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622

  这是银河系中的伟大奇迹!
  先不说宇宙中有没有类似的戴森球,但在庞大的银河系中,人们似乎没有发现类似的第二颗。
  这应该是唯一的一颗……
  张远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看着还处于震惊状态的众人,苦笑着说道:“我觉得……还是选择报名参与戴森球的建设吧,我们至少可以获取戴森球的第一手资料!”
  “而且……那什么,报酬方面倒是可有可无,如果有的话当然是最好,至少可以在这里留下一个名字……新人类文明到此一游?哈哈,想想就觉得有趣。”
  飞船内部的气氛顿时一松,大家全都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说的倒也是,“新人类文明到此一游”,为戴森球的建设出过一份力,的确是相当有意义的行为,在未来的人类历史当中,绝对少不了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老张说的没错。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也是要持续进行的……第一次看到它,觉得它很大,很不可思议,但是人类这种生物嘛,适应性还是很强的,看着看着很快就会习惯了。”
  外交部长杨帆拍了拍手,“所以我们的第一站就这样决定吧,前往D-11-0092区域进行登记,然后建立一个大使馆,获取一些信息。然后获取免费开采矿物的权限,能够获得一些资源补给也不错。”
  “……这可是白矮星的残骸啊,那些工人挖起矿物,估计更加有劲!”
  人们发出了这一条指令之后,前方的智能飞碟继续向前带路,而人类的飞船则在后边慢吞吞地飞着。
  环绕着庞大的戴森球慢慢飞行,张远发现,其表面普遍充斥着一种紫色的金属光泽,应该是一种被普遍应用的独特材料。
  巨大的机械构造缓慢地移动着,然后在前方开出了一个个木星大小的口子。
  再前方是一个“高能反应炉”,一层薄薄的“玻璃”当中,汇集着一个明亮的白色光团,人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作用,在认知当中就是一片空白。
  再前方有一根长达数百万公里的“金属管道”,用处暂且不明,看上去有点像离子加速器。
  还有很多地方是“漏风”的,能够用肉眼看到包裹在其中的黄色恒星。
  刺眼,非常非常刺眼!
  刹那间,有一道强劲的太阳风,从这个“出气口”中冲了出来!可不要以为恒星是什么温和的东西,它时时刻刻都想着挣脱这种束缚!
  顿时,人们的通讯信号开始大量抖动,电磁通讯这玩意很容易被干扰。不过中微子通讯倒是还能够正常维持。
  好在它仅仅只是一阵太阳风,来得快去的也快,随着飞船逃离波及区域,通讯又快速恢复正常。
  经常会有飞船从旁边掠过,1个小时的时间,就遇到了13批不同的飞船。它们的形状各异,从飞船表面的标识物上看,分属于不同的文明,显得这片星空十分繁华。
  不过,人们遇到了这些外星飞船后,相互之间并没有打招呼,只是各自执行着各自的任务。
  “外星人真多啊。不知道这个地方的政治结构究竟怎么样?”
  “虽然我们是四级文明,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吧……”
  张远听着同伴们的讨论,心中若有所思。这里的四级文明,应该不像环泰文明交易市场中的那么稀少。
  当初的环泰文明交易市场,四级文明也就只有四五个,这里的四级文明,至少有一百个!
  三级文明就更多更多了。
  还有一些科学家依旧有点好奇这个庞大的钢体到底是怎么构成的,理论上没有任何常规材料的强度能够支撑钢体结构,包括各种合金、纳米材料,全部算上,强度再提升10倍,依旧远远不能。
  也就是……人类所不了解的非常规材料吗?
  有人想到了人类至今尚未破解的那一块高维碎片!那一块高维碎片,是一种人类尚不理解的新材料,如果用常规材料来理解,它有点像玻璃。
  玻璃其实是一种固体与液体分不清的复杂物质,其内部的分子会流动。
  而高维碎片也有类似的原理,甚至复杂度更胜一筹。
  包括里边的亚空间技术,人类都还没有真正破解。
  就这样思考着,有位科学家在通讯器中打出一行文字:“您能够告诉我们戴森球的具体材料吗?”
  本来人们倒是没有太多的指望,但是很快,卡托兰普斯-3居然真的回答了:“这一颗戴森球,由常规材料以及亚原子材料组成。其亚原子材料,是由塔比文明亲自完成的……”
  “其中一部分常规材料,能够在材料深渊计划中寻找到,四级文明与三级文明皆可生产。”
  “其收集的恒星能源,一部分用于本身装置的运转,多余的能源将被用于制造反物质,戴森球每秒钟能够制造72万吨的反物质。”
第596章
购买战星
  卡托兰普斯-3不停地介绍着:“……戴森球一共分成六层,您所在的层数为最外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区、居住区、贸易区、能源区、军事区、中央管理区域……”
  “如果您的文明愿意帮助建设戴森球,不仅可以获得阿米巴积分,还能够获得反物质的免费补给额度。当然了,这一功能要在正式竣工后,才能真正开启。”
  每秒钟70万吨的反物质,每秒钟……
  张远情不自禁地翻了个白眼。
  好吧,这是什么概念呢?一颗戴森球每秒钟合成的反物质,比人类历史上合成的,加起来要多上几十万倍……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不算什么,这颗中央恒星每秒钟减少的质量在一千万吨左右,如果将其中的7%的能量重新转换成反物质,再加上是五级文明甚至六级文明的强悍技术,确实能够合成如此多的反物质能源。
  “戴森球储备这么多的反物质,有什么作用吗?”
  “用于戴森球的自我防御系统,当其储备到达一定程度时,将可以用于各项实验。”
  “各项实验?”张远不由得挠了挠自己的脑袋。
  过了好一阵子,他似乎明白了一点,利用大量的反物质,能够将加速器的能级,更容易地加速到更高的能级,也即获取一系列的空间知识。
  空间知识的一系列应用,最浅显的就是曲率引擎,除此之外,还有亚原子技术、亚空间通讯、高维空间等等……
  另一方面,反物质与正物质并不是完全对称的。其中的一些性质,还没有彻底搞清楚。
  譬如说,大名鼎鼎的“电荷-宇称不守恒”。
  “电荷-宇称不守恒”指的是,某个粒子衰变的行为居然和它的反粒子不一样,比方说左旋中微子和右旋反中微子之间的差异。
  正因为正反物质的不对称性,当初宇宙大爆炸的时候,正物质才会稍稍多余反物质,整个宇宙才不会空无一物,全部湮灭干净。
  “所以了,如果使用反物质制造的材料,可能与正物质有着一系列的微弱差别。这一系列的差别,在某些场合,又会迅速放大,形成了一种新材料……”
  张远晃了晃自己的脑袋,平息了这些念头,总而言之,这些东西都是以后的重点研究内容,但必须要有大量的反物质才能够进行。否则,科学家们再聪明,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过了一会儿,他发现飞船里边的其余同伴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当初塔比星附近那一颗白矮星彻底炸开后的场景……
  “你们是在讨论,通过这个戴森球的反物质,还能够进行星体实验?”
  张远感到有点汗颜,这都是什么人啊。
  “是的,譬如说,人类拥有一百万吨的反物质额度,就可以申请戴森球去攻击一颗白矮星,或者攻击中子星!我们通过计算发现,这种攻击,有点类似于中子星的对撞!”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位科学家张开双手,兴奋地满脸通红:“其中产生的数据,有可能是曲率科技所需要验证的一系列数据!”
  张远微微一愣。
  “也就是,低级文明,有可能通过这种实验,就能够获取曲速科技。”
  “不过,这需要非常非常多的反物质吧,一百万吨远远不够!一亿吨都不够……难度还是挺大的啊。”
  理论上,如果拥有足够多的反物质,也的确能够炸开一颗白矮星,甚至能够炸开中子星。
  1立方厘米的白矮星,也就是花生米大小的电子简并态物质,其质量能够达到一吨左右。
  当它失去了引力的束缚后,体积迅速膨胀,伴随着强烈的贝塔射线以及重离子射线,释放出大约10^12焦耳能量,也就是一个小型原子弹的规模。
  这只是一粒花生米爆发出来的能量,而整颗白矮星的体积,足足有一个地球那么大!
  也就是说,白矮星被击碎后,这一片星空所有的地方都在发生巨大爆炸!
  大伙最热衷于谈论的就是这一点了。
  这里有许多人都是军事专家,他们正在计算机中模拟白矮星爆炸的场景:“在这个行星系,这些物质是怎么在短时间内重新凝聚的呢?炸成粉末后,岂不是变成一团星云?为什么会在短短时间内,形成星球、陨石,这不合理啊。”
  “或许……爆炸的方式,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
  “白矮星里边是否有比较多的重元素?这一点是我们尚未了结的内容,值得好好研究!肯定有巨量的碳元素,碳元素是制造纳米材料的优秀元素。”
  其中一人好像想起了什么,大声说道:“你们可不要忘记了,我们可是击碎过两颗中子星啊!白矮星算什么?”
  讨论到这里,所有人都大笑了起来。
  实际上那两颗中子星根本算不上是人类击碎的,而是属于大自然本身的伟力。
  人类的力量算个屁!
  中子星物质被称作“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一粒花生米大小的物质,1立方厘米,质量大约有十亿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