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510

  显然,想低调已经是一种奢望。
  在叶向高、刘一燝、韩旷等一应大臣的注视下,孙承宗是硬着头皮走上前,在官场中最忌讳的,就是成为众目睽睽。
  尽管孙承宗和刘一燝他们交好,但有些时候在官场上,再好的交情,那也抵不过实实在在的权力。
  “孙师,对建奴你了解多少?”这孙承宗还没站稳,本欲躬身谢恩,可来自朱由校的询问也来了。
  生长在深宫中,让朱由校对建奴八旗,并没有太过直观的感受,对其的感触更多的是来自于紧急军情、奏折等。
  但同样也因为这样,朱由校这心中也有着怀疑,为什么大明雄军会屡屡败于建奴?
  这样的想法,甚至在他知道了辽西的情况后,在心中变得更为强烈!
  作为教书匠出身的孙承宗,他的一生可谓是充满着传奇。
  在中榜授官前,年轻的孙承宗便在朝中懂军务的官员家中授课,而此后更是在大同待了数载。
  大同作为大明边疆的军事重镇,孙承宗在这里待着,那难免就会接触到军务之事。
  而这时的大明边疆,已经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安定。
  这也使得孙承宗没事,就喜欢和边关老兵和低级军官交流,也因为这样,使得他对于边关军务起了很深的兴趣。
  不怕文官读书多,就怕文官习军务;但显然这句话并不适用于孙承宗身上。
  “回陛下。”听天子询问,孙承宗是理一理官袍,躬身恭敬道:“建奴,起于白水黑土间。
  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他们拥有着强健的体魄。
  原本……”
  作为当朝少有对建奴有所了解的文官,孙承宗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对朱由校进行讲述。
  也因为孙承宗的详细讲述,使得朱由校对建奴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努尔哈赤,居然有这样的本事!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除正赶来的赵宗武外,余者被朱由校传唤的朝中官员,已然是全部到位。
  叶向高微皱着眉头,见自家天子是不顾殿内情况,自顾自的和孙承宗交流着,作为内阁首辅,他有责任也有义务来提醒一下。
  尤其是看着无动于衷的魏忠贤,叶向高眼神中闪过了几分厌恶。
  “陛下……”
  余光看了眼殿内群臣,叶向高微整着官袍,神情严肃,拱手,躬身,随后冲龙椅上的朱由校,善意的提醒道。
  但,叶向高话未说完,原本正和孙承宗交流的朱由校停了下来,眼神中带着审视的盯着叶向高,随后又看向了殿内的群臣。
  眼神中流露出的不屑,还是被殿内的一些大臣察觉到,其心中更是在揣测,揣测皇上到底是怎么了。
  大殿这时是死一般的寂静。
  谁都能察觉到,今天的皇上有些不寻常,但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心中却并不知晓。
  “尔等皆为我大明肱骨,食君俸禄,那么朕想问一问你们,你们都为大明做了哪些实事?”
  这时的朱由校,已全然没有了方才和孙承宗交流的轻松,取而代之的是平淡的极致的冷漠。
  尤其是朱由校在说这话时,对着的对象,明显就是群臣为首的叶向高。
  朱由校年轻,所以在很多时候他并不善于,去伪装自己的情绪。
  所以这对叶向高他们这些,经历了无数斗争的群臣来说,用脚后跟也能猜得到,自家皇上,此刻心中恐非常的愤怒!
  愤怒的点是什么?
  多半和辽西有关!
  自朱由校登基以来,朝中的一些大事,他并不是直接参与的,而是居于内廷,将具体事宜分派下去。
  近些时日因为身边忠犬,魏忠贤的上位成功,这也让朱由校有了不同于初登基时的做事风格。
  这一次恐不那么好处理了。
  叶向高、刘一燝、韩旷等一应群臣,此刻在心中浮现的,皆是这样的想法。
第045章
焦点
  心中或许是有了揣测,可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叶向高他们能明说吗?
  天启皇帝说这些,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含义?
  这到底是为了贬低谁?
  虽说此番被天启皇帝,传召来的多半是东林党,或和东林党交好的官员。
  但在谜底为揭晓前,有些事情还是不要出头的好。
  对姚宗文、亓诗教他们来说,这时候选择苟一苟,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此刻本坐着的孙承宗也已站起,魏忠贤低着头,余光扫视着殿内,嘴角浮现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食君俸禄?”
  “等一会皇上撕开你们的伪装后,那好戏就还在后面呢!”
  站在殿上的魏忠贤,此时强压着内心深处的激动,尽管神情中并未表露出来,但心中却在玩味道。
  “知道朕方才为什么向孙师,详细询问建奴的情况吗?”当殿内众人心中,皆各有想法时,朱由校紧握着双拳,强压着愤怒,字正腔圆地说道:“首辅大人,你可知晓?!”
  说完这句话,朱由校怒睁着双眸,双眉倒张,身上迸发出了强烈的怒意!
  咯噔……
  谁都没想到,天启皇帝会有这样的改变。
  说实话,谁也没见到过天启皇帝,会有这么愤怒的时候,到底是怎样的事情,能让天启皇帝有这样的愤怒?
  和建奴有关,难道说辽西真的出事情了?
  如果先前在众臣心中,这或多或少还有些怀疑,毕竟在此之前,有关辽西的谣传,在京城周遭传的是沸沸扬扬,即便他们听之后,这心中更多的是不屑于顾。
  毕竟这辽西真要是出事情的话,那山海关绝不可能不传来消息,那广宁绝不会不可能传来消息!
  在广宁、山海关都未传来消息的前提下,谁又会相信在京城传开的谣传,那就会是真的呢?
  可他们哪里知道,因为赵宗武的出现,使得这一切都变成了可能。
  “微……微臣不知!”强定了一下心神,叶向高是躬身向朱由校说道,尽管语气说的很平和,但这在朱由校眼中看来却是最大的不服!
  身为一国之君,朱由校认为自己让步的已经够多了,为了确保朝堂平稳,他并没有采取暴烈的手段来平衡朝局,相反是躲在内廷中,以做木匠,采用韬光养晦的方式,来平稳度过大明并不平静的朝局。
  其实朱由校登基也可以称得上够倒霉的,前有一月两天子接连驾崩的巨变,这本身就让朝堂乃至地方产生了巨大震动,后又有建奴席卷辽沈的战役,在这期间更有一些叛乱在大明各地出现。
  对于一位初登基的少年天子来说,出现这一切难道都是他的罪过吗?
  从未经历过这些的朱由校,为了大局考虑,更为了大明能够平稳发展,他并没有及时展现皇权;
  相反朱由校几乎是毫无表露的,将权力下放到了以刘一燝、叶向高为首的东林党官员身上,这原因无他,只因那时东林党的权势已成。
  对那些在后世没事就喜欢,贬低朱由校的人来说,站在朱由校当时的那种角度,如果不这样做,反而采取更为激进的方式,或许在皇权上能够得到保障,但是在地方稳定上又能确保什么?
  能当上皇帝的,那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角色,如果只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那最傻蛋的其实是你罢了。
  “不知?”朱由校皱着眉头,眼神如炬的看着叶向高,虽说语气带有反问,但接着便以前所未有的斥责道:“你身为大明堂堂内阁首辅,连朕在想些什么都不知道,你叶向高来告诉朕,你当值期间到底在想些什么!”
  谁都没想到朱由校会发这么大的火。
  “我……”叶向高语气中带有踌躇,但停顿了数秒,便躬身道:“陛下,不可因身边二三谬言,便不识真相是何!”
  既然做了大明内阁首辅,那叶向高肯定是有着他的性格的,你要说让他一直就当着群臣的面,被少年天子就这样的呵斥,那他心中肯定也是不会允许的。
  叶向高读过的圣贤书,也不会允许他就这样坐以待毙的。
  “叶首辅,你这般回答实为大不敬!”一直在寻找机会刷存在感的姚宗文,肯定是不会放过这绝佳的机会,在听到叶向高的那话后,当即就指责道:“陛下身为天子,自然是有甄辨能力,你说这话意欲何为!”
  一句话,让殿内的风头发生了改变。
  刘一燝当即站出道:“尔身为户科给事中,有何权责以下斥上!”
  “大胆姚宗文!你可知你说这话是何意吗!”接着刘一燝的话茬,左光斗更是怒睁双眸道。
  “尔等不要在此混淆视听,姚大人说的并无此意,反倒是你们却在这里强加意志!”看不过去的吴亮嗣,此刻亦站了出来。
  别看现在的齐楚浙诸党,已远不是东林党的对手,可既然在朝,这该有的对抗还是要有的,不然他们会消亡的更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