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510

  如果说,赵宗武想要实现自己最初制定的战略,那这必然会需要数量庞大的群体,去无条件执行、贯彻他的战略。
  可这人才不会大风刮来,更不会眼睛一眨就变出来,那就是需要从最基础的培养开始。
  过差的根底,让他赵宗武只能用这样取巧的方式来开局,随着时间的流逝,氛围的改变,组建各级学院来培养人才,将会是他必然要做的事情!
第018章
治国如烹小鲜
  其实在任何意义上的博弈场上,这身边都不能缺少帮手,双拳难敌四手,即便是在厉害的人物,如果身边没有人帮衬着,那即便你能力在出彩,也必然有阴沟里翻船的时候。
  聪明的人向来都懂得借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初来觉华岛,赵宗武显得还有些不适应这新的身份,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的多样,慢慢的也让他心中有所感悟。
  这种感悟不是任何人能传授的,也不是通过书本来学习的,它是需要你不断经历来体悟的。
  一个好汉三个帮。
  通过在兴华讲武堂的一席话,让赵宗武明白了这个道理,这身边唯有存在更多帮衬你的人,才能确保你不断走向更强的道路。
  如果当初虎啸军有李赟、范天雄、周遇吉他们得以组建,那么现在的虎啸军,因为有姚抚民、王锡斧、金冠他们的信服,使得其能更快的完成锐变!
  “大人,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但有些事情必须防范于未然。”一直在思索的张承,在品味赵宗武说的这些意图后,也完善了其中的漏洞:“任用少年郎来充任吏员,这件事从根上来说是对觉华岛有利的。
  但大人不在底层,所以很多时候并不了解这平民百姓想的是什么。
  对于选拔少年郎,培养他们出任吏员,这是件好事,但在很多时候想要将他们毁掉其实很简单。”
  “这……”赵宗武没想到张承会这样说,因此这眉头是不由紧皱,心中更多了几分不解,但还是说道:“张主事,你有什么想法就提出来,有纰漏我们就把它们给堵上。”
  “大人应该知道,一个少年郎在一个农户出身的家中代表着什么,这往往是代表着半个乃至整个劳动力。
  很多时候有的少年郎从小就开始帮衬着家里,因为觉华岛的特殊性,使得种地已经不再是主要需求,但岛上庞大的建筑量以及工分配给制的执行,也使得他们会跟随家里出工。
  如果说大人想要得到优秀的少年郎,在培养他们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要避免家里人对他们传输不好的一面。
  虽说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话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再加上长期处在的那种环境,使得贪腐的心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张承在这里说这么多,赵宗武很快就明白了他说的意图是什么。
  一个家庭的出身,其实是能够影响这个人未来的成就,如果不能将这些外有因素解决掉,那么即便是费尽心思培养出他们,但自幼便有的小农经济,小肚鸡肠的心态,就会让他们走不了多远。
  如果投入和收获不成正比,那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是无效的。
  听着张承的讲解,赵宗武嘴角浮现出几分笑意,这身边能有提见解的人,确实是一件好事。
  “张主事的话我明白了,这件事确实是我考虑不周。”赵宗武先是自我检讨,接着便道:“其实这件事好解决,一旦被选中的少年郎,每月会给该家庭记上一定数量的工分。
  在学院中表现优异者,其家中能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同时利用一月一休的方式,来加强对他们思想上的引导。
  孔圣人都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人呢,一旦形成自己的思想,那么单凭外界因素就想改变,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听完赵宗武说的解决方式,张承神情中带有几分惊叹,但他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继续道:“这件事可以告一段落,但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
  相信不用下官多说,大人也知道,这人一旦沾染了权,那是会有着天翻地覆的改变。
  让少年郎充任吏员,这是一条解决觉华岛缺少可用之人的路,但同样这少年郎也是心性未定的存在,过早的让他们去接触权力,那是否会出现乖张、暴戾、贪腐的情况出现?”
  不得了啊。
  虽然说张承在之前是巡抚府刑房主事,但这思考问题却不固化在一点,相反还能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
  张承的才能明显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重用!
  王化贞这官做得真失败。
  “呵呵。”听着张承讲的这些,赵宗武先是笑了几声,接着便道:“张主事,我真的是太庆幸,庆幸当初组建虎啸营的时候,将你从巡抚府要过来,如果没有这个决定,我还真为少一知己而后悔。”
  张承听后亦笑道:“大人说笑了,这些都不过是下官该做的事情。”
  “好,那咱就直切主题。”赵宗武听后郑重道:“正如你所说的,这人一旦沾染了权力,那必然会有着很大的改变。
  这成年人尚且是这样,那就更不要说心性未定的少年郎了,那必然也会受身边事物的影响。
  其实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也简单,虽说我们选拔了少年郎来充任吏员。
  但是要一个核心就是,这些少年郎并非是拥有正式编制的,他们是得到了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但凡是被选拔上的少年郎,其实他们从一开始,就需要经历为期三年,乃至更久的考核。在考核期内,每年都会有一个淘汰局,考核不通过的少年郎,就会被踢出出去。
  如果说他们想要确保自己能得到改变的机会,那么从进入选拔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自我提升上,并且通过日常的表现,来为自己提升内涵,不然想进入到觉华岛管理层次,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
  听完赵宗武的回答,张承原本心中有些一些担忧,也就不存在了。
  是啊。
  这任何人心中都必须要有敬畏,如果失了敬畏,那这个人即便上就成为了猖狂的代表。
  尤其是对少年来说,就更是如此!
  既然赵宗武有信心将这些少年郎培养成才,那他张承就肯定不会阻挠这一好事,毕竟真正出人头地的路就很少,你在堵上,那也就没多少可供选择的存在了。
第019章
暗旗兴
  觉华城,指挥使属衙。
  自辽河防线被建奴大军攻破,到如今已经过去半月有余,这期间因为突发事件不断出现,这也使得赵宗武根本就无暇管顾过多。
  但从一开始,赵宗武就没落下有关辽西的战况。
  从他掌控虎啸军以来,这暗旗就托付给了裴纶,别看裴纶长着一副憨厚老实的脸,但此人精于算计,懂取舍,会谋划,是暗旗发展壮大的不二人选。
  早在赵宗武他们在逃亡期间,裴纶就已经遣派出第一批暗旗,目的就是为了能侦探到辽西的一举一动。
  “大人,根据暗旗传递并汇总的消息所得。”裴纶神情严肃,语气中带有郑重道:“在辽河防线被攻陷的第三日,熊经略不顾他人反对,亦不顾王巡抚的态度。
  率众强去驰援西平堡,抵达西平堡后,顺势将罗一贯掌握的大军接收。
  此后十余日间,熊经略指挥大军先后同建奴,在沙岭驿、西宁堡等地发动多次战斗。
  但终因兵力不足,使得战局并不占优势,今熊经略已率部退守镇宁堡、盘山驿一带。”
  听着裴纶说的辽西战局,赵宗武快速在沙盘上进行复位,就从当前局势来看,此局对明军并不利!
  “那王巡抚在这期间都干什么了?”
  对于熊廷弼、王化贞的恩怨,赵宗武不想多吐槽,但是因为个人恩怨,搞得大明在辽西的战略几经丧失,那这二人就会是千古罪人!
  甭管他们先前做了多少值得称赞的事情,就这一件错误,就足够让他们都背负千古骂名!
  裴纶神情中多了几分凝重,但随后便继续道:“在这十余日间,王巡抚抽调广宁北部诸堡兵力,在加强广宁防守兵力的基础上,又对广宁城防进行了加固,同时遣派了信使……”
  讲真的,王化贞治理地方的能力或许很强,但真要玩到战争上,他跟熊廷弼还真不是差的一星半点。
  可就因为他在辽西最为艰难,最为人心浮动的时候站了出来,这也就使得他能以巡抚之位掌十余万大军,同时也因为这样的经历,也使得他的内心有了一定程度的浮动。
  人的野望是随着权力的增多而增加的。
  有了这样的变化,就会让王化贞在心中暗自对比,凭什么你熊蛮子能做到的事情,我老王就不能做好?
  真要是做的话,我老王肯定做得比你好的多!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才使得王化贞和熊廷弼,在军事政见上有着严重的分歧。
  辽西需要一个强权者,而非两个。
  “等于说,在熊廷弼率部固守西平堡一线时,他王化贞一个兵都没派?”赵宗武睁大了眼睛,指着沙盘而反问道。
  裴纶听到这反问,停顿了数秒,半天才憋出道:“是。”
  虽然裴纶对于军事了解并不多,但最起码的一些常识还是明白的,就连他也觉得王化贞做的有些过分,这哪儿是置气的时候啊,这不就是在拿军国大事开玩笑嘛!
  “好啊!哈哈……”赵宗武忍不住在那儿叫好,那气急而笑的声音响起:“这狗日的王化贞,简直是这世间最大的傻帽!
  你与熊廷弼有恩怨私底下解决就是了,现在是什么时候啊,在这等情况下你不去驰援,那不就是等着建奴去歼灭我军有生力量吗!
  你广宁城即便是在墙高城坚,那一旦被建奴大军给围困,士气低迷之下,你拿什么去解决建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