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622

  得罪了这些实验室,今后还想不想正常过日子了?!
  “……这可是真正的反重力装甲啊!要是我们能够利用好这门技术,制造出适合人类使用的动力甲,岂不是变成了超级士兵?那些该死的科学家拿到手的第一瞬间,就把它们给拆解了,哎呦,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都在颤抖!”
  “这么完美的作品……他们这些科学家懂什么武器啊,能不能不要乱拆,最关键的是,拆了之后又装不回去!一想起这件事情,我就非常火大!”
  科技展览厅中,张远偶遇了一位将军。这位将军见到他的第一时间就是疯狂吐槽诉苦,整个人都激动地发抖了。
  他听到这位将军越来越大的抱怨声,不由得苦笑起来,不停地安抚。
  “好了好了,你少说两句,其他人都看过来了,小声一点。我们虚幻实验室尽量不拆,放心啊,我们尽量不拆……尽量!”
  其实那些银白色的战斗机器人使用的高科技,人类想要一模一样地抄袭下来,难度非常大……
  不拆……是不行的!
  无论是反重力材料,还是内置的高科技量子芯片,还是具体的构造,都需要拆卸才能够研究。
第752章
下鸡蛋的金鸡
  这位将军也不傻,听出了张远的潜台词,非得开玩笑要他做出一个承诺。
  张远连忙摇头,他可不是那种胡乱说大话的人。
  “这种反重力材料的制造原理,人们根本不知道。这真的是理论方面的差距,就好比连流体力学方程式都还没有发现,就在那里搞飞机一样,能够勉强起飞就不错的,真的想要设计战斗机是不可能的。”
  而且,人类能够承受几十上百个g的加速度吗?真的穿上这种机甲,非得压成肉酱不可。
  “最终还是的依靠人工智能,才能完美驾驭那一类的机器人。”
  这方面的研究暂且不谈,第二个战利品,除了银白色机器人之外,整个联盟还缴获了二十多万台高端工业机器人!
  二十万台的数量其实并不算多。
  这些工业机器人的所用材料只是普通材料构成,由于数据库被销毁了,性能暂且还不好评价,也被双方分地干干净净。
  甚至连各种机器人残骸也一并被清扫了出来,在这一场战争当中,被摧毁的机器残骸足足有千万之多,最大的机器人有房子那么大,最小的只有手指头那样小。
  手指头大小的机器人反倒科技程度更高,用于一些非常尖端的行业。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修理一下或许还能够使用。
  参观完科技展览馆后,张远以及这位将军,又共同享受了一顿精美的午餐,然后参加战利品的内部研究探讨会议。
  有新的东西可以研究,可以看得出,每个人心中都是乐滋滋的。
  负责后勤的一位负责人介绍道:“……其实还有更多的机器人在战火中被摧毁了,各种生产线,特别是托斯文明内战后产生的废墟带,足足有好几个城市规模的电子垃圾,数以亿吨计,只有一些零部件可以拆下来继续使用。这方面的工作量太大了,价值又不高,所以我们打算先派遣军队,把这些垃圾给搬运过来,发动民间力量,去处理这些东西。”
  这倒是一个很好的主意,有些民众就是爱好去垃圾堆里边寻找宝藏。
  其实也不能说是垃圾堆,里边总归有一些完整的物件,四级文明乃至五级文明的垃圾,算得上是垃圾吗?每一个物件都能够在土著文明中卖出天价!
  现在官方层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时间去处理这些价值不高的东西,所以干脆转让给民众,让有兴趣的人去里边淘金。
  如果有能人志士,搞出了一些新创造也是不错的。
  “……最重要的是,所有机器人的内部操作系统,已经被强人工智能给抹去,最关键的一块数据丢失了。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得到更加智能化的工业体系,很大的遗憾啊。”
  这也是阿列夫文明的一个后手,这些物资对阿列夫文明来说并不重要。唯有强人工智能是最重要的,如果强人工智能被某一文明得到了,研究个透彻,说不定整个银河统一计划都要被破坏。
  所以,它最终自毁,人们没有得到这些关键的数据库也很正常。
  冯舰长道:“倒也不用那么丧气,这些机器人中,有许多是强人工智能通过远程手段直接操控的,就算操作系统没有被抹去,我们也分析不出什么来。但它们还是非常先进的,里边的一些机械构造,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不能太贪心啊。”
  张远忽然想到了什么,笑着说道:“其实我们这一次的军事行动很幸运,这个基地还处于发展阶段,连完善的防御系统都没有开发,最大战力是那一台银白色机器人。按照一般的情况,有那台反重力机器人存在,整个基地足够安全了……哪里想到会杀出个程咬金呢?”
  “如果再让它发展一阵子,有了更多的防护手段,就算没有银白色机器人,我们也没办法这么简单地攻下这个基地了……”
  “是啊。”
  会议室里的众人纷纷点头,在这场战争中,敌方并没有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连氢弹、反物质炸弹等武器都没有使用,否则哪有这么容易拿下对方?
  战争结束后,人们通过调查后才发现,基地里边其实并没有开发这一类的武器。
  当初的托斯文明,在第一次内战以及逃跑的时候,将基地内部大量的设备以及各种武器给销毁了。
  而强人工智能接管基地后,一直默默发展,将发射更多的探测器作为第一优先目标,这是它的核心任务。
  其余的武器设备对它来说可有可无,等有剩余的生产力之后才会尝试着建造,结果运气不好,发展到一半,人类以及半球人联盟就直接攻过来了。
  如果联盟再晚来几年,说不定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真正建造出来,地面战争将会困难地多。
  动力装甲防御力再厉害,也禁不起核弹轰炸啊!
  机器人是消耗品,但士兵可不是。如果真的如同半球人所说,死伤一两千万人口拿下这个基地,代价也就太大了……
  聊到这里,张远看向大屏幕,上面播放着一整套的关键性物资,也是出了银白色机器人之外,最大的战利品……联盟士兵还缴获了基地内部残存的一些高档次生产线!
  某些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的加工流水线,这些材料的性能甚至比目前使用的更好一些,性能大约提升10%-20%的样子。这已经是非常好的一个结果了。
  特别是,科学家们居然在废墟带中,拼凑出了一整套的亚原子材料生产线,反重力材料正是亚原子材料的一种!
  这个消息实在是大的惊人,如果说那130台银白色机器人是鸡蛋的话,这条生产线,就是下鸡蛋的金鸡!!
  正因为这条生产线的出现,新人类文明的高层才会同意将完整的曲率技术,去换取半球那边20%的战利品份额。
  一位负责这方面研究的专家说道:“这一条生产线,到现在为止是没有办法工作的,里边的生产模块数据库全都被抹去了,我们只有机器成品,却没有如何生产的理论知识。这方面的摸索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如果依靠这一套生产线,依葫芦画瓢的话,或许三年内能够将它重启……”
  “但生产成本很高,效率会很低……”
  能够重启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张远不禁问道:“一年能够生产多少反重力材料?”
  反重力材料的重力是负数,甚至连质量也是负数,可以说是宇宙中的“负物质”。这种材料的性质非常古怪,或许是下一个关键的科学突破点。
  这位专家回答道:“……如果按照目前的进度进行估算的话,一百年的时间,能够生产出一台银白机器人的量,也算是不错了。”
  这句话一出,立马给在座的所有人泼了一盆冷水,一百年的时间,能够生产出一台银白机器人?
  这还只是乐观估计,悲观估计呢?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不奇怪,整个基地当中,类似的生产线有好多条,但大部分已经被战火摧毁了。就连强人工智能这么多年的时间,也只生产出了一百多台银白机器人,所以生产力低下倒可以理解。
  只要有,就已经不错了。
第753章
超级安全卫士
  张远和周边的同事们讨论了一阵子,得到一个共识:人类这种连空间理论都还没有完善的文明,能够仿造生产也算得上是了不起的成果了。
  而且这是高规格的反重力材料生产线,生产力低一些也能够理解。理论上还有低档次的反重力材料生产线,其生产速度很显然会快一些。人们目前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低档次材料的模仿研究上。
  “……难怪了,半球文明连曲率技术都没有,对空间理论一无所知,所以才会拿这部分宝贵的战利品份额,优先换取曲率科技,对于他们来说,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但如果我们能够吃透这些知识,复制出更多的生产线,反重力材料的产能必然会大幅增多!我们的实力将会大幅迈进。”
  张远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一笔双赢的好买卖。
  战利品的整理会议内容基本上就是这些,再接下来,各行各业的实验室,全都分配到了属于自己的战利品以及相关的科研任务。会议室中的气氛很愉快,打了场胜仗,又有了大收获,每个人都是喜滋滋的。
  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很快就会有科技突破了。
  “对了,那些关在虚拟监狱中的战俘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张教授,你们那边不是有记忆还原的技术吗?能不能够把记忆还原,让他们做一个正常人?”
  在会议的最后时间里,一位议员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提出了这个问题。
  那些被阿列夫文明强行洗脑的人口的确不少,光是大型娃娃鱼就有足足3万,人类战俘总共有1万余,还有3万多的半球人……
  关于这些人,直接把他们杀了肯定是不合适的。
  张远苦笑道:“关于记忆灌输方面的研究,刚好也是目前的重点。我就直说吧,想要完完全全地还原记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被修改的都是世界观、价值观,是记忆当中最为底层的东西,凭借我们目前的能力很难再修改回去。”
  “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些人原本的记忆到底是怎么样的,也没有相关的记忆备份,所以……我们只能够删除其中的大段记忆,让他们忘记这回事!”
  “至于成功几率……95%左右的成功率吧,不算高也不算低,大规模地删除记忆,还有5%的概率变成白痴。”
  5%的概率变成白痴,这个概率的确不低了,按照7万战俘计算,得有三千五百人次变成白痴。
  这个结果是大家不能接受的。
  所以经过一番探讨后,所有人还是决定,将大部分的战俘冷冻起来,等待技术进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