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622

  张远回过头,问向周边的同事凯特女士。
  人类目前的飞船,在宇宙弦附近顶多只能够达到12%的光速,这是能够保证舰队安全的最高速度,还不包括中间一百年一次的整顿维护。这种亚光速航行下,不维护是不行的。
  但这种速度放在宇宙中实在慢如蜗牛!想要以12%的光速跑到几百、上千光年以外的地方,实在是吃力的过分了。
  凯特摇了摇头:“没办法,这种星体结构毕竟是少数,我们只能祈祷这种悲剧不要发生。”
  张远轻轻叹了一口气,隔了数千光年,观察中子星对撞没有太大的意义,如何找到即将对撞的中子星,并且跑过去近距离观察,已经变成了新人类文明天大的难题。
  他们这几人作为研究所里的代表,正准备参加科学议事会的最新会议。
  这么长久的一段时间,张远已经和新同事们熟络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年轻而又上进的群体。研究所里的学习氛围很不错,张远相当喜欢。
  当然了……区区六年的时间,超维感知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小,但又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是缓慢进步吧。这种抽象的学问,前进任何一步都不容易,首先要奠定的是一些理论方面的东西。
  “我觉得,直接购买消息也是不错的选择!”凯特想了想,“既然我们的望远镜,搜索了六年的时间,也没有搜索到合适的中子星,还不如直接购买这方面的信息……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当然我不会盲目发起投票,这方面的内容,应该让外交官们来判断。”
  张远点了点头,天文学家们这些年的压力很大,自然有着自己的思量,用不着外人去胡乱指点。
  就这么聊天当中,所有人都进入会场,找到自己的座位,安静的坐好。
  舰长先生走到讲台上,开始汇报第六年的工作成绩:“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是我们来到环泰文明交易市场的整整第六年,有必要让大家知道整个文明的整体动向,也需要判断一些重大抉择……”
  这六年的时间,整个舰队的实际工业能力,并没有上升,反倒有着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在交易市场当中,资源补给要支付阿米巴积分。
  虽然这里的资源很廉价,真的很廉价。但贫穷的人类还是一毛不拔,在这方面就跟铁公鸡一样,能够节省就尽可能节省。
  另一方面,交易市场中总归有一些限制,人们没有必要在其他文明眼皮子底下大搞工业。
  但从学术方面,进步就太多太多了!
  得益于这些年的对外贸易,以及各种学术交流,一位位数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亚原子科学家相继上台发言,汇报近年来取得的工作,简直就是眉飞色舞的。
  听着他们的汇报,台下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鼓掌声。
  凯特女士在旁边悄悄说道:“是不是很羡慕?我们的研究所可没有太多的成绩啊,没有办法上台发言了。你以前的那个亚原子引擎研究所,倒是成绩斐然,如果放在以往,上台发言的就是你了!”
  张远笑着说道:“羡慕?羡慕有什么用,我们得加把劲啊!我们这项工作如果出了成绩,可是关系到全人类的智商,瞬间就能够把其他人的成果全部比下去,让他们把眼珠子都瞪出来!”
  凯特不禁笑了起来,“可是并没有出成绩啊……估计再过几十年也出不了成绩,难道你不后悔?”
  张远继续道:“后悔倒是没有的,只是希望这样能够上台的人越来越多吧……这些都是非常漂亮的成果,很了不起。”
  “如果某一年某一天,再也没有人上台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说都是些歪瓜裂枣的成果,我们却依旧在鼓掌欢呼,那么说明我们的文明停止了进步,进入了衰退当中。”
  “说的倒也是。”凯特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对了,有一个特别消息要问你。”
  “什么消息?”
  “关于超凡者回归的话题……接下来第五天的会议,会讨论超凡者回归方面的相关决策。有很多人认为,这个口子应该会放开一些,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回归。我们的文明,马上就要步入转折点,需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啊。”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张远说道:“我也听说了。当然,我认为这方面应该严格掌控……标准可以降低,但也不能降低太多啊。”
  凯特略有一点八卦地发问道:“要是放宽松一点,说不定您以前的妻子就回归了呢?您不是说,在以往的虚拟世界中,您一直没有结婚生子。”
  张远笑着说:“一直没有结婚生子,是因为忙于自己的事业,实在是没有这方面的心思啊!这些虚拟世界,对比我们目前的社会,实在太不美好了,以至于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奋斗终生,英年早逝了。”
  不仅仅是凯特,周边的几位同事均笑了起来,这些都是个人隐私,除非张远自己愿意说,否则光靠普通研究员的权限,是不可能得到的。
  张远继续道:“如果我的妻子能够回归,那当然是不错的结果。但我还是不会为此放宽标准,相信其他的回归人员,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
第494章
消费阿米巴积分
  学术方面的成果宣讲完毕后,接下来的会议,是关于整个文明前进方向的一些重大抉择。
  其中包括物质资源、工业能力的分配问题。现在舰队里的物质资源不算富裕,总之不能铺张浪费。
  在榨干交易市场的价值之前,人类不会冒然选择离开。毕竟花费了这么长时间的赶路,多待一些时间也是正常的。
  很明显,这段时间人类的进步速度非常大,没有必要着急离开。
  而且还没有找到对应的中子星呢,这件事情人们虽然很急,但是找不到就没办法了。
  一些研究所的部长,正在红着脖子,为自己的研究所争取利益,几乎所有的实验,都得物质作为基础。
  大会议室中,闹哄哄的吵闹声就像菜市场一样。
  张远所在的“超维感知实验室”,倒是没什么好争取的,只要几台超算,或者从冷冻室里边复活几个智慧土著,用来做实验,就已经无欲无求了。
  这种实验极度不人道,审批的手续相当麻烦,人类是一种有道德有怜悯心的生物,为了减少心理毛病的产生,实验次数比较少。做完实验后,为了获得心理安慰还得把土著生命的量子意识给传输回去……
  总之,张远只是在一边干瞪眼,听着周边许多同僚的发言,看着他们争抢资源。
  张远不禁回想起了自己当舰长的时候,每当涉及到实验室利益,一群实验室的负责人也是这样争抢的场景。舰队的生产力,对于民生来说,的确足够用,甚至大大超出,但是用于科研事业,生产力再高,都是不够的。
  许多科研材料的造价十分昂贵,有时候,一个手指甲大小的科研仪器价格比一辆电动汽车还要高。在这种造价面前,无论多少生产力都是不够的。
  这些科研工作者都是疯子,如果真的给他们无穷的生产力,他们还说不定真的会去打造环银河加速器!
  想到这里,张远不禁微笑了起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人早就不是原先的那一批了,可是整个精神面貌依旧如同一千年前那样。这是好事!
  等所有的生产力瓜分干净后,又到了下一个重要环节:关于阿米巴积分的消费问题!
  阿米巴积分,是星际交易市场里的硬通货,许多星际文明,都在交易市场里打工赚取积分,譬如说参与某些工程建设、计算某一些繁杂的数据等等。
  一年能够赚多少积分呢?人们估算了一下,用尽全力,打工一年,只能赚那么零点几个阿米巴积分,不会超过0.3!
  这也说明这玩意相当难赚,人类目前获取的阿米巴积分,都是从对外交易中赚到手的。
  由于人类文明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市场当中,每一个文明,都有思路上的独特之处,其他的文明对于新出现的星际文明,不介意支付少量积分,去购买一点新的科技,了解对方的思路。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外交官们才能依靠自己几千年研究下来的底蕴,赚一点小小的积分。
  再接下来,底蕴已经消耗的差不多,剩下的都是不能够贩卖的核心科技。
  其余文明摸清楚人类的思路后,顶多只会平等交流,不会以前那么慷慨了。
  外交部的陈牧先生,正在台上发言:“……所以了,在座的各位,你们务必要清楚,这些阿米巴积分的消费,必须要慎重,花出去就没有那么容易赚回来了。”
  “……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向几个四级文明贩卖掉了新文明史学,再加上以往得到的,我们手头一共有2455.4个阿米巴积分。”
  “新文明史学这一门学科,由于其创新性,总计贩卖了两千余阿米巴积分,并且我们以这门学科为代价,交换到了四级文明的星路图,以及行星级堡垒的开发工程知识。”
  “我们以后可能很难获得数量如此巨大的积分了。除非再卖掉那一颗高维碎片,才能够获取一些积分。”
  这个数字的确相当喜人,说明外交官们将“新文明史学”卖了一个很好的价格。
  特别是从四级文明手中换来的星路图,以及行星级堡垒的开发知识,都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反正以后肯定用得着。四级文明游历过的银河系,可比人类多得多啊。
  “阿米巴积分的购买力相当高,关于中子星的信息,只要六十来个积分,但我们依旧不可能完全相信环泰文明交易市场。关于十五万年前,启迪者文明的信息,只要不到二十个阿米巴积分。”
  然而这些内容,人们却一时半会间舍不得购买。
  进行物质资源的补充,只要不到0.12个积分,各种贵金属、稀土,相当廉价。
  “但比起我们的巨大需求,再大的数字,都是不够用的。”
  人类只是一个三级文明,在整个交易市场当中,实力只能算是中等。
  一个三级文明的分支科技,只要六十阿米巴积分。
  一个四级文明的分支科技,最便宜的只要四百!
  当然了,其中不包括曲率科技,一涉及到这方面,价格就会飙升,想要完整地拿下整个曲率技术,可能要八万,甚至十万!
  这远远不是人类能够承受的住的数值。
  涉及到如何消费的问题,大家一时半会间反倒不吭声了……即便是一些卡壳了很久的学科,相关的专家全都红着脸,也没有说话。
  这部分积分是全人类公有的财产,花出去容易,赚回来可就难了,可不像工业生产力一样,每一年都会有。
  而且有一些科研工作者的自尊心隐隐作祟,他们不想就这么简单地走捷径,即便心中很渴望这些技术,却也一时半会间陷入了矛盾当中。
  真的要直接购买吗?
  人类真的不能自己研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