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622

  “现在算出来了?”张远来了一点兴致。
  叶开富解释道:“一方面是,要以整颗星球的碎裂作为原材料,最好形成一片分散的吸积盘。”
  想要让中子星喷射脉冲,必须要原材料,但现在这一片区域由于过于干净,所以中子星并没有形成脉冲星。
  但是,如果这一颗行星堡垒最终在引力的拉扯下,彻底碎裂,形成一团粉末状的等离子云雾,这一团等离子将不会直接跌落到中子星表面,而是沿着磁场线输送到中子星的磁极上,从而产生超强的脉冲波。
  叶开富有声有色地说道:“这颗战星最终肯定会裂开,但要是裂成几大块,很快就会与中子星合为一体,产生一次爆炸之后,什么都没有。”
  “但要说碎成一团云雾呢?”
  “所以了,我们要在行星堡垒内部,埋藏大量的氢弹,能够彻底将行星炸成粉末的氢弹!将这颗行星要被引力撕碎的时候,它干脆‘砰’地一下炸的干干净净,炸成一团云雾。”
  “这一团云雾将不会直接落到中子星,而是会围绕着中子星旋转,在中子星强磁场的作用下,开始喷射脉冲。”
  “好主意啊!”
  张远点了点头,这倒是一开始没有想到的好办法。
  “至于两颗中子星的形成原因也已经调查清楚了,实际上,几亿年前这里有一个三体结构,两颗白矮星,以及一颗正儿八经的恒星。”
  “这颗恒星夹在中间可就惨了,两颗白矮星慢慢地将这颗恒星给吸了个干干净净,然后形成了两颗中子星。”
  “其中一颗中子星的磁极其实是歪着的,和自转轴并不重合,有一个比较大的夹角。”
  “如果操作的好的话,这颗中子星产生的规律X光脉冲,能够歪着喷射出去,被另外一颗中子星吸引。”
  “中子星里边是中子,最外表是一些反电子,X光脉冲实际上就是电子……这些规律产生的X光脉冲,被吸引到另一个星球,产生湮灭反应,破坏了磁场平衡,然后磁场间相互吸引,就能够加速对撞了!”
  张远听懂了整个原理,他笑着说道:“难怪你们在类木行星上边搞这么多的核燃料,原来是想出了新的方案,要制造氢弹啊。可要轰掉一颗星球,需要多少氢弹?”
  “那么点核燃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叶开富摇了摇头:“对比一颗星球的体量,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还得弄出更多更多的核弹啊!这几年还得加一把劲啊!”
  ……
  日子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一枚枚的氢弹,将那一颗行星堡垒塞得满满当当。
  新时代的氢弹,当然不是放射性元素氚,而是氘弹,或者干脆是氦-3核弹,这一些核弹使用微波点燃,没有放射性元素,能够保存很长很长的时间。
  张远的日子倒是非常快活,在这个新世纪里,再次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老朋友。
  他反倒变成了年纪最小的一位,像叶开富同志已经三百多岁了,意味着已经在这个世界勤奋工作了三百年的时光……
  当然了,这个社会,生理年龄的差距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一直都是能者上、庸者下的模式。
  工作岗位的数量大于人口数量,只要有意向正儿八经工作的人,总归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这个期间,张远还遇到了李振东这个老匹夫,遇到了以往的许多老同事。
  “李振东?我还以为你死了呢!你又活了!”
  张远和这个家伙相互之间拥抱了一下,心情激动。
  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家伙,到底能不能通过超凡者考核了,因为李振东太不正经了。
  “啊,是真的要死了,沉迷在泡妞当中不可自拔,那些妹子太诱人了,这么多美好的肉体……后来才幡然悔悟……这样没意思啊,这样不道德!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李振东自恋地大声说道:“为什么幡然悔悟?因为我喜欢白色,它代表着纯洁!我还喜欢蓝色,它代表天空的颜色,我喜欢在天空中快乐地翱翔!我不喜欢粉红色!”
  “好特么恶心!”张远一脸嫌弃地将他推开,紧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第559章
社会思潮
  和李振东随意地交谈了几句,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总归是一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儿……
  “到时候再约饭!”
  “一定一定。”
  由于两人都很忙碌,很快又分别离开。
  这个新时代的人类文明,不仅仅即将迎来科技爆炸,而且也在发生人文方面的深层变革……
  这么多的超凡者诞生在这个世界,人口比例高达1.5%,足足有60万的数量,已经是一个小城市的规模。这可不像当初那样的万分之一的人口,或者千分之一的人口。
  60万的精英人口已经足够大幅影响整个社会,他们开始尝试着制定更加激进的制度,新的法案。
  既然如此,新人类文明必然会发生更深层次的思潮变化。
  就连张远本人,都很难把握这方面的复杂变化,只能去尽可能地适应整个新时代。
  然而普通人是很难体会到这种快速变革的,这可能是“当局者迷”的固然弊端。
  特别是年轻的群体,没有经历过那一段历史,总归对这方面不太敏感,所以张远经常会在自己的课堂当中,对着学生们聊一聊时政问题。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或者说在社会上的大事件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思想。这种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会反过来对整个文明造成一定的影响。”
  当初的“逃离计划”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形成了一股“自由派”的社会思潮,到现在依旧弥留在人们的脑海当中。
  这种自由思潮在“逃离计划”刚刚执行完毕的那些年,尤为兴风作浪,各种小规模的罢工接连不断,有一些人实在支撑不住了,想要学习前辈,跟着逃跑。
  但由于人类只有最后一艘“昆仑山”母舰了,得为自己留着,再也不可能为他们组织下一次的逃离计划,那么怎么办呢?
  于是这些人甚至还尝试着革命!
  “算不上是革命,而是应该换一个名词,暴乱……”
  暴乱的最终结果,当然是很容易就被镇压了,这只是少部分人的挣扎而已。
  “为什么会发生这一系列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让他们产生了共同的迷茫。”
  而大量超凡者群体自带的“前进”思潮,在过去长达四百年的时光中,终于将“自由”给重新打压了下来,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张远在自己的课堂中,介绍道:“当然了,曾经产生过的‘自由’思潮,将会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历史当中,随时都有重新出现的可能。”
  “我们不能够说,追逐个人自由就是不好的思想,它更加符合人类的天性,更加注重个体的发展,注重个体的幸福,更加贴切人的本能。”
  “而‘前进’,进步,则更加注重整体文明的发展。从整个文明发展的角度,‘进步派’毫无疑问比‘自由派’更加符合文明发展。即便这种整体的发展,有时候并不会惠及个人,所以它有时候会损失个人的幸福。”
  “你们要用多元化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真正的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黑色对立面的,有可能是灰色,也有可能是红色,不一定是白色,我们应该排斥任何极端的思维。人本身就应该追逐自由,但是不可能追求无穷的自由……”
  由于张远的课程时间很长,一上就要半天的时间,而且难度极高,有许多都是云里雾里的数学,上课上的时间久了,学生就容易开小差,所以他经常瞎扯一些有趣点的社会内容。
  这一段历史并不久远,也就区区四百年,大伙倒是挺喜欢听。
  反正总比深奥晦涩,完全摸不清门道的T函数来的有趣。
  “那么,张老师,进步派又有什么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呢?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不是说,任何思潮都有着其极端性吗?”
  实际上,这些学生早就已经被新文明学派所代表的“进步派”给重新纠正了价值观。
  由于出生的时间偏晚,没有经历过曾经发生的事情,自然也感受不到当初的那种气氛。
  张远沉思了一阵子,回复道:“进步思潮也分成好多种。如果用颜色来举例的话,我将它比喻成‘蓝色’。我们的文明离开地球之后,以往数千年来在新文明学派的带领下,都是浅蓝色。”
  “大家觉得文明需要进步,为了整体的进步可以牺牲一定程度的个人代价,这是一种社会共识。但这种共识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所谓‘一定程度的代价’并没有明确定义,所以只是浅蓝色。”
  “然而在行星发动机的长期建造工程当中,这种浅蓝色慢慢消磨,个人幸福感降低,然后滋生出其他思想。于是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潮就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另外的颜色,譬如说绿色。人们开始越来越向往个人自由。”
  “绿色越来越浓郁,由浅绿色,变成了深绿色,于是双方难以共存,整个文明分裂成两个。”
  “深绿思想的人们,乘坐着璀璨银河号跑路了,剩下的是浅蓝以及浅绿共存,谁都战胜不了谁,于是剩下来的这个文明,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内部混乱。”
  “大量超凡者的回归,带来的颜色是深蓝,在过去四百年的思潮战争中,浅绿色几乎被消灭干净,龟缩到一个角落。”
  “但为之付出的代价是,整个新人类文明也从浅蓝色慢慢转化到了深蓝色。浅蓝是一种泛意识,深蓝却将它上纲上线,给极端化了,这种思潮认为文明的进步远大于个人。”
  “我觉得这种变化有待慎重考虑,过犹不及,人类不是机器,我们必须要把握好其中的平衡,这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教训。浅蓝以及浅绿,是可以在同一个社会下共同存在的,深蓝以及深绿,将会引发社会冲突。”
  “过于强调文明的大义,是时代影响下不可持续的产物。”
  张远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有关社会思潮的变化。
  又有学生举手,问道:“您觉得,我们相互见面后,还有相互融合的可能吗?”
  张远笑着说道:“应该没有了,虽然我们还是一家人,不过大家各自发展各自,才是最好的选择。到时候应该会有人员之间的交流,或者文化之间的交流。”
  “星空如此宽广,我们总不至于因为思想不同,就把对方消灭掉吧?”
  许多人连忙摇头,其实大伙心中都有点鄙夷这些逃离派,也不想和对方交流什么,但却没有必要仇恨到消灭对方的程度……
  张远心中叹气,从现代的角度,去评判过去,听起来似乎非常轻松写意,只不过是这些学生出生在了一个好时代而已。
  实际上,意识形态战争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在张远年轻的时候,曾经认为,辩论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