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510

  海军方面不止一次的,向本将来诉苦啊!”
  根据海军部署,分出的三部警备基地,都想快速编成既定编制,但人你可以通过筛选满足,可船舰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啊!
  赵南道:“回大人话,第一批次所建大吨位级船舰,龙骨皆已铺设完毕,为确保船舰质量,造船厂工匠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赵宗武点道:“质量保证是关键!虽然说我海军现在是急需船舰,但也绝不能以次充好,更不能为了完成而忽略根本!”
  “大人说的极是,为节约时间,同时也为保证质量,早在建设金州造船厂、铺设龙骨期间,便按照事先部署的计划,将配套的下属厂所分建出来。
  分头做工不仅能加大速度,还能确保质量得到严格把控,避免出现徇私枉法的事情。”
  “你们能这样做,能这样想,是好事!从源头上去把控,要比出现伤亡再去把控,要好很多!”
  作为实干家,赵南做事喜欢一切保质保量,所以他并没有正面去回答,赵宗武刚才询问的进度如何。
  而是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先行讲述金州造船厂,现在的生产进度,同时也向赵宗武反应,金州造船厂现阶段的状态。
  能当上一厂之主,万不能被赵南那沉稳的外表所欺骗,这身上没有几分本事,他能镇得住场子?
  “第一批次所需的甲板,分属厂已经完成,造船厂的工匠,以三班倒的方式,加班加点的进行生产!”
  尽管没有电灯照明,但根据生产不同岗位,不同批次的特点,造船厂制定了相关建造顺序,确保每一班工匠,都能保质保量的进行生产,并且避免因为熬夜生产,出现安全隐患。
  积累原始工业基础,像这样的剥削是避免不了的事情,想要发展,还想要追求自由平等,哪里会有这样的好事?!
  想当初遥远的海盗之国,为了快速发展自身实力,那死在这中间的人有多少?不尽其数啊!
  赵宗武嘴角微扬,双眼微眯道:“工匠的待遇一定要确保,不要让本将听到,有人敢克扣工匠的事情发生,一旦发现,不管是谁,本将都严惩不贷!”
  对于金州造船厂的一切,赵宗武心知肚明,但想要谋求快的发展,想要获取所需的东西,那这样的牺牲是避免不了的。
  这个时候玩什么仁慈手段,那才是搞笑的事情,既然要争霸,既然要争权,那这些事情就必须要正视。
  赵南躬身道:“大人您放心,金州造船厂的待遇,皆是按照规定进行的,并且为了杜绝贪腐情况,厂里还专门成立了监督机构。
  所发的每一笔饷银,都会经过层层筛选把控,确保工匠的饷银,不会短一丝一毫!”
  在东海镇筹建基础工业,想要让大批脱产工人,能够安心的从事生产,建立完善合理的金银机制,要比什么都重要!
  赵宗武点头鼓励道:“做得很好,除了这些,本将让你们所筹民间造船准备的怎那样了?”
  想要实现大航海时代,单纯的依靠官方势力,那肯定是不行的。
  让民间势力真正驰骋出去,尤其是以士绅、豪强为主的群体尝到甜头,只有这样,也唯有这样,才能确保大航海时代的先机,能够长期掌握在华夏一族手中。
  “蓬莱商会已向我金州造船厂,下单三百七十八艘商用海船,现已交割一成订单,余者正在紧锣密鼓的生产中。”
  金州造船厂生产出来的船舰,那都是质量的绝对保障,为了确保华夏海商能够驰骋远洋,这些下单的商用船舰,其实都是小型的进攻型船舰。
  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确保在海域之中,不被其他国度的杂毛鬼欺负,甚至还能轻松劫掠他们!
  培养华夏一族的海盗精神,普度众生的精神,真正让世界接受华夏文明的洗礼,彻底让他们脱离蛮荒,这一直都是赵宗武的目标!
  赵宗武笑道:“做的很好,下一阶段本将会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对于民间造船一定要重视。
  东海镇指挥使府衙,能够给予你们金州造船厂的资源不多了,现在什么地方都需要资源,能够自筹发展才是根本!”
  东海镇现在摊子铺设的很大,所以需要金银的地方就会很多。
  如果不是有穿越者必备技能,赵宗武根本不知道,筹建这么多项目,转运这么多金银,他是怎么把这完美调度起来的。
  解决这些只不过是拥有了底蕴,真正能做到强盛的,必定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够确保!
第077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
  “在大连湾建设的炼铁厂,如今筹建的怎样?”
  从金州造船厂出来,赵宗武神情中带有怅然,造船行业现阶段已经不是问题了,这对于基础工业一定要重视。
  作为亲历后世华夏崛起的一员,赵宗武这心中很清楚,想要建设一切工业,从根上就离不开钢铁。
  无论是蒸汽时代,还是煤电时代,亦或电气时代,等等,发展的关键核心竞争力,都离不开钢铁!
  只是现阶段的东海镇,还不具备筹建大规模的炼钢厂,没有一丝工业底蕴,所以必须从基础做起。
  张辉脸上多了亢奋:“回大人,得大批流民日夜赶工,金州炼铁厂的第一阶段主体建筑,已然全部完工!”
  “好!第一阶段主体建筑完成了,那这月底便可测炉,一旦测炉成功,金州炼铁厂便了定量生产!”
  因为水泥的出现,使得许多工序都得以简化,炼铁最为关键的冶炼高炉,因为有水泥的出现,再加上赵宗武提供的意见,得以优化建造。
  固然这样的建筑,在后世属于违规、不环保的建筑,但在大明这个时期,适当的工业污染,兴许还能改变小冰河时期的恶劣气候!
  温室效应在后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在大明需要温室效应!
  张辉笑道:“大人说的没错,如今金州炼铁厂,在赵逢厂长的带领下,正在积极进行测炉。
  原本想着是等到测炉成功,再向大人报备此消息。”
  这麾下有这么善解人意的手下,赵宗武心中自然是美滋滋啊,但是既然已经来到了大连湾,炼铁厂又有这样的消息,那接下来肯定是要前去观看啊。
  自觉华岛开始,赵宗武就有意识的培养麾下人才,自己的本事即便是再大,那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这做事要懂得审时度势,要知道取舍有度,单打独斗在大明是不现实的,惨烈的党争中,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大道。
  经过初期的沉淀,现在东海镇上下,对于他的命令是严格执行,或许触及利益,才会犹豫踌躇。但赵宗武会引入新的利益,不断扩大身边群体的眼界!
  笑着看了眼张辉,接着就反问道:“张辉,你心中可知,本官现在是怎么想的吗?”
  张辉相视一笑,道:“下官推测大人,一定是想亲临炼铁厂!”
  “回答正确!”赵宗武重拍一下,张承的肩膀,笑道。
  说完便快步翻身上马,直奔金州炼铁厂而去!
  作为现阶段所需钢、铁产量,恐后世一座被关停的炼钢厂,就能满足大明一年甚至两年的所需。
  虽说大明也想要更多的产量,但碍于自身基础不够敦实,使得这一切都不能得到满足。
  但凡是知道些常识的,那都知道辽东的资源丰富。
  虽说主要的铁矿产区,是在被建奴占据的鞍山地区,但这并不代表其他地方,并非没有铁矿产区啊!
  东海镇拥有蓬莱商会,以现有的所需,去诱导、培养海贸,这也是一件不错的选择。
  金州炼铁厂建筑主体,距海岸线约莫有三公里,其地平坦,距码头最近,经重重探查最终敲定该地。
  为实现最大生产效率。
  确保所产钢、铁的质量,在筹建金州炼铁厂时,便沿途建造了数座分属小厂,将钢、铁冶炼,生产、加工初期的工序,经集中式管理,来确保最大限度的利用率。
  ……
  ……
  “赵逢见过大人!”
  国字脸,中等身材,已过中年,铁匠出身的赵逢,那身上腱子肉满满。
  别看人长得老实,但能力还是杠杠的。
  “叔父不必多礼。”见赵逢要行礼,赵宗武快两步上前扶起:“现在金州炼铁厂准备的怎么样?”
  赵逢脸上带有拘谨,但提及炼铁厂却思路清晰:“第一阶段测炉已顺利完成。
  接下来要组织人手,再度进行测炉实验,一旦此次测炉成功,金州炼铁厂便可顺利开工。”
  钢、铁,不管在哪个时期,都是国之重器!
  以现阶段的东海镇来说,想从根上去压制建奴,实现收复辽东的部署,那就必须要在实力上呈碾压之势!
  东海镇麾下军队已经初步完成编练,海陆两部分头发展,虽说现阶段与建奴大军抗衡,在战场上可能并不是对手,可一旦完成换装之举,并赋予两之三场大的胜利,东海镇军队想要所向披靡,那并非是什么难事。
  想要确保这一点,钢铁的保证就是根本。
  无论是冷兵器的使用,还是火器的使用,都离不开优质钢铁。
  听完赵逢所讲,赵宗武脸上带着笑容“好!很好!
  能够确保金州炼铁厂顺利开工,这对东海镇来讲,就是天大的惊喜!
  在以后的时间里,东海镇对于钢铁的需求会很大。
  因此叔父,在确保产量的前提下,一定要再创佳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