辅助记忆大脑,在人类受精卵形成胚胎,大脑初步发育的时候就会配套安装上相关的辅助记忆大脑。整个原理说起来非常复杂,花了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无数的心血。
  张远明显感觉到,自己变得更加聪明了,他甚至能够回忆起上个星期的某一天,到底吃了什么菜,和某个人说了什么话!
  就像今天的对话,他完全可以在一个星期后一模一样背诵出来,一字不差!
  放在以往的年代,他也算得上是顶尖的聪明人了,但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一目十行,倒背如流。
  当然了,这种无关痛痒的记忆如果太多,也会成为一种痛苦负担。
  某一天到底吃了什么菜,某一天洗澡洗了多长时间,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经常回忆起这些无聊的内容,反倒会变成一种疾病。
  为了避免这些负面影响,“完全记忆”能够保存的时间大概是一个星期左右,紧接着这部分记忆就会慢慢遗忘,转换成一般性的模糊片段式记忆。
  只有经过强化重复训练的记忆,辅助大脑才会认定是重要记忆,进行永久性的保存。
  记忆,多么重要的东西……当辅助记忆大脑真正实现的时候,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剧变!
  人类在学习的时候,其实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重复训练,以记忆其中的内容。
  实际上这种重复训练的过程是非常枯燥无聊的,有没办法,不重复又根本记不住。许多人都因此厌恶学习。
  但现在不同了,重复的过程被砍掉一大半,剩下的只有理解脑海中已经记下来的知识。毫无疑问,提升了人类的学习积极性。
  人的本质其实是爱学习的,或者更可以说喜欢“探索”。
  举个简单的例子,许多人能够对一款新奇的游戏,研究很长的时间,其中的过程其实都是在学习。
  人类只不过不喜欢来回重复罢了。
  当这个游戏玩得多了,发现没什么新鲜的东西,也就逐渐厌恶了。
  所以,受到记忆力大幅增强的影响,重复训练的过程减少,热爱学习的人也增多了不少,整个人类文明的智力水准,也拔高了一个层次。
  除了仿生学大脑以外,仿生学的进展还有很多,全身上下的所有器官,都已经可以更换,包括身上的骨骼。
  关于全身改造的手术,全都是基于个人自由,选择这全身改造的人不是很多,但也出现了一些苗头。
  张远认为,只要能够将这种个人改造规范化,不要胡乱修改,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他本身就是一个思想比较开化的人。
  其次,当然是人文方面的变化,对比刚刚从格利泽581g出发的时候,整个社会的自信层面明显进步了很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7/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