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622

  紧接着,他又和舰长相互握了握手。
  丁院士回过头,对着张远说道:“走吧,这个外星基地可能和我们未来的部署比较类似……可要好好地参观一下。”
  “我在这里有几个老朋友想要拜访,你是跟我去,还是自由行动?”
  张远想了想,“我也有一个长辈想要拜访。暂时先自由行动吧!”
  “那就下午见。”
  张远走进木卫二基地的第一件事,就是美美吃了一顿烤肉饭!
  那种烤肉的香气,让他直流口水,唾液分泌的期待感,简直堪比做数学题!
  即便味道比不上地球上的大餐,但好歹不是合成肉了。
  木卫二基地,相比起飞船,简直就是天堂啊!
  “不错,真的不错!湍流问题被你解决了!”坐在他对面的这位中年男子是他父亲以前的同事,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
  “远叔,运气而已。一种数值模拟的方法,其实也没有完全解决……”张远不好意思地笑道。
  “运气?靠的是实力!你以为我不懂行啊?湍流的应用多着呢,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你看看木星,那个大红斑,不就是湍流形成的吗?对了,等一下的会议几点钟开始?”
  “大概下午一点吧。”张远回答道。
  “那还可以稍稍休息一段时间。”
  他们这群人受邀来到木卫二,是要参加一场工业方面的学术会议。
  这个基地中,有许多现有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值得借鉴。
  冰盖内部的大型建筑,其实是很有讲究的。各种散热、支撑、排污等结构,需要统筹规划。特别是,散发的热量不能超出整个冰盖的承受能力,否则冰块融化地太多,可能引发塌方、地震等恶性事故。
  木卫二,作为一颗比较成功的移民星球,实地考察,多学一点新东西,肯定有好处。
  “远叔,准备啥时候回地球?”张远满意地拍了拍肚子,又问道。
  “再过三个月就满三年了吧,再也不来这个鬼地方了,没有办法实时视频,也好久没有见到儿子女儿。肌肉也开始萎缩了,再不回去,头上都要顶着一片青青草原了。”
  “哪能呢……”张远连忙打了个哈哈。
  木卫二出产的,是一个文明最为重要的资源——能源。所以这里相当于以前的中东地区,工资必然是顶级的。
  普通工人一个工作周期,大约是三年的时间。
  就算是最低级的岗位,也能赚几百万。
  但是由于远离了文明中心,虽然有钱,也没有办法享受,更不可能照顾到家人,所以必然会承担某些风险吧……各种狗屁倒灶,辛辛苦苦赚钱回来,结果发现戴绿帽的故事,简直数不胜数。
  “还有什么东西想要带回地球的,我可以给你做个快递员。”远叔笑着说道。
  “嗯……”张远想了想,“有明信片吗?我寄一点明信片回去就行。”
  “行,正好还有几张,全都给你吧。”
  思考了一阵子,张远分别给王丽丽、许云静两位师姐,王钟教授、小姑一家人以及韩紫月写了几封信。
  很简短,讲述了自己最近的经历以及感悟。
  写到韩紫月那一封的时候,张远愣了愣,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
  “怎么,是个女孩子?”
  “啊,一个挺可爱的女孩子。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这样啊……”远叔笑了笑,仿佛很理解。
  写些什么呢?
  张远灵机一动,在明信片上画了一个自己的头像,天空上漂浮着一颗星球,也就是木星。
  他的素描水平不怎么样,只是跟着画家埃尔文简单地学习过。整幅画像看上去歪瓜裂枣,比他本人丑多了。
  不过,正因为丑,看起来又有一种莫名的滑稽感。
  下边签署上自己的姓名。
  【张远,2265.8.31】
  没有机会和你一路相伴,也没有借口和你彻夜长谈,更没有机会告诉你我现在的生活,只能寄一张明信片,告诉你,我很好,相见不如怀念。
  彼此珍重。
  张远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最后,他还给自己留了一张。
  斟酌一番,在上边写道:【今天,我们来到了木卫二,人类最外围的工业基地,母舰会在这里进行最后一次资源补给。木卫二比不上地球,却又比飞船上踏实地多,毕竟,它是一颗星球啊。】
  【再接下来,我们将会奔赴遥远的星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另外一颗星球。】
  【长夜漫漫,不知道前方的道路。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记住这美丽温存的一天。】
  【2265.8.31】
  写好了,又莫名沉重。
  张远抬起头道:“这一张我就自己留着了,剩下的,您回到地球后,帮我投进邮箱就好。”
  “好嘞,这点小事。这么见外!”远叔收好这一叠明信片,郑重地点了点头。
  “谢谢!我就先走了。”
第100章
新标准制定
  眼看着时间不早,张远快步走上一辆轨道班车,前往科学会议厅。这一次的木卫二考察,并不是观光旅游,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会议室里人头攒动,他找到丁院士后,端正地坐好。
  丁院士给他传输了一份资料,吩咐:“这样的学术会议,对我们来说已经探讨过好多次了,不过对你来说,还是第一次。有很多大方向,是我们这些飞船科研人员未来需要研究的。你可以自行选择想要听的报告。”
  张远点了点头。
  “第五天的会议,你还有一篇湍流问题的报告会,准备好了吗?”
  “没问题,早就准备好了。”
  张远自信满满,那篇论文他早就已经烂熟于心。让他倒着背都能背出来了。
  这场会议的主题是“未来工业的发展探讨”,其中包括新文明在原有工业基础上的大量改进工作。
  地球文明发展到现在,形成了巨量而又复杂的工业标准。这些工业标准中,有许多是不合理的,但因为历史固有原因,纠正成本巨大,以至于没有办法纠正。
  丁院士上台,侃侃而谈。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机械加工领域,具有复杂拓扑的曲面上构造处处二阶光滑的样条曲面,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中心问题……”
  “……我们在机械制造业、汽车、航空工业,取得了非常长远的发展,学者们和工程师们为了构造流形上的光滑样条函数费尽心血。但是结果一直不理想,样条总存在光滑性变差的奇异点。”
  “这个问题是否能解决?”
  “答案是,不能。”
  “从数学上已经证明了不能。”
  会议室中响起了一片窃窃私语,张远也跟着思考着。
  这些观点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很有趣。
  丁院士继续道:“为什么不能?因为当初制定的工业体系不对。”
  “传统的样条构造方式,包括样条理论,本身具有不可弥补的缺陷,这导致无论后人多么努力,传统样条到流形上的自然推广都将是徒劳无功的。”
  “具体的证明过程,大家可以翻阅以下资料……”
  “……我曾经翻阅过历史资料,发现当初的学者并没有在意这个问题。当初的工业不够发达,加工的零件全都相当简单,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复杂数学。当初的工程师在建立整个标准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数百年后可能出现的技术危机……”
  “工业基础的不稳固,直接扼杀了整个文明的上限。我们目前的工业体系已经趋于稳定,绝不可能因为理论基础的不稳固推倒重来。大家想一下,把所有的东西推到重来,得花多少钱?所有的零件都得重新设计,现实吗?不现实。”
  “所以,我们的未来只能局限于局部的修补,是另外一种悲哀吧……”
  张远对于这方面不甚了解,但还是听得有滋有味的。
  他们未来从事的重点工作,应该就是新文明工业标准的重新制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