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5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622

  也就是说,这条路线尝试着“触摸”四大作用力中的万有引力。
  可惜,这一点太难了。
  张远曾经感受到过那种来源于宇宙的真谛,可是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复刻,这与磁场感知的难度又是两个不同的量级……
  至于第三个方向,四大基本作用力之一的强相互作用,这一条路线就更是虚无缥缈了,就目前而言没有这种可能。
  那么接下来只剩下第四个方向,继续去突破人工智能,一方面能够继续提高生产力,减少人类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对未来的人脑改造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这一个方向倒是挺成功的,有了从戴森球中买来的机器人数据库,正在稳步发展当中。不过距离最终的目的“强人工智能”,又有着一道深深的鸿沟。迈不过这一道鸿沟,就不会产生质变。
  “唉,所有的工作都很困难啊。”张远挠了挠脑袋,略有点儿苦恼,一时半会间人类的尖端科技又有点儿卡住了。
  不过很快,他又将苦恼抛到了脑后,这才是一个文明的常态。几十年就想完成一个大突破,这种情况很少很少啊。
  “虚幻实验室这边基本没戏,你们那边有没有不错的进展?”张远喝了口咖啡,随意地问道。
  下班了之后,在咖啡厅里喝一杯,和老朋友们聊聊天,倒是挺有意思的。
  “你别想着所有的活都自己干啊。”李振东笑着说道:“我听说,新的教育方式屡屡传出‘捷报’,瘫痪了不少年轻人。咱什么时候也进去接收一下教育?”
  这个瘫痪是真的“瘫痪”,按照各式各样的调查报告,学生们回去后,一个个都失魂落魄的,从心态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从大方向上讲,这种新的教育方式成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有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强的,甚至产生了各种心理毛病……
  “好处多于坏处吧!”张远笑道:“我们不可能因为少数几个人有问题,就把这个项目给停掉。”
  社会上的各种声音,自然为此争论个不停。
  有人觉得应该屏蔽掉某些限制级场景,什么脑浆、肠子、骨髓之类的东西,稍微屏蔽一下,打一些马赛克也好,省的把小孩子给吓坏了。
  高中生的确只是小孩子……很有激情,但是没什么见识的小孩子。
  但也有人觉得,这些场景既然是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东西,为什么要屏蔽?如果屏蔽了,教育意义毫无疑问就会下降一大截。
  一位虚幻实验室的研究员正在为止抱怨不已,“我肯定反对停掉这种教育,设计各个场景也很复杂啊,这些虚拟世界是要反复使用的,不能是真正的由生命构成的世界……有时候,重复利用的世界,比真实世界还要困难呢!”
  这一类虚拟世界相关的东西,都得他们来经手,辛辛苦苦花了好多年。所有的NPC都用上了最新的伪人算法,看上去和人类差不多。
  学生们目前体验到的是西欧以及东欧的部分历史,后边还有更加残酷的东亚近代史,以及死伤千万人口的世界大战!
  一直到大学毕业,才不用接受这种虚拟世界教育了……
  在张远年纪小的时候,非常讨厌东亚的近代史,觉得它实在是太沉重,所有的一切阅读起来都是在糟心。到现在依旧不喜欢,谁都不喜欢弱小被蹂躏的年代,但是却能够沉下心来仔细研读。
  落后就要挨打!
  无论是否接受,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真正的苦难史。没有付出以及牺牲,就不会取的进步。
  ……
  “滴——”
  就在大伙聊的正开心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紧急通讯的声音,张远心中一动,是舰长室发来了会议通知。
  他连忙起身,对着周边的同事说道:“有通知,先走了。”
  由于现在整颗星球的地下生活区还没有挖掘好,大家待临时工作区内,所以路程倒也不算太远,搭乘轨道列车,十几分钟也就到达了舰长室。
  在乘坐列车的时候,张远倒是想到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如果未来有了真正的环世界地下生活区,大家的工作地点相隔数千公里,召开紧急会议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就算现在的交通工具再快,数千公里的距离,也得花费好些时间吧。
  “或者干脆转变成远程全息会议?或者利用虚拟世界技术开会?这倒是有可能的。”
  走进舰长室的时候,他发现内部的气氛很沉默,好像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几位军方的专家神色严肃的站在最前方,一言不发。
  张远心中咯噔一下,问向一同走进来的李振东:“咋回事?”
  “我也不知道啊。”
  这些军人基本上不负责内政方面的会议,这些家伙出现,说明大概率不是文明内部问题,而是外部问题!
  心脏的跳动速度正在加快,张远皱着眉头坐了下来,思考起一些问题:新人类文明停留在宇宙虚空当中,基本防御措施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没有发出显眼的光芒,也没有过于巨大的热辐射。理论上很难被其他文明发现。
  最近的恒星在0.2光年之外,光子的数量极度稀少,更何况这附近没有宇宙弦,遇到外星人的概率也太低了吧……
  很快,相关的资料分发下来了。
  张远的瞳孔微微一缩。
  是星球上最大“南极星”太空望远镜,无意间观察到了一些了不得的东西:就在几个小时前,一个大约有2.3倍地球质量的不明天体,从希望号战星附近0.19光年的位置,飞过去了。
第672章
一支外星舰队
  0.19光年,说近倒也不近,光线传播需要0.19年,也就是69天左右。
  所以,人们观察到的影像,是69天之前发生的。
  之所以能够在这种环境下观察到不明天体,还是得益于“南极星”太空望远镜超强的观察能力,再加上这个不明天体的质量实在太大了,黯淡的星光在其周围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引力透镜现象。
  人类的山海号战星,质量只有它的五百分之一!
  引力透镜效应的主要原因,时空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会发生畸变,使得光线经过大质量天体附近时发生弯曲。如果在观测者到光源的直线上有一个大质量的天体,则观测者会看到由于光线弯曲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像。
  一位天文学家解释道:“按照我们的观测,这个不明天体的速度很可能超越了光速,也就是处于曲率航行当中……所以才会产生大量的虚影。”
  “2.3倍的地球质量,很可能是许多颗星球相隔的距离比较近,又处于高速航行状态,让望远镜的观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差。”
  “这个观察数据是不准确的,里边有大量的虚影存在。”
  张远皱着眉头,的确,月球质量只有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而新人类文明山海号战星,比月球还小得多,大概只有月球的三分之一不到。
  如果星球的引力太大,对整个工业环境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开发起来也更加困难,像什么环世界太空港口,基本上是没办法建立起来的。
  按照2.3倍的地球质量计算,岂不是有几百颗星球?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星球的超光速航行,产生了大量的虚影。
  “还有更多的观察数据吗?”
  一位天文学家说道:“没有了,这份观测资料,也是我们无意间发现的。由于数据量不足,排除一些误差干扰,我们推测,对方舰队的星球数量,大约在10-15颗左右。”
  总而言之,无论怎么计算,都可以算出一支很强大的舰队,在人类身边擦肩而过,这是实锤了。
  由于是69天之前发生的故事,信息是大幅延迟的,说不定下一秒钟,人类就已经发现了这一支舰队出现在附近!
  这种猜测的出现,一下子就令人感到毛骨悚然了起来。
  “先谈一谈安全性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尽快撤退?”冯舰长清了清嗓子,问道。“这一支强大的星际舰队,目的地是哪里?”
  不过仔细一讨论后,所有人渐渐放下心来,因为在超光速状态下,隔着一层曲率泡,对外的信息接受能力很差,就连外星人也不能够避免这种宇宙级难题。
  所以,人类能够“无意间”观察到对方,并不意味着对方能够观察到自己。
  就算观察到了,也很可能会误认为是一颗孤零零的星球罢了,不大可能观察地到周边的各种飞船。在这种情况下,刻意调查的可能性并不大,被甩出行星系统的孤星在宇宙中的数量不多,但也不少,一些三体系统就会把周边的行星甩出去或者吞掉。
  “这一只舰队的前进方向是哪边?”一位军官问道。
  这位首席天文学家回答:“应该是戴森球方向!”
  戴森球方向么……
  张远忽然松了一口气,这种感觉不知道怎么形容,是幸灾乐祸呢,还是其他的什么……
  一种庆幸感?
  难以形容。
  “这支舰队,不会是阿列夫文明的主力舰队舰队吧?”李振东猜测道:“戴森球那么有名气,肯定是重点目标,唉,那边的文明可就惨了!遭殃了。”
  张远摇了摇头:“那可不一定,戴森球的战斗力,就连五级文明也不一定打得过。说不定塔比文明最后还是留了一手,超级智能奥米茄,专门是用来对付一元论的文明呢?”
  “那倒也是……那一片地方可能要热闹了!”
  奥米茄的确是一个非常古怪的智能,各个文明在那里闹腾了这么久,也没见它出来管理。或许它认为,决出一个胜负是好事儿,反正只要有文明维护戴森球就行了。
  但从今往后,就说不定了。
  塔比文明崇尚的是多元论理念,喜欢让整个银河系更加热闹,这种理念和一元论文明是很大的死对头。如同让阿列夫文明,同化了那边的所有星际文明,戴森球很可能会失去维护,从这个逻辑角度,是有害于戴森球本身的运转的。
  当然了,这种事情也说不定。
  人工智能奥米茄有可能出手,也有可能不出手,全都是人们自己的胡思乱想而已。
  讨论了一阵子后,又有人问道:“这一支舰队来的方向呢?他们从哪里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