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510

  夯实工业基础,明确商业发展,这才是金州的重点所在。
  想要做到这一点,那就需要高度稠密的人口群体。
  张承轻呼一声,朝赵宗武拱手行礼,接着便道:“回大人话。
  如今运抵铁山岛的流民,已多达四万余众。
  按照事先所做的部署,他们将会在铁山岛暂留。
  负责移民的胥员,会进行相关询问,以求尽快完成编户造册。
  并根据具体的情况,他们会被调派到不同的地方。”
  规矩。
  在东海镇当差行事,一切都讲究规矩来做。
  井然有序,是东海镇的标配。
  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整个东海镇,虽显驳杂,但却并不混乱。
  “对于流民迁移,地方衙署一定要重视起来!
  除了必要的分配诸镇,进行填充地方人口所需。
  对于各基础工业的预留,也一定要把控过关。
  经过此次地方考察!
  本将发现金州地方发展,依旧存在薄弱点;东海镇的发展,依旧存在薄弱点!
  对于这一点,地方衙署一定要关注起来!”
  重申人口在东海镇的重要性,赵宗武将心中所想讲出,但这也让张承提出了新的意见。
  张承眉头微皱:“大人,虽说当前东海镇,麾下人口不断增多,这的确增强了东海镇底蕴。
  但同样也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却也面临新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
  虽说东海镇的粮草供给,是通过多重渠道构建的,现阶段我东海镇,也的确是不缺少粮食。
  可谁又能导保证意外不出现?
  现阶段建奴被牵绊于草原,这使得建奴势力无暇金州。
  可一旦建奴,成功解决草原纷争,将精力皆全投入到金州,到那时战斗必定在所难免!”
  张承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东海镇需要兼顾的因素,也是呈几何式增多。
  人多了,江湖也便形成了。
  围绕在辽东地区的情况,除了自身必要发展,建奴大军态势,辽西明军攻守走势,人口数量不断增多……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将会是影响东海镇发展的关键。
  “张主事,你可是担心,我东海镇粮食供给不足?”细细品味张承所言,赵宗武当即询问道。
  张承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当前东海镇发展的确强劲,但谁又能确保,在以后的时间中,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最终导致发展停滞!
  如果能够再获取一条稳定供给渠道,那对于东海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存在!”
  只有挨过饿的人,这心中才最清楚,确保粮食来源,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听完张承所讲,赵宗武笑了数声,接着便道:“张主事,看来你是忘记了。
  当初我们在觉华岛上,是怎么确保粮食供给的了。
  原先本将这心中,还不时在犯嘀咕。
  在金州这么长时间,你为何不组织出海捕鱼,要知道海洋之中,拥有着谁都想象不到的财富啊!”
  人总是这样。
  总会在忙乱中出现错误,但这同样也反应了一个中心。
  没有形成利益的诉求,那终究会因为这样那样的情况,最终难免会出现遗漏。
  但如果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不断加深利益需求,那根本就不需谁去提醒,既得利益集体,就会不断向前拓取!
  发展商业是这个道理,发展捕捞业是这个道理!
  “该死!当真是该死!”听到赵宗武的调侃,张承言语中带着懊恼:“下官怎将这般重要的事情遗忘!
  先前在觉华岛期间,每个月都会组织海船,出海捕捞鲲鱼,也因为这样确保了食物供给!
  但这段时间因为海军、地方筹建,使得下官忘却了这一点,这是下官的失职!
  请大人责罚!”
  说着就要跪地请罪!
  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这也让张承心中很不是滋味。
  但张承并未下跪,就被赵宗武快两步搀起,同时宽慰道:“谁都有出错的时候!
  况且此事也并非是你的责任,本将这也有责任!
  其实事前没有进行组织,这也并非是一件坏事!”
  “大人何出此言?”听赵宗武这样说,张承是不由疑惑的询问道。
  “攻占金州,明确授田体系,这终究是影响到,在金州没有问题的士绅利益。”凡事没有绝对,对于这些极少数坚守本心的士绅,赵宗武那肯定是要给予补偿的!
  为此赵宗武沉思片刻,接着便向张承交待道:“这一次东海镇组织出海捕捞,要适当让出一些利。
  对那些在金州没有问题的士绅,我们应当对其进行扶持。
  关乎金州的强大,不单单是需要,百姓的辛勤劳作,这同样也需要士绅的运作。”
  水清则无鱼。
  想要拥有绝对的公平,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既然是这样,那赵宗武为什么不能团结一部分,拉拢一部分,扶持一部分,进而做到真正强大东海镇?
  基于这样的考量,分润一些利益给当地士绅,这并非是什么难事。
  对于这样的事情,张承拿捏的很是清楚!
  只要能确保,东海镇的粮食供给。
  适当的给予,地方士绅一些利益,这反而更能促进,东海镇的整体发展!
  属于民间捕捞业的春天,开始拥有了眉目……
第066章
科学探讨是进步的前提
  事实证明,只有解决吃的问题,才能进行更深一层次的进步。
  科学想要有大幅增进,就必须建立在解决温饱之上,饿着肚子搞科学研究,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此次前去金州进行视察,赵宗武明显察觉到了基础科学的欠缺,虽说聚集有大批工匠在,但真正能起到领头羊效果的,却寥寥无几。
  早在领旨南下前,赵宗武便在京城,甄选了一批匠户,并根据筛选机制仔细进行遴选。
  为了提升工匠的地位,赵宗武将其中优异匠户称之为匠师,明确了精英级、大师级、普通级的标准。
  目的就是为了让工匠获取到,本就属于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尊重。前因是好,但效果并未彻底达到。
  在金州诸镇视察期间,虽说工匠应得的地位,的确要比普通百姓高,但这并没有达到赵宗武想要的层面。
  作为东海镇未来的脊梁之一,赵宗武要让世人明白,在今世除了当兵,做匠亦是最令人骄傲的存在!
  但经过仔细观察,事情并未按照自己所想的方向衍变,起初这让赵宗武心中大为光火!
  想要大航海时代,实现华夏崛起,就必然释放工业革命。
  提及这一点的前提,就是治下拥有超强素质的工匠,何以确保拥有这一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