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510

  沈炼、卢剑星、陆文昭、凌云铠、殷澄五人,分别担任这五支队伍的领头,而他们对应的人选是:陈奇瑜、孙传庭、卢象升、史可法、阎应元。
  陈奇瑜,字玉铉,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初任洛阳知县。天启二年升任礼科给事中。
  孙传庭,字伯雅,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初授永城知县。天启元年迁吏部验封主事,再升至稽勋郎中。
  卢象升,字建斗,入京,会战天启二年召开的会试。
  史可法,字宪之,师从左光斗。
  阎应元,字丽亨,直隶通州人。
  熟知明史的,那对上述五人没有不了解的,作为搅动明末风云的存在,陈奇瑜他们,可谓是冲阵一朝的闪光点。
  只是这人才再多,没有用到正途上来,那一切都不过是虚的。
  除陈奇瑜、孙传庭二人,现如今已是朝中官员,诸如卢象升、史可法、阎应元,今不过是读书人罢了,最多顶着个秀才的光环。
  既然这已经和东林党撕破了脸,刨除史可法是东林党门生,余者皆为无党派人士,那玩个精确虏获,这对赵宗武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像什么虏获后,陈奇瑜、孙传庭他们表现暴烈怎么办?这些都等到他们,皆被成功虏获再说吧。
  既然有办法虏获,那赵宗武就有办法,让他们为自己效命!
  “是!”
  接过情报,沈炼、卢剑星等皆拱手领命。
  尽管在沈炼他们心中,存在着很多的疑惑,他们心中不明白,自家大人为什么要去,虏获这些人。
  这其中还有朝廷命官。
  如果被人发现的话,那可是会被追究罪责的。
  但任务既然下达,那不管心中存有多少疑惑,可该做的事情,他们都必须无条件去服从执行。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此次虏获,每组最多不超过三人。
  “大人,任务都下达了,沈炼他们此刻皆已出动。”布置完任务后,叶超便向赵宗武进行了汇报。
  “嗯,知道了。”处在忙碌状态的赵宗武,听到叶超的回答,并未抬头,很随意的便回答道。
  此刻的赵宗武,正在规划南下事宜。
  先前朱由校在乾清宫许诺的告身,由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亲自前来颁布,现在的赵宗武,已正经八百归属于天子亲军序列!
  这拿了别人给的好处,那赵宗武就必须,将承诺的事情做好。
  虏获孙传庭、陈奇瑜等一应能臣,是事先就敲定的决策,并且有沈炼他们出马,赵宗武对此一点都不担心。
  如果连京中的芝麻官,沈炼他们都不能虏获,那他们根本就不配做锦衣卫。
  尽管抓的这些,在日后都是很牛掰的大佬,但现阶段他们还只是,官场上默默无名的小人物。
  “对了!”正忙碌的赵宗武,在停顿了片刻后,皱眉抬起头来,对叶超嘱咐道:“被虏获回来的人,你一定要妥善处理。
  切记不能让他们有一丝的伤害,只要是不过分的要求,都尽可能的去满足他们。
  看护一定要做好,这些人要是在你手中丢一个,那我绝不会轻饶了你!”
  随着规划进度的开展,赵宗武这心中越是明白,这身边没有几位可用的人才,那日后想在辽东之地展开,不断发展的脚步,那绝对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
  “大人放心,安放之地已确保绝对安全,即便是离开京城,也能做到悄无声息的,跟随离去。”叶超神情中带着轻松,但语气却十分坚定地说道。
  当初为了筛选这样一处地方,可谓是让叶超绞尽脑汁,颇费了一番周折,才最终敲定这样一处地方。
  “那就好。”对于叶超的回答,赵宗武心中很满意。
  这身边有几位得力帮手,大大减轻了赵宗武的负担。
  若没有叶超他们的帮助,任何事都要赵宗武,自己去亲力亲为。
  那即便赵宗武,拥有再多的先知先觉,可真正想要去实现目标,那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南下事宜,如今准备的怎么样了?”
  “在京城埋下的暗线,皆安全进行了伪装,除我一人知晓外,再无他人知道。
  负责传递的渠道,皆已甄选完毕,虽说无法确保,京城任何细微事情的掌控,但京城的风向皆能保障。
  同时有关南下的路线,也基本确定,现在只等扫尾工作完成,那队伍便能随时出发。”
  赵宗武点点头道:“叶超,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你做的很不错。
  当前的局势,对我们来说很不利,虽然说在京城得到了,我们事先想要的东西。
  但是这压在,我们肩膀上的重担,也比之以前重了很多很多,需要考虑的后果也多了很多。
  这样一来,我们就必须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一定不能出现任何的纰漏,一旦出现纰漏,那代表的往往就是死亡!”
  叶超重重的点头道:“大人放心,其中要点我明白,一定不会出现任何纰漏!”
  跟赵宗武这么长时间,也让叶超养成了凡事,都要先做后说的习惯,唯有这样才能戒骄戒躁,真正去做好每一件事。
第015章
人的一生,都是从征途开始
  天启二年3月尾。
  看着眼前汇总的图略,赵宗武这心中颇为感触,谁能想到,在不知不觉间,自己离开觉华岛已有月余。
  而在这月余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这场景在脑海中浮现,也让赵宗武的内心,是唏嘘不已。
  结识祖泽润,呵斥熊廷弼,灭了韩虎,解决了冯铨一家,熟识了魏忠贤,成功搭线朱由校……
  赵宗武走的这每一步,都代表着自己前进的一个阶段,同时也宣告着,原本窄小的根基不断扩大。
  到现在,得到了东海镇指挥使,锦衣卫千户的身份转变,同时也暗中与魏忠贤,结为盟友合作关系。
  借助魏忠贤的这层关系,赵宗武也开始为前去山东做着准备,原本预想是得到,东海镇指挥使一职后,便立即启程归去。
  但随着局势的演变,也让赵宗武临时做了一些改变。
  除了秘密虏获陈奇瑜、孙传庭等能臣外,赵宗武还沉下心,粗略规划了开展大明东海的工作蓝图。
  而在这过程中,也让赵宗武心中明白,任何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推动。
  而想要奠定麾下科技的基础,那这手中就必须握有一批,数量庞大的匠户群体,而只有通过数量庞大的匠户群体,孵化出更多的科研人员。
  这就是赵宗武,必须要冲出来的阶段!
  在大明因为存在着,奇葩的户籍制度,虽说实行的这一户籍制度,较为适用于明初,从而稳定了局势。
  但它显然并不适用,想有后续发展的大明。
  大明想要得到十足发展,那必然是需要科技的推动。
  可在大明,匠户的社会地位,低得简直是令人发指,甚至于连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谈进步,谈何容易?
  京城作为大明的核心所在,并且匠户多数皆归属于官府序列,这也使得京城中,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匠户群体。
  为确保自己能掌握一支,战斗力强的匠户队伍,赵宗武便借助魏忠贤,在京城有司进行了筛选工作。
  其中重点筛选的方向,就是懂得锻造火器的匠户。
  在未来的战争中,火器是一个大趋势,如果能更早一步,掌握火器时代,那制霸世界根本就不是梦想。
  当然这基础科学,没有达到它应有的底蕴,就想要进入到火器时代,那无疑于是在痴人说梦。
  所以构建较为完善的,基础科学底蕴,是赵宗武现阶段要做的。
  也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使得在赵宗武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计划。
  当然这个计划,是关乎东海镇根基之地如何确定的。
  因为时间紧迫,再加上白莲教起义就在眼前,为避免新的意外出现,赵宗武将此次筛选共分为精英级匠师,大师级匠师,普通级匠师三类。
  其中,入选精英级的有21人,大师级的有78人,普通级264人。
  为避免南下途中,无法照顾到这些匠师,此次随赵宗武他们南下的,只包括精英级、大师级匠师。
  并且他们的家眷会暂留京城,待赵宗武确立好根基之地后,他们会随同这,数量庞大的匠户群体,一同前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