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510

  这的确是小的多年来的构想。
  按照当前大明军队所佩甲具来论,大致可分为:棉甲、锁子甲、铁甲等。
  军中佩甲,是根据权柄大小,来细分甲具规格。
  单以小兵制式棉甲为例,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
  但真论起防护力来讲,面对装备精炼的建奴,必然不敌!
  为什么明军将士,在与建奴对站中屡战屡败?
  这其中一点就在于,我明军将士未列装精良甲具!
  致使在短兵搏杀间,未能有效保护自身要害!
  至于其他类型的甲具,那所耗精力、银子皆不在少数!
  但如果说能用消耗最少、工序最简、占比最优的方式,进行编组、打造成甲,那又将会是怎样一种情况?”
  站在工匠的角度,战争失利的原因,就在于明军装备不够精良,军中多数将士,并未佩戴甲具所致。
  虽说片面,但也全面。
  冷兵器时代,对战双方将士所佩甲具的多寡,会直接影响到最终胜算。
  按照徐驾的提醒,赵宗武很明显便想到了冲压板甲,通过流水线工序,形成标准化作业,这也将甲具编制的难度大大降低!
  无需多么复杂的工艺,只需护住将士的要害处,增强将士在战场上的存活率,那赵宗武的目的便达到了。
  能在战场上拼杀活下来的将士,其生存能力、战斗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相比较于初进战场的新兵,要大大增强了许多、许多!
  “好!很好!非常好!”赵宗武言语中不加吝啬的夸奖,指着在旁的徐驾道:“徐驾很有想法!也很有能力!”
  对于有想法、有能力的手下,赵宗武肯定不会就此放过,既然有本事,那就应该到该去的位置上!
  在东海镇做事,不存在论资排辈,东海镇向来是以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格局来论的!
  “徐驾,你可愿随本将归金州,负责冲压煅甲?”赵宗武平易近人的向徐驾商量着。
  听到此言,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徐驾未来的成就,那绝对不可限量!
  对于如何改进东海镇军队列装兵器,赵宗武一直都很重视,除了必备的火器研制,对于冷兵器升级也很重视。
  想要完成冷热转换,这中间拥有很大的空档期,对于这样一个空档期,必须用精良冷兵器震慑!
  一味发展火器,这反而会是不良做法。
  所以赵宗武极其重视有才华的工匠,通过基础工业的奠基,不断夯实东海镇的核心所在!
  金州摊子虽小,但所谋很大!
第061章
稳定是发展的大前提
  “愿意!小的愿随大人前去金州!”
  如此厚重的期待,徐驾除非是脑袋被驴踢了,否则断不能浪费此次机会!
  没有所谓的拒绝,没有所谓的矜持,能有机会上位,恐谁都不会放过这绝佳机会!
  对于徐驾的回答,赵宗武没有感到意外,不是什么年轻人,都能说出莫欺少年穷的话。
  如果没有领先这个时代,数百年的先知先觉,赵宗武在先前的举措中,必然做不出原有的果断抉择。
  “张主事,回金州后要记得提醒我,完善东海镇工匠晋升体系。”赵宗武言语中带着肯定,看向张承讲道:“此次下村、镇进行视察,我们在这过程中,的确发现了许多要雕琢的细节。
  从金州当前局势来看,在大方向并没有出现偏差,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前行。
  但是在小的细节上,却存在着诸多小的问题。
  如果说这些小问题,我们发现了,却不及时处理。
  那再小的问题,到最后也都会演变成很大的问题!”
  张承脸上带着郑重,点头道:“大人讲的没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许多看似不应该出错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衔接配合的缘故,最终还是导致了该类情况的发生。
  对于出现的问题,东海镇地方衙署必定会仔细研究,对亟待解决的事情,必已雷霆之势处理,且不留下任何隐患。
  对需要长时间雕琢的问题,东海镇地方署衙,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不断改正原有观念!”
  改革不是一举而成,这是一个长久而深远的事情。
  正如人的习惯一旦形成,若想做出更改,那是需要一定限度的纠错期的,在官府之中也是如此。
  史可法这时站出道:“说到这里下官要提一个意见。”
  只见史可法躬身向赵宗武行礼,言语中带着郑重,赵宗武见到这一幕,伸手扶起并说道:“有什么但讲无妨!”
  史可法道:“下官早在金州便听说,张主事在觉华岛时,便在岛上组织了大规模扫盲举措。
  最初下官对于此类事情,内心中是带着强烈抗拒的。
  四书五经,乃读书人之根!岂是这些泥腿子所能染指。
  但现在下官发现,先前下官当真是大错特错!”
  赵宗武笑了两声,接着便问道:“宪之何故有这样的感触?
  据本将所知,此事在当初提及时,宪之是反应最强烈的。
  怎现在却又如此改变?”
  史可法拱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此次就任旅大镇镇长,让下官在心中是彻底明白!
  想要达到大人描述的场景,若我东海镇百姓不识文断字,单凭耕地所得,根本就无法立足辽东!
  整饬水利、延伸手工业、大幅改进工匠之术等等,每一件事的做成,其实都离不开知识的重要。
  先前下官有坐井观天之态,这实属为下官之错!”
  “宪之能有这样的觉悟,本将心中很是宽慰!”赵宗武神情中带着肯定,对史可法表示赞许:“有关此事,本将已命张主事具体负责。
  待地方水利整饬有所改进后,就会下发扫盲措施。
  在后续部署中,东海镇百姓识字率的高低,将影响到东海镇的整体发展,所以本将不会放松这一点。
  你们当前要做的,就是一定要稳定地方民心,督促地方百姓,一定要在明年春耕前,完成所需水利建设!
  金州能否得到保命的粮食,就看你们的了!”
  一直以来这东海镇所需的粮草,皆是由蓬莱商会,根据铺设的商业渠道获取的。
  这代表着如今东海镇上下,所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赵宗武提供的。
  保命的东西皆掌握在手,如果谁敢不听从安排,那除了等死,似乎没有别的可能性了。
  赵宗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底气?
  根本原因就在于,赵宗武手里面有东西做保障!
  当然能做到这一步,这还要得益于穿越众必备技能。
  如果赵宗武没有这些敛财根本,那想要在辽东铺设这么大的局,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事实证明,大明有钱的主实在是太多了!
  千金只为红颜笑!
  “稳定啊!这段时间一定要稳定啊!
  如果没有平稳的发展时间,那想要在辽东立足,这根本就不是一件易事啊!
  建奴,希望你能再多和草原纠缠不清!”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赵宗武当众也发出了感慨。
  是啊!
  如果建奴将精力,全身心投入到辽东地区,那东海镇想要谋求发展,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