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6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2/622

  “我们想要联系一下曾经的母星……”
  “母星?”
  “是的,虽然我们与曾经的半球文明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应该也只是沉沦者了。我们只想告诉他们目前的状况,并且分享一些宇宙信息……”
  “这是我们曾经的祖先,留下的一个小小愿望,我们只想让曾经的半球人知道,比他们过的更好。”
  半球人对于曾经的母文明,没什么好感。当初这个仿生人分支离开母星的时候,就有着这样的愿望,结果通过记忆模板一代代流传下来。
  会议室中沉默了半晌,张远说道:“超光速通讯,应该是定点通讯,不是所有的文明都能够通讯到的。”
  半球人领袖道:“是的,所以只是碰碰运气。就算无法实现这个愿望,其实也没什么。”
  “我们这边……地球文明吗?”人类当中的大多数,对地球文明也没什么太大的感情,只是出于同类的一种好奇罢了。
  “也可以碰碰运气……如果付出的代价可以接受的话。或许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对话的机会了。”
  新人类以及半球文明,双方加起来还有一千一百的阿米巴积分,如果用于定点通讯,应该是足够的,实在不行,再贩卖掉一些高科技也行。
  现在大家已经有五级文明的潜力,特别是超人类出现后,短短的十几年里,许多科学都有了突飞猛进,所以也有着足够的交易筹码。
  就这样,双方达成共识后,很快就进入了一年期的准备期,联盟舰队朝着绿叶联盟的方向驶去。
  ……
  进入一个陌生的星际市场,再怎么小心谨慎都是不过分的。所以进入绿叶联盟交易市场的人口不会很多,但是飞船必须要先进,极其先进!
  星际文明之间的交流,依靠的是实力,表现出来的纸面实力越高,就越不可能被黑吃黑,没有必要特意做出“扮猪吃老虎”的行为。
  人们打算依靠超人类超强的研究能力,在一年的时间内,开发一种能够达到五级文明标准的军事飞船!
  实际上,这个计划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实行了,自从联盟攻占了阿列夫文明的遗迹,获取其中的战利品之后,新人类就开启了这方面的设想。
  当时军方的想法是:“如果能够还原阿列夫文明的各种战争武器,对人类来说也是一次伟大的进步,至少在自保方面就没什么问题了。对于四级文明能够将其秒杀,对抗五级文明也有跑路的可能……”
  但关于阿列夫文明各种高科技破解,却一直不太顺利。
  直到超人类的出现,数百倍的思维速度下,才让其中的破解工作出现了一丝突破口。
  这种代号名为“宙斯”的超级飞船,外壳是一种极其坚硬的亚原子材料构成,也就是阿列夫文明探测器所用的高端材料。
  其引擎设备,包括反重力引擎与曲率引擎两种;武器除了一些常规星际战争武器之外,还包括数字病毒,以及反重力银白色机器人!
  在护盾方面,也将采用反重力护盾技术,可以将大部分的武器弹道给扭曲。
  “宙斯级”飞船唯一的短板,其实就是曲率引擎了,真正的五级文明,采用的是超空间引擎,也即曲率技术的升级版本,能够实现10倍以上的光速。
  这也是没办法是一件事,超空间引擎需要极其强大的工业能力,更加完善的空间理论才能够制造出来,就算NT新人类的加入也不是一时半会间能够研究出来的。
  当然,引擎不太及格,并不影响使用,10倍光速运动已经是四级文明的上限。
  反正进入一个交易市场,也不需要太高的速度,宙斯级飞船依旧算得上是五级文明的标准作战单位。
  所以经过一年的准备后,挑选出来外交访问的人员总共也就24人。12名新人类,8名半球人,还有4名经过改造的格利泽人。
  这些改造过的穿山甲,全都是格利泽文明的高层领袖,几乎拥有对普通穿山甲的全部管理权。说白了,格利泽文明就是思维改造后的试点文明,如果社会实验的效果不好,传统人类依旧不会将政治权利移交到超人类上。
  现在的实验结果还算不错,在这些超级穿山甲的带领下,这个附属文明几乎是蒸蒸日上。
  而是12名人类当中,有6位是普通人类,还有6位是超人类。
  甚至,这些超人类已经将思维上传到了银白色机器人当中,用起了新的身体。
  “有了这些银白色机器人,连士兵都不需要了,真是方便啊……一个人毁灭一个文明的战斗力,啧啧。”外交官老杨满意地说道:“其实我觉得,这才是五级文明的优越性,肉体不再重要,可以随便换!”
  这种银白色机器人是人类最强大的战争武器,能够徒手拆卸军舰,甚至毁灭掉一个真正四级文明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的确没有必要任何士兵参与其中了。
  就这样所有的一切准备就绪后,一年的时间已经流逝,联盟舰队马上就要到达目的地了。按照惯例,三颗战星将会停留在外围,若有若无地透露出引力痕迹,作为战略威慑。
  而所有的外交访问人员,则登陆这艘宙斯级飞船,向着交易市场的方向驶去。
  张远还是第一次适应这种非人类组合的身体,银白色机器人基本上是一个圆球,再加上四周各种挂载着的武器。他的思维速度已经被调整到了500倍的正常人速度,在极端情况下,有权限将速度调整到2000倍以上。
  两千倍的思维速度,几乎实验室上限,可能会出现未知的风险,所以没有紧急情况并不会开始。
  500倍的思维速度,这个世界又显得有些不一样了。再加上这一具身体非常古怪,没有腿也没有脚,所有的一切都依靠反重力推进模式,这种反重力推进需要极高的算力以及相应的运动模块,才能够灵活操纵。
  他总共花费了大概……2个小时,才熟悉了相应的各种功能。
  “还是你们好啊,什么时候能够轮到我?”
  外交官老杨脑袋转来转去,他看着这几个漂浮着的大圆球,以极高的加速度——至少500g的加速度运动着,甚至还能够高速旋转,就像个大型的陀螺。
  500g相当于是两辆高速汽车撞击时候的产生加速度,如果是人类驾驶员,估计活不过一秒钟,但现在,却能够轻易承受。
  “轮到你?可能需要很久很久,现在主要的改造对象是科学家,轮到你这种外交官,不知道猴年马月。”
  “你喜欢现在这种模样吗?”
  “不太喜欢。”
  说话的是张远,他所代表的大圆球发出了电子音:“因为关于审美的哲学因子,并没有发生特别大的更改……我还是喜欢人类的样貌。”
  “而且,我们目前的这种数字生命模式,虽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唯一的弱点是害怕未知的数字病毒,我们只能够防御已知的数字病毒。哎,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没什么头绪。”
  “碳基类的生物学大脑,不比神经元大脑,依旧有被数字病毒感染的可能。”
  “我们才发展这么一点时间,哪有可能十全十美呢?”老杨笑着说道:“你看看我,单凭人类的身体,真空一分钟就死亡了,一颗简单的子弹也足够把我杀死了。你们那样已经很不错啦!”
  宙斯级飞船的航行速度很快,几天的时间,张远已经可以用电子眼,看见中央的黄矮星,以及一颗不同寻常的战星。
  是的,这颗战星实在是太不寻常了,以张远的视力,居然能够看到其表面花花绿绿的眼色,甚至还有一颗颗极为巨大的植物!这些植物就好像山岳一样。
  这一切的一切不禁引发了他的好奇心。
  “绿叶联盟,还真的充满了绿色植物啊!”
  为了表示己方的友好,这艘飞船率先编写了一道电磁波信息,发送了过去。
  【绿叶联盟,你们好,我们是来自远方的银河进步主义联盟,我们带着和平以及善意而依赖……】
  ……
第821章
生产者型智慧生命
  绿叶联盟,一个非常奇特的四级商业联盟,虽然这个联盟的科技实力并不算特别强大,但却受到银河系上一任的治理者,阿米巴派系的庇护!
  阿米巴派系甚至愿意为这个联盟进行信用背书。
  其主要原因是——绿叶联盟中的成员,全都是极度稀少的生产者!
  唯有从生产者中进化出来的智慧物种,才能够加入这个绿叶联盟当中。通俗地说,这个联盟的智慧生物全都是植物,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食物。
  而生产者能够诞生智慧,并且发展成有文化传承的文明,绝对是银河系级别的小概率事件。到目前为止,整个银河系一百多亿年的时间,也就诞生了区区三个植物类文明。
  为了倡导多元文化理论,从银河系非常古老的治理者西莫夫文明开始,就已经开始庇护这个生产者联盟,再到后边的塔比文明,再到阿米巴派系,都是如此。
  因为不庇护不行!
  这些稀有的生产者,意识形态太软弱了,他们甚至觉得被剥削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在这种情况,他们很容易就被其余的野蛮文明给赶尽杀绝,这是多元文化论的倡导者们不能够容忍的。
  绿叶联盟的意识形态,和正常的文明完全不一样。
  他们是生产者,负责产出食物,养育星球上的物种,只要一点阳光以及空气就能够生存下去,然后结出沉甸甸的果实。通过这些果实,又能够繁衍下一代。
  这和消费者的意识形态,有着巨大的差别。
  无论是食肉类动物,食草类、杂食类,甚至是昆虫,生活在星球上,就有着一定程度的生存压力,有着大量的天敌。这种压力促使它们生存、进化,从中又繁衍出一条属于消费者的哲学体系。
  但对于生产者来说,生存压力就小得多了,被其他的生命吃掉其实也没什么。
  对动物来说,被吃意味着巨大的灾难,意味着自身存在的消失。但对植物而言,植物们根本不避讳自己被吃掉这件事。
  甚至有很多生产者的本能,就是给其他的物种吃掉,然后通过动物的粪便,将种子传播到更加遥远的地方……种子不被吃掉,就不能够繁衍到远方。
  如果这一类生产者,诞生了真正的智慧,它们对自己“被吃”这一件事并不反感,反而会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
  所以这一类生物,对死亡的恐惧,也远远不如传统生命。他们的意识形态当中攻击性极低,只要不把这些生产者亡国灭种,他们是无所谓的。由这类生物组成的文明,自然相当弱小,甚至显得有点“愚蠢”。
  当然了,也有一些植物拥有一定的狩猎能力,会尝试着捕猎,甚至释放毒素,这一类植物的想法可能会更加激进一些,和动物更加类似一地那。
  总而言之,在绿叶联盟当中,主体文明总共有三种不同的生产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2/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