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622

  大伙都沉默着,大家都知道这种差距,指代的不是科技上的差距,科技的差距,通过努力可以去弥补,而是社会层次的差距。
  就算全民超凡者又怎么样呢,能够和修改基因原动力相比较呢?
  马拉松运动员在奔跑的时候,难道不会疲惫吗?当然会!他们也必须要一次次地克服身体中的极点,用坚强的意志克服过去,每一次奔跑都得如此,每一次的奔跑都会痛苦……
  同样的道理,超凡者也有在二次筛选的时候沉沦的。意志这种东西,再坚强总有消磨完的时候。
  但现在,五级文明直接开挂了啊,越跑越快活,一直能够让人心甘情愿跑到死!
  这就完全没有办法比较了。
  “所以啊……”张远叹了一口气,“我们需要寻找的一个真正伟大的目标,刻印到自己的基因当中。”
  “否则的话,十万年,百万年以后,还是不行……不要高估自己,这一步,我们还是要走的。不仅仅要走,更应该坚定地向前走。”
  众人沉默着,心中若有所思,然后,逐渐释然,点头认同。
  ……
  应有的冬眠期很快就到来了,人们总共分成了20个批次,这样一来,200年的航程过程当中,能够感受到的时间大约也就10年。
  实际上,不冬眠也是可以的,这些母舰完全科研承载大量人口的起居生活。就目前而言,还有很多的科研项目没有完成。这些工作需要人类科研人员才能够推进下去。
  但要知道,这六艘母舰,在超光速运动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几乎隔绝!
  虽然有模糊信号可以通讯,但模糊信号也仅仅只是模糊信号,再也不能够像以往那样,还能够联网打游戏,还有相互之间串门等等,这些绝对不可能!
  在不怎么交流的状态下隔绝两百年,人与人之间也就变得生疏了,谁知道会发生什么麻烦事儿?
  说不定某一艘母舰中的人,突然间造反了,又突然间要搞什么“自由民主”……
  这样一来,为了统一时间,减少麻烦,冬眠就变成了必需品。
  “再见,好梦。”
  “好梦!”
  张远和自己的妻子告别后,躺进了冬眠仓当中,闭上眼睛。
  对于冬眠,他已经不陌生了,只是,这一次的冬眠,似乎对未来格外期待……
  ……
  一百年后,张远从冬眠中苏醒,发现整支舰队正停靠在一颗星球附近,进行一次常规维护。
  有一些科研人员正在抓捕本土的土著人,这些弱小的,没有诞生任何科学思维的生物,长得有点像传说中的“小恶魔”。他们长着蝙蝠一样的翅膀,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
  这样的智慧生命,在人类面前和蚂蚱没有太大的差别。
  甚至,这些土著人自己也在抓捕土著人,然后将同类贩卖给人类,因为这样他们就能够获取食物以及金属工具,就是这么简单。
  人类甚至还会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知识,譬如说数学、文字之类的。
  “现在终于脱离了恒星密集区吗?”张远问向旁边的一位同事,他对这种抓捕现象也早就见怪不怪了。
  智慧生命在宇宙中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别是生物学研究以及大脑研究,需要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样本,来提供更多的知识。
  而有了虚拟世界技术,能够把土著生物送进去,倒也没什么太大的道德负担。
  这位工作人员感慨地说道,“是啊,两颗中子星的对撞横扫了周边五十光年的区域。不过脱离这个范围,又能够见到许许多多的生命了。”
  “现在已经航行出了210光年,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拥有智慧生命的星球。由于这颗星球的放射性元素格外多,所以本土生物本身就有很强的抗辐射能力,突变速度非常快。”
  “大家也想抓一些生物研究研究。”
  这件事情本身就相当有趣,星球表面充斥着一种蓝绿色的光芒,这里的许多植物,居然能够在夜晚发光!
  许多人干脆将其当做了一次旅游的机会……
  张远也加入其中,亲自调查了这一颗星球,就当是旅程当中的一次额外探险。
  ……
  五年的时光转眼流逝,张远再一次进入冬眠当中……
  92年后,再一次醒来,他发现整支舰队已经逐步脱离超光速状态,快要到达目的地了!
  塔比星,那一颗黯淡的恒星,仿佛近在咫尺!
  他情不自禁地感慨着,“曲率航行可真快啊!”
  要是以往,利用宇宙弦航行,人类可去不了400光年开外的地方。
  由于人们计划在这个交易市场中活动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人口都从冬眠中苏醒,开始了正常的交流活动。
第592章
戴森球
  启程号中最大的天文台从两年前就已经变成了最为热闹的场所,人们争先恐后地启动天文望远镜,试图第一时间看清楚“戴森球”的样貌。
  只是很可惜,一层薄薄的曲率泡,将外界的光芒全部扭曲,人们只能够看到一个如同电灯泡一样的模糊影像。
  即便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天文台上盼望着,盼望着曲率航行的结束,特别是许许多多的学生,在这里议论的最为起劲!
  “戴森球!一定是这样,这样……这样,这里再加一根管道!”这是几位专门学设计的,学设计的人通常也精通画画。他们正在绘画这方面的作品。
  “什么时候才能够看见戴森球啊!好急!”
  “如果我们建设一个戴森球,需要多长时间?”
  有几个十七八岁的男生,正在叽叽喳喳的讨论。
  “唔……这可能和时间没有关系,我们并没有这样的科技实力,很快就塌了。我们最强的材料是什么来着……超合金-zmax,强度远远不够。”
  建造戴森球这玩意,首先需要巨大的工程能力。
  就拿太阳系来举例,太阳的质量,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其余的星球,只占据了0.14%。
  就算把太阳之外所有的星球,全部变成用于建设戴森球的材料,依旧远远不足。
  而其他的行星系,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材料根本不够。
  这样一来,怎么办呢?
  “第一个办法,需要将太阳的一部分拆解掉,不过太阳的绝大部分都是氢,想要把氢弄成固体很麻烦。第二个办法,从其他的行星系运送行星过来,譬如说隔壁的半人马阿尔法星搬运大量的星球。人类很难做到任意一个办法。”
  其次,建设戴森球还需要极高的科技实力,特别是材料科学,需要远远超越普通材料极限的超级材料!
  因为恒星拥有强大的引力,没有任何的常规材料能够支撑这种引力作用下的力学结构,哪怕这一个戴森球在高速旋转,依旧不可能每一处的引力完全抵消。
  譬如说两个极点,几乎等同于静止,怎么用离心力去抵消引力呢?
  另一方面,银河系在运动,恒星本身也在运动。
  如果发生位置偏离得不到纠正,可能导致戴森球和恒星直接碰撞,导致灾难性的结果。所以这个戴森球必须足够耐热,有足够强大的动力,并且能够足够抗衡恒星本身爆发的灾难。
  这种种加起来,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
  “所以,这里可能是一个戴森云吧……”
  “戴森球太难了,戴森云或者戴森环更加简单一些……如果仅仅建造一个戴森云,人类说不定可以尝试一下。”
  话音未落,飞船已经停止了曲率运动,就如同突兀地在宇宙空间中静止了一般。
  没有了曲率泡的阻碍,所有的画面一下子就变得清晰了起来!
  许多人在这一刻失声惊叫:“居然……真的是戴森球!”
  真的是戴森球!
  在天文望远镜中,一个庞大的钢体结构,将这一颗恒星的70%包裹了起来,缓慢的旋转着,如同一个圆形的锅炉!
  这一个巨大的“锅炉”,在这一瞬间,打开了一个比木星还要庞大的“盖子”,露出了里边的恒星,它正在爆发耀斑!
  无穷无尽的恒星怒火,在这一瞬间宣泄而出,灿烂的火舌从色球层往远方喷发,一直喷射了数百万公里,然后在引力的作用下,又不甘心地重新落了回去,就这样形成了一个红色的回环。这种天文现象,被人们称作“日珥”。
  现实果然比想象中的更加令人震撼。
  戴森球,它就在这里!
  静寂过后,天文台发出了一阵喧闹,越来越多的人正从远方赶来,想要亲眼目睹这个真正的庞然大物。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