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510

  欺陛下年幼,无辨别是非的能力。
  借助此招,使陛下对辽西之失,皆怪罪于肖乾之身!
  今赵狂徒,得陛下圣宠,得以进内廷。
  对此不义之边将,我等必为大明社稷,而对其压制!”
  从京城起谣传,到入宫对峙,再到辽西军情传来,在这一系列发展中,叶向高他们并未占据优势。
  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状态,在乾清宫时尚不明显,可待一切结束,众人细细品味时,这其中却存在着诸多疑问。
  作为此番收获最大的,赵宗武那绝对是赢家。
  尽管叶向高他们不清楚,此次入宫,赵宗武究竟得到了什么封赏。
  但通过内廷魏阉的拉拢,那也不难看出。
  此番天启皇帝,赐予赵宗武的封赏,必然不少!
  官位上不知有怎样的提升,但赵宗武在锦衣卫的变动,甚至不必深查,叶向高他们便已知晓。
  “可想压制赵狂徒,当以何名义来提?”魏大中皱着眉头,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作为天启皇帝身边的新晋红人,即便东林党想搞赵宗武,那也必须要有,能拿得出手的理由才行。
  师出有名,这样才能不被人抓住把柄。
  魏大中的话,让众人皆陷入短暂思索,如何正大光明的说,这是问题的关键,而礼科都给事中杨涟,很快就想到了方式。
  “这赵宗武是锦州参将,而此次其前来入京,是为传报辽西之变,名义上来说,是归兵部统辖。
  虽辽西之变已由,驻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张元芳传达,但具体细节,并没有达到详细的地步。
  这其中是否存在歧义?
  巡抚王化贞、经略熊廷弼等一应辽东官员,在这其中究竟做出了,怎样挽救的举措。
  这些,我等皆一概不知!
  现今兵部尚书,张鹤鸣心忧辽西,请镇经略,但去往经略辽东前,这有关情况必须要理清楚!
  那何不以兵部的名义,命赵宗武前去述职?”
  辽西之变的相关情况,虽说已由张元芳遣派人员通禀,并且已让天启皇帝知晓,这其中也定下了王化贞的罪责。
  但是,这并没有经内阁审批。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完整的程序。
  尽管存在着难度,但是想要推翻结论,哪怕这只是,名义上的结论,这也是有可能的存在。
  杨涟的回答,让叶向高、邹元标等人,眼神中闪烁着精芒。
  作为东林党内部,少有的硬骨头,杨涟最不屑做的,就是官场推搡之事,但这一次赵宗武,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
  为了上位,竟以东林党为踏脚石。
  这也让杨涟在心中,想的就是要杀一杀,赵宗武的气焰,在没有盖棺论定的前提下,一切都是可为的。
  高攀龙眼珠转了又转,嘴角浮现几分笑意,接着便道:“文孺说的不错!
  再者说那张鹤鸣,虽心忧辽东,但其心还是略惧建奴之威,若在没搞清辽西之地,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他必心有所疑!
  如此一来,只需向其分说一二,那他便急于传赵宗武讯问!”
  “到那时,只要赵狂徒入了兵部,那一切就不容他继续放肆了!”韩旷那右手是重拍书案,语气洪亮道。
  想要杀一杀武将的气焰,那对文官来说,简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自土木堡之变后,通过一系列博弈,文官势力成功翻身,并不断通过软刀子,去剃掉武将势力的骨头。
  也因为这样,使得原本凌驾于,武将势力之上的勋贵,迫于种种压力,彻底成为了清高势力。
  没了这相结合的存在,武将就一步步沦为,文官脚下的踏石。
  比起权谋,比起心计,谁都不能比得过,这些修习孔孟之道的书生。
  他们肚中的坏心思,简直是坏的不要不要的。
  “那此事谁去向张鹤鸣叙说?”见杨涟、高攀龙、韩旷先后发声,本一直沉默的赵南星,便带有询问地说道。
  赵宗武做事跋扈,这使得谁都对其印象不好,趁着他尚未被天启皇帝册封,此是最佳的翻盘机会。
  如果错失了此次机会,那想摘出此次辽西之变的旋涡,那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张问达面色平淡的站出,声音洪亮道:“我去,我与张鹤鸣尚有几分交情。
  且此去找张鹤鸣,所为并非私事,此乃我大明之国事,想必那张鹤鸣分得清楚!”
  张问达这话说的冠冕堂皇。
  “那好!”叶向高听后,当即点头表示道:“你皆可前去张鹤鸣府中,务必将这其中的轻重讲明。
  目的不是为了我们解决赵宗武,而是让张鹤鸣前去打压!”
  对于这其中的弯弯,叶向高他们已经历过很多次,所以这其中尺寸的拿捏,他们要比其他派系,要清楚明了的多。
  这件事从一开始,他们东林党就不能先冒头,毕竟这嫌疑身份还没有脱离。
  只有解决了这嫌疑身份,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做了。
  虽说预想计划不错,但谁又能想到,此时赵宗武已做了,天子亲军序列下的指挥使,并且是初创的!
第011章
打脸东林党(上)
  在商议出结果后,张问达便前去张府,为确保万无一失,袁化中、缪昌期二人,请缨随同陪说。
  此次在乾清宫,当着众臣的面,张鹤鸣请命,出镇经略辽东。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张鹤鸣曾多次力荐王化贞。
  作为兵部尚书,既然出来给王化贞站台了,现在辽西出了问题,即便都是王化贞的错,那张鹤鸣也有连带责任。
  毕竟这辽东巡抚,就是其多次力荐,并让王化贞直接,越权辽东经略,如此才闹出这么多波动。
  辽西发生这么大的事,且战局不明,这种情况下,让张鹤鸣出镇经略辽东,那不就是让他向火坑里跳!
  别看张鹤鸣表面态度很坚决,一定会第一时间前去辽西,但真实情况,他这内心可比谁都胆怯。
  毕竟这前去面对的,是凶神恶煞的建奴!
  原本张鹤鸣还想着,如何找情况暂拖前去辽东事宜,这让他也是,好一番抓耳挠腮。
  就在其苦恼不已时,张问达、袁化中、缪昌期三人,便带着神圣光环,前来张府来普渡张鹤鸣了。
  这想法是一经讲述,双方更是一拍即合!
  当时在乾清宫,虽讲明了辽西之变的情况,但其后到底是怎样的章程,因为天启皇帝被其他事分心,所以并没有当庭说明什么。
  “张大人,既然此事你们已商议好,那便劳烦你们随本官,一同前往赵宗武的府邸,去一趟吧。”脑海中浮现出,些许的小心思来,张鹤鸣是面带微笑的,对张问达他们说道。
  现如今张鹤鸣当庭请愿,出镇经略辽东,已在京城传开,所以他现在的一举一动,皆有人看在眼里。
  为维护自己的形象,张鹤鸣他必须,要时刻注意影响。
  因此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这原本不应是他,这位部堂级高官,亲自前去赵宗武那里。
  但为了表现出,自己的那种大义凛然,以及自己迫切想了解,有关辽西之地真实情况的心情,张鹤鸣都有必要,亲自前去,赵宗武那里一趟!
  而这一去,便是第二天的清晨,但谁都不知的是,这件事情,经一夜沉淀,味道早已发生了改变。
  对赵宗武来说,梳理清楚现有一切,那便是大功一件。
  随着在京局势的打开,赵宗武距离京前去辽东,其实也进入了倒计时,本身就没想着滞留京城这个乱局中。
  虽说赵宗武对往后,数十年的历史脉络,心中是一清二楚。
  但对赵宗武来说,权谋斗争并非其所喜。
  如果没有建奴这个外患,说不定他赵宗武会选择,在京鼎立新派,会同东林党、阉党、其余诸党。
  在大明朝堂这座大染缸中,淋漓尽致的发挥,这左右逢源的表演。
  可现实存在着建奴,这个冉冉上升的强劲势力,所以赵宗武愿意放弃权谋斗争,全身心投入到,扼制建奴发展的大道上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